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家个个是皇帝 > 84 全才三郎

我家个个是皇帝 84 全才三郎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7: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史瑶沉吟片刻, 往正殿去, 待苏方随小宫女进来就问:"母后找三郎何事?"

"启禀太子妃,皇后偶感风寒,请三皇孙过去给皇后瞧瞧。"苏方低头回禀。

史瑶、蓝棋等人齐刷刷看向三郎。三郎不禁后退一步,食指指向自己, 脸上有震惊有无语还想笑, 别提多复杂。史瑶直觉不好, 就听到,"母亲,孩儿不去!"

苏方猛然看向三郎,仿佛不敢相信刚才的话是他说的。

史瑶不禁扶额,"只是让你去看看, 又不是让你抓药。"走到三郎身边,拉起他的手, "别怕,母亲陪你去。大郎,二郎,在宫里等你们父亲, 我们去去就回。"说话间使劲握住三郎的手, 警告他别不懂事,"蓝棋,备车。"

蓝棋看一眼小主子, 应一声"诺"就下去吩咐。

母子俩一路无话。到椒房殿大门口,三郎脚一顿, 仰头望着史瑶,可不可以不进去?史瑶二话不说,弯腰抱起三郎。三郎浑身一僵,下意识推史瑶的肩膀,满脸写着,母亲,你干什么?孩儿都七岁了。

史瑶瞪他一眼,朝他屁股上一巴掌,你给我老实点。

三郎整个人僵住。史瑶到皇后卧室内才放下三郎。靠在凭几而坐的皇后见三郎小脸通红,有些不高兴的样子,"三郎这是怎么了?"

"这孩子不愿意过来。"史瑶道,"进门时还想跑,儿媳给了他一巴掌。"

皇后想问为什么,见三郎低着头不可吭声,"你打他作甚。"

"他不懂事。"史瑶怕苏方是皇后的心腹,什么都对皇后说,便先下手为强,"早上太子让三郎给他把脉,三郎说他不是医者,让太子宣太医。"说话间,拉着三郎坐在榻边,"还说什么他只看过几页医术,碰巧知道丹砂有毒,不会开方抓药。这不,听母后找他,怕露怯,怕母后失望,就不愿意来。"

皇后笑了,正想开口,不禁咳嗽两声,随即又轻咳一声,清清嗓子,才说,"我还当什么事呢。"冲三郎招招手,"到祖母身边来。"

三郎抬头看皇后一眼,嘟着嘴,小脸上写满不开心,坐着一动不动。

史瑶朝他背上一巴掌,打的三郎一趔趄。皇后吓一跳,拔高声音,"你又打他作甚?咳咳…咳咳咳……"倾身抱起三郎,"痛不痛?别怕,三郎还小,三郎看错了,祖母也不会怪三郎。"

"可是孙儿会怪自己啊。"三郎抬头看向皇后,委屈又害怕。

皇后瞬间后悔令苏方去找他,忙说,"没事,没事。"安慰三郎,"我是听皇上说三郎会把脉,祖母才想让三郎给我把把脉,看看和太医诊的是不是一样。"

"号脉孙儿会。"三郎道,"可是孙儿号不准。"

皇后看向史瑶,"号不准?"

"母后有所不知,三郎只给父皇看过。"史瑶信口胡诌道,"殿下和儿媳近两年没怎么生病,底下人不舒服也不敢让三郎给他们看,三郎比旁人多看几本医书,也没机会给人看病。"

三郎忙说:"母亲说得对,孙儿只能分辨虚弱还是不虚弱。"

"你祖父的病?"皇后迟疑,对史瑶说,"皇上说三郎会把脉啊。"

史瑶佯装很是不好意思,道:"父皇没说三郎没把出来?三郎是通过父皇说他头晕多梦,还吃了神丹断定父皇中毒。"

"是吗?"听说刘彻身体不适,皇后去探望他,刘彻见到皇后就夸三郎厉害。今日一早皇后感觉喉咙痛,就宣太医给她查看,晌午喝了药也没用,身边人就对皇后说,请三郎来给她看看。皇后仔细回想刘彻说过的话,刘彻好像真没说过,他中毒是把脉查出来的。

