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穿成流放男主的前妻 > 第 210 章 二百一十章

穿成流放男主的前妻 第 210 章 二百一十章

作者:木妖娆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6:22: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皇城似乎要不太平了。

虞滢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伏危今日才下值,才与她说几句话,便有人匆匆来报。

送殡行伍忽然没了消息。

夫妻二人面面相觑。

显然他们的预感没错。

没过多久,周帝便差人来传伏危进宫。

伏危与虞滢道“这些日子不要再去医馆,也让阿娘和大嫂他们待在府中,非必要不要出府。府中下人少出去,也不要让任何人进府,便是宫中来了人,也要是相熟的面孔,再加上圣谕。”

虞滢点头“好,我现在就去安排。”

没有任何迟疑,夫妻两人分开后,便各行其事。

入了宫,等宣入了大元殿,殿中已有了好些个大臣,周帝趁着脸坐在位上。

气氛甚是凝重。

此番送殡行伍,所有皇家子嗣都在其中,周帝如何能不在意。

便是个别大臣,脸色也是苍白的。

无外乎送行中也有自己的家眷。

周帝看向伏危,忽然冷冽开了口“听礼部说,你夫人原本也是要去的,但你让其去了除去了名,这是为何”

伏危低头应“回禀圣上,因臣妻先前随着去岭南做军医,伤员居多,军医艰辛,日夜兼程医治伤员,臣妻身体有损,后来从彭城到皇城,也操持着医馆和医塾,一度劳损过度,昏厥在课上,臣有私心,是以没让臣妻同去。”

说得有理有据,挑不出任何的端倪。

周帝也没有怀疑,但所有的皇子皇女,皇孙都在其中,而余六娘却是逃过了一劫,周帝心情如何能好。

不能做到全然不怒,总有几分迁怒在其中,语气也就不大好“好你个私心,礼部定下的名册,你也敢更改,谁给你的胆子”

伏危跪下,伏身“臣私心有错,请圣上降罪。”

周帝到底曾蛰伏多年,虽有几分迁怒,但也很快平缓。而且底下的人还是能臣,余六娘也是女子中的人才,他如何会不辨是非。

深深吸了一口气,按下了情绪。

“时下最重要的是寻人要紧,降罪一事等人平安归来再说。”

看了眼跪伏的伏危,沉声道“起吧。”

伏危站起,走到了一旁。

周帝“送殡行伍没了消息。派人去打探,也还迟迟未归。我现在命顾将军和伏卿你们二人领兵五千人立即去搜寻。”

伏危与顾将军相继领命,一同前去。

伏危匆匆回府,该交代的都已经交代,是以简单做整后便出了城。

伏安伏宁也随着他们阿娘一同回来了,也都听了一些送殡行伍失踪的消息。

伏安问“小婶,为何是小叔与顾将军出去,小叔不是文臣吗”

虞滢默了默。

是呀,这事怎么也轮不到伏危。略一琢磨,她反应了过来。

周帝显

然迁怒了。

伏危走了关系,她得以避免于难。

于公,只要这事没有到明面上,也没有出事,周帝知道了也不会太在意。

可偏偏捅到了明面上,也出了事。

于私,家眷凶险之中,她独安,但凡有情绪的人都很难不会倩女。

让伏危去搜寻,多半是有这两种原因在。

另外一个原因,应当也是看中伏危的本事。

搜救并非儿戏,不只是迁怒就不顾后果。

“小婶,小婶”伏安连唤了两声失神的虞滢。

虞滢回过神来,因“兴许是圣人看重你小叔本事大。”

