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家个个是皇帝 > 76 二郎画图

我家个个是皇帝 76 二郎画图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7: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三郎笑着躲开, "是, 你不傻,你只是不甚聪明。"

"母亲!"二郎大声喊,"管管三郎。"

史瑶笑道:"你怕大郎还怕他吗?他出生时比你小很多,现在也不如你身体结实, 你打得过他。"

"三郎, 你给我站住。"二郎爬起来就追。

三郎笑嘻嘻说:"傻子才站住。"说着话绕着史瑶和大郎打圈跑。

二郎每次想伸手抓他, 总是差那么一点点,气得二郎直接从大郎和史瑶中间跳过去。三郎见状,往史瑶怀里一躺,"母亲,二哥要打你。"

史瑶腿上一重, 忍不住呲一声,朝他身上拍一下, "我也想打你。"

"母亲多打几下。"二郎跪在史瑶对面,累得狠狠喘几口气,就冲二郎伸出双手,咬牙切齿道, "跑啊, 继续跑啊。"捏住他的脸往两边扯,"怎么不跑了?起来继续跑。"

坐在史瑶身侧的大郎看到二郎满头大汗,非常无语, "你不热吗?"

"不热。"二郎抹一把汗,朝三郎咯吱窝里挠, 恶狠狠道,"以后还敢不敢再说我傻?"

三郎不怕痒,见二郎装作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忍不住发笑,"不说,不说,弟弟再也不说了。"

"我才不信你呢。"二郎坐下哼一声,往大郎身上歪,"快给我扇子。"

大郎躲开他的手,道:"我给你扇。天天叫着天热,还跟三郎闹,我看你还是不嫌热。"

"我们现在有冰了啊。"二郎道,"三郎这个小坏蛋说,硝石可以反复用。"

史瑶忙问:"真的?"

"是呀。"三郎道,"孩儿后来想了想,父亲明天就可以把‘硝石制冰’告诉舅公,也可以告诉几个姑母,别跟他们说硝石可以反复用,制冰时最好在冰窖里,用井凉水,他们想把冰拉出去卖也卖不够本钱。"

史瑶点点头他的额头,"二郎说你坏,没说错。"顿了顿,又说,"在冰窖里制冰,是不是冰成型的比较快?"三郎点头。史瑶道,"大将军那边是要说的。你祖母那边要瞒着。"

"母亲今日怎么说的?"三郎问。

史瑶笑道:"别担心,我又不知道这些细节。"

"不是孩儿想瞒祖母。"三郎拿起汗巾擦擦额头上的汗水,"祖母偏向父亲,也疼她的三个女儿和几个外孙。祖母可信,她们不可信。"

史瑶:"你担忧的我都懂,没事的。"拿起团扇给他扇风,"我听你父亲说,热天过去再让老师过来授课,你们怎么和太子说的?"

"孩儿什么也没讲。"说起这事三郎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太子,"孩儿随口和跟父亲说一句天热,下午听老师讲课总想睡觉,父亲就说过了处暑再学。现在先跟母亲学画画,他有空教我们弹琴,没空就让我们自己玩。"

大郎点头,证明三郎说的没错,"母亲,是因为我们和父亲说我们不想当皇太孙吗?"

"应该不是。"史瑶仔细想想,"你父亲回来,你们自己问他。"

长乐宫人口简单,太子身边只有史瑶一个女人和三个儿子,没那么多勾心斗角,太子和三个儿子之间和普通人家的父子没两样。

太子回来,三郎就直接问出他们的疑惑。

"让你们玩还不开心?"太子笑着问。

二郎率先开口,"开心。可是孩儿想变聪明点啊。父亲,三郎今天说孩儿傻。"

"厉害了,二郎。"太子打趣道,"以前只有大郎嫌你傻,现在多个三郎,不错,不错。"

二郎面色僵住,有些生气:"父亲!"

