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112章 生意

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112章 生意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7:03: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许多年不见, 王晨年过四十,依旧身材高大,体格魁梧, 又多了几分成年人的油滑。

在他的死皮赖脸下,两个人又坐下来喝茶继续聊。

赵云安又帮他倒了一杯紫金莲茶“茶叶生意”

王晨笑道“如今不只是大魏,连塞外都听闻了你这神仙茶的美名, 价值千金。”

赵云安动作一顿,有些惊讶“你在塞外也有生意”

塞外的茶叶生意自然是赚钱, 但即使是金家,寻常也不敢去塞外做买卖。

尤其是这几年塞外草原常有动乱,不是这个部落打那个,就是那个灭这个,赚头是大,但实在是太过危险。

幸亏塞外热闹, 扰边的次数并不算多,偶尔有也是小打小闹, 永昌伯在北疆多年,也就遇到过三两次,并不严重。

王晨没隐瞒, 笑道“茶马古道向来都有,我们自有办法。”

“若不是紫金莲的名头大, 塞外都得到了消息, 我也不会专程跑这一趟。”

他没有说的是, 原本他们的茶叶也够了,只是听说漳州知府是赵云安,王晨才特意走了一趟。

“只可惜紫金莲供不应求,如今想买也难买到, 过了这一茬,可就得等到明年了。”

很快便要到秋收,漳州府的紫金莲都是春夏时期积攒下来的,即使控制出货量,如今也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赵云安笑了一声“那你应该也知道,紫金莲的生意本官并不插手,由丛家和金家全权负责。”

王晨笑道“话虽如此,那还不是赵大人一句话的事情”

赵云安抬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只是将桌上的点心推过去。

王晨正要推让,低头一看却是一愣,案台上摆着的是一叠豌豆黄。

他心底微微叹了口气,拿了一颗尝了尝,闭上眼睛回味了一番。

“他娘的,时隔多年,老子还是吃不惯这甜甜腻腻的味道。”

赵云安便递给他一杯茶,等他喝完才道“禄亲王妃过世了。”

王晨放下茶杯,低头看着那紫色的茶汤。

许久,他才点了点头“我知道。”

他忽然笑了一下“我走的时候,便知道姑姑活不了了。”

“去了也好,姑姑一辈子活得那么累,最后得偿所愿,对世间也没有留恋,倒不如干干净净的来,干干净净的走。”

“珠玉郡主也已经过世多年。”赵云安又道。

王晨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缩紧,抬头紧盯着对面的孩子。

如今也不该说是孩子,除了脸颊还未退尽的稚气,赵云安颀长玉立,已然是老辣的知府。

“大人想说什么,不如直言不讳。”

赵云安并不畏惧他的气势,直迎他的目光“郡主临走之前,将这个交给了我。”

一直被他贴身携带的虎符带着润泽,嘎达一声落到桌面。

王晨眼神一变。

半晌,他苦笑道“我以为这东西落到了丁家人的手中,没想到她居然给了你。”

王晨心底一直觉得,郡主表妹就算再疯,好歹也是一位母亲,她理应将最宝贵的东西留给丁傲儿,哪知道这东西居然在赵云安手中。

若是这东西在丁家,丁家人即使猜到是什么,少了账本也无用武之地,只是没想到

再想到自己当年一时冲动,将那本册子送到他手中,王晨心底不禁感慨。

也许这就是时运

“也好。”王晨笑道,“这东西在你手中,还有一二作用,若是到了丁家手里,只会带去无尽的麻烦。”

赵云安拨弄着那块虎符“丁家知道吗”

王晨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我不知道,以姑姑和表妹的心性,他们应该不知道。”

赵云安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将这东西收了回去。

王晨惊讶道“你不打算还给我吗”

“开什么玩笑。”

赵云安理直气壮“送给我的东西,怎么可能再还回去。”

一听这话,王晨禁不住也笑起来,笑完了又说“其实我要回去也没用,汪家已经没了,他们不会见着虎符就认我这个少主。”

“倒是你”

王晨想起一路上打听到的,赵云安与青州营交好的传闻,一时有些思量。

赵云安却已经岔开了话题“紫金莲茶的生意我可以答应,不过光银子可不行,你还得为我做一件事。”

王晨瞧他这幅老神在在的沉稳模样就憋气“什么事情”

赵云安凑近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王晨听完,忍不住倒吸一口气“若是被朝廷察觉”

赵云安惊讶道“你连谋反都敢参与,还会怕被朝廷发现”

王晨顿时恼羞成怒“这么危险的事情,你怎么不让金家去做。”