虞滢回了屋子,还是惴惴不安。

不是因为担心伏危。

而是担心景王和景王妃。

景王是皇位夺逐中的胜者,可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她不清楚。

她恼恨自己当初看小说的时候,看到后头的夺嫡戏就一目十行,只看了个结果,看了个番外。

结果是景王是胜者,可她没有看景王妃和那一双儿女的剧情,更没有看这一次顾后崩逝的剧情。

可千万不要出事。

送殡行伍失踪,满朝哗然。

英王和景王都在其中,一时之间,两个不同阵营的人,一时间也有几分恍然。

这可不兴全都出了事

搜寻的人已经出去两天了,每日都会派人送信回来告知进展。

可依旧没有消息传回来,便是去往皇陵的一路上也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

至于顾后的棺椁是否已经顺利下葬,大抵明日才能有消息。

众人心思都在送殡的行伍之中时。夜晚悄然降领,将皇宫笼罩在其中,哪怕烛火再明亮,却也是似有一层暗色乌纱笼罩着。

周帝坐在大元殿上,心烦意乱地揉着眉心。

大内侍端上了茶水,劝道“夜深了,圣上为了圣体着想,还是早些休息吧。”

周帝端过茶水饮了一口,复而放下“如何能休息,朕的这些皇子皇女,皇孙都生死不明。”

说到这,周帝脸色沉了沉“若非顾氏,又怎会如此”

大内侍低下头,不敢妄议亡后。

周帝也不想多说这个发妻,只一口把剩下的半盏水拿起一饮而尽。

忽然殿外传来匆匆脚步声,周帝面色倏然一凛,看了眼内侍。

大内侍走到殿门后,朝外问守夜的内侍“外头发生什么事了”

内侍应“奴才这就去询问。”

片刻后,内侍去而复返,说“是宫中有贼人入内,左右武卫领着卫军护卫大元殿,左右威卫则去追捕。”

周帝不是没有心计城府的人,听到内侍的话,微微一拧眉。

先是送殡行伍出事,一众皇子皇孙,还有朝中忠臣的家眷都失踪了。

现在又有贼人入宫,不得不让周帝多疑。

随后又传来左右武卫的声音“左武卫大将军秦邵求见圣上。”

大内侍转头看向周帝,正等着命令。

谁知一转头,便瞧见周帝低沉冷凝的脸色,心下微凛。

到底伺候这么多年,多少有些明白主子的情绪。

这般凝重肃严的神色,好似当初在战场上迎应敌的神色。

周帝朝着大内侍略一摇头,大内侍会意,随即朝外应道圣上在偏殿歇下了,秦大将军只管护卫皇宫,莫要惊扰到圣上未好。”

外头沉默了片刻,应“臣有要事要禀,还请大管事禀告圣人。”

几乎一瞬间,周帝就能猜出猫腻。

他站了起来,取下了挂在一旁的重剑和一柄刀。

便是登基为帝了,多年习惯,还是让他刀剑不离。

大内侍不动声色的朝外道“秦大将军有何要事,不妨与我说一说,若真是要事,我便立刻去禀告圣人。”

说着话之际,接过了周帝垂着递来了刀。

能近身伺候,身手自是不会差。

周帝朝着大内侍做了几个手势,大内侍点了点头。

周帝思索清晰,若是遵守,便会在外候着。

若是有疑心,定会引闯,那便把秦邵给擒住了。

外边的人似乎已经失去了耐心,声音比方才沉了,隐隐透着丝丝怒意“事关重要,还请大管事去通传一声”

“秦大将军此言,似有不敬圣人之意,还请将军慎言”

此话一出,大殿的门猛然被人从外推开。

外头的人还未反应过来戒备,忽然寒光闪过,推门的四个人,已经死了两人。

秦邵也是军中出身,靠着本事拼出来的。

几乎一时间便反应了过来,抬起刀去挡砍来的刀。

是周帝

竟让他察觉到了。

秦邵心思略一乱,再者周帝年纪虽大,可确是实打实大的本事。

掌管豫章军多年,没有真本事,怎能服众。

不过数招,便被抵住了脖颈。

周帝冷冷的扫了周遭侍卫一圈“尔等现下放下兵器,饶其全族不死,只流放,若待其他禁军至,便诛全族。”

