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家个个是皇帝 > 37 扩大养殖

我家个个是皇帝 37 扩大养殖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7: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兄!"

一声高呼, 太子下意识转过身, 只看到四周全是此地百姓,便转过头继续说,"我五月初四再过来,过几日——"

"大兄!大兄!"

高呼声再次打断太子的话, 太子微微皱眉, 有些不快, 哪个没眼色的小孩:"莘——"

"公子,好像是四公子的声音。"莘墨小声说。

太子猛地咽下到嘴边的话就往四周看,还是只看到此地百姓,不禁问:"四在哪儿呢?"

"大兄,弟弟在这里。"

话音一落, 太子就看到众人身后突然多出个大脑袋,"你——"刚出口, 大脑袋又消失了。太子瞬间明白,广陵王刘胥太矮,被众人挡住了。这个发现让太子哭笑不得,"麻烦大家伙儿让一下, 我弟弟来了。"

认真听太子讲话的众人原本也以为哪个调皮小孩, 莘墨的话一出,众人也在找"史公子"的弟弟,然而没看到。

太子此话一出, 众人下意识往两边退,转瞬间, 一个半大小子跑到太子面前,其身后还跟着两个少年。帮太子养猪的老农问道,"这二位也是公子的弟弟?"

"是的。"太子打量三人一番,见三个弟弟脸通红,猜测他们下了马车直接跑过来的,"你们来的倒挺快。"

广陵王刘胥笑道:"怕来晚了,大兄已经回去了啊。大兄的猪呢?"

"在那儿。"太子指着三只大猪。

齐王刘闳和燕王刘旦看过去,见太子手指的猪比另外三头猪大两圈。刘胥不禁睁大眼,来回打量六头猪,就转向太子,满眼佩服,"大兄好厉害,连养猪都这么厉害。"

"猪不是我养的。"太子道,"你们看也看了,回去吧。再过一会儿我也走。"

刘胥一动不动:"弟弟和大兄一块回去。"

三个小王爷时常去长秋殿,太子跟他们也不是很熟,因为三人每次去的时候,太子十之有九不在殿内。太子见刘胥这样说,也没理他,又跟老农和中年男子交代几句就走了。

太子第一次过来,也就是买芝麻和菜籽油那次,此地的百姓就送他到自家门口,这次一直把太子送到马车停的地方。太子都上车走了,众人还未离去。

上一次莘墨也来了,看到众人前后不一的态度,忍不住说,"这些人还真是,真是实在。"

"那时候他们也不知道咱们还会再来。"太子倒是能理解,让他不能理解的是,"莘墨,你说孤的三头猪比另外三头猪长得大,是不是因为阉割了?"

莘墨也不确定:"奴婢不知,也许是的。"

"那你明日就去买猪。"太子道,"当天就送去阉割,过两日连麦麸和豆渣一块送过去。"

莘墨应一声"诺",就问,"殿下,要不要跟三位王爷说一声,今天的事别往外传。"

"他们能往哪儿传啊。"王夫人和李姬都不在了,太子笑笑道,"顶多告诉父皇。孤以后也会告诉父皇,经他们的口告诉父皇,比孤自己说更能让父皇信服。"

莘墨不解:"这是为何?皇上更喜欢殿下啊。"

"这种事不是亲眼所见,哪怕对父皇忠心如舅父告诉父皇,父皇都不大相信。"说到卫青,太子突然想到,"孤有些日子没去大将军府了吧?"

莘墨:"是的。下雪又赶上太子妃生病,殿下有半个月没去了。"

"去大将军府。"太子说着,忽然想到身后还有三个,"叫他仨先回去。"说完,车停下来。

莘墨跳下车,告诉刘闳三人太子去大将军府。

二十年前,大汉边关百姓一听匈奴来了,仓皇逃窜。二十年后的今日,匈奴一听卫青来了,抱头窜逃。卫青之名可见一斑。

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只见过卫青两次,一次是大郎他们的百日宴上,一次是在长乐宫。

卫青从长信殿回去,他们仨去长秋殿,在长乐宫内碰见的。三人见卫青两次说过两句话,还都是打招呼。然而,他们心里对卫青很是好奇。

先前见到卫青只打声招呼,纯属不知该怎么跟卫青搭话。三人都知道彼此对卫青好奇,刘旦就推一下弟弟,冲太子的马车努努嘴。

刘胥跳下车,跑到太子面前就说:"大兄,弟弟也想去。"

太子顿时觉得很烦,可是他又不能跟一个九岁小儿一般见识,便提醒他,"孤晌午在姑母府里用饭。"

刘胥眼中一亮,太子不说他都没想起来,卫青的妻也是他姑母呀,"弟弟也想在姑母家中用饭。"

"行,跟上吧。"太子很是无奈。莘墨一上车,太子就忍不住抱怨,"孤真后悔把他仨留在长安。"

三位王爷因何留下来,帮太子一起搜集史料的莘墨和闻笔很清楚,见太子一脸无可奈何的模样,宽慰道:"三位王爷喜欢殿下,黏着殿下,总好过三位王爷不喜殿下,把殿下当成敌人。"

"你说的孤知道。"太子出来,史瑶都不问他去哪儿。三个弟弟却脚跟脚的跟着他,太子总有种被监视的错觉,烦的揉揉额角,一直到大将军府都没再开口。

下了车,太子深吸气,又是那个仁厚温和的太子,见三个弟弟下来,冲他们招招手,道:"进去后不准胡闹。"

"弟弟看着四弟。"刘旦接道。

刘闳也跟着点头,表示他和刘旦一起看着安静不下来的刘胥。

刘胥见状,不大高兴,小声嘀咕:"又不是在宫里,我才不会乱跑。"

太子瞥他一眼,什么也没说,抬脚进去。

史瑶看了看门口的阴影,道,"都快晌午了,你父亲为何还没回来?难不成他的三头猪和人家的三头猪一样大?"

