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75章 万应锭

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75章 万应锭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7:03: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赵云安这辈子被养得太好, 从小到大很少生病,身体健康作息规律,于是即使他尽量减少了喝水, 到了第二天下午还是来了感觉。

身体太健康, 太规律也有坏处。

忍了忍,赵云安琢磨着拖得时间越久,厕所恐怕会越脏, 连忙拉响了铃铛。

很快, 号军便走了过来,得知是要如厕后,便拿出个木牌子,又有一人过来指引。

赵云安顺着小巷子往末尾走, 一路上不能抬头,更不能左右环顾, 不然会被视作有作弊的嫌疑。

还未靠近茅厕,一股恶臭就迎面而来。

赵云安硬着头皮走进去, 乍一看里头的情况, 差点没把早上吃下去的饭全吐出来。

他早猜到厕所不会太干净,但没想到这么邋遢,简陋狼藉的让人怀疑人生。

号军守在门口, 示意道“还请迅速,不可拖延时间。”

赵云安解开腰带,直接绑在口鼻处, 他的衣裳都是用香饼熏过的,带上简陋的口罩之后果然好受了许多。

他一鼓作气,迅速的解决了问题。

走出茅房,赵云安连回头的勇气都没有, 几乎是逃也似的回到了号房。

那带路的号军见多了考生们的狼狈样,此刻瞧了瞧赵云安的架势,眼底浮现笑意。

赵云安好不容易回到号房,这才张开嘴大口喘气。

与茅房比起来,号房里头微酸的异味都不算什么。

被熏得有些反胃难受,赵云安只得从考篮里翻出香片来,塞到舌头底下压着。

香片的味道一下子萦绕在口鼻之间,总算是驱散了挥之不去的异味感。

坐了一会儿,赵云安才缓过劲儿来,开始抓耳挠腮的开始写那五言八韵诗。

当初刚开始学作诗的时候,孟青霈大大笑话过赵云安,说他满脑子鬼点子,结果在作诗上栽跟头,甚至不如大金猫有灵气。

赵云安确实是转不过来思维,摸索了许久,才慢慢有感觉。

即使如此,如今他也是技巧多过灵气,想要变成意气风发,妙笔生花的诗仙也很难。

写了一个下午,一直到夜幕降临,赵云安又把蜡烛点上了。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亦或者经过一天的发酵,号房里头的味道更浓郁了。

赵云安拿出一个小香炉来,在里头点上了香片,这才驱散了一些。

苦中作乐的时候,他忍不住想,他这号房还算靠前,味道已经够够的,这要是分到了臭号,那岂不是生不如死

设身处地的想想,他要是排在号房,指不定被臭的无心答题。

果然,科举考的是才华,却更是运气。

三日的时间,除了味道难闻,得靠着香片撑着之外,赵云安倒是还算习惯。

永昌伯府准备的齐全,但凡是他想用上的,考篮里头都有。

相比起来,赵云安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这一点就赢过了大部分考生。

这么热的天,对考生是一种煎熬,对主副考官们也是如此。

主副考官们甚至比考生更早入场,八月初六那一日,他们便需要先入闱,吃过入帘上马宴,内帘官便需进入后堂内帘,由监考官封门。

封门之后,内外帘官便需要避嫌,不能互相往来,内帘官只等着批阅试卷,对于贡院考场之内的事情不可参与。

此时,第一场考试还未结束,于是内帘官们坐在内堂,喝着茶,除了热一些还算空闲。

眼看第三场快要结束,副考官忍不住开口问道“程大人,此次考前换题,真的有必要吗”

程大人年过五十,留着一把山羊须,此刻捧着一杯凉茶眼观鼻鼻观心。

“怎么,曹大人对此有异议”

曹大人一噎,讪笑道“这不是怕临场换了考题,引来考生们不满。”

程大人嗤笑道“这倒是奇了怪了。”

“自古以来,考题都是主考官负责出,副考官都无插话余地,区区考生还敢非议”

“若有人敢提出异议,本官倒是想问一问他如何得知原先的考题,是否买通了在场诸位,想要行舞弊大罪。”

嘀嗒。

一滴冷汗从曹大人额头滑落“下官有罪,程大人,下官一时失言,并非是这个意思。”

“那就最好。”

程大人冷哼道“你我乃是陛下派遣的监考官,若是惹出舞弊的乱子来,别说那考生,就是你我也得提头去见阎王。”

曹大人的汗哗啦啦的往下流,很快地上便出现了一滩水。

程大人冷眼瞧他,嗤笑道“曹大人,你这身体未免太虚了一些。”

“下官,下官人胖,所以怕热。”曹大人连忙解释。

程大人喝了口凉茶,又说了一句“听闻曹大人与二殿下结亲,如今很是受到器重。”

