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要吃饭时, 门被敲响了,顾念薇戴了帽子走出去开门,门外站着穿着军大衣的韩延清。
韩延清手里端着一个盘子, 里面放着韩老太太做的豆腐丸子跟鲜肉丸子。
“我奶奶让我给你们送盘丸子。”韩桃蕊走了以后, 韩老太太很是不习惯了一阵时间, 对跟韩桃蕊年龄相当的江又桃顾念薇三人特别好。但凡家里做了点啥好吃的, 都给她们送。
江又桃她们也是如此,两家人你来我往的,关系是越发好了,韩老太太看她们就跟看自家的孙女一样。
顾念薇接过他的盘子, 然后对韩延清道谢后说“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
韩延清在原地站着, 顾念薇回了厨房, 拿了一屉蒸饺一屉烧麦出来。
蒸饺是鲜肉胡萝卜馅儿的,烧麦里面包的是放腊肉丁胡萝卜丁青豆丁炒过的糯米。
这是今天下午江又桃她们包出来的。
“这是蒸饺跟烧麦, 你拿回去给爷爷奶奶尝一尝。”顾念薇对韩延清道。
韩延清的目光在顾念薇的脸上停留一瞬, 然后嗯了一声, 端着东西走了。
顾念薇看着他的背影想了想, 在他就要迈入院子的时候, 顾念薇叫住了他“那啥, 韩同志,今天在这儿的都是年轻同志, 你要是有时间,可以过来玩一玩。”
这段时间, 顾念薇跟韩延清相处的时间不多,倒是经常偶遇。很多时候都是她早起去看学生们做早操,韩延清正好出来跑步。
晚上顾念薇下自习回来,韩延清正好夜训回来。
顾念薇不是啥小孩子了, 韩延清跟她这个偶遇是个啥心思,她多少是知道点的。
要不然怎么轮到江又桃的晚自习的时候,韩延清就偶遇不到她了呢。
只是韩延清不开口坦白,顾念薇也不想先开口。
恋爱前的那一段时间的暧昧,也是格外动人的。
韩延清的声音飘在寒冷的夜色里“好,一会儿就来。”
顾念薇没锁门,回了屋里,炉子上的鱼还在炖着,一根巴掌左右宽的木板横在炉子上的锅上,上面摆摆满了今天晚上炒的菜。
茄子辣椒跟西红柿炒了一盘,炒了一盘蒜苗回锅肉,蒜苗是顾念薇种的,为了今晚这道菜,一大花盆的蒜苗全都理了发。冬天里难得见到这么绿的菜,大家看着这盘蒜苗的眼睛都在放光。
还有一盘凉拌土豆丝,土豆切丝泡出去后焯一下水,再放调料拌成酸辣的,闻着就开胃。
韩老太送来的丸子摆在最后,纯肉的丸子透着诱人的金黄,还没开始吃,就能感觉到外皮有多酥脆,内里有多软嫩,豆腐丸子微微透着白,但口感必定比纯肉的要绵密一些。
锅里的鱼是今天的主角,这是李玉英的拿手好菜,锅里除了鱼以外还放了有冬瓜有土豆。大白菜洗得干干净净的,就放在一边,准备一会儿把锅里的饭菜吃完了,再放到锅里去烫。
烫出来的大白菜清甜中带着脆爽,在这个冬天,吃上一口这样的白菜,那简直是从口腔到心理都能得到满足。若是让大白菜多咕嘟一会儿,那菜叶菜梗都软烂了,大白菜包裹着汤汁,最是下饭了。
江又桃坐在一边等吃,看到顾念薇回来,就朝她挤眉弄眼“韩同志来不”
顾念薇没忍住笑了笑“来。”
李云英在边上看看江又桃,又看看顾念薇“这位韩同志是”
江又桃笑着道“是对门韩奶奶的孙子,也许以后会成为咱们薇薇的对象。”
李云英恍然大悟,暧昧的笑了笑。
顾念薇一点儿也不觉得羞涩“八字还没一撇,往后啥样还不知道呢,也许人家没那个意思呢”
“那可不一定。”江又桃道“我看韩同志对你可热心了呢,毕竟我上晚自习的时候,人家可从来没有跟我偶遇过。”
顾念薇眉眼弯弯,笑得十分开心“有没有意思的,得他讲明白,不然自作多情多不好。”
正说着话,韩延清来了,他手里拎着两瓶白酒。傅韶华对他也不陌生,再加上这是江又桃家,他做为江又桃的对象,算得上是一个东道主,便十分热情的把他请进来。
顺便给大家简单的做了个介绍,然后看着韩延清手里的酒咂舌“茅台的啊,这酒可不便宜呢。”
像茅台这样的高档酒,不需要票,但价格不低。平时买的人不多,但一到节假日就脱销,没有点关系的还买不到呢。
傅韶华之前就想买来着,结果没买到。
韩延清微微颔首,道“这是我爷爷偷偷买的,我奶不让我爷多喝酒,刚刚我出门的时候硬塞给我的。”
韩老爷子这一生的爱好不多,就喜欢喝两杯,偏偏酒量又不好,一杯就倒的量,韩老太太就管他管得特别严。