"何事?"太子故意问。

二郎张了张嘴,道:"我,我讨厌你。"

"我喜欢你。"太子笑吟吟说道。

二郎的脸一下子红了,气得。转身找史瑶,可怜巴巴说,"母亲,父亲和大郎、三郎一起欺负我。"

"你也欺负他们啊。"史瑶道,"下次你父亲再逗你,你就问他,祖父听你的劝了没。你父亲就没话了。"

太子瞪一眼史瑶,"别乱教他们。"

"母亲,孩儿记住了。"二郎乐了,"大郎和三郎呢?"

史瑶:"戳他们的痛处啊。"

"母亲!"大郎皱眉,"你能不能教他点好的?"

二郎忙说:"我觉得这点就挺好的,谢谢母亲。"

"父亲还没回答孩儿呢。"三郎开口转移话题。

太子摸摸小儿子的脑袋,道:"你们小的时候,我教你们《礼记》、《论语》便是希望你们长大后轻松些。"看一眼大儿子和二儿子,又说,"你们无需作赋写文章,也无人敢考校你们,四书五经知其意便可。你们现在才六岁,还有十年可学,不着急。"

史瑶正想开口,一看三郎脸色不对劲,想问什么,突然想到一个关于历史上的康熙的事,史瑶不知是真是假,说是康熙给小辈们定个规矩,书读一百二十遍,"像《论语》里面的那些对话,不用会背吗?"

"不用。"太子道,"孤小时候背的滚瓜烂熟的书,现在也只能记住几句。你们看书时碰到感兴趣的段落,想记下来就多念几遍。不感兴趣的现在背下来,过个一年半载也会忘得一干二净。"

二郎眼中一喜:"父亲,我都不感兴趣。"

"我也说了,不要求你们背会。"太子笑吟吟看着二郎,"我随便抽一段,你们知其意便可。"说着话往四周看了看,看到一本《诗经》,冲二郎招招手,"我考考你。我问三次,你全答对了,往后《诗经》就不用看了。可好?"

二郎不禁往后退,"孩儿还没学《诗经》。"

史瑶乐了,揪住二郎的耳朵,"你父亲知道老师还没教,他问,你不会,你父亲只会说让你以后好好听老师讲,又不会责怪你,怕什么?"

"怕父亲说他笨。"大郎接道。

二郎瞪大眼,生气道:"再说我打你。"

"别闹了。"太子看向史瑶,"还要多久用饭?"

史瑶:"两刻左右。今日用平底锅做面饼,需一个一个做,挺费时的。"

"过来。"太子冲三个儿子招招手,"看看对哪一篇感兴趣,我给你们讲。"

大郎擅赋诗,许多诗句被后来人抄了一次又一次,对他来说学哪篇都一样。三郎博学多才,对《诗经》自然很熟悉。兄弟两人便不约而同地让二郎挑。

不明真相的太子便认为两人迁就二郎,见三个孩子如此和睦很是高兴。用晚饭时,太子看到史瑶用薄薄的面片卷肉和菜包起来吃,便要给三个孩子一人卷一个。

三个小孩两个缺爱,一个不缺也没这样被父亲照顾过,一听太子给他们卷菜,都眼巴巴看着太子。

太子看到三个儿子宛如饿狼一般的眼神,倍感好笑,不由自主加快手上的动作,先给大郎,最后给三郎。待三郎的卷饼接过去,史瑶递给太子一个。

太子顿时觉得心中一暖,脸有些热,接过来就说,"别给我包,我自己卷。"

史瑶"嗯"一声,便提醒三个儿子,"握住底端,不然肉里面的汤汁会出来。"

"母亲,这里面是卤猪肉吗?"二郎咽下一口就问。

史瑶:"不是,是红烧羊肉。现在的猪肉比以前好吃,太官令那边也不备猪肉。没猪油了,他们才会送猪肉进来。平时我们想吃得提前和太官令讲一声。说到油,花生还没榨出油来?"