史瑶见皇后脸色变来变去,不禁腹诽,你们城里人真是一个比一个怕死,面上继续很抱歉的样子,"是呀。母后。"停顿一下,又说,"既然三郎来都来了,三郎,给你祖母看看。"

"母亲,祖母的病无需把脉啊。"三郎很是无奈地说,"孩儿听祖母说话,便知祖母喝几副药即可痊愈。"

皇后眼中一亮,"听我说话就知道?三郎很厉害啊。"

三郎很想翻白眼,"孙儿知道祖母得了风寒,是苏方说的。孙儿有次着凉,喉咙不舒服,咳嗽,鼻子还不通气,也没什么胃口。孙儿听祖母说话,感觉和孙儿那次一模一样,是这样吗?"

皇后连连点头,道:"对,我现在和三郎说得一样。"

"孙儿那次是喝太医开的药痊愈的。"三郎胡诌道,"孙儿现在还没学开药,祖母还是得宣太医给祖母看看。"

皇后:"太医开的药没用。"

"孙儿那次四天痊愈。"八月十五宫中家宴,三郎见到皇后还好好的,便故意问,"祖母已病了四日?"

皇后顿时意识到她着急了,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还,还没那么久。"

史瑶见状,搁心底嗤笑一声,道:"不如再换个太医看看?"没容皇后说话,又说,"儿媳令人去宣太医?"

"不,不用了。"皇后道,"我再喝一天药,没什么用再宣太医。"

史瑶心底冷笑,面上关心道:"母后,天色已晚,儿媳明日再带三郎来看母后?"

皇后往外看一眼,窗外已暗下来,"不用,不用,只是风寒,又不是大病。三郎明日还得跟老师学文习武,就别过来了。"

史瑶心想,你老既然知道不是大病,还派人去找三郎?

"儿媳过来就不带他了。"说着话,史瑶站起来拉一下三郎,"母后,儿媳告退?"

深秋夜凉,皇后也怕三郎着凉,便说:"快回去吧。我没事。"

史瑶拉着三郎慢慢退出去。到长秋殿,史瑶就看到太子在廊檐下站着,"殿下等妾身和三郎?"

太子不答反问:"母后病得很重?"

"只是风寒。"史瑶拉着三郎步入正殿,把她和皇后说的话大致说一遍,随即就问,"背上还痛不痛?三郎。"

三郎:"早就不痛了。"

"三郎怎么了?"太子忙问。

三郎瞥一眼史瑶,就对太子说史瑶打他,"祖母只是得了风寒,太医都给祖母看过了,还让孩儿去看,简直多此一举,孩儿不想理祖母,母亲就打孩儿。"

"这就是你不对了。"太子道,"你祖母为何让你过去?是因为相信你的医术。即便今日找你的人不是你祖母,是个农夫,你也不应当不理他。"

三郎眉头紧锁,道:"父亲,孩儿都说了,孩儿不想当太医。"

"这和当不当太医是两回事。"太子道,"你祖母把你当成医者,孤知道你心中不痛快,你完全可以好好同你祖母解释。"停顿一下,又说,"你母亲和你祖母解释,你医术不精,你祖母有怪你吗?"

三郎瘪瘪嘴,道:"没有。"

"下次再这么不懂事,你回来向我哭诉,我也得揍你。"太子面无表情道。

二郎忍不住说:"还有下次?"

"没有下次!"三郎说着话看一眼太子,"从今往后,孩儿不要再看医书。"

太子虽然不知三郎来历不凡,但他知道三郎很孝顺,"不看就不看吧。下次孤生病就宣太医。"指着大郎和二郎,"你俩也一样。"

"太医医术不行啊。"二郎道。

三郎瞪一眼二郎,"你闭嘴!"

"我,我说错了?"二郎下意识找身边的大郎。

大郎无奈地叹气:"你还是别说话了。母亲,用饭吧。"

"那我们去洗手。"二郎拽着大郎就往外去,到了廊檐下就小声问,"我到底说错什么了?三郎从未冲我发过火。"

大郎对着星空翻个白眼,"父亲故意激三郎,你还跟着说太医不行。三郎不吼你吼谁?"

