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家个个是皇帝 > 132 准备返程

我家个个是皇帝 132 准备返程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7: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郎慌忙解释:"我没别的意思。我们八月二十八日从长安出发, 三个月就灭了匈奴主力, 你们都没感觉很快?"

"并不快。"卫青道,"大郎,拉粮草和投石机的马都是良马,这在以往不可能。以前从长安赶到张掖得两个月, 然后再北上, 再四处找匈奴, 还不一定找得到。你看以前的记载,才会觉得我们现在用时短。"

三郎:"我们用时短还有一点,匈奴之前留下的马粪还没被风沙掩埋,根据匈奴路上留下的马粪等物直接往西推进,中间没绕路。碰到匈奴主力, 用火/药攻打,半天解决匈奴。"

"三郎说得对。"卫青道, "如果不是药包令匈奴慌乱,由着我们随便砍,我们得跟匈奴苦战两三天,还得有许多将士受伤。伤患太多, 行军速度慢下来, 我也不可能又带一万五千人去找右贤王。"

大郎头痛,"我不过感慨一句,你俩这么多话等着我, 早知道就不讲了。"

"舅公在和你解释为何这次这么快。"三郎道,"其实也没有霍将军快, 对吧?舅公。"

卫青:"是没有去病快。"

"可惜霍将军英年早逝。"三郎看向大郎,"我不是担心你又乌鸦嘴。"

大郎:"母亲说解释就是掩饰,你暴露了,三郎。"

"你俩别吵。"卫青笑道,"我们在此休息两日再赶路。"

大郎哼一声。三郎白他一眼,"舅公刚才说匈奴单于病了,左大都尉突然回来,还被咱们碰个正着,是不是打算去匈奴王庭?"

"是的。"卫青道,"我先前也纳闷,不应该那么早碰到匈奴。本以为他们又要去张掖等地杀人掠物,听说单于病重,才猜到他急着回去继承王位。"

大郎一直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卫青这样解释,心中那点不对劲瞬间消失,"舅公,我们直接回去,还是先去张掖?"

"三郎,如果鹰还能飞回来,几天能到你们接收粮草的地方?"卫青不答反问。

三郎:"七八天。"

"我们赶到那边得六天。"卫青思索片刻,"到那边再歇息。信上怎么说的?"

三郎:"我们一共写两封信,一封家书,一封信给祖父,给祖父的信上就一句话,歼敌四万,我军伤亡极小。舅公,这次有人……"

"战争,流血是难免的。"卫青长叹一声,"多亏你给我的药包,这次死亡是我领兵出征以来最少一次。"

大郎:"到底是多少啊?舅公。"

"有没有破千?"三郎问。

卫青:"还差一点。"

"早知道就该把药包全给舅公。"三郎道。

卫青:"越往西离匈奴越近,随时都有可能遇上匈奴,你们带着粮草又不能弃粮草逃跑,哪能都给我啊。"

"舅公说得对。"大郎道,"匈奴散居,指不定我们回去还会遇到匈奴。"

三郎眼前一黑,大声吼:"闭嘴!"

不远处的众将士齐刷刷看过来,大郎下意识躲到卫青身后,小心翼翼说:"我不是故意的。只是一秃噜嘴,就,就出来了。"

"没有匈奴了。"卫青转身把大郎拽出来,"三郎别生气,大郎的嘴这么厉害也没见他把匈奴单于诅咒死。"

大郎:"我没诅咒匈奴单于。"

卫青噎了一下。三郎乐了,"舅公是不是很想打他?"

"大郎……"卫青想生气又想笑,"现在诅咒他也来得及。"

大郎:"舅公刚刚都说匈奴单于病重,我不诅咒他,他也难撑两个月。"

"这倒也是。"卫青笑了,"我刚才说没匈奴,是因为单于病重,匈奴骑兵要赶去王庭。我们从这里往东南走,他们往北去,越走越远,想碰到比去救赵破奴父子还难。"

三郎:"舅公有查到赵破奴在哪儿吗?"

"没有。赵破奴是被左贤王抓走,极有可能关在北方。"卫青道,"回到长安请皇上找匈奴要人。"

大军出了长安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刘彻生气又担心,严重怀疑是大郎和三郎搞的鬼,暗暗发誓待他们回来,一定把两人吊起来揍一顿。

十一月二十八日,下午,刘彻处理完政事就忍不住问当值的东方朔,"今天还没大将军的消息?"

