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83章 违心

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83章 违心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7:03: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少爷, 咱们救了这位程大人会不会惹上麻烦”马贵忍不住有些担心的问。

他这么一说,常顺也有些紧张起来。

赵云安笑道“总不能见死不救。”

再者, 他略一细想便猜出来, 当初在云州的舞弊一案,定然是与那位曹宇曹大人有关,几位主副考官在琼林宴上, 连表面的融洽都伪装不出来。

林志海为了自己的仕途,选择将这件案子隐瞒下来,可程大人却不一定。

如此一来,程大人会在官船上落水,还是酒后落水, 其中怕是有说不清的事情。

赵云安忽然问“曹家是不是有一位女儿嫁入了二皇子府”

马贵立刻道“正是, 曹家女去年年初入了二皇子府。”

“怪不得。”

马贵心头一跳,推开窗户确定外头无人, 才压低声音问“少爷, 您是怀疑那位指使,才有人敢贩卖考题”

“他怎么敢这么做”

赵云安也很想这么问,二皇子贵为皇子, 也是皇帝如今唯一的两个儿子之一, 照理来说是不该缺钱花的。

但是仔细一想,赵云安便能理解这位二皇子了。

皇帝是不是一位明君另说, 但随着他对朝堂的控制力日益增加, 对仅存的两个儿子也越发忌惮。

赵云安曾想不通,为什么只剩两个儿子了, 皇帝还不干干脆脆的挑一个立太子,也好断了这纷争。

可事实就是如此,皇帝对着两个儿子不见宽容, 反倒是极为苛刻。

甚至一度,赵云安觉得皇帝对待自己,都比对那两位皇子和蔼一些。

皇帝一日不放权,甚至连名头都不给两个儿子加,只挑一些无足轻重的琐碎政事分摊给两个儿子。

两位皇子都已过了而立之年,哪里肯坐以待毙,自然是想着法子收买人心。

父子双方,如今表面瞧着父慈子孝,实际上早已剑拔弩张。

二皇子原本是有个钱袋子,那就是宸妃的兄长钱圩,这位还活着的时候是皇帝心腹,在鱼米之乡漳州任职。

那个时候,二皇子乃是宠妃之子,备受皇帝宠爱,还有一位权势熏天的舅舅,能跟大皇子一争高下。

可偏偏钱圩死在了漳州,一下子断掉了二皇子的手脚。

钱圩不只是朝廷重臣,更是当今皇帝的伴读,他与皇帝之间的情谊深厚,宸妃能入宫为妃,且受宠多年,其中亦有钱圩的功劳。

甚至是在钱圩死后,皇帝还曾下圣旨赐婚,为钱家保存实力。

人死如灯灭,再深厚的感情,多年过去皇帝也快遗忘了,钱家青黄不接,早已淡出京城。

如今看来,二皇子竟是沦落到靠妾室父亲捞钱的境地,处境可见艰难。

即使如此,赵云安可不会同情违法乱纪的二皇子,堂堂一个皇子,竟然想到利用科举舞弊的法子来赚钱,这样的人若是登基为帝,那才是大魏的灾祸。

马贵拧眉道“会不会引来什么麻烦”

赵云安摇了摇头“倒是不至于。”

他只是路见不平救了人,二皇子只要不想让永昌伯府变成自己的敌人,对这件事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赵云安是不怕的。

常顺听完他们的对话,一时有些懊恼“是小的太鲁莽了。”

赵云安反倒是安慰他“就算你不把人带回来,我也会让你先救回来。”

“我给少爷添麻烦了。”常顺还是有些垂头丧气。

赵云安笑道“也许不是麻烦。”

常顺不明所以。

赵云安拍了拍他的肩“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程大人是朝廷命官,与我还有师生之缘,此次也许是我的造化。”

程青松乃是翰林院学士,清流中的清流,别看他的官职只有正五品,却是天子近臣。

人人都说这位翰林院学士性格刚硬,是块茅坑里的硬石头,可皇帝却分外信重程青松,对他礼遇有加。

程青松乃是两榜进士出身,且出身寒门,一贯在文人中名声极好。

永昌伯府也是天子近臣,可别看他们家出了两位进士,实则一直打不进文人的圈子,只在权贵和武将里头徘徊。

当年永昌伯府与刘家、卢家联姻,便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人脉,可惜刘家很快没落,至于卢家,在卢太师离京之后,在文人圈子的影响力也锐减。

也许可以趁着这次机会,为永昌伯府拉拢一位备受称誉的文人。

常顺还是听不懂,只是抓了抓后脑勺。

马贵倒是听懂了一些,笑道“少爷说没事就是没事,你别多想。”