“金家是我舅舅家,我怎么好让他以身犯险”赵云安说得很是理直气壮。

王晨骂了一句“臭小子,金家不行我就可以是吧。”

“毕竟王叔叔的胆子,可比是天大。”赵云安笑眯眯的又帮他添了一杯茶。

王晨喝了,怒气消散了一些,忍不住细细打量起对面的人来。

他方才还觉得这孩子跟赵弛很想,可现在再看,又觉得不那么像了。

“事情我可以帮你办,但塞外情况多变,我也不能保证。”王晨开口道。

赵云安点头“王叔愿意帮忙就足够了。”

“晚辈只是觉得,祖辈辛辛苦苦留下的人脉,若是就此丢失实在是可惜。”

这是他一直以来都想做的事情,可惜没有适合的人选,如今王晨自己跳出来,不用实在是太可惜了。

“王叔,这是晚辈的诚意。”赵云安将一个木匣子递过去。

王晨打开一看,看见那一叠的银票就挑眉“真怀疑你是个贪官。”

“王叔也知道,我出身伯府,又有一位大方的舅舅,所以从小到大还算有几分私房。”

因为不想动用金氏的银子,赵云安可是将自己的私房拿出来大半。

“到时候若是能找到人,确实需要不少银钱,我也不跟你客气。”

收下银子,王晨忽然察觉不对,这么一来,自己岂不是成了对方的属下

王晨挑眉看着对面的人,叹了口气,忽然说了句“永昌伯府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见赵云安满脸无辜,王晨又说“我瞧着今日的永昌伯府,就如当年的汪家。”

“汪家上下一心爱国,誓死效忠,结果呢,落到了什么下场”

“赵知府,你不怕吗”

赵云安听他危言耸听,索性扔过去一个大大的白眼“怕,怕的寝食难安。”

“那你”

“那我这日子难道还不过了”

赵云安继续道“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

“仅此而已。”

王晨愣了一下,随后却又笑了起来“就冲你这句话,这买卖我做了。”

临了又叹气“真该让云南知州过来学一学,别整天整那些有的没的,让老百姓将日子过好了才是正经,至于其他的,算他个鸟。”

赵云安笑道“这是夸奖吗本官就收下了。”

两人喝着茶,就将这事儿敲定了。

王晨意有所指道“这天空大地若是晴朗,永昌伯府忠君爱国,自然是好的,怕只怕浑浊一片,妾心枉付。”

赵云安挑了挑眉,没有说话。

王晨又道“赵云安,手里头有这些,你就没点想法”

赵云安的回答只是帮他倒了一杯茶。

等到午夜时分,喝了一肚子茶水,吃饱了点心的王晨才起身告辞。

赵云安笑着打趣“我家的猫有些护地盘,下次走大门。”

“下次我可不来了,怕你把我一块儿卖了。”

临了摆了摆手,带着赵云安特批的白条,依旧是从墙头直接翻走了。

临走还挑衅了大金猫一番,气得大金猫朝着他消失的方向使劲嚎叫。

赵云安第二天起来,就听见门房抱怨,说冬天了大金猫还发情,蹲在墙头嚎了一晚上,也没有母猫过来搭理它。

可怜的大金猫背了黑锅。

赵云安特意从厨房要来一碗鱼肉,喂给辛辛苦苦看守门户的大金猫。

另一头,王晨带着白条施施然的回去了。

刚进客栈,里头就冒出声音“姐夫,你去哪儿了”

“吓死我了,你属猫的吗,连个声响都没有。”王晨伸手拍了他一下。

小舅子也不在意,揉着脑袋继续问“你去哪儿了,没逛花楼上花船吧,我答应过大姐会看着你的。”

“我是那样的人吗”王晨坚持道。

小舅子表示了怀疑“那我哪知道,我就没见过不偷腥的猫儿。”

“别老是猫儿狗的,我听着心烦。”

王晨将白条扔给他“老子干正事去了,回去别乱说,不然老子抽死你。”

“紫金莲一百斤。”小舅子猛地瞪圆了眼睛,“虽然不多,但好歹也不算空手而归了。”

“姐夫,你哪儿来的,你,你这儿有老相好”

王晨想到赵云安那副老成稳重的样儿,打了个哆嗦“别瞎说,是旧友,爷们。”

小舅子松了口气“那就好,我怕回头跟姐不好交代。”

“整天你姐你姐,你姐还能吃了我”

“会不会吃了你我不知道,但肯定会揍死我。”

小舅子心有余悸“幸亏姐夫有办法,还以为这一次白来了,没想到真能买到紫金莲,这东西现在精贵的很,偏产量还少,咱们带回去一倒手,赚得比这一批货物还要多。”

