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家个个是皇帝 > 40 太子父亲

我家个个是皇帝 40 太子父亲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7: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广陵王刘胥身体一个趔趄, 直直往后倒。刘旦慌忙扶着他, 扭头瞪着他无声地说,你活够了是不是?挤开太子,还敢叫三个小侄儿先学喊叔父?

刘胥打了个哆嗦,下意识去看太子, 见太子好似没注意到他刚才把太子挤到一旁, 松了一口气, 躲在刘旦身后,无声地说,大郎,二郎,三郎, 喊叔父。

大郎和三郎昨天晚上反复叮嘱二郎,今天只能喊祖父。二郎怕自己忍不住, 一秃噜嘴蹦出别的来,干脆无视他父亲,冲刘彻伸出小手,奶声奶气道:"祖父。"

在刘彻眼中太子妃史氏是个聪明人, 刘彻有感觉她会先教三个孩子喊"祖父", 对三个孙儿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不是"父亲"而是"祖父",刘彻高兴的同时一点意外。

二郎伸出手要抱抱,刘彻当真没想到, 二娃知道他是祖父,而不是只会说"祖父"两个字, 不知道祖父是什么。

刘彻打心眼里高兴,笑着抱起二郎就说,"再喊一声祖父。"

"祖父。"二郎奶声奶气说道,双手搂住刘彻的脖子。

大郎和三郎见刘彻笑眯了眼,不太能理解,一声"祖父"而已,至于这么高兴吗?

刘据出生时,刘彻已二十九岁,又过了好几年,王夫人才为刘彻诞下次子刘闳。四十五岁的人了,女人不少,至今还只有四个儿子,其中一个身体还不大好。刘彻总觉得这辈子只有四个儿子。

子嗣艰难的刘彻偏偏又信奉多子多福,自己指望不上,也没敢指望太子。然而,太子妃头胎生三个……哪怕三个孙儿当中只有一个聪明的,刘彻也高兴。

可是呢,三个孙儿两个聪明,如今连他和太子一致认为最不聪明的二郎,也比一般孩子聪明,刘彻哪能不高兴啊。

大郎和三郎虽然想不明白,不过他们喊祖父的目的就是让刘彻高兴。大郎扯一下刘彻的衣袖,冲他伸出手,抱抱。

三郎见状,也跟着伸出手喊:"祖父。"我也要抱抱。

刘彻腾出一只手,手伸到一半,僵住了。两条胳膊三个娃,该如何抱?

太子平时没少头疼如何抱三个娃,一看刘彻的表情就知道他也在头疼,把离他最近的大郎抱起来,刘彻弯腰抱起三郎。

太子是真不知道仨孩子会说话了,因此抱起大郎就说,"大郎,喊父亲。"

大郎张了张嘴,蹦出两个字——祖父。

字正腔圆,刘彻险些笑喷,扭头去看太子,见他瞪着大郎,忍不住问,"你没教过他喊父亲?"

太子心细,论某些小心机还是不如史瑶。在称呼上面,太子想的是先教孩子喊父亲,再教孩子喊祖父。现在会喊祖父了,那一定会喊父亲,面对刘彻的询问,太子老老实实说,"孩儿经常教他仨喊父亲。"

"太子妃教他们喊祖父?"刘彻肯定道。

太子摇头:"孩儿也教过他们喊祖父。"说着,浑身一震,不可置信道,"难不成孩儿不在家的时候,太子妃只教他们喊祖父?"

刘彻见他儿子一脸震惊,扑哧大乐,道:"这就得问你的太子妃了。"转向俩孙儿,就说,"再喊一声祖父。"

二郎和三郎异口同声:"祖父。"

"大郎,喊一声祖父我听听。"刘彻还嫌太子不够生气,不够难过,勾着头哄大郎喊他。

史书上记载皇后提醒太子提防刘彻身边的小人,太子没当回事。这一段大郎以前不大相信,堂堂储君,哪能这么实诚。

如今见刘彻问什么,太子答什么,大郎莫名觉得他以后任重而道远,也不怪他母亲叫他兄弟三人讨好刘彻,"祖父。"喊一声,还咧嘴笑笑。

刘彻做梦也不敢想孙儿异于常人,因此见三个孙儿这么听话,是真呀真高兴。一见太子的脸色又变了。刘彻更高兴了,继续哄三个孙儿喊祖父。

站在一旁的刘胥很着急,不敢大声嚷嚷,小声试探:"父皇累不累?孩儿帮父皇抱着二郎?"

"我把二郎给你,二郎也不会喊你叔父。"刘彻十分不客气说道。

广陵王脸色骤变,瘪瘪嘴,转向太子,"皇兄,弟弟帮皇兄抱着大郎吧?"

"等一会儿。"太子还没死心,继续说,"大郎,我是你父亲,喊父亲。"

大郎的嘴动了动,太子眼中一亮。大郎又吧唧吧唧嘴巴,随即抬手揉揉眼角,困了。

刘彻也想知道大郎到底会不会喊父亲,看到大郎的动作,又"扑哧"笑出声,"据儿,大郎想睡觉,快把大郎给奶姆吧。"

太子朝大郎屁股上拍一巴掌,不过,没舍得用力。随即就把他给奶姆。刘胥伸手夺走,"弟弟抱着大郎睡。"

大郎不是个真小孩,装睡对他来说很简单,闭上眼一会儿不动弹,别人就当他睡了。果然,还没一刻,刘胥就把大郎给奶姆。

九月个大的二郎和三郎很重,刘彻抱两刻就觉得胳膊麻了,只能把他俩还给太子。太子哄他俩喊父亲,小哥俩一出口全是"啊啊哇哇",太子觉得胸闷气短呼吸不畅。

广陵王刘胥见太子这样,心里舒畅了,也不羡慕他父皇。不过,依然没死心,被刘旦拽走的时候还不忘对太子说,他过几天去长秋殿。

酉时左右,太子回到长秋殿,对上史瑶的笑脸,冷哼一声。

史瑶不解,忙问:"怎么了?"