程大人落水之后受了惊,第二天便有些发热。

幸亏他年纪不算太大,获救后就喝了热姜汤,第二天服用了赵云安给的应急药丸之后,热度也很快便退了下去。

赵云安心底有想法,但面对程青松的时候一直是礼遇有加,但不显过于谄媚。

如此一来,倒是正和程青松的胃口,两人相谈甚欢,甚至还就乡试的卷子,对赵云安仔细提点,让他受益匪浅。

赵云安听着,心底也很是佩服,程青松与他老师孟青霈不同,他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却是个极为循规蹈矩之人。

隐约之间,赵云安敏锐的察觉到,也许不是程青松本人循规蹈矩,而是皇帝喜欢他如此,所以这位程大人才做出这幅样子来。

可见能做到翰林院大学士的位置,程青松也不是真的那么迂腐刚直。

对于那晚的事情,程大人隐忍不发,不再提起。

大船很快抵达了京郊码头,程大人脸色还有些苍白,却是亲自过来致谢。

“小友,大恩不言谢。”程青松深深作揖。

赵云安连忙还了一礼“多谢程大人不吝赐教,学生受益良多。”

程青松笑了一声,又看了他一眼才下船。

官船那边早有人候着,很快就将程青松围了起来,倒是没再见那个曹大人,不知是先走了,还是后头才下船。

赵云安只一个人,带着的行李倒是不少。

他这会儿归心似箭,转头说道“马贵,你留下看东西,我先回府。”

“少爷,伯府肯定派了人过来,咱先找找。”

赵云安抬头一看,却没瞧见熟面孔“大哥二哥几个都忙,不一定有时间过来,我自己回去就行。”

“少爷,那儿。”常顺却瞧见了永昌伯府的人。

果然没见赵云衢兄弟几个,毕竟这不年不节的,总不能让几个已经入朝为官的哥哥,为了接弟弟临时请假。

行船时间也没个准,所以永昌伯府只派了下人在这边守着。

“七少爷”

来接人的管家也殷勤的很,连忙过来帮忙“马车都准备好了,小的在这儿先恭喜七少爷高中举人。”

“多谢。”

赵云安扫了一眼,便笑道“我的马也在”

“三少爷说了,七少爷到了码头肯定会忍不住想先回去,就让小的将您的马也一块儿带来的了。”

赵云安一听,立刻道“还是三哥哥最懂我。”

他一个翻身直接上马,亲昵的拍了拍马头,一个多月没见,他的骏马还认得主人,很是亲昵的用鼻子碰他的手心。

“糟了,没带松子糖。”

“少爷,我这儿有呢。”那管家显然也是个机灵的。

赵云安喂了两颗,才道“我先回去,你们在后头慢慢跟上。”

“常顺,你也跟上。”马贵哪儿放心少爷一个人回去。

“贵小子放心,三少爷特意派了人过来,让他们跟上去就是。”

马贵一看,那骑着马的果然是两个练家子,这才安心了一些。

他一边盯着人收拾行李,一边忍不住说“咱家里头最懂七少爷的,肯定就是三少爷了。”

赵云安骑着马,这段日子坐船的憋闷全消散了,连带着深秋的寒风也不觉得如何。

骑马的速度比坐车要快许多,很快便超过了一个个车队。

路过程青松马车的时候,赵云安放慢速度,朝他打了个招呼。

程青松咳嗽一声,瞧着他潇洒离去的身影,倒是笑了一声“这会儿又有些像了。”

“老爷,您说那小公子像谁”

程青松只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倒是后头的曹宇撩开帘子一看,冷哼道“闹市纵马,这赵小公子实在是嚣张跋扈。”

“哼,不就是永昌伯府的二房,作这幅样子,不知道还以为是世子爷。”

伺候的小厮低头不敢说话,暗道这城外的官道算什么闹市。

赵云安一路骑马到了城内,这才不得不放慢了速度。

等他来到永昌伯府门口,便迫不及待的扔了缰绳就往里头走。

“七少爷回来了。”

门房一看来人,便欢喜的喊道。

赵云安克制不住兴奋,一路到了内院,犹豫了一下还是先去了如意园。

谁知到了地方,才知道金氏也在,倒是正好。

“祖母,娘,安儿回来了。”

“快起来让祖母看看。”赵老夫人一把拉住他不放,“瘦了瘦了,看着也黑了,在外头定是吃了不少苦头。”

金氏这会儿也激动含着泪。

赵云安笑着坐下来,满口说道“祖母别担心,我一路上吃好喝好,连个喷嚏都没打。”

又挑着云州一二新鲜事说了,还道“常家托付我带了许多土产回来,有几样很是新鲜好吃,到时候祖母一定要尝尝。”

赵老夫人满脸是笑“他们家也是有心了,回头将东西收拾好了,派人给月莹送去。”

