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家个个是皇帝 > 第151章 借题发挥

我家个个是皇帝 第151章 借题发挥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7: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三郎看向大郎, “我怎么感觉父亲和母亲故意躲着咱们?”

“为何躲我们?”二郎昨天不在, 俩人也没跟二郎讲,“你俩又背着我干什么了?”

三郎:“回去再说。”

“回府?”大郎问道。

三郎:“不然呢。咱们又不知道他们去哪儿了。这时候有可能在东市或西市,也有可能在博望苑或上林苑,还有可能在乡下。”

“亏得我还起个大早。”大郎往院里看一眼, “明日再来?”

三郎笑道:“你很闲吗?”

“最近很闲。”大郎道, “你很忙?”

二郎点头:“是呀。”

“没问你。”大郎道。

二郎:“我知道啊。三郎忙着生孩子。”

“别胡说。”三郎气笑了, “没有的事。”

大郎:“母亲都说不管咱们,你怎么还……”往三郎下三路瞄,“要不要找太医看看?”

“阿弟自己就是医者。”二郎翻个白眼,“你以为都像你,母亲刚说不管咱们, 你立刻就冲身边婢女下手。”

大郎:“羡慕嫉妒?你也可以,我又没拦着你。”

“谁羡慕你。”二郎搂着三郎的肩膀, “去我店里,让他自己回去。”

三郎笑道:“你甩得掉他吗?”

“不要跟着我们。”二郎指着大郎说。

大郎颇为不屑地瞥他一眼,“这路是你的?”

二郎噎着了,“不, 不是我的。”停顿一下, “让你先走。”

大郎翻身上马, 慢悠悠往外面走。二郎皱了皱眉, “阿弟,他不会生气了吧?”

“没有。”三郎道,“故意慢悠悠的是等咱们呢。你如果不信, 到宫外就知道大兄会不会跟着咱们。

三兄弟的王府在皇宫南边,东市和西市在皇宫北面。二郎的店东市,他们就从北门出去。出了皇宫,大郎并没有往南拐,而是继续往北去。

二郎望着大郎的背影小声嘀咕,“真被你说中了。”

“阿兄存够做船的钱了吗?”三郎笑着问。

二郎:“还差一点。封国那边山多,山上有很多百年大树,不用买别人的木头,请木匠用不了多少钱。只是船上面需要的铁有些麻烦。”

“我们下午去找祖父。”三郎道,“把你需要的铁器全画出来,让铁匠想办法做。”

二郎:“做的出来吗?”

“不要小看这边的铁匠。”三兄弟弓马娴熟,身怀武艺,今日进宫就没带侍从。路上没人认识他们,三郎也不怕旁人听去,“母亲曾说过这时的人做出的玉器,母亲家乡的人用很厉害的机器都做不出来。”

二郎:“不会吧?母亲家乡的人都能做出一个时辰跑三四百里的车。”

“这种小事,我相信母亲不会骗我。”三郎道,“所以不要小看这里的匠人。”

二郎:“你说做帆船,帆船需要的布也很不一般,我封国那边的人没做出来,要不要让宫里的织工帮忙做?”

“要啊。”三郎道,“宫里的织工肯定比你封地那边的人厉害。”

二郎:“你帮我说?”

“你自己说就行了。”三郎心想,我开口可没你开口好用。

二郎还想说什么,看到前面的大郎下马,再仔细一看到他店门口了,“阿弟,我们也下来吧。”

“你回去算一下还差多少钱,我给你。”三郎道,“再过两个月,我那边的税就送来了。”

二郎:“知道了。”

太子这些年招揽的门客并没有怎么帮太子,因为太子遇到点事和史瑶,还有三个大儿子商议后就找到解决方法,用不着找门客。

门客是太子主动招揽的,用不着他们太子也不好把他们赶走,其中一大部分人又不在博望苑常住,太子也不差那点钱,便一直养着他们。

昨日史瑶发火发的有些莫名其妙,太子昨晚问她怎么了,史瑶也没说,太子就想只要史瑶不太过分,这次便听史瑶的,找个理由把她看不顺眼的人赶出去。

史瑶和太子在博望苑胡乱逛几圈,又在博望苑用过饭,回到宫里史瑶才对太子说她不喜欢谁谁谁。太子仔细回想,发现那几人眉宇间戾气很重,便对史瑶说他会交代下去。

没好直接问史瑶昨天是不是有人惹她生气了,太子就趁着史瑶出恭时询问史瑶身边的人。没从她们口中问出来,第二天太子就把这事交给三郎。

太子说史瑶醋劲大,三郎以前也见过他的妃子拈酸吃醋,没觉得史瑶醋劲大,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改盯着二郎找刘彻帮忙做穿上用的贴和穿上用的布。

八月三十日,休沐,四郎去三郎府上玩,说到博望苑少了很多人,还是史瑶让太子赶走的,三郎意识到不对,“母亲最近心情如何?”

“挺好的啊。”四郎道,“母亲知道父亲听她的话,还给我做米糕吃呢。不过,我没敢吃太多,怕把牙累掉。”

大郎和二郎也在,二郎捏捏四郎的小脸,“没吃太多还有这么多肉,看来今年能过个富裕年。”

“我的肉不好吃。”四郎拨掉他的手。

二郎笑了:“你知道?”