王晨懒洋洋的躺在塌上,翘着二郎腿道“明天就赶紧去领了货,领到了咱就走。”

小舅子有些舍不得“现在就走要不再多玩两天别说,这漳州还挺好玩。”

“听我的还是听你的。”王晨抓过枕头扔过去。

小舅子只得含泪答应“行行行,听你的。”

王晨意味深长道“咱们早一日回去,早一日安全,这中原毕竟是是非之地。”

小舅子奇怪道“哪儿是非了,我瞧漳州挺太平的,街上连个欺男霸女的也没有。”

“漳州没有,其他地方也没有吗”

想到他们一路走来,看到形形色色的事情,小舅子也跟着沉默下来。

“也是,还是咱家好,都是姐姐说了算,谁敢乱来直接按族规处置。

等到第二天,王晨果然早早的带着人过去取货。

丛家主一看白条,二话不说直接让他们买下了紫金莲,也并未多问。

王晨倒是省了满肚子的解释,暗道赵云安很是会人,瞧这丛家主多识相。

他哪里知道,丛家主见他一副异族人的打扮,心底嘀咕了半天,又实在是怕了儿子念叨的本事,索性先给打发走了,省得麻烦。

买到了货,王晨果然没在漳州府多留。

即使如此,临走的时候他们车队里也多了不少小玩意。

小舅子还坐在车把头,嘀咕道“这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等明年过来,我可得好好逛逛,他们说小玉璋山上的长生碑可灵验了。”

王晨回头看了眼斑驳的城墙,暗道赵云安修筑了那么多地方,也不知道把漳州府的门面修一修。

“会有机会的。”

他不知道的是,赵云安此刻也在想修缮城墙的事情。

城墙旧一点还能用,所以赵云安将它的优先级放在了最后,如今手里头有钱了,才想到修缮的事情。

修缮城墙可比疏浚玉璋湖容易多了,不过工期也不短,赵云安想了想,索性打算往后推,放到秋收之后的农闲期。

这样一来,服役能拿到工钱,老百姓肯定乐意在农闲时期多赚一分钱。

除了漳州府的政务,赵云安还特意寻了一些新鲜的东西,打算一道儿送往京城,为赵老夫人贺寿。

金氏已经将贺礼整理的七七八八,这一日对他说“也不知道是哪儿走漏的风声,漳州府都知道老太太要过寿了,好几家都送了贺礼过来。”

赵云安皱眉道“一概不收。”

金氏点头“娘都吩咐过了,不管值不值钱统统不收。”

主要这礼物是要送到京城的,金氏怕里头藏了什么要命的,到时候可是有嘴都说不清了。

“妤儿亲手绣了抹额,她年纪小,绣工倒是不错。”

赵云安也低头看了看,夸道“确实不错,针脚细密,配色明亮好看。”

“我也觉得是。”赵妤是金氏看着长大的,如今朝夕相处,两人的感情就更好了。

赵妤得到夸奖,高兴道“二奶奶和七叔喜欢,我再给你们绣荷包和帕子用。”

“只一个就好,我们妤儿别太累,仔细眼睛。”赵云安笑道。

想了想,金氏又低声说了句“原本贺礼也该问一声二郎那边,可之前送了信过去,一直没有回音,再等下去可就来不及了。”

“那咱们就先送吧。”赵云安不在意道。

金氏抿了抿嘴角,有心说想几句老二夫妻的不是,但看了眼赵妤还是没再说。

赵云安又说道“祖母过寿,我也没什么好送的,就自己抄了一本佛经,到时候一起送过去就是了。”

倒是不提他专门找来的土产。

金氏笑道“你有这个孝心就够了,你祖母见了肯定高兴。”

准备完毕,金氏比送年礼时更加重视,特意让京城过来的一个婆子跟上回去,免得到时候下人不经心。

如今河道畅通,从漳州往京城送东西也不再折腾,直接送上船坐上半个月就到了。

赵老夫人年纪大了,如今越发不爱动,早早说过不用办寿宴,只自家人热闹热闹。

即使如此,消息灵通的人家知道她的寿诞要到了,也早早的派人送礼上门。

永昌伯府如日中天,门前自然是车水马龙。

刘氏却不能跟金氏那样的光棍,全给打回去了,礼物是要收,但收也收的有讲究,人情往来互相差不离才行。

幸亏有卢氏在旁,不然年纪上来,刘氏也有些吃不消。

又打发走一门远亲,刘氏坐下来喝了口茶,忍不住锤了锤肩头“老了老了,才见了两个人就觉得吃不消。”

