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72章 赴考

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72章 赴考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7:03: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变化太快, 以至于赵云安都没反应过来,常安就成了他六姐夫。

会试发榜那一日,常父激动的几乎不能走, 早早的亲自去门口守着,常安也睡不着,索性跟着一道儿走了。

他们已经从永昌伯府搬了出去。

赵云安挽留了好几次,也没能把人留住, 还是赵云衢成功用一句话劝住了他。

“难不成等他高中, 你想看报喜的人来敲永昌伯府的大门吗”

这么一想也是, 之前常安生病,住在永昌伯府养病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如今病好了,春闱也考完了,若是再不搬出去便有几分寄人篱下的意思在。

再者,永昌伯府还有另外一位考生, 万一一个考中一个没考中,到时候相互之间也有些尴尬,倒不如搬出去更好。

常父也很是坚持,拉着赵云安的手感谢“我们已经叨唠这么长时间啦, 不管考上没考上,总得找地方安顿下来, 总不能一直住在伯府。”

到底是在外找了个清净的小院子租下来,且看常安的成绩,再决定是回乡,亦或者做其他的打算。

临走的时候, 常安拍着他的肩头说了句“别急,指不定过几日我又上门拜访了。”

当时赵云安还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一直到常安高中之后, 第一件事便是上门提亲。

这一年春闱,常安与赵云昇的运气都还算不错。

常安二甲进士,排行第八,位置已经很是靠前。

赵云昇同样身居二甲,却是二甲最后一个,再往下一位便要掉入三甲同进士。

看到成绩的那一刻,赵云昇也很是松了口气,这会儿他也不敢计较名次问题了,光顾着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紧接着便是两家定下亲事,常安已经弱冠,赵月莹也不小了,从定亲到成亲,前后也就半年的时间。

赵月莹一嫁人,赵云安便成了永昌伯府这一代唯一一个还未成家的孩子。

就因为这个,逢年过节的时候没少被打趣。

赵云安一律不搭理,问多了就借口读书躲起来。

这一躲,就躲到了他出发去云州参加乡试的时候。

跟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可没哥哥陪着他去,他得一个人前往云州。

赵云平越来越忙,也实在是没工夫送弟弟去码头,倒是常安抽空走了一趟,亲自将他送到了船上。

随着赵云安一道儿去云州的,还有他家六姐姐准备的礼物,毕竟赵月莹成亲之后从未回过云州,此次弟弟回乡赶考,她自然是要表示表示的。

听着昔日好友,今日姐夫的殷殷叮嘱,赵云安频频点头,口中笑道“姐夫,您这话都说了好几遍了,我都记着呢。”

常安一笑“这不是你第一次出门,你六姐牵肠挂肚的。”

想到自家六姐送来的东西,赵云安也跟着笑“他们总把我当孩子,其实我早就长大了。”

常安笑盈盈的看着他,两年过去,赵云安如今都快十六了,确实已经是一副翩翩少年郎的架势。

当年这孩子总担心自己个子矮,结果都白担心了,这两年蹭蹭蹭的赶上来,如今已经跟他齐平了。

这往后再窜一窜的话,那可比他还要高。

只是伯府把人养得娇贵,唇红齿白一看就知道是吃不了苦的,赵云安平时还有些孩子气,也难怪自家娘子不放心。

常安叮嘱了一句“到了地方,若是遇上了什么麻烦事儿,尽管拿着你大伯大哥的帖子去找人,别自己忍着。”

“知道了知道了。”赵云安笑着答应了。

常安又看了眼马贵常顺。

这两人的变化也很大,马贵个儿不算高,但看着结实,平日里一副老实样,其实心思缜密,是赵云安的得力助手。

常顺比赵云安还高了一个头,往那儿一站跟一座大山似的,这些年习武不断,脑子不算聪明,但力气能以一当百。

“你们也看着少爷些,别让他被人欺负了去。”

“是,六姑爷。”

“六姐夫,我上船了,不然耽误了时辰。”赵云安摆了摆手示意。

常安最后帮他理了理衣襟“去吧。”

等上了船,站在船头上往回看,赵云安心底的那点离愁也被调了起来。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哎,每次离开家总觉得心里头舍不得。”

马贵笑道“少爷,咱考完乡试立刻就能回来,顶多也就一个月的功夫。”

“那也有一个月见不到娘了。”不只是金氏,祖母、大哥还有侄子侄女们,他都舍不得。

马贵还担心自家少爷不高兴,结果一转身,赵云安就让常顺将定制好的油纸伞撑起来,继续吃瓜钓鱼看风景。

可惜这一年的太阳分外的厉害,如今都七月底了,可日头晒下来还是火辣辣的。

赵云安在船头坐了一会儿就撑不住了“怎么这么热。”