按照原定行程,大军九月底能到张掖,十月十日或十五日,长安会收到卫青或大郎和三郎的信。十月二十日,刘彻也没收到信,写信去张掖询问,月底收到张掖的来信,他们没见着卫青。

刘彻大为震惊,写信到酒泉,酒泉也没见着。刘彻坐不住了,进了十一月每天都会询问两三次,导致宣室内的宦者和宫女两眼睁开就问今日有没有从边塞送来的奏章。东方朔自然也不例外。

"启禀皇上,没有。"东方朔话音落下,听到一声叹气。东方朔官位不高,但他是天子近臣,很清楚刘彻有多疼大郎和三郎,偷偷瞄一眼刘彻,见他失落又担忧,忍不住埋怨卫青由着两个小皇孙胡闹。

刘彻张嘴想说什么,看到小黄门趋步进来,霍然起身,"是不是有——"

"皇上,太子求见。"小黄门期期艾艾地说。

刘彻大为失望,"他来做什么?"

太子在门口听到,也不等小黄门出来,直接进去,"父皇,儿臣给父皇送消息来了。"

"什么消息?"刘彻下意识问。话出口,猛然睁大眼,"大郎和三郎的消息?"

太子:"是的。"把信递给刘彻,"是三郎养的鹰送来的,孩儿没拆开,鹰的翅膀上写着给父皇。"

刘彻瞥一眼太子,你骗谁呢?

"用蜡封上的。"太子道。

刘彻:"你不会看完再封上?"

太子知道刘彻心情不好,自己也挺担心大郎和三郎,干脆闭嘴。

刘彻哼一声,揉开纸团,看完正面看反面,看完反面看正面,来回看两次,纸上还是只有一行字,"只有这些?!"

"什么?"太子确实不知,他认为信是卫青写的,便没敢拆开,走到刘彻身边看清上面的内容,惊呼道,"歼敌四万?"

宣室内的宦者和宫女齐刷刷看向刘彻,包括东方朔。刘彻反问:"歼敌四万怎么了?"

"怎么了?"太子张了张嘴,"他们只有两万人,父皇。"

刘彻:"两万精兵,全是朕精挑细选,卫青领兵,歼敌四万不是很正常吗?"

太子哑口无言,"……父皇说得对。"

"大郎和三郎给你的信呢?"刘彻道,"拿来吾看看。"

太子想问,你怎么知道?话到嘴边意识到大郎和三郎是他儿子,不可能不给他写信,"就是向儿臣报声平安,问问四郎有没有听话。"

"没了?"刘彻问。

太子:"他们可能怕鹰走到半道上被人射杀,或鹰飞不起来,没敢写太多。"

刘彻不信,又想到太子不敢瞒他,"他们养的那只鹰还能飞回去吗?"

"不知道。"太子实话实说,"这里离张掖太远,儿臣打算回去就写信,让鹰试一下。"

刘彻:"你等一下,朕现在就写。"提起笔有千言万语,却只写一句,"不错,回来吧。"

同一时间,史瑶也握着四郎的手给两个大儿子回信。太子拿着刘彻给他的小纸条回到长秋殿,四郎也写好了。当天下午太子亲自把鹰送出去。

回来的路上车突然停下,随太子坐在车内的莘墨推开车门出去,"出什么事了?"看到车辕旁站的人,"李禹,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想见殿下。"怕路人听到,李禹小声说。

太子:"找我何事?"

"奴婢不明白奴婢犯什么错,为何把奴婢赶出博望苑。"三个月前出了博望苑,李禹一直想找太子问个明白,皇宫进不去,就到博望苑门口等,快一百天了,终于被李禹等到,"殿下让奴婢去死也该让奴婢死个明白。"

莘墨扭头往车里看,殿下何时把他赶走的?

太子也纳闷,正想问什么忽然想到大军出发前,大郎和三郎三天两头去博望苑,"大皇孙和三皇孙回来,你去问他们。"

李禹愣住了,关大皇孙和三皇孙何事?李禹想说他没见过大皇孙和三皇孙,对上莘墨让他让开的眼神,话卡在喉咙里,应一声"喏"就往后退。

太子回到长秋殿就问二郎:"李禹得罪过你们?"

"我不认识李禹。"四郎道。

太子想揍人,"你别说话,我问二郎。"

"不认识。"二郎道,"不过,孩儿碰到过一次。"随后把李禹骑马撞他们,连一声抱歉都没讲的事告诉太子,"这事不是都过去很久了吗?"

太子没说他今日碰到李禹,"我回来的时候经过博望苑,执事跟我提起李禹,我才想到的。"

"是不是李禹还想入博望苑?"二郎忙问,"父亲可不能同意,大兄和阿弟说李禹那样的莽夫长安城内遍地都是。"

太子:"那你们也该告诉我一声。"

"阿弟说父亲很忙,不应该拿这等小事打扰父亲。"二郎道,"父亲,舅公他们消灭四万匈奴人,是不是快回来了?年底能回来吗?"

太子:"三郎信上没说,我也不知道。"

"我知道,阿兄回来。"四郎道。

太子疑惑:"你怎么知道?"

"我叫阿兄回来。"四郎道,"我想大兄,我想阿兄啊。"

太子乐了:"你想大郎和三郎,他俩就得回来?"

"是呀。"四郎说的那叫一个理所当然,"大兄和阿兄不回来,我就不喜欢他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