不会的,母亲。三郎摇了摇头。

大郎眼角余光注意到,看向三郎,你为何这么确定?

我就知道。三郎爬到史瑶身边,拍拍她的手,别着急。

二郎学着三郎,拍拍史瑶的手,母亲,别担心。

史瑶蓦然笑了,"好,我不急。"停顿一下,就说,"蓝棋,告诉杜琴,午时三刻再做饭。现在先煮点小米粥和三个鸡蛋。"

侯在外面的蓝棋应一声"诺",就去找杜琴。杜琴去厨房交代下去。

三郎不解,不做饭还煮粥?于是拍拍史瑶的手,无声地问,为何?

史瑶没看懂他说什么,却看到他流哈喇子,连忙给他擦擦嘴。三郎抓住史瑶的手,在她手上写,母亲,为何煮粥。

"给你们煮的。"史瑶道,"我以前听家中老人说,请不起奶姆又没有奶水的产妇会煮点米汤给小孩吃。刚出生没几天的小孩可以喝,你们一定也可以喝。"

大郎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也爬过来拉住史瑶的另一只手写下,鸡蛋呢?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又狂又傲的大儿子难得跟她亲近,史瑶也没逗他。

用铁锅煮小米粥,用甑煮鸡蛋,还未到午时两刻,鸡蛋和米粥就好了。

史瑶令奶姆照看三个孩子,去庖厨盛三小碗米汤,然后把蛋黄放在小米汤里碾碎、搅匀,就令杜琴端去正殿。

史瑶回到正殿坐下,蓝棋搬来一个方几盛放小米粥。史瑶端起其中一碗,对三个儿子说,"过来,我喂你们吃饭。"

二郎撑着史瑶的腿,就要坐她怀里。史瑶连忙放下碗,叫奶姆把两条被褥拿过来并排放,"二郎,你和大郎、三郎靠在被褥上。"

二郎扭头一看,才意识到母亲只有一个,他们兄弟有三个,不甚好意思的笑笑。

大郎伸手朝他耳朵上揪一下。

二郎被揪的不舒服,皱着小眉头拨开他的手就眼巴巴看着史瑶。

史瑶本想让奶姆和她一起喂,可是一看到三个儿子,史瑶就改变主意,一人一口,不大一会儿,小半碗和着蛋黄的米汤就见底了。

史瑶又端起第二碗。随后又端起第三碗。

第三碗吃完了,二郎还吧唧吧唧嘴往碗里看。史瑶笑了:"你们现在还小,一次只能吃这么多,想吃明天再做。"

好久没吃过东西,二郎明知道他还小,不能吃太多,可是还想再吃点,望着史瑶,泫然欲泣,别提多可怜了。

"二郎不听话,我明天就不叫厨子做了。"史瑶板起脸道。

话音一落,二郎咧嘴笑了,我没有不听话。

史瑶无奈,放下碗,给三个孩子擦擦嘴,"歇一会儿就去睡觉。"

三郎拉起史瑶的手写下,父亲不回来了。

史瑶:"可能不顺利吧。"随后就吩咐庖厨做饭。

猪阉割后长得快,肉质鲜美是史瑶在穿越小说中看到的。小说演绎成分居多,有时为了剧情需要还会故意把有的改成没有,以致于史瑶也不能确定她看到的是不是真的。

三个孩子回偏殿睡觉时,饭菜端上来,史瑶却没什么胃口。喝点粥,吃几片藕,吃几块鸡肉和鱼肉,六分饱,史瑶就令人把饭菜撤了。

午睡醒来,申时一刻,太子还未回来。一直到酉时,天快黑了,史瑶才听到太子的声音。

史瑶忙迎上去,还没到跟前就急切道,"殿下为何回来这么晚?"

"有点事耽搁了。"太子道,"饭好了没?"

史瑶:"还没做。"

太子命莘墨吩咐厨子做饭,就和史瑶一块回正殿,看到三个儿子还坐在被褥上,有些惊讶,"他仨没睡觉?"

"刚醒。"史瑶解开他的大氅,转身递给阮书,"猪如何了?"

太子看她一眼:"担心了?"也没卖关子,先跟史瑶说猪有多大,随后说,"孤到大将军府就听到丝竹之声,本想调侃舅父几句,进去一看才知道父皇在姑母府里。

"父皇见刘胥靴上有很多泥土,就问他干什么去了。刘胥藏不住话,把他知道的全说了。父皇半信半疑,刘闳和刘旦又说他们也看见了。父皇就命孤带他去老农家中看看。"

"又出城了?"史瑶问。

太子:"孤那时刚从城外回来,哪能又回去。我就跟父皇说,打算再买几头猪,父皇说城外也养着,再搁上林苑养几头猪。"接过史瑶递来的温水喝两口,又说,"父皇可能很闲,说完这话就叫孤跟他一起去上林苑。"

"难怪这么久。"史瑶放心下来,忽然想到,"父皇很喜欢去姑母府上?是不是因为姑母府上有许多美人儿?"

太子想一下,道:"也许吧。"

"那如果卫长公主府里也有很多美人儿,公主请殿下过去,殿下去不去?"史瑶看着他的眼睛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