前段时间韩桃蕊寄回来了自己这个月的工资,一共二十五块钱,两位老人一人给了十块,韩延清这个亲哥分到了五块。
韩老太太跟韩延清搁这儿感动得不行,韩老爷子转头就把这钱都买了酒,韩老太太为此生了好几天的气。韩老爷子最近搁家里喘气都不敢太大声,就怕挨呲。
韩老太太就这还不解气呢,刚刚听说韩延清要过来这边吃饭,当着韩老爷子的面把这瓶酒提了出来。韩老爷子都快哭了。
韩延清想到刚刚他爷爷的表情,就憋不住笑。
傅韶华也乐“我爷爷也喜欢喝酒,我奶奶也是不让他喝,他有时候躲着喝,回到家以后,我奶奶就跟他生气。”
“我记得我十五六岁的时候总是半夜饿,夜里我起来找东西吃,遇到他睡了好几回的客厅。”
“我爷爷喝酒也会被我奶奶赶出去,不过他都是去我房间蹭睡的。”
有了共同的话题,傅韶华跟韩延清很快就亲近了起来,饭菜好了,大家围着炉子吃饭。
韩延清第一次这样吃饭,觉得很新鲜。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的位置在顾念薇的边上。
江又桃家里有一套专门喝白酒的玻璃杯,一杯是五钱,傅韶华给每个人都倒上一杯,江又桃道“今天咱们好不容易齐聚,来,住咱们明年越来越好。”
大家共同举杯,在空中碰了碰,然后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
茅台不愧是茅台,入口清香,入喉也不辣。
大家吃着饭喝着酒聊着天,一顿饭吃到深夜,江又桃喝多了,早就上床睡觉了,傅韶华今晚也回不去了,他住的是江又桃睡的那屋,江又桃去跟徐满秋睡次卧。
顾念薇的酒量还算不错,一瓶茅台喝完,又喝了点傅韶华带来的汾酒,只是有点迷糊,李云英跟王善喜住顾念薇那边。
韩延清帮着顾念薇把王善喜扛过去,顾念薇力气大,半架着半扶着的,就把李云英整过去了。
等吧两人都整上炕以后,顾念薇喘了一口气,出了屋子关上门,韩延清在客厅等着她。
她对韩延清道谢“谢谢你啊,韩同志。”
顾念薇屋里的灯是暖黄色的,并不明亮,顾念薇正好站在灯下,灯光把她脸上的绒毛都照得一清二楚。
韩延清忽然觉得心上被什么挠了一样,有点痒痒的。
“不用谢。”顿了顿,韩延清道“我先走了,有什么事儿,你就上我家去叫我就行。”
顾念薇点头“行,我送你出门。”
顾念薇把韩延清送到门外,韩延清几步就走到自己院子里,正要走进去,韩延清又大步折回来“顾念薇同志,明天,我可以约你去看电影吗”
韩延清很高,大概有一米九,顾念薇这一年里又长高了一些,大概有一米七二了,就算是在女生普遍比较高的北方,也属于比较高的那一波了。
可她看韩延清依旧需要仰着头、
夜里又降温了,这会儿的温度在零下一二十度,呼出来的气瞬间就变成了雾气。
哈气把让阻隔了人的视线,让韩延清的神情更加模糊,可那双眼睛,却被她看得格外清楚。
顾念薇笑了,她说“希望你明天酒醒以后,不要忘了这件事。”
韩延清只觉得内心里一片激荡,他压抑着激动,道“不会的。”
一阵风刮来,顾念薇打了个冷战“那我回去了,韩同志。”
“去吧。”
韩延清看着顾念薇回到院子里,关上院门,又看到她拉灭了客厅的灯后,才往自己家里走。
韩老太太老早就上炕了,但她一直没睡着,院里一穿来动静,她就惊醒了,她拉着灯“延清,回来了”
“回来了奶奶,你快睡吧。”
韩延清往自己屋里去,韩老太太仔细听了一会儿,又拉死灯,这一回她很快就睡熟了。
第二天韩延清起了个大早,像往常一样去晨练回来以后,他把他信发的崭新的大衣拿出来,穿上了自己除了军装、制服以外最板正的衣服,还把自己的脸洗了又洗,胡子也刮得干干净净的。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时,韩延清总觉得缺点什么,他去了韩桃蕊那屋,找了一瓶韩桃蕊用来擦手的蛤蜊油,挖了一点在脸上抹了又抹以后,他摸摸自己比以往嫩了一个度的脸蛋。
终于满意了。
韩老太太这一早上就看着韩延清在这儿东摸摸西抹抹,终于忍无可忍了“大年二十九,你都休班了,你这抹来抹去的跟花蝴蝶似的,有毛病是不是”
韩延清轻飘飘的看了一眼韩老太太“看电影去。”