说起赵月莹,赵老夫人又是笑“你六姐姐终于有孕,回头顺道儿给她多送一些滋补的过去。

“六姐姐有孕了”赵云安也为她高兴,“到时候我亲自去看看。”

赵家几位姑娘出门之后,生育一事却都不太顺利。

孙素心赵月珊赵月瑶前后脚出阁,孙素心一直没有孩子,赵月珊如今膝下就一个女儿,赵月瑶倒是生了个儿子,只是生产的时候孩子养的太大,以至于难产。

那时候赵月瑶差点丢了性命,将养了一年多才养回来,大夫说以后是极难有孕了。

赵月莹在年初的时候出嫁,到现在也就半年,可见他们夫妻感情定是好的。

赵老夫人见金氏一遍又一遍的看向儿子,心底知道她多日未见,心底想念,笑着说道“行啦,你们母子俩先回去说说话,修整一番,别让安儿累着。”

“是,母亲。”

等离开如意园,金氏也顾不得儿子已经长大,一把拉住他问“路上可有累着,吃的好不好,考试累不累,在贡院里头可有发生什么事情你怎么这么快到家了”

赵云安无奈道“娘,您一连串问这么多的问题,孩儿都回答不过来了。”

“不过您仔细瞧着,孩儿气色红润,现在就能上山打一只老虎给你瞧瞧。”

金氏原本满肚子的担心呢,听见这话扑哧一笑,伸手去捏儿子的鼻子“顽皮。”

“这么大人了,还这么促狭。”

赵云安哈哈一笑,故意作揖道“儿子不负众望,考中了举人,请母亲奖赏。”

金氏瞧着他这幅样子,心底爱得不行“自然要赏,翠玉,去把库房打开让七少爷自己挑。”

“你爱什么就拿什么,都拿走娘也不心疼。”

转头又说“院子里的都有赏,每个人多发三个月月钱。”

赵云安见她这般大手笔,连忙拦着“娘,按例即可。”

“翠玉姐姐,先不用开库房。”

金氏便拍着大腿笑话他“方才还说要,这会儿又不要了”

赵云安靠在她肩头,笑道“这不是我娘太大方,所以啥时候去拿都行。”

金氏笑着说“那也是,娘的东西左右都是你的。”

笑闹了一会儿,赵云安便觉得眼皮子直打架。

金氏看了便心疼“瞧你都累成这样了,也别回去了,就在娘屋子里小睡一会儿。”

赵云安迷迷糊糊的说了两句话,就抱着被子睡着了。

也是奇了怪了,在贡院里、船上的时候,他并不觉得哪里累,可等回到家中,见到了亲人,身体里的疲倦却一块儿泛上来。

躺下没一会儿,赵云安便睡得发出小小的呼噜声。

金氏没离开,就坐在旁边看着儿子的模样。

赵云安年纪小,皮肤也正是最好的时候,脸上看不出多少疲倦来,但金氏瞧着硬是觉得孩子肯定受了委屈。

见他睡熟了,金氏才放下床帘子,走出去低声吩咐“叮嘱院子里的丫鬟不准笑闹,别吵醒了安儿。”

“是。”

“让小厨房炖一个燕窝人参汤,等安儿醒来能补补身体再看有没有新鲜的果子,不拘什么都送一些过来,安儿喜欢吃。”

“炖肉烧鱼和点心也不能少了,都挑安儿爱吃的做。”

“是。”

金氏嘱咐完了,又说“云州那么偏僻,指不定安儿一直吃那些饼子,连顿好饭都没吃上,你瞧他瘦了那么多。”

翠玉笑道“夫人,我瞧着七少爷气色还好,路上有马贵跟着呢。”

“哎,那孩子脾气好,之前跟二郎一道儿出门,一路都迁就着二郎,自己吃了亏也不说。”

说完这话,金氏又想起来“等马贵回来你让他进来问话。”

“安儿那孩子,肯定是报喜不报忧的,这么远的路他一个人走,哪儿能都顺顺当当都是好事儿。”

常顺倒是跟着一道儿回来了,但金氏从来不问他,那小子就是个锯了嘴的葫芦,只听赵云安一个人的,就算是亲娘问了也不说。

之前赵云安出门科考,金氏总觉得浑身上下不得劲,连平日里最喜欢的账本瞧着都觉得无精打采。

儿子一回来,金氏身上的精神气都回来了。

翠玉打趣着说“夫人可算能安心了,咱少爷不只平安归来,一次便考中了举人,将来定是前程无量的。”

一提到这事儿,金氏也得意起来“安儿像了他爹,从小就是读书的料。”

临了又说“要不是顾忌着大嫂和他三位哥哥,别说三个月,半年一年的赏钱要不是没有。”

翠玉笑道“夫人,等春闱过后,您有的是机会再给赏钱。”

“也对。”