"应该没有。"太子道,"自从父皇回宫,孤就去过一次上林苑,去那边也是有事,忘了问花生的事。改日阴天,我过去看看。"

史瑶:"别去了,阴天也不凉快。父皇还去甘泉宫吗?"

"过两日回去。"太子说着看向仨儿子,"你们这次不准再去了。"

二郎:"不去。甘泉宫没什么好玩的,除了树木就是动物,没意思还没好吃的。"

"甘泉宫那边有许多野味,野味都不好吃,什么好吃?"史瑶问,"你的这张嘴越来越刁了。"

二郎嗡嗡道:"这个饼卷羊肉都比祖父烤的鹿肉好吃。"

"驴肉?"史瑶没听清。

二郎咽下嘴里的东西,才说,"是鹿肉,不是驴肉。"

"驴肉也挺好吃的。"史瑶道,"用卤汤煮的软烂,配上面饼十分美味。殿下,改日妾身令人出去寻一块驴肉?"

太子睨了她一眼,"先把几上的东西吃完再说。"

"吃着呢。"史瑶喝点汤,又卷一个饼,"说起驴,殿下知道骡吗?"

太子想了想,道:"听说过没见过。好像马和驴生的,早年供王公士大夫玩赏用。你别跟孤说,你还想吃骡肉。"

史瑶笑了,"殿下给妾身一块骡肉,妾身也不知道该如何做。妾身以前听家中老人说,骡能活二二三十年,不易生病还好养。唯一缺点是很难自己生。"

"你的意思把现在拉粮草的马和驴全换成骡?"太子放下卷饼看向史瑶。

史瑶很是意外,忍不住说:"殿下,你我越来越有默契了啊。"

"还真是这样想的?"太子无语又想笑,"是不是一天不给孤找事,你就浑身不自在?"

史瑶笑着说:"是呀。殿下要同妾身和离吗?"

"天还没黑就开始做梦,看把你给美的。"太子瞪一眼她,"骡的事过了夏天再说。"然而,把"硝石制冰"告诉刘彻,太子就去博望苑。

博望苑很是宽大,太子令人在以前种芝麻的地方搭一个棚,养几头极其普通的母马和公驴,随后又吩咐博望苑的人好生照看。

住在博望苑的几个剑客和游侠,其中一人见多识广,看到母马和公驴就猜出太子想养骡,也知道春秋战国时期,骡是供王侯将相玩赏的,便认为太子养骡也是用来玩。

那人又想到太子这几年做的事,认为太子不是沉迷玩乐之人,更想知道太子到底要干什么,那个游侠没事就往马棚那边去。

秋去冬走,又到一年夏天,太子每晚归家的时辰越来越晚。每日在长信宫上课的三个小孩也很难见到太子。

元封四年七月十二日,休沐日,三个小孩看到太子匆匆吃过早饭就往外走,一向不多话的大郎都憋不住问,"母亲,父亲近来忙什么呢?"

"许多地方出现干旱。"史瑶道,"天热没雨还没水,最近热死了许多百姓。你祖父又跑去甘泉宫躲凉,朝中大小事都要你父亲处理,没发现你们父亲都瘦了?"

三郎:"孩儿看到了。孩儿一直想问出什么事了,每次都没说完,父亲就打断孩儿,没想到是因为干旱。"

"我起先也没想到干旱还能热死人。"史瑶道,"早几日听你父亲说,我真希望世上有神仙,能求神降雨。"

大郎看来外面,烈日刺眼,"都有哪些地方出现干旱?"

"我没问。"史瑶道,"这里的地名,地名所指的地方和我那时候不一样,你父亲说了我也不见得知道。"

二郎眨了眨眼睛,试着问道,"按照目前母亲这样说,岂不是庄稼全热死了?"

"是呀。"三郎说着,突然睁大眼,"阿兄会做水车吗?"

二郎想一下,"我听说过,没见过欸。"

"我见过。"三郎去过很多次江南,水车在江南随处可见,"我可以画出来,我跟你说那个水车怎么用,你能做出来吗?"