韩老太太都以为自己听错了,她这孙子转业过来的这段时间里,不是上班,就是下班,身边的同事都是男的多,就他们公安局那地界,飞进去个母苍蝇他们都得研究好一会儿的。
“你跟谁去跟你同事大江”韩老太太在琢磨,韩延清要是承认的话,她手边的大扫帚应该从哪个角度挥出去。
韩延清脸都黑了“我跟他去看什么玩意儿呢。”
韩延清顺着韩老太太的话想了想,打了个激灵,这俩男同志去看电影像什么话
“跟对门的顾同志去。”韩延清这一句话说出来,韩老太太的脸瞬间就笑成了朵菊花。
“你这孩子咋不早说呢。”韩老太太在自己的兜里掏了掏,掏出手帕出来,打开四个角,抽了一张大团结塞到韩延清的手上“粮票你自己有吧中午带薇薇去吃点好吃的,别抠搜的,听着没”
韩延清有钱,但他还是接了,韩老太太这个人他知道呢,他要是不接这个钱,韩老太太该伤心了。
“知道了。”韩延清带上帽子出门了。
在他出门后,韩老太太兴冲冲地跟韩老爷子道“咱家花蝴蝶会采蜜了。”
顾念薇一晚上都没睡好,早上早早的就起来了,把要赶今天唯一的一班车的李云英王善喜送走以后,顾念薇就开始打扮了起来。
韩延清过来的时候,她已经等待多时了。
她也化了个妆,她画的是个白开水妆,又粉又嫩,颜值瞬间便又提升了好几个度。把韩延清迷得五迷三道的。
看着韩延清跟顾念薇走远,江又桃小跑回房间“这大冷的天,他俩居然还要去看电影,也不怕冻病了。”
江又桃去上厕所的时候偷偷测过了,今天室外温度格外的低,得有零下20度。
傅韶华一副过来人的样子神秘莫测的跟江又桃道“爱情让人火热。”
江又桃看了傅韶华一眼,笑着说“懂还得是你懂。”
自打谈恋爱以后,傅韶华的脸皮是越来越厚了。有时候一些骚话随口就来,以前那个话少的、腼腆的傅韶华到底是远去了。
傅韶华嘿嘿一笑,江又桃去厨房拿了一块姜洗干净拍碎,丢到炉子上的茶壶里去煮,不一会儿,一股浓郁的姜味就弥漫在屋里。
水开了,江又桃把煮过的江水注入到杯子中,放在里面的茶叶随着水的注入开始打旋。
江又桃道“你不回家去过年,你父母不说你吗”
傅韶华他们二十五就放假了,要到明年的初十才收假,他完全是可以回家过年的。
江又桃之前很少跟傅韶华说起他家的事儿,她不问,傅韶华也不太敢讲,怕自己讲太多了,引起自己家里的反感。
傅韶华道“我哥要结婚了,我妈他们去西北了,要回来至少也得年后了。”
江又桃怔了怔,想起傅韶华之前曾经说过的事情“你哥跟他那对象终于结婚了”
傅韶华笑了笑,说道“我妈写信来,说她家要被平反了,她没了后顾之忧,就打算跟我哥把婚结了。”
江又桃点点头,问“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江又桃想过了,她跟傅韶华一时半会儿不会结婚,但肯定也不会分手,等后年去了首都,没准还有见面的时候,多打探打探,总是不会错的。
“以前我们还跟我爷爷住一块儿的时候,跟她算是邻居,她人很好,对我们这些小一点的孩子很照顾。她叫简柔,所以我们都叫她柔柔姐。”
难得江又桃想了解他家的事儿,傅韶华就多说了点“我大哥不咋爱说话,人很好,他比我大五岁,小时候我闯了祸都是他帮我背的。”傅韶华喋喋不休地说起了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儿。
他特别皮,有时候说道兴味处,江又桃也跟着笑,徐满秋没出来打扰她俩,但也在屋里笑出声。
到了中午,顾念薇回来了,她笑容满面,可想而知她跟韩延清的这个约会很顺利。
电影结束后,韩延清请她吃了个饭,所以她只喝了江又桃倒给她的姜茶。
一觉睡醒就是大年三十,一大早上的,大家就忙碌了起来,贴窗花的贴窗花,贴春联的贴春联,江又桃在贴春联的时候于老师从她家出来了,她的脸上有一圈乌黑,想也知道是她男人打的。
要是别人,江又桃就上前说了,但于老师,她是真的不想沾手。
于老师的脑回路跟曾经的张水秀一样,就是男人是天她是地,男人是云她是泥,甭管男人怎么打她,她都待她男人为初恋。
像这种女人,江又桃真的觉得没有去劝说的必要。
跟她说话,讲道理比跟狗沟通都难。
于老师遮遮掩掩的贴完对联,江又桃已经走了。
