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家个个是皇帝 > 120 寻到海东青

我家个个是皇帝 120 寻到海东青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7: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郎瞥一眼二郎:"你实话说了, 母亲能怎么找你?"

"母亲打我, 你替我挨吗?"二郎梗着脖子问。

大郎:"你自己说话不过脑子,我为何要替你?"

"那你就别说风凉话。"二郎哼一声,走到三郎旁边,用行动表示不想跟他站一块。

史瑶看一眼他俩, 悠悠道:"饿吗?"

"饿啊。"三郎顺口接道。随即反应过来史瑶什么意思, "母亲, 孩儿现在就去堆雪人。只是怎么堆啊?孩儿不会。"

史瑶:"你这么厉害不会堆雪人?"

"孩儿又不是万能的。"三郎摸摸鼻子后悔顶嘴。

史瑶白他一眼:"按照二郎以前雕的全家图堆,把你祖父和祖母去掉。"

"母亲,六个人得堆到何时。"大郎皱眉道,"不如我们先吃饭,吃了饭再堆。"

史瑶笑眯眯看着他:"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大郎不说话了。

太子:"我和你母亲已经把雪铲好, 你们只要堆出人形就行了。"停顿一下,又说, "少说几句现在也该堆好了。"

史瑶让他们做什么的时候,太子轻易不开口。太子一旦开口,就表示他烦了。大郎不敢再抱怨,牵着四郎的手走到雪堆旁, "和大兄一起堆雪人?"

"好啊。"四郎早就想玩雪, 父母不发话他不敢。大郎开口,父母也没阻止,四郎拽掉手套就去抓雪。

三郎连忙抓住他, "戴上手套,我去给你找个东西。"往四周看了看, 看到庖厨冒烟,进去拿个暂时用不到的锅铲给四郎。

三兄弟拿铁锹,四郎拿小铲子,不大一会儿雪地上就出现一家六口雏形。到此时大郎和三郎停下来,把热得脸通红的四郎拉到一旁,二郎一个人雕他们全家人。

史瑶开口道,"差不多就行了,不用很像,日头出来就化了。"

"母亲既然知道太阳出来雪会化,还让孩儿堆雪人?"二郎回头说,"母亲也不嫌麻烦。"

史瑶不禁皱眉,"你今天怎么这么多话?还想不想吃了?"

"连你也学会威胁孩儿。"二郎哼唧一声,找个小刀给雪人修脸。

太子笑道:"现在的天这么冷,出了太阳也不会化。你母亲这样说不过是怕你精益求精累着自己。"

"是这样吗?"二郎看向史瑶。

史瑶没好气道:"你说呢?"

二郎噎住了,扭头找他兄弟,看到大郎和三郎低声聊天,四郎睁大眼往这边看,"四郎,我先雕你好不好?"

"我不好,别雕我。"四郎忙捂住脸。

二郎笑出声,险些没握住小刀,"好,我不雕你,先雕别人。"

"雕吧。"四郎满意了。

雪远比木头容易,史瑶又不要求太好,二郎一炷香就雕好了。但是二郎没敢说好,而是问,"母亲,现在这样行吗?"

"可以了。"史瑶吩咐小宫女去把四郎小时候戴的帽子找出来。

三郎:"母亲不是要给雪人带上帽子吧?"

"是呀。"史瑶道,"你有意见?"

三郎笑道:"孩儿不敢。父亲,母亲让父亲戴四郎的帽子。"

"你母亲高兴就好。"史瑶时常让着太子,太子不是没感觉。难得见史瑶对一个东西这么感兴趣,太子也不想扫兴,"现在吃饭吧?"

史瑶"嗯"一声。太子就吩咐厨子盛菜。待"一家六口"戴上帽子,饭菜也端到殿内。兄弟四人甫一进屋,最小的四郎也不禁感慨,"好暖和啊。"

"这么暖和我们今天就不出去玩了。"三郎道。

太子皱眉道:"你们还要出去?"

"昨天没想到今天会下这么大雪,打算去东市看看有没有铺子。"三郎道,"这不是快过年了么,生意不好的铺子该转租了。"

太子:"二郎赚得钱够买铺子了?"

"够买一小间。"二郎道,"阿弟说有好地方就先租。"

太子:"你们卖木器的铺子呢?"

"那个不合适。"三郎道,"那个面向的都是乡绅富户。阿兄以后做的东西卖给王侯将相,买了铺面还得重新翻新。"

太子:"过几天雪化了,路上干了再去看看,别为了一个铺面着凉生病了。"

"年前没几天了。"大郎道。

太子:"那就年后。年后没有,去找博望苑的游侠,让他们帮你们留意。"

"他们其实是想出去玩,顺便看看铺子。"史瑶看向三郎,"我说的对不对?"

三郎有些不自在,道:"母亲,我们先用饭,先用饭。"

太子虚点点他,"你们啊。哪天病得起不来就老实了。"

"有三郎在,有点喉咙不舒服就喝药,哪能轮到病得起不来啊。"史瑶瞥一眼三郎,"出去玩是谁的主意?"

