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大国医 > 20、要求严格

大国医 20、要求严格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21:36:10 来源:就爱谈小说

陆则微博上的热闹自然也引起不少人关注, 尤其是没事刷一刷看看陆则有没有发新微博的师兄师弟们。

当初他们一入学, 师兄师姐们就给他们介绍过经验,说他们很多导师和陆则互关,有时候陆则微博引发的讨论会加入期末考豪华套餐。

换句话说就是, 这都是考点,要考的, 而且很可能是一题十分的拉分题!

更何况陆师兄长得帅。

就算提出的问题有点刁钻, 分析的角度有点深奥, 但长得帅说什么都对!

根据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只有有意义的、有讨论价值的回复和私信才会被他们陆师兄翻牌子。一些老掉牙的问题以及已经讨论过议论的问题自己要善用搜索,先补完课再发问,

要不然别埋怨陆师兄不回答。

在他们学校论坛里有专题帖专门记录陆则回答过的专业问题,谁的问题要是被陆则翻牌子了都会骄傲地晒出来。

这代表什么?这代表他们虽然还不能轻松给人解答疑问,但已经学会怎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了!

据说随着陆则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新生们的学习热情一年更比一年高。许多人都以“提出让陆师兄翻牌子的问题”为目标发奋读书。

甚至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生想通过挑战陆则证明是自己个天才, 结果当然是乖乖发愤图强去了。

一众平时绞尽脑汁都想不出问题来的师弟师妹们看着新涌入的一批萌新, 不由在心里冷笑。

呵, 凭你们也配吸引陆师兄注意!

果然, 陆则没让他们失望, 没过多久就改了自动回复,拒绝回答所有没有营养的提问。

一众师弟师妹看完有人分享的那句自动回复, 顿时浑身熨帖,关掉手机认真上课去了。

课当然得认真听的,万一上课时遇到可以拿去问陆师兄的问题了呢?

今天的医学院氛围依然燃烧着熊熊的学习热情。

……

陆则和李医生一家人玩到四点多, 五辆越野车护送他到酒店门口。

越野车刚停下,陆则就看到一个熟悉的倩影立在酒店门口,竟是裴舒窈。他走下车,转头和李医生爸妈道了谢,上前问:“你怎么在这?”

裴舒窈说:“现在我跟老师完成一些古籍的修复工作。”这次出土的古籍数量巨大,有不少都是以前没有的,或是版本特殊,或是内容特别,对国内已有的古籍是很好的补充。不仅中医协会那边派了专家团队过来,其他领域也有不少专家组队来指导这批古籍的修复和整理。裴舒窈解释,“爸说你会过来,让我等你,他有东西让你给我。”

陆则说:“对,他说他让司机给我们带了汤,你脸皮薄不好去取,让我取了和你分着喝。”

裴舒窈:“……………”

陆则和裴舒窈简单地交流完,转头看到李医生一家除了驾驶座上的五个男的以及李医生,其他人全都趴在车窗旁看着他们。

对上一双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陆则朝他们笑了笑,介绍说:“这是我老师的女儿,我师妹舒窈。”他又转头和裴舒窈介绍,“这是李医生和他家里人。”

“下午好。”裴舒窈也笑着朝她们打招呼。她的长相本就偏甜,一双杏眼染上笑意时更是添了几分可爱,看着就是个乖巧听话的优等生。

李医生妈妈等人自然也打招呼:“下午好啊!”

既然有人在这边等着陆则,李医生一家也没再多留,和陆则道别之后五辆五彩越野车又排着队开走。

陆则和裴舒窈一起坐到一旁的长椅上,边讨论这几天攒下的问题边等着专家团队过来。

五辆越野车开出一段路,李医生妈妈按捺不住八卦之心和李医生说:“小陆这个师妹长得可真好看啊,两个人站在一起真般配。她也是学医的吗?”

李医生言简意赅:“学考古的。”

李医生妈妈有些意外,但也知道从自己儿子嘴里掏不出更多八卦,只能转开话题:“听说你们这边最近又走了两个医生?”

李医生点头:“这两天会有新医生过来补缺。”

李医生妈妈看着大儿子,欲言又止一会儿,最后还是没再多说。她以前忽略了家庭,没好好参与儿子的成长,现在儿子已经长大了,她不能突然用“我是为你好”来绑架儿子。

李医生妈妈拉住李医生的手,用另一只手拍拍李医生手背说:“你想做什么就去做,放假了再回家看看。现在我和你爸身体还算硬朗,有空也可以来看你。”

李医生没有挣开,点头说:“好。”

他知道他妈妈真正想说的是什么,对于医生来说鹿鸣镇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别的不太,光是手术这一点,可能大医院一天就能有镇医院一两年的量。要不是这样,他也不必自己买材料来练习。