周遭的侍卫实在没想到他们的将军就这么简单的就被擒住了,且造反本就不是本意,心下惴惴不安,再加上周帝威严雄厚,顿时动摇了。

秦邵忽然道“圣上,外头也围了人,不是只擒了臣一个人,就能脱险的。”

“便是禁军赶到,可如今围住圣上的,是左武卫,只要一声令下,箭一来,圣上只怕凶险难测。”

左武卫中,有十数人举箭向着他们。

周帝收回了目光,镇定从容问“你们的目的是什么,要自己做皇帝”顿了顿,顿时想到便是想做皇帝,未见得朝臣支持,随即想到了送殡的行伍。

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顿时凛冽“是顾家,还有老三。

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百官或有不服,可老二和官妇都在他们手上,如何敢不服

话一出,忽然从人中传来一道声音“父皇,儿臣自是不会弑父,不过是想让父皇拟一道退位诏书罢了。”

是英王的声音。

周帝挟着秦邵一同转了身,望向说话的方向。

只见他那本该失踪的儿子,却是一身左武卫侍卫的衣裳从侍卫中走了出来。

在明暗之下的脸缓缓抬起,定定的看着他这个父亲。

“果真是你。”周帝心彻彻底底的沉了。

英王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确实是我。”

周帝呼了一口气,问“为何这么做”

英王“父皇问这些话,想知道是其一,其二是在想拖延时间吧。”

笑了笑“虽然禁宫宵卫不归儿臣管,可这皇城宵禁还是儿臣管的,只要没有命令,城中兵力入不了宫,还是多亏了父皇。”

说到这,又说“父皇想知道为何儿臣要这么做,不妨先回殿中写下退位诏书,等写好了,我再与父皇好好说一说。”

周帝微微眯起了眼“朕不写又如何”

英王不再说话,拿过一旁弓箭手的弓箭,朝着没有妄动的大管事直接射去,箭支瞬间插入大管事的大腿。

大管事一声闷哼,却没有叫喊出声。

周帝定定的看着英王,看着他这个儿子。

以前他觉得他太过优柔寡断,如今倒是成长得果决,连亲老子都敢加害了。

周帝不废话,手中的重剑一动,鲜血自秦邵喉间喷洒而出,随即推开了抽搐的秦邵,把重剑扔到了地上,发出了“哐当”的一声响。

两袖一摆,负手在腰后,哪怕被众箭所支,却依旧一派至尊的模样。

“我周焱从不受人威胁,退位诏书不会写,你若要弑父,杀便是。”

淡淡的一句话,却是无比硬气。

原本面无表情的英王,却有失控,脸颊抽了抽,几乎咬牙道“难道父皇就不担心周毅和四弟,和那些皇孙的安危”

周帝淡淡的扫了他一眼“朕都死了,还担心他们作甚大不了在地下再见上一面。”

英王失控了,猛然把弓箭摔到了地上“你怎么如此冷心冷肺他们是你的子孙儿女,我母后也是你的发妻”

周帝面色依旧“那又如何”

“那又如何”英王自嘲的笑了“果然,你只有你自己,自私,冷漠。”

周帝没有否认,随即道“你母后不是我所害。”

英王忽的冷笑“有区别吗”

“你让人在母后的香里下药,让母后疯,母后不得不疯。”

“那疯药有郁结作用,你囚她在坤宁宫,无人开解,作陪,最终想不通,自尽悬梁,是你间接害死我母后。”

周帝“顾家的话,你就全信”

王“我只信我自己查到的。”

殿下,莫要多言,还是先取得退位诏书要紧。℅℅”

周帝扫了眼说话的人。

是顾国舅身边的人。

英王“父皇,只要写下退位诏书,儿臣不会多加为难四弟他们,也不会弑父,只会好吃好喝的供养父皇下半生。”

言外之意,不会放过周毅,同时也会把周帝囚禁起来。

周帝闭上眼,随即道“杀吧。”