曹大人脸色又是一变。

他家嫡女嫁给二殿下做了侧室,说得好听是结亲,说的不好听,那就是做妾。

程大人敲打了一句“不过咱们都是为圣上办事的,差使若是办砸了,别说是二殿下,就是当年的大殿下三殿下再活过来,也是救不了的。”

说完这话,程大人便闭目不语了。

曹大人张了张嘴,想要开口为自己推脱几句,却又说不出话来。

他意识到周围的大人们似乎都在不露痕迹的打量着自己,一时暗暗叫苦。

他心底暗暗后悔,就不该听那人的话用这法子谋财,这钱拿得烫手,一个不小心便是要丢了性命的。

第一场考试终于结束,看着号军收走了卷子,赵云安才微微松了口气。

乡试时,各地的规矩有所不同。

在京城的时候,两场中间是可以出入贡院的,但在云州却不行,他们只能在贡院之内活动,但不再拘束在号房之中。

两场间隔的时候,考生们便都出来活动活动。

赵云安也连忙起身活动了一些身体,又炖了一锅腊肉蔬菜粥,趁着休息的这会儿填饱了肚子。

即使能自由活动,考生们相互之间也是不能说话的,更不能聚众聚集。

赵云安扫了一眼,发现三天下来,大家的状态都有些萎靡。

休息了大半日,便又到了第二场开场的时间。

赵云安吃饱之后活动了筋骨,这会儿精神头就又回来了。

第二场考试的内容与第一场不同,主要是一道五经题,另外还有诏、判、表、诰书各一道,要求都在300字以上。

对于普通的考生而言,这一场也许是最难的,因为诏、判、表、诰的规矩繁杂,又不是普通人能够接触到的。

可对于赵云安来说,这一场倒是分外的简单。

从年幼的时候,他便在大伯的书房里翻阅这些,等到考试之前,赵云衢更是直接把他提溜过去,将自己的公文全拿出来,让赵云安帮着处理了一段日子。

从小到大的熏陶,再加上考前突击,赵云安掌握的很好。

唯一要注意的是避讳,偶尔写得太快,他总会把避讳的东西给忘了。

到了第二场,赵云安已经有了经验。

比如上茅厕之前,他就先拿出香片塞住鼻子,难看是难看了一些,但是管用。

几次下来,赵云安已经能对茅房的狼藉视若无睹,迅速解决完离开。

再比如早上吃好一些,因为天太热,中午晚上通常没胃口,人要是一直没吃好,后头第三场就得没精神。

因为带的东西周全,赵云安磕磕碰碰的,第二场就这么顺利的过了。

中间又休息了大半日,第三场便马不停蹄的开场。

与第一场第二场又不同,如果说第一场考究的是考生的功底,第二场考究的是书面议论文,那么第三场便相对务实一些。

第三场公有五道,都是针对时务策,赵云安扫了一眼,惊讶的发现五道题里,倒是有三道都与今年的高温大旱有关。

赵云安深吸一口气,心底再一次佩服自家大哥。

出发之前,赵云衢便猜到此次科考,很可能会考到高温大旱,特意寻来历年大旱时期,朝廷做出的一些应对。

心中有数,赵云安还有远超过当前的知识储备。

两厢结合,他从中选择最能实践,效果最迅速的法子,一一写下。

其中有一些是古人就曾用过的,又有一些是他自己琢磨出来,出发之前写给赵云衢的。

一番挥斥方遒,赵云安写得酣畅淋漓。

到了晚上,他照旧没有熬夜,即使挂着油布闷热,赵云安还是将油布细心的全塞好了,又将卷子撞在油布袋子里高高挂起。

这是进入贡院之后,每天晚上赵云安都会做的事情,无一晚例外。

这样做确实是太小心了一些,但小心无大错,赵云安宁愿每天费这个功夫,也不想去赌运气拼万一。

做完这一切,赵云安才松了口气,蜷缩在板子上睡着了。

这一晚注定不会平静,板子太过于窄小,赵云安总是睡得不踏实。

午夜时分,忽然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落下。

赵云安整一个惊醒过来,冷得一个哆嗦

他翻身起来一看,惊讶的发现外面居然落了冰雹,一颗颗有拇指大小,已经在地上积攒了薄薄的一层。

大雨夹杂着冰雹,就像是不要钱的往下撒,连带着一直居高不下的温度,一夜之间便降低了许多。

赵云安顾不得自己,连忙检查了一番号房。

他很幸运,这个号房虽然看着破旧,但屋顶却是好好的,只有角落处有些漏水,睡觉之前他又垫上了一层油布,所以挂着的考卷完好无损。

确保试卷无损,赵云安松了口气,这才意识到冷。

降温太剧烈,一个不慎便容易着凉,赵云安又翻出考篮里的一件薄衣服披上,果然觉得暖和了许多。

虽然号房没大问题,赵云安也已经睡不着了。

冰雹砸落的声音吵醒了所有的考生,外头隐隐约约有哭声传来。

怕是哪个考生偷懒,亦或者贪凉快,见这几日秋高气爽热的很,便压根没用上油布,此刻卷子被污,考生只得痛哭流涕。

卷面但凡被污,就算是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到了考官的眼中也得被减分,严重一些的,这些污损的卷子直接就会成了废卷。