正是因为这样,分配过来的医生但凡有机会跳槽的基本会跳走,至少和他同一年过来的人已经走光了。

李医生从来没放弃过对医术的钻研和追求,但是他每一年带着人下乡义诊,都发现自己还不能走。

医疗和教育这两件事从来做不到真正的公平,市区医院人人抢破头,乡镇岗位无人问津。

在鹿鸣镇火起来之前,鹿鸣镇这边条件更苦,很多时候一两千人的区域连两个基本的公卫人员都配不齐。很多人连去看病的概念都没有,生病了不是忍一忍熬过去,就是找没执照的赤脚医生。

李医生到鹿鸣镇的第一年曾接触过一个老人,他的病在早期本来可以轻松治好的,可是因为没能及时治疗耽误了,没撑过年底就与世长辞。

这样的情况不是一个两个,科技和医疗的发展并没有惠及到许多落后地区。

幸好这两年情况已经有所转变。

李医生说:“今年的招考时间已经过去了,明年我会考虑参加省院或者二院的招考。”

李医生妈妈听李医生主动提到这件事,心情顿时好了起来。

她不介意儿子做出一些牺牲和奉献,但也不愿意让儿子一辈子留在离家太远的乡镇,她怕自己以后走不动了,没法再来看儿子。

李医生妈妈高兴地说:“好好好,我们明年考!”

……

另一边,陆则和裴舒窈看到了专家团队乘坐的大巴。

陆则迎上前和鱼贯下车的专家团队自我介绍:“您好,我是陆则,是裴院长让我过来打下手的。”

为首的老专家头发花白,面孔慈和,笑呵呵地看着陆则说:“我听小裴说起过你。”

“我也听小裴说起过你。”这是第二个老专家。

“我也挺小裴说起过你。”这是第三个老专家。

陆则:“………………”

这可是一群能把他们裴院长叫小裴的老前辈,惹不起惹不起。

所以,裴院长到底和多少人吹过牛逼?

陆则和裴舒窈跟专家们打过照面,才跟司机大叔说起裴院长托付的那一保温瓶汤。

司机大叔和学校合作挺多,跟裴院长也算熟悉,自然也见过陆则。他麻利地把汤拿出来交给陆则,嘴里不忘和陆则磕叨:“你们院长对你这个学生可真不错,还给你捎汤。”

陆则只能礼貌地笑笑:“对,院长对我很好。”

虽然老裴是觉得女儿脸皮薄不好取汤,才让他这个脸皮厚的来取。

陆则面不改色地带着汤下车。

老专家们见陆则拿着个大大的保温瓶下来,都笑着调侃:“你们裴院长又煲汤了?”

陆则说:“对。”

陆则这后辈看起来一本正经的,专家们也没再打趣。

要知道对于裴院长对老火靓汤的喜好,业内都有所耳闻。各种“老火靓汤”其实算是民间药膳,毕竟添加进去的大多是一些滋补药材,别看裴院长一个西医出身的,他在这方面的钻研可比不少中医都要深!

坐了几小时车,专家组一行人都饿了,叫上陆则和裴舒窈一起去吃饭。

这酒店没什么固定的菜色,类似农家乐,有什么肉做什么肉,有什么菜做什么菜,味道算不得多特别,但胜在应季和健康。

这正好符合中老年人的偏好。

点好菜,陆则和裴舒窈把裴院长的爱心汤分成两碗喝掉。

这次的汤加了少许首乌和黄精,喝起来有些清苦,好在有瘦肉熬出的甜中和,比起很多中药来说还是好很多。

据裴院长解释,最近很多学生的朋友圈在爱好头秃和少年白,他非常担心两个小孩的头发,特意熬了这汤让人给他们捎来。

陆则面不改色地喝了下去,看了眼裴舒窈。

注意到裴舒窈眉头微微皱起,陆则满意了。

很好,显然师妹也觉得略苦,不是他一个人受苦受难!

也多亏他俩平时都是不太在意别人目光的人,要不然还真不能厚着脸皮在这么多专家的注视下吃独食。

一顿饭吃下来,陆则对接下来的时间安排有了基本的了解。得知他还准备住在镇医院那边,负责人说:“这里也给你留个床位,有时候弄晚了你可以直接在这边休息。”

陆则没有意见。

借调的事确定下来,陆则告别专家组和裴舒窈回了镇医院。

平时陆则也要夜跑,他准备直接把往返路线当夜跑和晨跑路线,锻炼量算是增加了。

回到镇医院宿舍那边,陆则又遇到了外出采买的刘倩和沈丽丽两人。

刘倩消息灵通,已经得知陆则要被专家组借调走的事,看到陆则后有些惊喜:“陆医生,你接下来还住这边吗?”

陆则点头:“东西都在这,搬来搬去不方便。”

刘倩和沈丽丽都挺高兴:“那就好,还以为接下来都见不到陆医生了。”

要知道这一个月来她们一跃成为同学们最羡慕的人,别人只能远距离看看关于陆则的视频和直播,她们每天都可以看到真人,甚至还和陆则当了一个月的邻居!