顾念薇在屋里汆丸子,正准备中午随便对付一口,外头传来了尖叫声,江又桃跟她对视一眼,果断洗手穿上厚衣服到外面去。
郑老师也在院子里,她正勾着头往于老师家那院里瞅,江又桃看她那样就知道她吃了第一手瓜,赶忙走过去问“咋了,谁家在喊呢”
郑老师说“于素芳喊呢。准是又挨打了。”
于素芳是于老师的名字,她男人比当初的刘世勇强点,自己在罐头厂找了个装车卸车的活儿,到年根了都在忙。
顾念薇问“这回又是为啥”
于素芳跟她男人呢,就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人简直就是天生一对。
“她男人这周生产任务重,她男人今天早上天刚刚亮才从单位回来,这会儿估计刚刚睡下没多久。这傻逼非得叫人去吃饭,这不等着挨打挨骂留着干啥”
装卸工本来就累,上了一个夜班肯定就更累了,这会儿才十点多,七点多下班八点到家,睡下肯定九点多了。
这会儿才刚刚睡着,平心而论,要是江又桃刚刚睡着就被锲而不舍的叫起来吃饭,她也得生气。
江又桃道“行吧行吧,走走走,回家吃饭,回家吃饭。”
两人才刚刚走出去几步,就听到鲁大娘在骂于素芬,于素芬在委委屈屈的表示自己是好心,被骂得嗷嗷哭。
郑老师白眼都不想翻了“也不知道多少次了,一点记性也不涨。江老师,我炖了点羊肉萝卜,一会儿给你们盛点过去啊。”
“行,正好想吃羊肉炖萝卜了,我们卤了肉,一会儿给你送点来。”
郑老师乐坏了“那感情好,我对象上回还念叨你家的卤肉呢,我们上外头去买的,总归不是那么个味道。”
江又桃就爱吃卤肉,隔两个月总会吃一顿,等卤出来了,她就会把肉往跟她关系好的人家分一分。郑老师的对象吃了一次就忘不了了,三不五时的就念叨一回。
江又桃笑着回了自己院子,果然没多大会儿她就让她儿子给端了一大碗的羊肉炖萝卜过来。
江又桃把早就切好的卤肉给他让他端回去。
傅韶华之前在外头送信,订了好几副猪下水,这会儿都卤了,香得很。
晚上傅韶华过来吃饭的时候带着收音机,晚上一边吃饭,一边听着收音机里广播的京剧。
这一夜大家谁也没睡,半夜韩延清过来了,大家一起守岁到天亮。
大年初一有小孩来拜年,现在不流行给压岁钱,一人一把瓜子几颗糖,就足够让小孩子们高兴的了。
过了初一,初二一早刘满柱就跟徐大嘴赶着车来了。她们今天过来一是给江又桃她们拜年,顺便送点土特产给江又桃,二是再拉点瓜子回去。
他们现在是江又桃的最大经销商,江又桃的近两顿的瓜子都是她们卖出去的。而且她们都不往县城来,她们光在农村晃,打通了各个村里的关系以后,她们的瓜子大业卖得格外的轻松。
靠着这些瓜子,刘家赚了以前大半辈子从来都没有见过的钱,对于卖瓜子这个买卖,一家子热情高涨。
江又桃空间里的瓜子跟仓库里的瓜子都清得差不多了,把最后的几百斤给刘满柱拉走以后,江又桃很是感慨。
过了初三,她又出了之前流出来的一些零散的活儿给张德珍。
张德珍告诉江又桃,最近抓倒买倒卖的风声又紧了,江又桃闻弦音而知雅意,她决定今年还是先低调一些。
明年就高考了,她不能因为这个,在档案上被记一笔。
过了年,苏佳宁跟何淑丽来了一趟县城,两人成了特别好的朋友,就跟江又桃跟顾念薇一样,两人整日形影不离。
陆向前还是没有死,苏佳宁决定在还没有改革开放前,先吊着他一口气,等改革开放了,她再送陆向前去见阎王。她的两个白眼狼子女苏佳宁也并不上心,依旧放在农村里养着。
她们来家属院跟江又桃见了一面,饭都没吃又回去了。
时光如同白马过隙,1976年眨眼而过。而76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5月份中旬,莫玉戴上了大红花,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她走后没多久,就到了初二年级的毕业生考试的时候,这一回的考试格外的严格。想作弊想要暗箱操作绝对不可能。
江又桃顾念薇教导的班级考上中专的人数足足有10个,加上别的班级的学生,阳平县这一回可谓是收获满满。
九月份开学,江又桃二人依旧接手的是初二班级,徐满秋也在这个班。
对于这个班,江又桃跟顾念薇不约而同地加快了她们的学习进度。许多高中才学到的知识,两人也同时教了。