二郎第一反应看大郎。大郎感觉到扭头看到二郎的小眼神就想揍他。只是没等他开口,太子就让他坐下用饭。

如大郎所说年前确实没有好天,他们雕的雪人直到过年都没化。史瑶又那么一说,三人也不敢领着四郎出去玩,一直到年后二月份,兄弟四人才一起去东市。

三兄弟轮流抱着四郎在东市逛一圈,没看到闲置的铺子一点也不意外。拐到西市令在西市卖家具的太子的门客留意一下,兄弟四人就回去了。

四月份,刘彻命游击将军韩说,强弩都尉路博德前往边关。几位将军领兵出发前,太子前去送行时提醒他们小心匈奴。几人却觉得太子多虑了。太子见他们不以为意,还想再说几句就听到几人说该出发了。

太子当时想去博望苑,走到博望苑门口又回去了。到长秋殿把几位将军的态度告诉史瑶,太子就说:"孤总感觉入秋后会出事。"

史瑶心想,三郎敢和刘彻打赌,今年一定会出事。可她不敢同太子说实话,说了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殿下如今不是皇上,他们不听殿下的很正常。别说他们,父皇也会认为此次万无一失。"顿了顿,说,"咱们如今能做的也只有祈求匈奴内部出事,没空侵扰大汉。"

道理太子都懂,想到路博德那副"你想太多"的模样就觉得堵得慌。太子第一次觉得如果他是皇帝该多好。可是他当皇帝只有两种情况,一种刘彻病重不得不退位,第二种便是刘彻驾崩。无论是哪一种,太子都不愿看到。

太子不禁长叹一口气,道:"也只能这样了。"

"父皇也有可能做两手准备。"史瑶见不得太子无力的模样提醒道。

太子猛然看向她,"你的意思父皇往边塞增兵的同时还做好明年同匈奴开战的准备?"

"极有可能。"史瑶道,"这事殿下无需问父皇,也无需问朝廷重臣,只需令博望苑的人留意一下朝廷有没有准备粮草。"

太子忍不住笑了:"孤先前还想找博望苑的那些人商议此事,幸亏没去。不然被他们一说,孤只会更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史瑶道,"即便匈奴人今年不来,明年也会来。他们不善耕种纺织,粮食总有吃完的一天,布料总有用完的时候。东西没了不想买就只能抢,再次和匈奴开战也不过是早一年晚一年的事。"

太子:"是呀。孤再去给辽东太守写一封信,问问他有没有找到海东青。"然而东宫的信还没到辽东,博望苑就收到三只玉爪鹰。

五月七日,天空飘着小雨,大郎、二郎和三郎在雨中训练,史瑶抱着四郎坐在廊檐下,一边看雨一边教四郎画画,博望苑执事到了,与他同来的是三只鹰。

史瑶抱着四郎走过去,执事忙拦住,"太子妃,此鹰十分凶狠,奴婢喂它们吃肉,一眼没注意就被抓伤了。"说话间伸出抱着布的手。

四郎伸手就往笼子里抓。史瑶吓一跳,慌忙攥住他的胳膊,"别乱动。"

执事也吓一跳,"四皇孙不怕?"

"还不知道怕。"史瑶道,"他胆子也不小,只有被鹰抓伤了才会信你的话。"随即令闵画给执事拿黄金二十斤赏给抓鹰和送鹰的人。

执事见状,眼神一闪,试探着说:"太子妃,奴婢斗胆问一句,此鹰只有辽东有吗?"

"是呀。"史瑶道,"十万只才能出一只,殿下要此鹰有大用。"

执事:"这么凶如何用?"

"殿下认识一个会养鹰的人,普天之下也只有那一人,把鹰驯服就可以用了。"史瑶胡诌道,"不然,放开笼子就飞走了。听说飞的比箭还要快。"

闵画不禁惊呼:"这么快?岂不是一眨眼就不见了。"

"是呀。所以这种鹰十分难捉。"史瑶道,"回去告诉来人,殿下近三年都不需要这种鹰。"

执事还想自己去捉,或者让他家亲戚去辽东捉来领赏,听到太子不要,顿时歇了心思。此鹰食生肉,捉来喂两三年生肉再呈给太子?他可养不起。

执事走后,史瑶便命宦者把鹰送到三郎宫里,随后交代底下人暂时先别告诉太子。

长秋殿的人都知道宫里的事太子听史瑶的,史瑶不准说自然没人敢讲。晌午太子没回来,大郎、二郎和三郎回来后知道鹰到了,晌午都没在长秋殿吃饭,让宦者送去三郎宫里。

傍晚,在兄长那里玩半天很累,窝在椅子上歇息的四郎看到太子回来,一下子从椅子上滑下来,蹬蹬跑到太子面前,"父亲,母亲有事瞒你,阿兄院里有鹰,还是三个。"说完伸出三根小手指。

史瑶顿时觉得眼前一黑,怒吼:"四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