英王猝不及防。

紧紧咬着牙,在性命收到威胁,还有所有子孙做要挟,他以为父皇会妥协的,可却没想到会是如此。

那边顾家的人想起主子的话。

若是周帝不肯退位,就杀了。总归有大臣家眷在手,只剩下英王一个继承的血统,杀了也能即位,只是名声差些罢了。

顾家人已经蠢蠢欲动,从旁的弓箭手手上拿过弓箭,小心瞄准了周帝。

杀意顿现,箭支倏然而出,却没有射中周帝。

周帝只听见他那儿子气急败坏的道“谁让你放箭的”

周帝缓缓睁开了眼,看见眼前的情景,眼中浮现了几丝复杂。

要逼宫夺他位的老三,可他却也以掌挡住了箭。

那箭竟从他掌心穿过。

众人尤为错愕。

周帝望着他沉默。

许久后,他说“你,还有三个人,随我入殿,我便写。”

说罢,率先入殿。

英王折断了掌心箭,脸色发白,随后跟上。

刚放箭的人回过神来,镇定得很快,指了两个人一同入殿。

周帝在位上坐下,提起笔。

英王在殿中看着,顾家的人急迫的走了过去,只听见英王冷声道“若谁再敢动手,我便不留他。”

那人脚步顿了顿,终究没敢再动手,走到了一旁,手中还是拿着刀地方。

周帝落笔,握着笔的拇指压着笔杆却是隐隐用了力道。

忽然外头传来“咻咻咻”的声响,不计其数的弓箭从四面八方的屋顶之上射来,几乎在一瞬间,周帝折断手中的笔,瞬息插入了身旁之人的脖颈处,随即一脚把人踢开,撞向了殿中的柱子。

几乎是一瞬间,大总管也提着刀坡脚入内,与另外两个人搏斗,而周帝则慢条斯理的坐回了位上,缓缓抬头看向殿中的儿子。

父子俩静静的相望。

似乎都没有意外。

很快,外头来了人。

是伏危带的人。

那日,伏危出了皇城,似乎想到个中利害关系,便作为探子回了皇城,入宫见了周帝,道了自己的猜测。

有人欲反,借皇后出殡,挟持皇室与官员,以及官眷来做要挟。

周帝倒是不怪伏危乱加猜测,伏危的猜测能说得通,他便给了机会部署。

但若是在十日内一切都平安无事,他便官降一级,若是真有此事,便赐以爵

位。

还真的给伏危预料中了。

英王道“是我输了。”

周帝“人都在何处”

英王笑了笑,没有说“父皇,我在你心里重要吗,母后在你心里重要吗,或者,周毅他们在你心里重要吗”

周帝不语。

英王笑得更浓了“应该都不重要,毕竟我这个嫡子也是可以舍弃的。因为我不够果断,所以打压舅舅,幽禁母后,给我宵禁营的差事,可又不信任我,让周毅做禁宫宵卫,防着我。”

“母后不过就是父皇联姻的世家女,又能有什么感情死了就是死了。”

“周毅呵,也不过是个可怜的家伙罢了。”

“当初的军需调用案,父皇大抵心底也有疑,可还是把他放到了穷乡僻壤,若是他不争气,估计父王一辈子不会让他回周家。毕竟在父皇这里,不需没用的儿子。”

周帝依旧不做解释,只半晌后,说“你母后与顾家联合,自缢逼你造反,你就看不出来”

英王一笑“看出来了又如何,我母后难不成不是想不开,寻了死”

“假若没有被囚坤宁宫,依旧是一国之后,顾家依旧得势,我不会去抢这皇位,可,他们逼着我,父皇你也逼着我抢,我不抢,不就让你们失望了”

