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香江神探[九零] > 385. 童子指路 雷霆行动,风雨无阻。…

香江神探[九零] 385. 童子指路 雷霆行动,风雨无阻。…

作者:轻侯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6:01:04 来源:就爱谈小说

9月12日晚八仙道观大火, 到14日晨时,已过去一天一夜。大雨自火势熄灭后便开始下,直至这时仍未停。

各家送报车顶着大雨穿街过巷,之前沿街定点的报摊全改了位置, 或在屋檐下, 或在地铁口内, 即便如此,仍有许多报纸被雨水溅到,拿在手里, 不如往日那般平整干爽。

17名受害者丧命,连老天都在哭

特大恶行纵火杀人事件,警方如何回应

重案组刑警在行动,前线第一手图文报道

神探易家怡冒雨探案,捉凶行动分秒必争

纵火案发生第二日, 警方已确定凶手身高体重法网恢恢

女诸葛易家怡已确认凶手犯罪动机,正义铁锤正逼近

多个报道中,都明确提及了警方对凶手的侧写

身高170左右, 体重132磅左右, 有吸烟习惯;

凶手纵火杀人行为隐含变态诉求,竟在纵火后在火灾现场围观火灾发生, 眼睁睁看着道士们哀嚎痛苦被烧死,无人性。

凶手杀人后又恐惧呕吐,真衰仔,令人不耻。

警方怀疑凶手杀人还有报复泄愤动机,很可能白天时与道士发生冲突,入夜趁道士们沉睡时火烧道观。

法医解剖显示,恰巧道观养的看门狗生病未能示警, 不然在凶手纵火前便会被道士们擒住。但凶手也不要存侥幸心理,警方已识破你的手段和动机、身高与体重,随着紧罗密布的查办推理,或许今晚便会搞清凶手姓甚名谁、家住何处。明天早上敲响凶手家门的人,或许就是一群正义化身的香江警察

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有女诸葛易家怡加入的案件,想必距离凶手被擒之日,并不遥远

篇篇报纸皆敲响轰轰战鼓,字字句句都是向凶手示威施压,肯定警队的侦办结果和速度。

一时间警、民、舆论同心协力,士气满满。

所有港口、码头、机场、巴士站,不止警方查卡,连市民都会对身高170、体重132磅左右的年轻人行注目礼,搞得好多符合这条件的香江男士出行时压力颇大。

但与此同时,大家也会想到,没有行凶的人都感觉到这种压力,真正的凶手是不是压力会更大

纵火案发生不过一日一夜,警方已有如此大的收获。

在凶手不知道的地方,到底有多少警方在竭力合作、飞速查案

是否已有更多线索被发现会不会下一秒就找到凶手和目击证人

本就心虚的人,大概已经在无限的揣测中,恐惧地抖如筛糠了吧

吴屋村的临时指挥部里,警探们已经拿到了一部分法证科和法医部的报告。

各种专业难懂的化验分析和解剖学专业词汇之后,是用最简单易懂的字句总结的信息

确认为液体燃料纵火汽油

死者内脏未被焚烧破坏,是火灾死亡的正常尸体现象

火灾现场共发现17具尸体,反复勘察未发现其他人体部分

死者胃内容物为可食用蘑菇,死者死前健康状况多为良好,未发现明显病理表现

根据法医针对两名非道士男女的体貌特征和牙齿、骨骼状况等信息刊登的寻人启事也有了回应,女性死者家属前来认尸,已确认其身份,来道观是为度假散心去我执。

认为是男性死者家属的人也打来了电话,正在赶来认尸的路上。

同时有两名年轻道士,在香江大学参加一个社会学研究团队针对宗教等特殊社群展开的专业讨论会,打电话到警署,表示自己是八仙道观的幸存者,正从港岛香江大学校园坐车折返八仙岭八仙道观。

一名警探留在小医院里接待来认识的人,王杰旺则亲自在吴屋村等待两名折返八仙道观的年轻道士。

等待期间,他们反复阅读法证科和法医部递过来的报告,不断阅读和讨论这几日采集到的口供,又根据口供中提及的一些世间和冲突去查访和筛选。

1名新界北的警探看了看窗外的雨,转头问hu“易警官还在冒雨走访”

“是的,从昨晚开始亲自带着团队走访吴屋村村民,直到现在。”hu点点头。

“我们都问了两三遍,都把村民问烦了,怎么还能问出东西吗”警探站起身锤了锤腰,走到木屋门口时,门缝里漏进风雨,扑打得他皱眉。

这么大的雨,还在外面跑

“易警官总有她的理由。”hu回想起与易家怡合作时的每一次分歧,和她每一次决策的正确。

别人往往无法理解她的执拗和韧劲,以及一些令人意外的灵光一现,但她似乎的确常常做对。

“希望那两名幸存的道士能知道道观为什么会被针对灭门吧。”王杰旺走到木屋中间,将已经接满水的铁盆端起,水倒入马桶后再放回原处,屋顶漏下的雨水于是继续滴答滴答落尽盆中。