"你自己知道。"太子没好气道。

史瑶还真不知道,"出什么事了?"

太子打量着她,见她不像是在装,皱眉道:"你真不知道?大郎、二郎和三郎会说话了,今天见到父皇就喊祖父,可他们也只会喊祖父。"

"这事啊?"史瑶笑道,"妾身知道。"

太子忙问:"你——"一看他和史瑶在院里,拽着史瑶的胳膊进屋,屏退左右,"你何时知道的?"

"得有四五天了。"史瑶道,"妾身听到他们会喊祖父,就一直教他们喊祖父。妾身还担心他们今日见到父皇不张嘴呢。"

太子皱眉道:"那你为何跟我说,他仨还不会说话?"

"殿下带他仨去宣室,父皇让他们他仨喊祖父,他仨一开口是父亲,父皇会作何感想?"史瑶信口胡诌,"妾身也不瞒殿下,每次殿下一出去,妾身就教他仨喊祖父,都没教过他们喊母亲。"

太子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满眼复杂道:"你真能忍住。"

"不过是迟几天喊母亲,哪称得上是忍啊。"史瑶笑道,"他仨会说话了,不出三天,妾身就能把他们教会喊父亲。"

太子很想说,不用你教,孤自己来。一想他早出晚归不得闲,虚点点她,什么也没说,随即就喊内侍进来伺候。

从宣室回来的路上三个小孩就睡着了,史瑶也没再出去看看孩子,洗洗手就和太子去正殿,等着用晚饭。

翌日早上,太子临出门前担心史瑶又只教三个孩子喊母亲,便提醒她,"先教大郎他们喊父亲。"

"妾身谨记。"史瑶忍着笑送走太子,就叫奶姆扶着三个坐不住的小孩学走路。至于教他们喊父亲?他们早会了。

五月初四早上,太子用过早饭看到奶姆抱着仨孩子出来,就问史瑶,"他们会喊父亲了?"

"会了。"史瑶很想问,我说三天,你真就给我三天啊?

太子不信,冲最乖的二郎啪啪手,道:"二郎,喊父亲。"

二郎奶声奶气道:"父亲。"

太子浑身一震,就听到心扑通扑通跳,心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不由自主地伸出手,讷讷道,"我,我抱抱。"

"父亲?"三郎打量着表情不大对的太子,怎么突然感觉有点傻啊。

大郎也好奇,太子怎么突然变得有些呆愣,就跟着喊:"父亲!"

母亲二字对史瑶来说很寻常,然而,史瑶第一次听三个孩子喊母亲的那一瞬间是真激动,她自己都没料到自己差点哭了,所以能理解太子,"看把你们父亲高兴的。"看似打趣太子,实则解释给大郎和三郎听。

高兴?离上辈子初为人父过去了很多年的大郎和三郎微微皱眉,高兴也用不着高兴的说话都结巴吧?

史瑶没再解释,走到太子身边,拍拍太子的胳膊,提醒他,"大郎和三郎喊殿下呢。"

太子听到了,但他怕一出口再次结巴,搂紧二郎深吸一口气,平复一下心情,才对史瑶说,"把他俩放孤怀里。"

"抱得动吗?"史瑶担心。

太子:"抱一会儿。"

"大郎,抓住你父亲的衣裳啊。"史瑶先把大郎递给太子,然后把三郎塞他怀里。

转瞬间,太子怀里有三个小孩,也把太子的脸挡住了,导致太子一动也不敢动,就怕手一抖,把三个孩子给扔出去。

史瑶是知道仨儿子一个比一个重,一碗饭的工夫,史瑶就把孩子包给奶姆,提醒太子,"昨天晚上殿下说今日去城外看看猪多大了。"

"对,我差点忘了。"说到正事,想继续哄孩子喊父亲的太子忙对仨孩子说,"父亲去忙了,下午再回来抱你们啊。"说完就往外走。

史瑶望着太子的背影,摇头笑了笑,就让奶姆把孩子送屋里去。随后,就找几卷书念给三个孩子听。

三个小孩听得昏昏欲睡的时候,太子也到了城外。七个月大的猪比当地百姓养了一年的猪还大一圈,哪怕太子有预感,真看到三头大猪,依然忍不住问喂猪的老农,"你没偷偷用粮食喂猪吧?"

"除了史公子让家奴送来的麦麸和豆渣,就是磨碎的麦秸秆和野草、野菜。"老农说,"我家的猪也是这么喂,一天只喂一顿掺着麦秸秆的麦麸或者豆渣,其他时候都是喂野草野菜。"说着停顿一下,看着太子试探道,"史公子先前说的话还作数吗?""

太子楞了一下,一时没反应,看到老农眼睛往猪身上看,福至心灵,笑道:"算数,当然算数。我今日过来都把人带来了。"说着转身一指,正是给猪阉割的小吏,"你们先把我的三头猪绑起来,然后再让他告诉你们。"

"现在?"老农问。

太子点头,"对,就是现在。"

"公子,绑了拉哪儿去?"闻笔提醒他。

太子脚步一顿,打量一会儿圈里的猪,道:"送到我父亲院里。"

"你父亲?"闻笔咽一口口水。

跟着太子的几个禁卫齐刷刷看向太子,他们没听错吧?

太子点头:"对,全送到我父亲那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