"所以三郎刚才说的是气话?"二郎问。

大郎瞥他一眼,就命宫人打水。

史瑶再次抱起气鼓鼓的小儿子,"下次休沐日,去宣室看望你祖父时,提醒一下你祖父,别见谁都说你医术高明。"

"祖父会听孩儿的吗?"三郎偷偷看一眼太子。

太子看到他的小动作,摇头笑了笑。拍拍史瑶的胳膊。史瑶道:"不听你的,你可以撒泼打滚,胡搅蛮缠啊。反正你现在七岁,又救过你祖父,你祖父不会跟你计较的。"

"撒泼打滚?!"三郎不敢置信地问道。

史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听过这句话吗?"

三郎想象一下,自己在宣室哭着喊着打滚,不禁打个寒颤,"不要!"

"那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你看病。"史瑶道,"你现在七岁,还可以说自己尚且年幼,再过几年就不能拿年龄小当借口了。先别急着解释,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以后真就不看医书了?"

三郎很不放心宫中太医,不看医书不给家人看病是不可能的。

"那就是还会看。"史瑶笑道,"你祖父病了,你还得去给你祖父诊脉吧?你祖父那个人,知道自己的孙儿很厉害,能忍住不显摆吗?"

太子洗洗手,走过来,"父皇恨不得昭告天下。"

"那,孩儿听母亲的吧。"三郎深吸一口气,为了日后的清静,豁出去了。

史瑶笑道:"别一副天塌下来的样子。"放下他,拍拍他的脑袋,"快去洗手。"

饭后,三个小孩回到永寿殿,史瑶和太子出去遛弯消食。宫中安全,禁卫随处可见,太子就没让人跟着他们,小声说:"你这几日没事多去母后那里看看,直到母后痊愈。"

"妾身也是这样想的。"史瑶道,"三郎会医术这事,别人问起殿下,殿下也要说三郎只懂皮毛。"

三郎一向懂事,今天都说出不想理皇后的话,太子便知道三郎很不喜欢被人当成医者使唤来使唤去,笑道:"这一点你大可放心,三郎才七岁,孤也舍不得他到处去给旁人看病。"

史瑶"嗯"一声,便问:"曲辕犁送到军中了?"

"送过去了。"太子说着,一阵凉风吹来,"我们回去吧。"

史瑶抬头看一眼,"明天要变天啊。"

"这几日都不会有雨。"太子看一眼满天繁星,就拉着史瑶回长秋殿。

翌日,果然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早饭后,太子去忙他的,史瑶把三个儿子送走,就把蓝棋叫到殿内,"查到苏文和苏方了吗?"

"查到了。太子妃昨日走后,翟砚就去查了。"蓝棋道,"去年永巷放出去一些人,后来又补一些年龄小的,苏方就是那时进来的。按理说苏方入宫堪堪一年是不可能在椒房殿当差。

"苏方和苏文同姓苏,太子妃觉得很巧,翟砚昨日查的时候便直接找和苏文较熟的人打听,立刻打听到苏方是苏文的堂妹。最初苏文是想把苏方弄去宣室,宣室那边暂不缺人,就托人把苏方送到了椒房殿。"

史瑶乐了,"宫中个个是人才啊。"话音一落,蓝棋脸色变了。史瑶顿时笑出声,"难不成说你笨,你才高兴?"

"太子妃……"蓝棋苦笑道。

史瑶:"不调侃你了。母后知道吗?"

"皇后知道。"蓝棋道,"皇后向来谨慎,不查清楚,皇后不会用的。"

史瑶叹气道:"你的三个小主子不喜欢苏文,你知道吗?"

"奴婢听过二皇孙说过,苏文和常融,还有一个谁婢子忘了,都是擅搬弄是非的小人。"蓝棋抬眼看一下史瑶,"太子妃是想先从苏方入手?"

史瑶摇头叹息:"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

"那太子妃是怎么想的?"在蓝棋看来,她主子不可能无缘无故提到三个小主子不喜欢苏文。

史瑶:"借刀杀人听说过吗?"