常顺指着河面说“虽然打着伞,但光都过来了。”

可不是,放眼一看全是刺眼的阳光折射。

“少爷,咱还是进去吧,不然待会儿晒怀了。”马贵劝道。

人晒黑倒也罢了,要是晒伤了晒病了,那可是要命的。

赵云安只得先回了船舱,放在就坐了一会儿,这会儿他浑身都是汗。

脱了外衣,常顺又拿着扇子在旁边扇风,赵云安才觉得好了许多,只是吹过来的风都是热乎乎的,压根起不到纳凉的作用。

“今年有这么热吗,我在京城也没觉得。”赵云安感叹了一声。

马贵笑道“日头高的时候,少爷多数是在书房读书,里头还放着冰盆子,自然是还好。”

赵云安一愣“那就是都很热了”

马贵点头道“可不是,听采买的婆子抱怨说,今年的冰价都涨了三成,京郊的庄子都来说地里头缺水,怕是会影响收成。”

“这么严重”赵云安皱了眉头,“也没听娘提过这事儿。”

再一想倒是懂了,这两年他都在备考,金氏哪里会拿这些琐碎的事情来烦他。

再者就算是冰价涨了,金氏就算自己不舍得用,那也舍不得让儿子热着的。

赵云安忍不住叹了口气“倒真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了。”

马贵忙道“天冷天热都是老天爷说了算,少爷就算知道也搭不上手啊。”

话虽如此,赵云安依旧有些担心。

永昌伯府的庄子上收成受到影响,那只是少一些收益,可对于靠地吃饭的老百姓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过了一会儿,赵云安看常顺扇得满头大汗,说道“别扇了,习惯了就好。”

常顺坚持道“小的不累。”

赵云安拉住他的手“瞧你这满头大汗的,快歇一歇吧。”

不等常顺再说什么,赵云安又道“云州指不定比京城还要热,等到了贡院里头考试,我又不能带着你进去扇风。”

“现在不早些习惯了,到时候可得吃苦头。”

常顺这才收了动作。

赵云安做了几个深呼吸,笑着说“心静自然凉,热又热不死人。”

虽然热不死,但一路上都成了水桶,毕竟汗水哗啦啦的往下流,赵云安怕自己不多喝一些就会是失水而亡。

就这么熬着,过了几日终于到了云州。

踩在踏实的地面上,赵云安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又皱了眉头“怎么云州也这么热。”

他们到的时候正好中午,大太阳暴晒之下,连码头扛包的工人都无精打采的。

“赵小公子”

一个声音招呼道。

赵云安往那边一看,仔细辨认了一下,才喊道“你,你是常春”

“谢小公子还记得我,哥,赵小公子到了。”常春笑着喊道。

常泰原本在一个棚子下打瞌睡呢,听见声音连忙跑过来“赵公子。”

赵云安笑了笑“我们两家是亲家,你们都是六姐夫的亲弟弟,可别这么称呼我,直接叫我云安就成。”

常春下意识的看向二哥。

常泰倒是憨憨一笑“好嘞,那我就厚着脸皮喊你一声云安。”

“我虚长你两岁,云安喊我一声常二哥就成,我弟弟常春跟你同龄,但他是一月份生的,月份大,你喊他常三哥也成。”

“常二哥,常三哥。”

赵云安客客气气的称呼了,又问“您二位怎么在码头等着”

“之前大哥写了信回来,我估摸着时间肯定差不离了,这几日就先来码头等着。”

听了他的话,赵云安下意识的四下张望,却没瞧见云州这边的管家。

常泰看见他的眼神,便问“是不是在找王管家”

赵云安点了点头,按理来说,王管家早早的接了信,应该在这边候着才是。

常泰解释道“王管家热病了,这几日上吐下泻的,他不敢过来怕过了病气,知道我们俩兄弟在,就托付了我们。”

赵云安皱眉“病了,严重吗”

“听说是很严重。”

“哎,这边热,咱们先上车,上了车再说吧。”

赵云安点头应下,他这才看到后头的王三等人,那才是赵家的下人,不过方才都在偷懒,这会儿才赶过来。

卸了行礼上了车,赵云安才问王三“王管家病得可严重”

“就是中暑了,偏贪凉吃了碗冰才病了,不过王叔怕不吉利,自己去外头养病了,说不好打扰了少爷备考。”

赵云安点了点头,又说道“回头给他请一个好一些的大夫,不急着回来,让他好好养病。”

王三替王管家谢了恩。

赵云安转头看向常家兄弟,开口问题这一年的天气来。

一提起这话茬,常家兄弟果然也愁眉苦脸。

常泰年纪大还好一些,常春已经忍不住抱怨“老天爷也不知道咋想的,简直要热死个人,山上的桃树都要晒焦了。”