卢氏笑着帮她捏了捏肩“母亲还年轻呢,只是这位远方姑奶奶说话太不讲究,媳妇听着也觉得心累。”

赵氏摇头道“谁让她也是长辈,母亲不愿意见,我们却得客客气气的。”

“也是这几年伯府过得好,所以他们一个个才争着抢着上门,还记得以前,那时候你还没入门,逢年过节都没这么热闹。”

卢氏笑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是这个道理。”

赵氏拉住她的手,叮嘱道“越是这样,你对他们就越发要客气,不能给人落下话柄。”

卢氏点头答应了“媳妇记住了。”

刘氏很是满意,又说“娟儿过几日也能回家,你们母女好长日子不见,这次可得好好说说话。”

“也不知道她有没有瘦了。”想到能见到女儿,卢氏也有些激动。

不只是她,家里头从老太太,到赵瑾,都惦记着住在宫中的赵娟。

赵云衢已经早早的上书,说明是祖母的寿辰,想请中宫放人让赵娟回家住几日。

帝后已经应允,再过两日,赵娟就能出宫了。

虽说还要再回去,但好歹能在家住一段时间。

赵云安送来的贺礼果然提前五日就到了,一车车的运到了永昌伯府。

刘氏直接让人抬到了老太太屋里,一打开就笑“还是弟妹和安儿知道母亲喜欢什么,尽是些新奇的玩意。”

虽说不值钱,可胜在心意。

赵老夫人一瞧果然也喜欢,笑容满面“好好好,我不用漳州府,倒是也见识到那边的风光了。”

“快拿过来让我瞧瞧。”

她一件件自己仔细看了,又说“这么多,我一个老婆子也吃用不完,大郎媳妇,你让人入了库,到时候全家人一起吃。”

“也让老大几个尝一尝,这是他们七弟送回来的。”

刘氏笑道“弟妹肯定也这么想,所以一车车的送回来,这么多,咱们伯府年底不买年货都够了。”

“二郎媳妇也是个实在人。”

赵老夫人又接过那佛经,眼底有些泛红,抓着那婆子问了许多母子俩的事情。

听说他们一切都好,赵老夫人才安了心,笑道“安儿自小是个沉稳的,一切都好就是最好的。”

“母亲,安儿不止沉稳,还有本事,就说他弄出来紫金莲茶,如今可是一两难求。”刘氏夸道。

赵云安每次送东西回来,上上下下都能照顾道,从未忘记她这个大伯母,刘氏心里也高兴。

尤其是对比其他几个,这侄子,倒是比儿女都好。

赵老夫人笑道“你是不是馋了,我这儿还有,尽管拿去喝。”

“那我可厚着脸皮拿走了。”刘氏笑道,她也不是真的缺,只是哄着老太太玩。

正说着话呢,赵瑾下学回来了,一进屋就喊“母,祖母,娘,是不是我七叔送礼回来了”

卢氏替他擦了擦额头的汗“跑这么急做什么,七弟惦记着你,你跟娟儿的份儿都有。”

赵瑾已经靠着赵老夫人坐下,笑道“我指望七叔给我写信,他写的可有意思啦。”

“七叔还说,玉璋湖有一处地方鱼儿特别多,半天能钓上来一大桶,还有玉璋山上都是紫金莲,远看都是紫色的山头。”

“这孩子,感情把你七叔的信当游记看了。”刘氏取笑道。

赵瑾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又说“妹妹也喜欢,等她回家,我也读给她听。”

赵老夫人搂着孩子,觉得这孩子虽然是老大家的,却最像老七。

她莞尔笑道“娟儿马上就能回家了,到时候你可得记住了。”

永昌伯府内已经换上了喜庆的红灯笼,虽说赵老夫人不愿意办寿宴,但刘氏和卢氏却不敢随意糊弄了,还是将里外收拾一新。

府内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身在户部的赵云衢却频频皱眉。

国库的情况堪忧,上一次充盈还是漳州府富豪被一锅端了。

可惜那些银钱并未能多留,很快就用于填补虚空,以及修筑摘星台。

皇帝沉迷炼丹,那摘星台耗费无数,满朝文武劝诫,却也挡不住皇帝一句话“朕自登基以来,从不事享乐,如今唯有一项,众爱卿也不同意吗”

国库还未丰盈几日,又开始日渐消瘦。

赵云衢几乎可以确定,若是今年秋收又一二差错,又会陷入去年那样的糟糕境地。

正祈祷着今年秋收一切顺利,外头匆匆忙忙进来一人“赵大人,陛下有请。”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