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细腰 > 92 施粥

细腰 92 施粥

作者:左耳听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8:14 来源:就爱谈小说

约莫一刻钟后, 离开的下人又回来了, 坐下后悄摸摸地塞给连城两个馒头。

连城躺着把馒头掰碎了一块一块塞进嘴里, 动作很轻, 从背后看上去就好像压根没动一样。

他一边吃着馒头一边含混不清地说道:"这么快就把人宰了?动作挺利索啊。"

下人讪讪一笑:"没……没宰呢, 刚才忘了问您宰谁了。"

连城一噎,又一口冷风灌进嘴里, 呛咳起来。

这动静惊动了远处几个已经睡着的流民,有人醒来皱着眉头烦躁地冲这边喊:"哑巴, 你要死啊?大晚上干什么呢!要咳滚一边咳去!让不让人睡觉了!"

喊完旁边有人笑着提醒:"他不仅哑,还聋,你跟他喊他也听不见啊,还不如跟他旁边的小跛子说呢。"

"跟他说有什么用?也是个不顶事的废物。"

那人嘟囔道,裹着身上的毯子又转身睡去了。

周围再度安静下来,下人因为不能让人看出自己跟连城的关系, 始终一动不动也没去帮连城拍拍背,夜风里像块石头似的蹲在那一动不动。

连城缓了一会喘过气,拍着胸口无声叹息。

要不是因为在朔州境内怕被魏泓和他身边的人认出自己, 不能带以往跟在身边的老人,他是说什么也不会带这个蠢货出门的。

不过想想自己刚才也忘了叮嘱他杀谁, 好像也挺蠢的。

他吸了吸鼻子, 小声道:"秦大头和牛老三。"

说完又补了一句:"他们身上应该带了块毯子, 找个地方收好藏起来, 回头通知仓城的人去取。"

南燕对大梁开战以后,果然不出他所料, 魏泓开始四处寻找他的踪迹,朔州各地的城门守卫处都分发了他的画像,虽然没有直接张贴出来,但守城官兵也在暗中对进出城的人进行核查,还有人时常拿着画像在街上走动,恨不能长八只眼睛把他从人堆里挖出来。

相比起来,反倒是上川的核查没有那么严格,尤其是胡城仓城这两个他以前常去的地方。

因为这里的很多人都认识他,不必拿画像也能认出他。

这也让他们都以为他就算要藏也不会藏到这里,放松了警惕。

连城在朔州各地的铺子还在照常经营,只是被魏泓的人严加看管了起来,所以他轻易不联络他们,但真想联络也不是联络不了,小心些不被发现就是了。

进入仓城之后他还一次都没联系过他们,想看看这些自己人走在大街上是不是也认不得他。

如果他们都认不出来,那魏泓他们肯定也认不出来,他就算是彻底瞒住了,不必担心被人发现。

如今数日过去,确实没有人认出他,仓城的部下甚至都不知道他进城了,也没必要再强撑着试探了,不然他怕自己真的冻死饿死在街上。

下人应了一声,准备再溜出去一趟,临走前连城道:"算了,宰一个吧,一下宰两个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

虽说是街头的流民,但同时死两个还是有些引人注目,要是为了那两个不值钱的狗东西把自己暴露了就不划算了。

下人微微点了点头:"那宰哪个?"

"毯子在谁那就宰哪个。"

连城言简意赅的吩咐了一句,末了又叮嘱:"小心点。"

下人心头一暖,正要说什么,就听他继续说道:"别把毯子弄脏了溅上血。"

"……是。"

…………………………

翌日,牛老三被人发现死在街头,死的地方跟他平日落脚的地方离得不远。

那是一条脏污的泥巷,寻常百姓和富贵人家很少往这边来,但对于流民来说却是一处遮风挡雨算得上暖和的地方了,一直被牛老三他们几个霸占着,只有他们"自己人"才能住,旁人想住都要按规矩每日"上供"才行的。

泥巷拐角是他们起夜时方便的地方,牛老三就死在那里,歪倒在一处污秽旁边,脑袋上一个已经干涸的血窟窿,血窟窿旁是一块染血的石头。

被人发现时他的尸体都已经凉了,从头上涌出的血洒在地上结成红色的冰。

巡城官兵听说这边死了人,过来看了一眼捏着鼻子直摆手。

"往日就跟你们说不要在这里方便,你们非不听,看看,死人了吧!"

牛老三鞋底沾着一些泥土和秽物,旁边地面上一道滑痕,看上去就像是起夜时不小心踩到别人方便时留下的秽物然后滑倒了,刚巧脑袋磕在了地上的一块石头上,这才死了。

官兵皱着眉头让人把尸体抬走,对周围的流民道:"王妃决定今日起在城中开设粥棚,半个时辰之后开始施粥,你们到时候都可以去领碗粥喝。"

这话让周围的人眼中一亮,心头大喜,哪还顾得上地上的牛老三,纷纷道:"太好了,太好了!以后有粥喝了!"

"是啊!再也不用去街上乞讨了!"