蓝棋愣了愣神,随即笑了,"婢子懂了。"

"那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刀吗?"史瑶问。

蓝棋思索一会儿,摇了摇头,"婢子愚钝。"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史瑶道,"反过来……"

蓝棋恍然大悟,不禁心生佩服,"婢子现在懂了。"

"去吧。"史瑶笑道,"这件事办成了,看上哪个禁卫,直接来同我说,我给你保媒。"

蓝棋的脸刷一下红了,也没行礼,直接转身出去。

史瑶摇头笑了笑。

太子说,最近几日都没有雨。三天后,上午,太子去宣室时,天气极好,走时也就没带蓑衣。然而,和刘彻一起出了皇城,变天了,晴转阴天。

傍晚,太子从郊外回来的时候也没有要下雨的迹象,太子和刘彻就没拐去博望苑去拿雨伞和蓑衣,以致于半道上天空飘起小雨,太子和刘彻只能淋着回来。到长秋殿,太子的头发都湿了。

史瑶命人去烧热水,太子沐浴时,便听到房顶啪嗒啪嗒响,便高声问:"阿瑶,外面是不是下大了?"

"是呀。"秋雨阴冷,淋着雨很容易生病,史瑶正在外间吩咐闵画准备姜汤。听到太子的声音,史瑶走进来道,"下了也好。庄稼都收家里了,这场雨过后,正好犁地种小麦。"

太子:"孤回来的路上父皇也是这么说的,看到突然下雨,父皇没生气还挺高兴。对了,父皇说,他明日就命人把水车图送到东南一带。你把图找出来,孤明日给父皇送过去。"

翌日,雨继续下,史瑶劝太子雨小了再去,太子看了史瑶一眼,就命内侍去拿蓑衣。

史瑶望着太子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忍不住对三个还没去长信宫的儿子说,"你们快点长大,你们父亲身上的胆子也轻松一些。"

"儿子也想长大。"大郎道,"孩儿恨不得一觉醒来到弱冠之年。"

二郎弱弱道:"我不希望欸。"

"你希望自己一直是个小孩,被父亲和母亲抱在怀里。"大郎瞥他一眼,就对史瑶说,"母亲,舅公领我们仨去挑了三匹小马,三郎说马蹄上要有马掌,你记得和父亲说一声。"

史瑶看向三郎:"什么是马掌?"

"装在马蹄上的。"三郎道,"母亲不知?"

史瑶:"是不是就像在牛鼻子上穿孔?"

"母亲,马掌装在马蹄上,马感觉不到痛的。"只看史瑶的脸色,三郎也能猜到她在想什么,"不用心疼马,装上马掌是保护马蹄。阿兄,你去画出来,我好讲给母亲听,母亲才好告诉父亲。"

二郎弱弱道:"我没见过。"

"你——"大郎瞪着眼睛看向二郎,突然想到,"我也没见过。"

二郎哼一声,"那你还好意思瞪我。"

"他是好意思。"三郎道,"明朝时的马都有马掌。"

二郎张了张嘴,突然想到:"我以前只是个木匠。"

"是呀,三郎。"史瑶道,"明朝后期民不聊生,二郎是个木匠,每天都不见得能吃一顿饱饭,就算有机会接触到马,也是想那匹马能卖多少钱,能买多少粮食。"

二郎点头:"母亲说得对。"

"你还真好意思接。"大郎无语,"三郎,你赶紧画出来,我们该去长信宫了。"

三郎深深地看了二郎一眼,才去偏殿。

史瑶见状,眼皮一跳,忍不住打量一番二郎,"你以前真是个木匠?"

"母亲何出此言?"二郎问道。

史瑶:"三郎刚才看你那一眼很是意味深长啊。二郎,我给你个机会,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孩儿以前就是个木匠。"二郎道,"母亲,孩儿要的木头上林苑都快送来了。"

史瑶:"三郎还懂医术呢。可他其实是个皇帝。"

"你就坦白吧。"大郎道,"母亲不会嫌弃你的。"

史瑶忙问:"二郎上辈子出身不好?别担心,你母亲上辈子也只是个平头百姓。"

"噗!"大郎笑喷,别有深意地说:"母亲,他的出身很好很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