李医生这晚又给左邻右里楼上楼下分了一顿宵夜,陆则没吃,他和专家组一起吃过饭。

李医生也没吃,再好吃的东西经常吃也会腻。他和陆则说起那个断肢再植病人的情况:“他恢复得不错,养上一段时间应该可以出院。”

陆则对自己有份参与过的手术也很关心:“希望手可以真正保住。”

两个人讨论了一会,各自回房间睡觉。

第二天一早,陆则按时出发去和专家组会合。

专家组一半是老人家,起得都早,见陆则过来了,都乐呵呵地打招呼:“来得挺早啊,正好可以赶上吃早饭。”

陆则既然被借调走了,自然不好再去医院食堂蹭吃,他坦然地跟着专家们一起去吃了早餐。

这次赶来的都是能静下心搞学问搞到老的研究者,很欣赏陆则沉着冷静的性格,也不废话,领着陆则一起去整理这次出土的中医古籍。

这些年各地陆陆续续挖出不少古墓,出土的古籍也不少,很多都排着队等着整理、存档和出版。

要不是这次出土的古籍数量比较大、内容比较珍贵,也不会引来那么多老专家。

这次出土的古籍不是明朝中叶流行起来的线装本,大部分都是经折装和卷轴装,都分门别类地珍藏着,可见墓主是个爱书之人。

根据考古专家们的初步推断,这座墓可能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及其后代的墓葬群,只是在全国各地已经有了不下五十座“朱允炆墓”,谁都拿不住这次挖出来的是不是真的,只能判断出出土的东西确实属于那个时期。

陆则和随行的几个年轻人负责把相应的中医古籍分类整理并收录成电子档,这些事都费眼,不适合让老专家干。

既然是来打杂的,陆则很有打杂操守,不怎么说话,专注忙自己的任务。他的记忆力一直很好,虽然只是整理时一眼扫过去,却还是把大部分内容记了下来。

陆则比对着自己以前读过或扫过目录的中医典籍,发现其中确实有不少是已经失传的医书,应该还挺有研究意义。

叶老头也跟着陆则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时表示“这本书我早看过了,内容有点意思”、“这本书我也看过,写的全是扯淡,没一句有用的”、“这个作者根本是野路子出身,明显人都没治过几个,你整理它完全是浪费时间”。

陆则不介意叶老头的念叨,他自己也会在心里比对一下其中一些观点和现代医学的区别。

虽然大脑一直在运转,陆则手上的动作也不比其他人慢,甚至比他们要快一点。

除了陆则,其他人都是老专家们带的研究生,相当于一群学中医的里头混进了一个学西医的独苗苗。

忙碌时大家都不怎么说话,中场休息时间年轻人自然要交流交流。

陆则去上了个厕所,回来时就听到有人在交谈:“他动作还挺快,一早上下来整理的书比我多。”

另一个人说:“那是自然,我们是搞中医的,看到一些内容难免会停下来琢磨琢磨。他又不是我们中医专业的,只用动手不用动脑,动作比我们快很正常。”

叶老头听了这番对话,觉得不太高兴。陆则可是他相中的徒弟,刚才他还和陆则交流一些看法来着,哪是他们说的“只动手不动脑”?

叶老头气氛地说:“背后说人,小人行径!”

陆则见小老头有点暴躁,反过来宽慰他:“闲聊而已。”

他不是学中医的,这是实话。

他比他们动作快,这也是实话。

完全没毛病!

不过这时屋里的人还在继续聊——

“你听说没,有人说陆则其实是他们裴院长相中的女婿,所以裴院长有什么机会都把他捎带上。”

“怪不得他明明和我们中医八竿子打不着,还能被安排过来。”

“裴院长的女儿那天和我们一起吃饭吧,长得真好看,他真是赚大了。”

叶老头看了陆则一眼。刚才是闲聊,这可就是八卦了!

陆则还是没说什么。

他直接推开门走进去。

屋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陆则平时就不是多话的人,今天更是一句话都没多说,毫不停滞地把分给自己的整理工作完成。

陆则一下午都在频繁地把整理出来的书稿副本送去给专家们研究讨论,全程几乎没有间断。

到傍晚快吃饭时,一干研究生被导师们骂得狗血淋头。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陆则速度快不说,整理出来的文稿几乎没有错漏,排版整齐漂亮,叫人看得身心愉悦,多看几篇都不嫌累。

相比之下,几个研究生的整理速度就慢多了,而且每篇都能挑出错漏来。

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专家甩出两份文稿,中气十足地开骂:“你看看你的,再看看人家陆则的,好意思说你是学中医的吗?好意思说你是研究生吗?看看你这乱七八糟的断句,看看你这自由发挥过头的错词,你说说,是不是把脑子忘在家里了?”

陆则一脸正直地坐在一边喝着服务生送上来的茶等吃饭。

唉,这些老专家对自己带的学生真是严格啊。

听着此起彼伏的骂声,陆则很是同情地感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