赵云安皱了皱眉“那怕是要影响收成了。”

“可不是吗,今年种下去的稻子晒死了好多,如今快收成了,一捏一把都是空壳子。”常春苦着脸道。

常泰捅了一下弟弟,转头安慰道“好歹还是有些收成,饿不死就行,熬过这天气就好了。”

赵云安点了点头,又说“若是收成真的不好,想必到时候云州知府也会上书陛下,请求减税。”

常泰笑道“不说这个了,云安,我大哥在京城可好”

“好着呢,常大哥在翰林院任庶吉士,他自己高兴的很,说总能学到很多。”

常安并不是一甲进士,是没办法直接成为翰林院修撰编修的,得再经过一次选拔考试才能进翰林院。

当时赵云衢问过常安,是否要帮他运作一下,谋一个好差事。

常安思虑再三,还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考进了翰林院,如今过去一年半时间,他虽然还是庶吉士,但在翰林院里人缘却还不错。

常泰常春心底都高兴,他们虽不知道庶吉士是什么官,但他们听说过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所以都觉得翰林院是个好地方。

“太好了。”

常泰不好意思的笑“大哥远在京城,家里头祖母和爹娘总是牵挂,幸亏还有大嫂和云安照顾着,我们才安心不少。”

赵云安笑了笑“都是六姐照顾着,我可帮不上什么忙。”

“可不能这么说,每次大哥写信回来,都说当初幸亏遇上了你,要不然都不知道有没有命去参加春闱。”

你来我往几句,常春话不多,常泰倒是热络的很。

很快到了赵家的老宅,王管家果然不在,不过宅子倒是收拾的干干净净,来做饭的厨娘也是以前用惯的那一位。

常家兄弟都没多留,笑着说“长途跋涉的,你也该累了,到家之后好好歇一歇。”

赵云安也没强留。

转身却吩咐马贵“让丫鬟将六姐准备的东西理一理,再挑两样适合老人家的,明日我去一趟常家。”

马贵一愣“少爷,明日就去吗”

“天这么热,您一路也累了,不如等考完再去也一样。”

赵云安却摇头“若只是好友倒是无妨,可现在两家是亲家,常奶奶和常叔就是我的长辈,理应早早去拜访的。”

马贵只能去收拾东西。

这一次他们虽然也带了婆子,但都是粗扫的,贴身的事情还得马贵和常顺来办。

主要是柳心去年终于出嫁,如今肚子里揣着一个,自然是不能远行的。

金氏倒是有心让秋夕霜华跟着来,但赵云安觉得带着丫鬟反倒是不方便,索性只带了两个婆子。

不过有能干的马贵和常顺在,赵云安压根没觉得哪里不方便。

到底是年轻人,歇了一晚,第二天起来,赵云安又是神清气爽的好小伙了。

他喝着粥,吃着云州本地的小菜,还啃了两个糖饼“果然还是云州的味道最正宗。”

“晚上还挺凉快,我还怕睡不好。”

马贵在旁笑道“伯府这老宅子建的好,冬暖夏凉。”

赵云安吃完了,又问“常顺,这次去常家村,你可要回去看看”

常顺吃馒头的动作一顿,好一会儿才摇头“我去给婆婆磕个头,其他就没了。”

因为带着的东西多,赵云安索性就坐了马车。

驾车的依旧是王三,他看着老了一些,性子倒还是那么乐呵。

赵云安嫌弃车里头闷,坐在车头上跟他说话,王三打开话匣子就关不住。

“今年大家伙儿日子都难过喽,收成不行,肯定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常家那两座山收成都少了一些,不过总归是比只种地的强多了,再者他们家出了位位进士老爷,地里头都不用交税了。”

“县太爷都夸他呢,还特意赐了银子,让常家村盖了一座进士牌坊,用的可都是好料子,保准一百年都不会倒下。”

话里话外很是羡慕“哎,我家两个小子都没读书的天分,要不然我咬咬牙也得供他们读书。”

等到了常家村门口,赵云安赫然看见他说的进士牌坊,就在大柳树前面,显眼的很,进村的人一眼就能瞧见。

靠近之后,赵云安仔细打量了一番。

这牌坊坐北朝南,用的是上好的花岗岩,四柱三门三楼,得有六米左右宽,瞧着很高,至少有七八米。

中门是个二层的石匾,雕刻着进士两个大字,左右分别雕刻着常安的出生姓名,以及高中的时间。

“青砖砌筑叠涩出檐,青瓦盖庑殿顶。1”赵云安忍不住感叹了一声。

王三在旁听了就笑“读书人就是读书人,夸起来也跟我们大老粗一样,我瞧了只会说威风,好看。”

赵云安笑了笑“确实是很威风。”