恼人的大雨洗刷掉了火灾现场的一切,也阻挡了许多警探出屋探案的脚步。

只那个女督察新官上任,仍穿梭在大雨中。

从山下上山去道观,只有一条好走的路,边上树木林立,只有跟自己过不去才会放着路不走而穿林上山。

棕黄毛凶手显然是顺路上山,又顺路下山的。

吴屋村就建在路边,棕黄毛往返来回,相当于在吴屋村外的路上出现过两次,甚至还可能跟某些村民发生过互动。

怎么可能完全没有人看见过他

家怡从昨天开始到这一天下午,已走访了吴屋村半个村子,关于道观的故事听了一箩筐,可纵火当日看见过棕黄毛的人却还没找到。

又步出一户村民的家,秦小磊立即抢着将伞举到易家怡头顶。

站在村民家门口,家怡望了眼上山的路,在秦小磊的伞下,借着村民家门口的灯光,对照起手中的笔记本。

她最先走访的就是路两边的住户,但是现在正是秋收季节,白天时许多人都在他们于山坡处开垦的田地里,并不在家。

就算是在家的人,赶在晚饭时间也多在家中厨房忙碌,并没人闲着在燥热的路上往来。

这些人家中的每个男女,家怡都询问过了,旁敲侧击地想要打探是否有人看到棕黄毛其人,但无一收获。

继续往吴屋村里面去走访吗

可是路两边的住户都没看到,住在内侧的人就更难了,更何况其实所有村民都已经被三福和新界北的警探们,分批录过好几次口供了。

难道她再来亲自问一遍,就能问到了吗

收起本子,家怡皱着眉走到马路上,反复看向路一边尽头被烧毁的道观,和另一头下山方向。

“十一姐,要不我们先回去歇歇吧”站在后面的梁书乐抹一把脸上被风刮到的雨沫子,大声询问。

家怡转过头才想答应,忽然瞧见路边一户人家的门被打开,一位妇人撑着伞跑过来。

警探们纷纷转头,妇人凑近来热情道“易警官,雨太大了,进屋坐坐,暖一暖吧,我烧了姜茶,你们喝点啦。”

家怡没有推拒,带着梁书乐和秦小磊随妇人走进她家。

暖意铺面,炭火烘得屋子里很干燥,身上湿冷的感觉总算消退许多。

大家围桌而坐,一人捧了一杯姜茶。

妇人便坐下与他们聊天,聊两句自己家的事,又聊两句道观的事,漫无目的地闲言。

后面小屋里忽然传来响动,妇人不好意思道“是我家仔仔,才6岁,还没到念小学的年纪,整天四处乱跑,今天下雨,才困在屋里睡觉。”

小靓仔从后屋跑出来,睡得迷糊,鞋子都穿错了脚。

他被妈妈拉坐在桌边,接过姜茶也咕咚咕咚地喝。

“易警官,有的报纸上说凶手很难捉啊,是不是有可能捉不到凶手呢唉请一定要捉到啊”安顿好儿子,妇人才叹着气请求。

“我们会尽力。”家怡手中的姜茶已经快喝干,自从小童从后屋跑出来,她就一直盯着他看。

这会儿见小靓仔半杯姜茶下肚,已经清醒过来,她终于清了清喉咙,微笑着问道“小靓仔,前天傍晚,你在哪里玩啊”

“前天”小靓仔很努力地回忆。

“就是下雨天之前的那一天啊。”家怡帮助他回忆。

“那天好热啊,我就在阴影里玩蛐蛐。”小童朝着屋外指了指。

“就在家门口吗”家怡眼睛亮起。

“不在门口,在那边,左边。”小童伸手朝屋子侧面指去,傍晚只有屋子侧面才有阴影,正门口可没有。

“那你有没有见到一个人上山去道观,或者下山离开啊”家怡声音软软的,望着小童的眼睛却逐渐点起火光。

“没有看到人上山,不过有一个好凶的叔叔下山,一边走一边骂人。”小童充满稚气地声音,在这瞬间如天籁一般。

家怡和秦小磊、梁书乐互望一眼,梁书乐更是直接屏住了呼吸。

“那个叔叔是什么颜色的头发呀是黑色吗”家怡做出格外专注听小童讲话的样子,勾得小朋友好认真去回想。

“不是黑色。”小童摇头。

家怡立即左右四望,随即找到妇人放在厨房桌上棕黄色的袖套,和一个金色的柠檬走回小朋友身边,“那位叔叔的头发颜色,是这样的吗”

她摇摇左手的柠檬。

小童摇头。

“那是这种颜色吗”家怡又摇摇右手的袖套。

小童歪着脑袋想了想,便点头道“是这个颜色的。”