很快,又有呵斥的声音传来。

痛哭的声音慢慢停歇,赵云安却觉得耳边一直有压抑的抽泣哭声。

同为考生,赵云安难免也有些物伤其类,也不知道是该怪老天爷不长眼,还是怪考生自己太不小心。

等到第二天早上,赵云安拉开油布帘子看了眼,忍不住就皱眉。

大雨还没停歇,贡院里头的排水系统做的不好,地上已经积攒了一些污水。

赵云安不得不将小板凳垫在脚下,保持着一个奇怪又难受的姿势,才算将剩下一半已经写好的答案誊写到正式的考卷上。

也是凑巧,他写的卷子里,有一处便是针对旱灾之后的暴雨情况,谁知就这么巧遇上了。

最后检查了一遍,赵云安又把卷子放回油布袋子。

今天考完就能离开贡院,赵云安索性也不再休息。

大雨哗啦啦的下,一直到晌午时分才慢慢停歇。

地上的污水一时半会儿却没那么快褪去,赵云安看了眼,心底忍不住感叹起来,考题还是高温干旱,结果还没考完就来一场大雨。

这么大的一场雨,自然是能缓解云州当地的干旱的,可问题是这时节正是稻田收割的时候,之前他去常家村的时候,便瞧见有些人家才开始收割,有些人家还未开始。

只希望百姓们受到的损失少一些。

一冷一热,气温变化太快,号房里头如今又潮湿的很,等待的过程中,赵云安便觉得身体有些不适起来。

他摸了摸额头,似乎并未发热。

但也没敢轻忽,迅速翻出考篮最下面的万应锭,剪开先吃了一颗。

这是他家三哥特意去太医院求来的,里头有川黄连、明、净没药、孩儿茶、梅花冰片、原麝香等众多药材。

一颗下去,不说包治百病,但伤寒、中暑、痢疾、瘟毒等都有效。

不一定完全对症,但用来应急是最最好的。

不过这东西珍贵的很,价格高制作麻烦,尤其是王太医亲手所制的效果最佳,赵云平不放心身娇肉贵的弟弟,才特意去求来的。

送服了一颗,赵云安自感好了一些,心底感激了一下三哥哥。

到了这时候,赵云安也忍不住盼着时间快一些,早些出场早些结束。

雨停了,折磨却才刚刚开始。

一场大雨将虫蚁都招了出来,尤其是蜒蚰就跟吃了激素似的到处爬,一会儿功夫,号房的墙壁上爬上了几十条。

那密密麻麻的蜒蚰爬来爬去,留下一条条粘液。

赵云安不怕别的,就怕这软绵绵的鼻涕虫,更可怕的是,偶尔有一条爬的太高,啪嗒一声掉下来,直接砸在了板子上。

赵云安吓了一跳,幸亏他已经写完了卷子,要不然这么一下,非得坏了卷子不可。

他也不敢徒手去捏,只能从烤箱里找了一根艾草棒子,忍着恶心将它挑开去。

刚下过雨,空气里湿气实在是太重了,赵云安试着点燃艾条焚熏,结果蜒蚰还没怎么样,他差点被熏出一个好歹来。

九日的乡试,前几日都还好,唯独这一日满地的蜒蚰,吓得赵云安面无人色。

等终于能交卷的时候,赵云安差点没直接冲出去。

乡试不允许提前交卷,即使做完了也得在号房里等着,到了时间,自然有专门的号军过来收走卷子。

等所有人的卷子被收起,送入内堂接受批阅,考生们才能离开号房,排队一个个离开贡院。

离开了满是蜒蚰的号房,赵云安才算是好了一些。

地上还有积水,走过去鞋袜便都湿透了,但这也比跟蜒蚰共处一室要容易接受。

站在考生中一看,赵云安便惊讶的发现,他这样的状态还算是好的,有几位考生可谓是面无人色,瞧着一副立刻便要倒下的架势。

尤其是那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路都是踉跄的,还需要人搀扶着走。

赵云安心底叹息了一声,总算是考完了。

忽然,前头一阵骚动。

却是有一名考生忽然倒下,直挺挺的直接砸在了积水里。

“快把人扶起来。”