这代表着常安鲤鱼跃龙门,从此往后,便是士农工商的士族阶层了。

常家村多了个进士牌坊,村里头变化倒是不大,连带着常家门厅也一如既往。

赵云安还未跳下车,听见马车声,常父就带着儿子迎了出来。

常家老祖母依旧身体硬朗,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瞧见他就拉着不放,连声说道“好孩子,这么大的太阳,你怎么就顶着过来了。”

“知道你忙,后头就该参加秋闱了,晚一些又没什么,都是自家人,难道我还会怪你不成。”

赵云安行了礼,笑着说道“六姐姐为家中长辈准备了礼物,出发之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亲手送到常家。”

“我怕里头有放不住的,到时候坏了六姐姐的心意,左右不差这一天,这才没提前说一声就来打扰了。”

常家老祖母更是笑容满面“这有什么打扰的,瞧见你来,我高兴还来不及。”

“我这孙媳妇也是有心了,都是孝顺孩子,知道她心里头惦记着我们长辈呢。”

常家老祖母是个能说话的,虽然她从未见过赵月莹,却任是夸出了一朵花儿来。

赵云安便笑盈盈的听着她说话,在伯府,赵老夫人等人也疼他,但这种疼爱是含蓄的,与常家老祖母的又不同。

车上的礼物都不用常顺两个动手,常泰常春伸手,直接就给搬下来了。

赵云安还记得六姐姐的交待,特意说“这是给常奶奶的,六姐姐说了,她未能在祖母身边伺候,便准备了温补的好药材,希望祖母长命百岁。”

常家老祖母更是笑得满脸褶子。

“这是为常叔和常婶子准备的,是六姐姐亲手做的两身衣服,专程问了六姐夫身量,只是怕做得不合身,特意在袖口都留了线,若是大了小了,还请两位担待一些,改一改应该也能穿。”

常叔当场就套上了,满口夸道“都合身,儿媳妇费心了。”

赵云安又拿出另外的“这是为两位弟弟准备的,六姐姐说了,他们身为长子长媳,原本该奉养二老,如今却远在京城,让两位弟弟都受累了,她不知道你们喜欢什么,便先给了见面礼,这样两位弟弟可以买些可心的。”

银子可比什么都实在。

常泰也已经娶妻,这会儿笑道“照顾爹娘也是我们当儿子该做的,大嫂也太客气了。”

除了常家大房的人,但凡是上了牌面的都有,赵云安一一指出来,也难怪出门之前,赵月莹还特意写了单子,生怕他忘记了。

常家老祖母高兴的不行,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快歇一歇吧,这都不急。”

“我这孙媳妇简直没挑了,又孝顺又懂事,更难得还有个这么体谅人的弟弟。”

赵月莹确实是做得体面,给的东西也都合适,让赵家人笑开了花。

赵云安见他们都高兴,这才坐下来喝了口茶,暗道六姐姐的任务完满完成。

他摆了摆手,示意马贵常顺可以到处走走,左右他在常家,压根不需要伺候的人。

常顺想了想走出了门,马贵倒是无处可去,就低着头站在他身后。

为了迎接赵云安,常家老祖母再一次亲自下厨,又是做焖肉,又是做酥饼。

到了饭桌上,赵云安瞧见不只酥饼,连糖饼,蒸饼都有。

常家老祖母笑盈盈的说“听大郎说你爱吃饼子,奶奶特意多做了一些,你捡喜欢的吃,在这里就跟在家一样,千万别收着。”

赵云安吃了两个就饱了,瞧见碗里头还有好多,忍不住想念起常顺来。

常顺离开了常家,一路到了村后的小山头上。

领养他的常寡妇男人早死,家务横财,死后也没占到什么好地方,不过幸好埋进了常家祖坟,这些年也有人随手帮她除草上了土。

常顺走过去,将今年的杂草拔了个干净,又将土添了个瓷实。

做完这一切,他才跪下来磕了三个响头。

“婆婆,少爷对我很好,我现在每天都能吃饱,他是个好人,我想一辈子伺候他。”

说完这话,常顺便不知道说什么了,只静静的跪了一会儿。

等日头差不多了,常顺才慢慢爬起来打算下山。

谁知刚走几步,身后有人追上来“常顺,你是常顺吧”

常顺回头,看见是个四十左右的中年汉子,瞧着有些干瘦,他已经认不得是谁。

男人嘿嘿笑着“你咋长这么高这么壮了,要不是瞧见你给老寡妇磕头,我都不敢认了。”

“他们都说你走大运,跟了个好心人,之前我还不信,现在倒是信了。”

要不是好心人,能养这么个能吃还笨,长得跟钟馗似的家伙吗

常顺皱了皱眉,并不想搭理他,转身继续往山下走。

“哎,你等等。”

男人却喊道“小子,你想不想知道自己的身世”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