顺便还请英语老师吃了顿饭,英语老师吃了她们的嘴短,教学时也跟着认真了起来。
1977年如约而至,走过春天,便进入了夏天,徐满秋已经在六月份考完了试,以她的成绩,她进入中专是板上钉钉。可她并不满足,暑假期间她也还在学习,她想进入更高一层的学府,她也想去大学看看。
八月如期而至,邓首长在首都展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教育部决定维持“”中推荐上大学的办法,遭到与会者的反对,纷纷揭露这种办法的弊端,并主张立即恢复高考。这些意见得到了邓首长的支持。8月到9月,教育部再次召开高等学校招生会议。1
全国的知识青年都在讨论这件事情,他们躲起来,私下聚集在一起,讨论着恢复高考的可能性。无数的信件像雪花一样飞往教育部的通讯地址。
无数的知识青年在焦急的等待。尤其是回城无望的下乡知青们,他们渴望着这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有无数的知识青年挑灯夜读,就为了把自己荒废了的学业补上。
终于到了十月,当秋风吹落树上的最后黄叶,霜降悄然而至,报纸上终于刊登了全面恢复高考并且考试就在一个月后的信息。
看到这张报纸的瞬间,无数人捧着这张报纸蹲地大哭,也有的拿着报纸满大街的飞奔,一边跑,一边向世人宣告这一好消息。
江又桃等人在知道确切的消息时,同一时间去向何校长请辞。
何校长虽然很想留住这江又桃跟顾念薇,但跟当初黄校长的想法一样,他们不会阻止被人奔向更好的前程。
何校长在他们的辞职信上盖了章,对她们道“感谢你们为孩子们站好了最后一班岗,你们好好备考,我们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江又桃她们依旧住在小院里,为了让她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家属院的小孩子都不敢像以前那么皮那么闹了。
韩老太太更是包了他们的一日三餐,傅韶华也搬过来了,他就借住在韩家,跟着他们一起展开了学习。
韩延清在他们的感染下,也开始重新拿起了笔。他曾经在军校进行过培训,可还没上过警校呢,他不参加这次高考,但他也想跟上对象的脚步,去更好的学府去深造一下。
像她们这样为了高考而努力的知识青年有很多很多。她们四处借教材,手抄教材,废品站里掏教材,他们用尽一切的方法,只为了一个月后的那一场考试。
到了十一月份中旬,赶在第一场大雪降临之前,高考开始了。
五百多万知识青年走进了阔别了十年的高考考场。
考完最后一科出来,江又桃、顾念薇、徐满秋、傅韶华、李云英、王善喜一起去了一趟县城的照相馆,为这值得几年的一天留了影。
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时间。
一个月后,各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陆续寄到,傅韶华忙碌了起来,他整日奔波在为知识青年们送录取通知书的路上。
江又桃、顾念薇、徐满秋以及他的通知书是一起来的,傅韶华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跟领导请了假,踩着自行车狂奔在去家属院的路上。
前些天下了雪,太阳出来后晒化了一些,路面很滑,傅韶华骑得太快,摔了一跤,半边身子都湿了。他像是感觉不到疼一样,站起来继续骑车前行。
一进家属院他便喊上了“江又桃、顾念薇、徐满秋、傅韶华,你们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江又桃、顾念薇”
这时候还是早上,他的一遍遍报喜,让家属院居住的人家家家户户都打开了们,大家朝江又桃的屋子里涌去,江又桃正在炕上捂着,听到傅韶华的喊声以后,她着急忙慌的下炕,鞋子都穿反了。
可在这个时候,她是什么也顾不得了。
车一停下,傅韶华就跳开了,车子倒在地上,车轱辘还在转,他拿着四封通知书进了屋里,看热闹的人们自发给他让出一跳路来。