家怡几乎要用力亲一口小童,又怕吓到他和他妈妈。

接着,家怡跟妇人要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下棕黄色头发后,又问小童,“那个叔叔的头发,是像这位大个子叔叔一样短短的,还是像这位叔叔一样的啊”

梁书乐的发型和凶手的发型是有些像的,是以家怡伸手示意梁书乐笑一笑,再靠近小童一点。

小童看看坐在远一点凶凶的秦小磊,又看一眼朝着自己微微笑的梁书乐,便点头道“是这位叔叔的发型。”

家怡当即点头,又在纸上写下发型与梁书乐一致,并在纸上简单画了几笔,勾勒出梁书乐的发型。

然后,她又问“那你还记得那位叔叔的脸型吗”

“长方形的。”小童指了指家里的钟表。

家怡笑笑,便在发型下画了一个长方形的脸。

“是粗眉毛还是稀疏得眉毛啊”

“那位叔叔没有眉毛。”小童回忆道。

当时夕阳偏斜,照在凶手脸上,强光之下,眉毛便看得不太分明了这很合理。

家怡点点头,便画下稀疏眉毛。

接着,小童在家怡的引导下,描述出了青蛙肿泡三角眼,香肠嘴,胖虎一样的宽肥鼻子等信息。

家怡听着小童的描述,逐步在纸张上画出自己看到的凶手模样,虽然画得很差,但也有了个大概模样。

最后,家怡承诺小童一定带好多糖果回来奖励他,认真谢过小童妈妈后,三名警探便急匆匆道别,穿过雨幕折返临时指挥部。

路上,家怡拿出大哥大给黄sir打电话,申请调派画师过来帮忙做嫌犯画像。

回到指挥部,家怡一进门,二话不说便走到白板前,将画像贴在其上的同时,写下几行字

骂骂咧咧离开道观

傍晚很可能是最后离开道观的人符合仇恨很近、愤怒很强的侧写。

身高、体重等信息符合警方侧写小童的原话是像他爸爸一样高一样瘦,他的爸爸恰巧就是170,130磅重。

手里拿着烟符合抽烟习惯的侧写。

之后家怡与王杰旺细讲了发现小童的全过程,梁书乐也整理了一份口供交给王杰旺。

“两名幸存的年轻道士的口供。”王杰旺也拿出两沓文件递给家怡,“他们在道观大火的上午离开道观,截止到那时候为止,道观里的任何人都没有跟外人发生冲突。道观这边也没有与什么人有过经济上的冲突。”

“顺着报仇等动机去查,现在就剩两个方向了,一个借住的男女死者招致灾祸,另一个就是两名幸存道士离开后的下午和傍晚发生冲突招致灾祸。”家怡在白板边站得笔直,字句利落地总结。

王杰旺点了点头。

“麻烦王sir继续查一下借住的男女死者的社会关系,我这边已经约了画师,会将这名男子当做凶嫌,登报通缉。”

“ok”王杰旺应声,当即将自己手底下的探员们都指派了出去。

3个小时后,来到临时指挥部的画师又根据家怡的描述,将小童看见的凶手重新勾勒了一下。

直至家怡反复确认,素描画上的男子与心流影像中的男子几乎重合了,她才谢过画师,拿上这张画像,驱车冒雨折返西九龙重案组。

赶在收工前,家怡将一份新的侧写,和一张格外清晰的素描画按在了公共关系科郭sir的办公桌上。

郭sir捧起桌上的文件,抬头看一眼裹挟着室外寒意和风雨走进来,马尾潮湿,肩膀处衬衫透湿着的易家怡。

他挺直背脊,深吸一口气,格外郑重道

“明天早上,这份侧写和号召全港市民举报寻找凶嫌的文章,会刊登在大部分香江报纸上。”

离开公共关系科后,家怡打电话给还在小医院里忙碌的三福哥,带上复印好的十份凶嫌画像,和帮忙撑伞挡雨的梁书乐、秦小磊,再次驱车折返八仙岭。

八仙岭郊野公园山下除了吴屋村外,还有黄竹村、龙尾村等三四个小村落。

凶手如果有车,那么就很难锁定他的生活区域。可他如果没有车的话,能连夜拎着两桶汽油上山的他的出发点很可能就在八仙岭下方的这几个村子里。

联系到他连点长明灯的钱都没得出,很可能没有车,那么凶手就是黄竹村、龙尾村等地村民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们拿着凶嫌画像,挨个去那几个村子转转。”家怡一脚油门,在秦小磊和梁书乐感觉到强烈的推背感后,小轿车快乐王子冲出警署,再次驶向八仙岭。

“大雨天,十一姐注意安全。”

“ok”

快乐王子穿行于香江街道,雷霆行动,风雨无阻。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