周围的人手忙脚乱的将人扶起来,靠坐在墙根底下,那考生的脸色却瞧着不大好。

“官爷,杨兄病得厉害,能否早些打开贡院大门。”

号军毫不犹豫的拒绝“贡院开关自有时辰,不可私开。”

别说有人病倒了,就算是着火了,不到时辰也是不能开的。

他看了眼那考生,又说了一句“让他忍忍,再过一刻钟便能开了。”

可那考生实在是病得厉害,摸着额头滚烫滚烫,甚至开始呕吐。

旁人见了,生怕是会传人的疫病,连忙躲开的远一些。

旁边的考生与他是好友,此时急得大喊“诸位同窗,可否有人带着应急的药丸子,还请出手相助,日后定有重谢。”

倒也有一二考生带着药丸子,但都不对症。

赵云安见状,提着考篮走过去“我这儿有万应锭。”

“伤寒、中暑、瘟毒都勉强能对症。”

那人忙不得的感谢“多谢兄台出手相救。”

“不必客气,先给他服下吧,这只是应急药,出了贡院还得请大夫看看。”

赵云安递过去万应锭,那杨兄已经有些神志不清,愣是被扒开嘴塞了进去,幸亏他还能吞咽。

吃了药丸,一时也看不出来到底有没有好一些。

不过这姓杨的考生倒是没有再呕吐。

“多谢多谢,还未请教阁下尊姓大名,等到了外头定当上门致谢。”

赵云安笑着说了一声“都是同窗,理应搭把手的。”

“我姓赵名云安,还未有字,致谢就不必了,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在下马蒙,这位是我好兄弟杨永年,赵兄今日大恩,我等定会铭记在心。”

赵云安见他脸上还带着急色,安慰道“马兄不必太担心,很快便能出去了。”

马蒙笑得有些勉强,幸亏吃了万应锭,杨永年的情况没有再加重,勉强让他安心了几分。

过了大概一刻钟时间,铜锣响起,贡院的大门终于慢慢打开。

离开的时候,也得按照各自的号房慢慢出去。

赵云安进入队伍后,很快便发现马蒙扶着杨永年,像号军求情。

这会儿号军倒是没像方才那般不近人情,让他们先搀扶着离开了。

出去之前,马蒙还回头朝着他点了点头。

赵云安微微一笑,也盼着那杨永年能快些好起来,别因为一场乡试送了性命。

等跨过贡院的大门,赵云安一时有些恍然,乡试就这么结束了。

“少爷少爷”

常顺的大嗓门像是擂鼓,穿透人群传递过来,让赵云安第一时间锁定了他们。

很快,常顺便仗着人高马大挤了过来,接过考篮还要搀扶着他“少爷,咱回家去。”

“不用,我能自己走。”

赵云安笑了笑,走出去几步,就瞧见马贵也跟上了,他个子没那么高,力气也没常顺那么大,方才被拉下了。

“少爷,马车在这边。”马贵连声喊道。

赵云安上了车,闻着自己的袖子就说“马贵,你闻闻我是不是发臭了”

“少爷不臭。”马贵笑道。

“顺儿,你说呢”赵云安又问。

常顺嘿嘿笑着没说话。

赵云安顿时苦了脸“我就知道臭了,在里头待久了鼻子都坏了,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马贵瞪了眼常顺,又道“少爷要是觉得不自在,就先换一身衣服,等回家洗个澡熏上香就完全没味儿了。”

赵云安又摇头“还是算了,现在人都是臭的,换上干净的衣裳也白搭。”

“你们瞧瞧,我头发是不是都能滴油了。”

马贵跟常顺听着他抱怨的话,反倒是都安心下来,毕竟方才少爷的脸色可不大好。

如今见他还能抱怨臭味,又嫌弃不干净,便知道精神头还行。

回到赵家,一直在养病的王管家也回来了,提前请了大夫回来候着。

先把了脉,老大夫保证道“这位少爷身体健壮,只是这几日饮食不调,回来好吃好喝几日就好了,不必吃什么药。”

赵云安笑了笑,看来他身体不错,没生病,只是没吃好。

等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刷洗了一遍,换上了干净的衣裳,坐在熏着香的书房里喝茶吃点心,赵云安才觉得自己彻底活过来了。

吃了个七分饱,赵云安就让人将盘子撤下去,不然待会儿晚饭就吃不下了。

吃饱喝足,赵云安才问道“这几日可有什么事情”

马贵忙道“却有一件事情正要禀告少爷。”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