韩老太太站在最前面,顾念薇跟韩延清谈了两年对象,她早就不把自己当外人了,傅韶华她们几个小的,她想瞪就瞪,做错事她就说,一点情面也不留。
但她对大家好是真的好,谁的事情她都操心,因此大家都很喜欢她,大家都管她叫奶奶。
“快给我们念念,都考上了什么大学”韩老太太比江又桃她们还急。
傅韶华把信都分给她们,江又桃等人同时打开录取通知书,入目的,便是首都大学四个毛笔字。
江又桃抬起头,跟大家对视一眼,同时道“首都大学。”
首都大学这四个字在一瞬间便惹得一阵哗然。
甭管读没读过书,首都大学、水木大学,这两所学校的名字大家都是听说过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说着道喜的话。
韩老太太抹了把眼角的泪水“今晚奶奶给你们做好吃的,加餐,加餐。”
顾念薇很喜欢韩老太太,韩老太太有时候给她的感觉像是她上一世的奶奶,但也有很多地方不一样,但无一例外的,是她们为后辈毫无保留的奉献的心。
“谢谢奶奶。”顾念薇揽着韩老太太的胳膊。
韩老太太拍拍她的手,心里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韩延清读书的时候学习成绩好,但没赶上好时候,韩桃蕊就更别说了,那是个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她在讲台下睡觉的主。
去上了一天学回来,问她学了什么,她拔剑四顾心茫然,问她做了什么好梦,她能喋喋不休地跟她念叨半个小时。
韩老太太做梦也没想到她未来的孙媳妇儿会是一个大学生,韩老太太决定了,回家就让韩老头子今晚上去岔路口烧纸去。
他老韩家真是祖上积了德,祖坟上着了火,要不然哪里配找得到这么好的媳妇儿呢。
大家恭喜了一番后,便散了。
江又桃等人却依旧很亢奋。
江又桃跟顾念薇上辈子都是读过大学的,但读的大学跟现在的大学含金量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而且首都大学啊,那是上一世无数学子们仰望的大学啊
谁的小时候没有做过长大以后是读首都大学还是读水木大学的选择题呢最没有读成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吗
那是因为考不上
曾经,江又桃跟顾念薇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现在不一样了,她们成了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含金量最高的大学生。跟后世那些批量生产的大萝卜们不一样了
两人对视一眼,抱头痛哭。
徐满秋看着看着,眼泪也掉下来了,傅韶华左看看右看看,觉得自己不哭哭可能有点不合群,便低下头憋眼泪。
一低头就看到了录取通知书上的那几个大字,他都快乐死了,他哭不出来。
就在傅韶华还没想好要不要假装哭几声的时候,韩延清来了。
他穿着冬款制服,外面套着大衣,他无视傅韶华,安静地等待顾念薇哭好,顾念薇在看到他以后,一头扎进了他的怀抱里。
韩延清乖巧的拍打着顾念薇的肩膀,以示安慰。
剩下的三人互相对视一眼,徐满秋回了她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了门。
江又桃拉着傅韶华进了自己的房间,一进门她也跟傅韶华抱在了一起。
她太高兴了,太开心了,今天又是值得她纪念的一天。
傅韶华跟江又桃认识三年了,处对象也两年多了,但两人一直发乎情止乎礼,两人之间最亲密的动作就是拥抱、亲吻,更进一步不是不想,是觉得不能那么草率。
77年的春节,江又桃还收到了傅韶华一家寄来的东西,她也准备了礼物托傅韶华寄过去。
两人静静地拥抱着,享受着片刻的清宁。
傅韶华跟江又桃说“桃桃,等我们大学毕业了,就结婚吧。”
大学还得四年呢,留给她的时间足够久。江又桃点点头“好。”
傅韶华笑了,他低头,无限珍惜地亲吻在江又桃的头发上,抱着她的手也不自觉的收紧。