赵云安这一睡,直接睡了一个时辰。

中途马贵与管家也到了永昌伯府,土产行李都收拾好了,金氏还把人叫进来问了话。

马贵也知道分寸,有些事情能说,有些事情只能说一半,但只这一半也让金氏吓得够呛。

虽说最后遇难成祥,儿子没有遭罪,金氏还是将杨寡妇骂得狗血淋头。

这边骂了几回,赵云安还没醒。

金氏怕他白天睡得太多,晚上反倒是睡不着,见饭菜都准备好了便将他叫醒了。

赵云安揉了揉脸,洗了把冷水整个人就清醒了。

他活动了一下筋骨,笑道“可算是精神抖擞。”

“方才还说要打老虎呢,结果到了地方就睡成小猪,就你这样的上山就送菜了。”

金氏一边给他打汤,一边取笑道。

她心知儿子不说,是不想让她担心,如今见儿子没事,便也没有提起。

赵云安哈哈一笑,说“那是因为有娘在,所以我才睡得安心。”

“那娘说陪着你一块儿去云州,你还不答应。”

“儿子哪敢让娘劳累,那岂不是不孝。”

“娘乐意。”

“儿子不乐意,儿子受累可以,让娘受累不成。”

几句话倒是哄得金氏笑个不停,连带着椒兰院里都是欢声笑语。

这段时间七少爷不在,二夫人的脾气也不大好,院子里的丫鬟们谨小慎微,这会儿又变得活泼爱笑起来。

说话的功夫,棉花终于被放过来,方才金氏怕狗子乱叫,让人把它抱走了。

棉花一段时间没见小主人,这会儿也热情的很,围着他疯狂的摇尾巴。

赵云安弯腰去抱它,金氏伸手拍了一下“先吃饭,吃完再抱。”

“娘,我吃饱了。”

“再喝一碗汤,你都瘦了都好好补补。”

赵云安只得苦着脸,把最后一晚汤喝完了,再次体会到被亲娘投喂的饱腹感后,赵云安连忙起身将棉花抱起来。

“棉花想不想我”

“汪汪汪。”

“哥哥回来了,带你在院子里玩好不好。”

一人一狗玩起来,金氏看着好笑“方才还像个大人,这会儿又变成孩子了。”

翠玉笑道“在夫人面前,咱七少爷可不一直是个孩子。”

金氏听了也点头“也是,无论安儿几岁,在我眼里依旧是个孩子。”

正在这边待着呢,常顺进来道“少爷,大少爷回府了。”

金氏疑惑道“怎么了”

“我从云州回来,应该先去拜见大哥哥的。”赵云安解释道。

金氏一听,倒是也不奇怪“也对,大郎为你的事情也没少费心,是该先去谢谢他。”

赵云安起身,很快便到了赵云衢的书房。

赵云衢只比赵云安大了十岁,但因为入朝早,身体又一直不太好,总显得有些憔悴。

此刻拧着眉头,乍一看,倒像是长辈的模样。

“大哥。”

“回来了。”瞧见一直疼爱的弟弟,赵云衢倒是舒展了眉头。

招手让他近前来,赵云衢见他气色极好,便笑道“不错,没辜负爹和孟先生的期望。”

赵云安自夸的时候很是得意,这会儿被大哥夸,反倒是有些害臊“我比大哥还差远了。”

赵云衢倒是笑道“大哥倒是觉得你比我强。”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没这么能沉得住气。”

至少杨永年一案,弟弟就处理的很好,既能避免所有的麻烦,又能留下善缘和好名声,即使是他在,恐怕最多也就这样了。

最难得的是,这一切赵云安都没利用永昌伯府的权势,单靠自己的机灵才智。

赵云衢得知消息的时候就曾感叹,这事儿要是放在老二老三身上,只怕就会闹得不可收场。

虽不至于背上罪名,但永昌伯府也会沾上一身腥。

赵云安笑道“我都是装的,其实心里头也慌得很,万一没中的话,我可没脸回来了。”

“那你索性就在云州待着,左右你爱吃那边的饼。”

赵云衢打趣了一句“安儿,瞧着你脸似乎大了些,莫不是大饼吃多了。”

“大哥”

赵云安连忙打岔,免得这位大哥哥取笑“我找你有正事儿。”

他将程青松的事情一说。

赵云衢听了果然皱眉。

但是很快,他敲了敲桌面“行了,这件事你别再管了。”

赵云安忍不住打听道“大哥,圣上真的不考虑先立太子吗”

赵云衢眼底闪过一丝冷意“如今谁提这个,谁就倒霉。”

赵云安算是明白皇帝的态度了。

等他从赵云衢的书房出来,倒是想到自己回家之后,还没去过自己的院子。

他不知道的是,等他回到院子,倒是先见到一个大惊吓。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