二郎瞪着眼睛说:"我连折叠椅都能做出来。"

"嗯,二哥厉害。"三郎笑道,"吃饱了我就去画。"

史瑶忙说:"等一下,我也有事问你,三郎。"

"母亲请讲。"三郎放下箸认真聆听。

史瑶:"我以前听说你亲自种过地,是真的还是老百姓编的故事?"

"你还亲自种粮食?"大郎看向三郎,像看怪物一样。

三郎笑着点了点头,道:"是的。母亲想问什么?"

"你知道现在用的犁很费劲吗?"史瑶道,"我隐约记得后来用的犁叫曲辕犁,我读书时讲历史的老师特意讲过。过去太久,我忘了那个犁长什么样,你还记得吧?"

三郎点头又摇头。

"什么意思啊?"二郎问道。

三郎:"我记得那个犁,不知道现在的犁什么样。"

"没关系。"史瑶道,"我老师说现在用的犁不好用,把你知道的画出来。"

三郎"嗯"一声,喝完粥就去偏殿画水车和曲辕犁。

二郎在别的事上不如他兄和他弟聪慧机灵,甚至可以说很迟钝。在做木匠活这方面,三郎只和他说水车是怎么用的,二郎就画出了详细图。

从未见过和听说过水车的工匠拿到图也能把水车做出来,且安装好。向来觉得二郎除了木匠活,什么都不懂的大郎心生佩服,都没用三郎提醒,主动帮二郎递纸。

辰时左右,二郎开始画水车和曲辕犁,修修改改,还没到午时,二郎就已全部画好了。三郎和大郎把晾干的纸收起来,就把二郎好一顿夸。

二郎见大郎不是揶揄他,有些不好意思,推一下两人,"快给母亲送去啦。"

"我们一起去。"三郎腾出一只手拉住二郎。

大郎主动伸出手牵着二郎另一只手。

以往都二郎拽他俩,第一次是他俩拉二郎,二郎觉得很高兴,把图纸给史瑶,二郎就对他兄和他弟说,"我们出去玩玩?"

大郎难得没数落他,也不看看外多热,"酉时再出去,现在外面很热。"

"戌时宫门就关了。"二郎道,"我们申时就去。"

正在看图的史瑶抬头看一眼二郎,问道:"你想去哪儿玩?东市和西市都被你们逛遍了。"

二郎眨巴眨巴眼,小心翼翼的问:"想去远一点的地方。"

"比如广陵王府,是吗?"史瑶替他说。

二郎摸摸脸,很是不好意思,"母亲同意吗?"

"带上换洗衣裳,明天下午再回来。"史瑶道,"我下午会令人去告诉你们的几个老师,后天再过来上课。"

二郎大喜:"谢谢母亲。"

"奖励。"史瑶晃晃手中的纸,"到了那里要听你三叔的话,不准和你四叔父一起胡闹。"

三郎:"母亲,孩儿会看住他。"

"我不信你们,出了宫就像除了笼的鸟儿。"史瑶道,"我会给刘旦写一封信。"

三郎指着自己,提醒史瑶,"母亲,我是我,也不是我。"

"你现在就是你。"以前三郎很稳重,这几年被二郎带的,太子又惯着三个孩子,大郎和三郎现在越来越孩子气,有时候比二郎还会闹腾,史瑶道,"很怕刘旦去刘胥那儿盯着你们?"

三郎不假思索道:"没有。"

"没有你怕什么?"史瑶看他一眼,就喊人去准备笔墨纸砚,以防午睡醒来忘了。

二郎看了看大郎,又看了看三郎,被三叔看着,不如我们别去了。

大郎瞪他一眼,难得母亲同意我们出去,必须得去。

"商议好了?"史瑶转身看到三个小孩用眼睛说话,不由自主地笑了。

三郎一脸不解,"母亲说什么呢?孩儿没商议。"

史瑶瞥了他一眼,懒得拆穿他,"你们五叔百天那日,你们见到他了吗?"