还没高兴完,就听那官兵又道:"但是!只有第一碗粥是白给你们的,喝完这碗粥之后,除了老弱妇孺,确实出不上力的,其他人都要帮着做工,搭建暖棚。"

流民们一怔,议论声还没来得及发出来,官兵又继续道:"这暖棚盖好了也是你们自己住,所以你们要是想偷懒呢也可以,我们不管,但以后暖棚要是不暖和可怨不上别人,都是你们自己闹的。"

他现在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话说清,届时无须他们督促,这些流民就会互相监督着把暖棚结结实实地盖好,谁偷懒那就是害得大家都受冻,必然要被群起而攻之。

流民一听暖棚是建来给自己住的,更欣喜了。

"没想到不仅有粥喝,竟然还有地方住了!王妃真是个善人!"

"王妃大善人,王妃活菩萨!"

有人带头跪下来叩拜,更多人也跟着跪下。

官兵忙摆手:"行行行了,王妃又不在这,拜什么拜?要拜待会见了她再拜。"

流民们应诺,纷纷起身,除了秦大头和他的几个"亲信"以外都很高兴。

秦大头他们往日住在这里,虽然没有暖棚暖和,但吃着别人的供奉,一日里也饿不着,有时甚至吃的还不错,比喝粥还强些。

既然什么都不用做就能白吃白喝,还能吆五喝六地使唤别人,他们又哪还愿意去花力气做工换粥喝?

相比之下倒是那些平日被他们使唤的人实打实的高兴,因为今后再也不用为了换一处比较暖和的住处而被他们使役了。

大家高高兴兴地问了施粥的地方在哪里,便准备向外走去,还没转身却又被官兵叫住,指着地上那些污秽道:"你们把这给我收拾干净了!不收拾干净谁也别想喝粥!自个儿吃喝拉撒弄得哪哪都是,还等着别人给你们擦屁股不成?"

说完留了两个部下在这盯着,自己带着其他人离开了。

流民哪敢不应,连连应诺,手脚麻利地把这些污秽就地埋了,确定清理干净之后才去了粥棚,排队领粥。

…………………………

"施粥?"

连城眉头微挑,但因为脸上疤痕和头发遮挡的缘故,这细微的表情旁人并不能看到。

下人嗯了一声:"就在城南,离这不远,公子,咱们也去吧?"

连城沉默片刻点了点头:"自然是要去的。"

他们现在也是流民,听说施粥不去才显得奇怪。

为了不让人看出端倪,他们相隔一段时间一前一后的去了。

连城"又聋又哑",按理说是不可能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消息的,所以他去的晚,错过了第一次施粥,到那时正赶上晌午的粥。

早晨整齐的队伍这是有些凌乱,几个流民正挤在前面闹事。

"不是说老弱妇孺病患残疾都可以直接来领粥吗?为什么我不可以?"

说话的人边说边捂着肚子:"我这肚子是真的疼啊,都疼了好几日了,根本就没力气做工,为何不给我粥喝?"

"是啊,都说王妃菩萨心肠,我看也未必!"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吵嚷嚷,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兵却像没看到似的,任由他们胡言乱语也不理会。

连城低着头站在队伍的最尾端,实际一直竖着耳朵听着前面的动静,眉头微蹙稍稍抬眼看了看前面。

粥棚后面有扇屏风,姚幼清就坐在那里,此刻想必也正听着。

这样可不行啊……

连城心道。

施粥固然是件好事,但碰到这种胡搅蛮缠的人也很麻烦,不及时处理的话以后人人效仿,岂不乱套。

他正想着,就见一架马车从远处缓缓驶来。

随着这架马车靠近,屏风后的人也走了出来。

姚幼清走到车前,亲自将车上人扶了下来,挽着其中一人的手臂往回走,另一名老者则跟在一旁,亦是与她有说有笑。

来的这夫妻俩正是李泰夫妇,姚幼清将他们带到粥棚后对那几人说道:"李大人和李夫人是城中有名的大夫,跟随王爷多年,你们去街上随便找人打听打听就会知道。"

"既然你们说自己有病,那便让他们给你们看看到底有没有病。若是有,自然是不必做工,可以直接领粥喝的,若是没有却在这里生事,那便罚你们头半个月做两份工才能换一碗粥,以儆效尤。"

话音落,几人顿时哑巴般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李泰与宋氏给几人把了脉,他们一个个吃着别人的供奉,盖着比别人都暖和的毯子,自然是没有大碍的,于是都被罚去先做工再领粥,不然今天就没有粥喝。

这几人被打发了,姚幼清又对排队的其他流民道:"为防这样的事再次发生,以后我每日都会派一个大夫来这里坐诊,即便不是李大人和李夫人,也一定是真正医术高明的大夫。"

"若是大家真有什么不适,可以找他们问诊,患病期间的粥也可以直接来领,诊金和药钱由我来出。但若像刚才那几个人那般无病闹事,就会受罚,也希望大家记得这点。"

排队的流民们听说还有大夫可以看诊,甚至有免费的汤药,更高兴了,直呼王妃仁善。

连城仍旧低着头,唇边却牵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

他早该想到的,这丫头当初能自己从赵伍手中逃走,就不是个没脑子的人,又怎么会应付不了几个泼皮无赖。

他将身上的毯子又裹了裹,摸到粗糙破旧的布料才想起这不是昨日她给他那条。

裹紧毯子的手又松开,他抬眼朝前看去,正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跛着脚向李泰夫妇走去。

那是他的部下,就是最近跟在他身边的那个。

连城心头一紧,正担心他会不会未经自己授意就做出什么蠢事,就见他坐下来伸出手放在桌案上,对李泰说了两个字:"腹痛。"

连城:"……"

丢人现眼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