“母亲说的。”四郎一本正经道,“母亲说人肉酸臭。”

大郎见状,无语道,“别告诉我你认真的。”

“难道不是?”四郎睁大眼。

三郎“扑哧”笑喷,“当然不是。母亲也没吃过,但我不知道母亲那样讲是故意逗你。”

“我都十一岁了,母亲还当我是个小孩子啊。”四郎睁大眼,有些生气。

二郎:“你不小还信母亲的话?”

“说正事。”三郎道,“母亲以前也和父亲说过,博望苑的人多而杂乱,父亲都没理母亲,这次为何就同意了?”

四郎:“可能是因为母亲发火了吧。父亲为了安抚母亲,总要有点表示。”

“你的意思那天母亲和父亲吵架,母亲故意的?”三郎忙问。

四郎摇头:“我也不知道啊。这是我猜的,阿兄想知道得问母亲。不过,我觉得如果母亲故意发火,一定不会承认。”

“我会问母亲。”三郎突然想到太子先前说史瑶醋劲大,四郎又这样讲,三郎思索片刻,决定明天就去。

翌日上午,巳时左右,三郎进宫了。

这个时辰四郎在上课,太子不在长信宫就在宣室,三郎到长秋殿果然只看到史瑶一人在廊檐下来回走动,“母亲在干什么?”

“锻炼身体。”史瑶道。

三郎:“母亲身体很好,不用炼。”

“不行了。年龄大了,胳膊上的肉都松了。”史瑶道,“你父亲不在宫里。”

三郎:“孩儿找母亲。”

“我啊?那进来吧。”史瑶转身往正殿内去。

三郎坐下就说太子和四郎同他说的事,随后就问史瑶是不是故意的。史瑶笑道,“不是。那天是我敏感了。”

“敏感?”三郎皱眉,“谁在母亲面前说什么了?”

史瑶:“没有别人。还记得你以前说过的话么,你说历史上的太子征和二年秋出事,在此之前却早有苗,还说过卫长死在‘巫蛊之祸’前,我那天算一下日子,离事发还有两年。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想陷害太子,这一两年就开始行动,两年后才能查出来,对吧?”

“是的。”三郎怕时间过去太久他给忘了,曾把这几年发生的事记下来,想起来就拿出来看一遍,“征和元年开始的,征和二年春,父亲的姨丈也就是现在的丞相公孙贺冤死。五月份诸邑姑母和阳石姑母先后被刺死,最后才是历史上的太子。”

史瑶:“阳石就是你父亲那个最小的妹妹?”

“是她。”三郎道,“她生母不是祖母,又比父亲和诸邑姑母小很多,孩儿也很好奇那些人怎么连她都不放过。”

史瑶:“我也很好奇。”

“这事和母亲生气也没关系啊。”三郎道。

史瑶:“听你父亲提到女人,我没想到有人到现在还没死心,是因为这点生气。”

“母亲这样讲孩儿就明白了。”三郎道,“孩儿也担心历史重演。可是孩儿思前想后,也没什么威胁了啊。”

史瑶:“历史上有没有记载谁搜的太子宫?”

“对,我想到了。”三郎眼中一亮,“普通文臣武将有祖父手谕也不太敢大搜,当时为首的人是韩说。母亲大概不知道他,韩嫣知道吗?”

史瑶睁大眼:“他兄弟?”

“是的。”三郎道。

史瑶冷笑一声:“这就难怪了。”

“母亲每过几年就会使人修整院落,每次都是掘地两尺,应该不会再爆出人偶了吧。”三郎道。

史瑶:“明年开春,我就说我把院子里的花全换了,再使人翻修一遍。到时候你们三兄弟也过来,盯着宦者清理其他宫殿。博望苑那边也交给你,我们同时进行。”

“这样一来一定会传到祖父耳朵里。”三郎道。

史瑶:“以前我认为我年年翻修宫殿,你祖父会过问,谁能想到只要不折腾他的未央宫,我在长乐宫翻天作地他也不问。这次一定让他忍不住询问。”

“孩儿知道了。”三郎忍着笑说,“孩儿有件事要告诉母亲。”

“何事?”

三郎:“孩儿想和阿兄回一趟封地。”

“你在胶西,二郎在九江,离得不远,倒也能一同回去。”史瑶试探着说,“二郎准备做船?”

三郎点头:“是的。”

“你等着啊。”史瑶起身就往外走。片刻,史瑶抱着一个箱子进来。

三郎连忙接过去,“什么东西这么重?”

“打开看看。”史瑶道。

三郎把箱子放在地上,打开一看,睁大眼,“全是黄铜,错了,黄金!”

“对,有八十斤。”史瑶揉揉胳膊,“带去给二郎,就说是我们当父母的一点心意。”

三郎张了张嘴,道:“有了这些,阿兄现在就能做船。阿兄看到这些东西一准能乐晕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决定开这篇文的时候,我打算去西安看望“舅舅”,那时候是十月初,西安冷,我就没去。明年有时间的话,必须去一趟。不去都快成心魔了(/ω\)

PS:

今天也是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