英王怎能不明白。

靠正当手段,他坐不上帝位了。

所以没想着再争。

可一个两个,都把他往那个位置上逼。

母后为的是他,因此受舅舅唆使自缢。而顾家想要得势,唆使了母后自缢。父皇为的是制衡两个儿子的权势,囚禁母后,打压顾家,逼得顾家与母后剑走偏锋。

他们各自有目的。

除了母后外,他也不过是后两者调用的棋子。

“父皇,我知道,我只要不弑父,很大可能不会成功。”他朝着周帝粲然一笑“我想过了,不成功的话,那就死吧。”

说罢,蓦然抽出匕首,径直往他自己的心口处捅去。

周帝蓦然瞪大了双眼,镇定从容顿无,疾步从位上走到了英王身前,把人扶在了怀中。

声音多了丝哽咽“老三,何必呢。”

英王嘴角溢了血,笑着问“父皇,你后悔吗”

他问的方才所言的那些假若没有的可能。

周帝闭上了眼,声音哑了些“后悔吧。”

或许,一开始就该立了储,让他离开皇城。

英王吐了口血,道“别找王妃他们”

说着,闭上了眼。

周帝看着没了生气的儿子,看了眼他的掌心。

依旧还是没有学会果断待别人,但学会了果断待自己。

眼角有一滴泪滑落,最终,还是放下了儿子,站起了身,缓慢的走回位上。

看向伏危,声音带着浓浓的疲惫“把英王送回王府,落葬他母后身侧吧。”

话落,

又道“看看谁没死,逼问他们,送殡的人在何处。”

伏危觉得,素来中气十足的周帝,在这一刻,似乎老了许多岁。

一直等着好消息的顾国舅,在皇宫外头被围了个现形。

而禁卫连夜去了顾家抓捕。

英王死了,可造反的消息却没有传出去。

倒是顾家造反被抄了家。

英王在这个时候死了,有人心知肚明,可宫中没有消息传出,便是说明周帝不想提及,也没有人敢妄议。

原本需要审问送殡行伍的行踪,可第三日,人便由景王给护送回来了。

旁人不知晓,倒是虞滢去景王府给景王妃看诊的时候,听景王妃说了。

他们遇上了贼人,奈何寡不敌众,为了保护他们这些女眷,周毅带人调虎离山,不料英王妃出卖了她们。

她们悉数被抓,而折回来的周毅被暗中带人伏击了贼人,把他们救了出来。

这些过程便也就花费好些时日。

而后再寻英王妃及英王的子嗣,却是不见了踪影。

虞滢明了,听伏危提过英王最后说的话,也就明白为什么要周帝不要找他的妻儿了,想是早早的安排好了去处。

似乎料到了自己会败,但又把顾家放在刀尖上。

英王

虞滢已然看不透这个人了。

或许不是坏人,只是站的立场不同,如同周毅一样。

自英王造反后,周帝身体似乎有些不好了,虞滢进宫给其看诊过。

周帝的身体比起以前,差了很多。

大抵是因英王的死,心中已然生郁。

没有多久,便立了景王为储君。

把两个皇子送去了封地。

旁的立法,科考,变革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次造反没起太大的波澜,皇城的人也不太清楚,是以紧张了几日后,该如何还是如何。

虞滢与伏危一同从宫中出来,听到街头有卖栗子的叫卖声,伏危道“我下去给你买一些回来。”

说着,便下了马车。

虞滢也撩开帷帘,看着热闹的街头,听着摊贩的叫卖声,淡淡地笑了笑。

恰逢伏危撩了马车帘子入内,看见她在笑,便问“笑什么”

虞滢待他入座后,也放下帘子,倚在他的肩头,声音带着轻松愉悦“书中正文结局中所描写的太平盛世,我想,应该很快就要来了。”

伏危闻言,也淡淡笑了笑。

他大概没与她说过,在他的心底,有她,才能算得上太平盛世。

无她,或许他只能看得到太平盛世,却感觉不到幸福,安康,喜悦。

轻轻的握住了她的手,他道“我们回家吧。”

虞滢反握他的手,应“好,我们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