史瑶贵为太子妃,李夫人生了孩子还不值得史瑶亲自过去探望。五皇子满月那日,史瑶备一份礼命蓝棋送过去的。

百天那日,史瑶依然命蓝棋过去。当天三个小孩也跟了过去。史瑶对李夫人的孩子不感兴趣,三个小孩从李夫人那里回来正好赶上用晌午饭,史瑶就忘了问。

说到刘胥和刘旦,史瑶就想到太子的五弟,也就是李夫人生的刘髆,便顺嘴问一句。

"见到了,五叔不如孩儿好看。"二郎道,"不过,孩儿说五叔真好看,没有说他不好看。"

史瑶意外,"二郎聪明了?"

二郎想送他母亲一对白眼,"孩儿不傻。"

"好,是我说错了,向二郎道歉。"史瑶笑着说,"我儿学圆滑了。这样行吗?"

二郎点头,继而一想,"圆滑这个词不好。"

"那让我说什么?"史瑶道,"说你聪慧,还是懂事了?你都该觉得我在说你笨。"

二郎:"那母亲就别说了。"

"好,我不说。"史瑶看到阮书进来,回到案几前给刘旦写信,也没废话,就一句话,托他照看好三个孩子。随即交给阮书,明天下午和三个孩子一起出去,把亲手交给燕王刘旦。

酉时一刻,刘旦接到信,还以为是什么要紧的事,看到信上还没二十个字,顿时哭笑不得。到了晚上,刘旦干脆去刘胥那边把三个小侄儿接到他府上歇息。

戌时四刻,天都黑透了,太子才回来。远远看到史瑶一个人靠着凭几坐在灯下,四周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太子莫名心疼,走到史瑶身边,拍拍她的胳膊,"以后别等孤了。"

史瑶揉揉眼睛,问道:"几时了?"

"快到亥时了。"太子看一眼漏刻,听到"咕噜"一声,眉头紧锁,"你还没用饭?!"

史瑶:"天热不想吃。刚才靠在这边睡着了,就忘了吃。"没容太子开口就喊宫人摆饭。

"以后你先吃。"太子道,"孤又不是没自己用过饭。"

史瑶笑道:"妾身没自己用过饭啊。"

太子张嘴想说什么,突然发现不对,"他们仨今日睡这么早?"

"不在宫里。"史瑶把三人的去向告诉太子,"妾身一个人用饭没意思才等的殿下。料到殿下今日回来的晚,妾身就令厨子做一些易消化的吃食。"

太子累了一天,天又热,也不想吃太硬的菜,看到率先端上来的是一碗银鱼鸡蛋羹,忍不住笑了,"这不是他仨平日里吃的么?"

"以后殿下每日喝一碗。"史瑶道,"江南多鱼,这东西在那边不稀罕。一年吃到头,也称不上劳民伤财。"

太子:"孤那么娇贵。"

史瑶笑笑也没说什么。吃过饭,太子沐浴后躺在榻上,史瑶把水车图递给太子,"长江以南的百姓看到这个东西,以后再听到殿下想吃银鱼,会心甘情愿把那边的银鱼干全收上来送到长安。"

太子抬眼看向史瑶,这个和银鱼有何关系?

"殿下不信?"史瑶问。

太子:"要孤说实话吗?"史瑶点头。太子摸摸鼻子,"你这个图,孤没看懂啊。"

"啊?"史瑶傻了,"很难懂?"

太子摇头,随即又点头,"东西孤看的懂,但是孤不知道是怎么用的。这上面写水车,可这个怎么看都不像车啊。"

史瑶拿过来,看了又看,突然意识到她也不知道怎么用,"这个妾身没法解释,做出来殿下一看便知。不如先做?"

"没法解释?"太子打量史瑶一番,"这个其实是你给三个孩子做的玩的东西,怕孤不同意,就骗孤说这东西是车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