要离开了,有很多东西需要整理。
那些不好收拾的家伙事儿该卖的卖,该送人的送人,江又桃特地回了一趟柳树沟。
早就预料到她有要离开的一天,江又桃已经收了徐大嘴三千块钱的配方费,把五香瓜子、焦糖瓜子跟绿茶瓜子的配方卖给了他们。
江又桃已经教过他们一遍了,徐大嘴的儿子刘耀东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的技术,在临走前,江又桃要去做最后一回的验收。
徐大嘴见她来了,愁得慌“我们都按照你的配方做了,但做出来的味道跟品质总是差了一截。”
就算是差了一截味道也当然是好吃的,但徐大嘴吃过更好吃的,对自家这个次一等的品质,就总是觉得不满足。
江又桃一样瓜子尝了一点,道“味道已经很好了,那一点点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也不是配方上出问题,而是原材料的问题。”
江又桃煮瓜子的材料源自于吃瓜系统,那些配料的品质,是现如今社会里的东西不可比的。
徐大嘴她们早就已经想过了,她点头,道“对,确实是这样。”
从江又桃进屋到离开,徐大嘴都没有提出要跟江又桃购买原材料的事情,她脸没那么大。她只跟江又桃卖了两年的瓜子,就成了万元户,这已经是江又桃看在昔日的情分上对她的照顾了。
她不能那么贪得无厌。
从柳树沟出来,江又桃的心情也很好,对于徐大嘴一家,她一直都知道她没有看错人。
把配方卖给她家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些配方其实都很好学,徐大嘴他们经常出入她家的小工厂,那些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有点厨房基础的人都一看就懂,回家多试几遍也就会了。
但徐大嘴家并没有回去私自试,还是大大方方的花钱跟她买配方在,这一点就已经能比过很多人了。
而且吃瓜系统虽然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再也没有吃瓜任务,但是商城一直是在的,统子也是一刻钟也没有掉线的。
她当初的瓜子配方只是初级的,还有中级、高级的炒货瓜子配方在商城里,她要想要,随时能买
江又桃不怕以后刘家跟她抢生意,且华夏大地幅员辽阔,估计也抢不着。
十二月下旬,大家收拾好行李要去学校读书了。
临行前,江又桃跟顾念薇得到了何校长一个大大的红包,里面的钱是他们这些老师给她们凑的东西,除了钱外还有许多票证。
妇联的李主任也来送她们了,她也给了江又桃她们钱,还有两封信。
“这是中城区妇联部张主任的电话,我跟她提起过你们,到了首都,有什么事情就去找她,她会帮助你们的。”李主任说。
江又桃二人把信件珍而重之的放进包里,朝李主任道谢“谢谢李主任。”
李主任微笑摇头“是我要跟你们道谢,谢谢你们当初毅然决然地提出要给女童们上安全课,现在,咱们阳平县乃至整个齐市,已经有三千多个女童、女性找到我们了。在各级单位的配合下,我们已经帮这些女性走出了家庭,给了她们工作,虽然挣得不多,但她们好歹不受罪了。”
不要小看这三千人,要知道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上妇联寻求帮助的女性同胞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啊。这才短短的两年。
虽然安全课纳入中小学必学课程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但李主任已经很满足了。她知道,她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把江又桃等人送上车,李主任又转身回去,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 ,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