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87章 谋

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87章 谋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7:03: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用场”

赵云安表示了自己的怀疑“大哥, 这难道不是大麻烦吗”

他拿起那块虎符看了看,还是觉得烫手“这东西的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若是在皇帝或禄亲王的手中, 自然能差遣暗军。”

“可到了我手里,倒不如一块废铁,至少废铁不会惹来麻烦。”

他实在是想不通,珠玉郡主得到了这块虎符之后, 为什么要将东西交给自己。

赵云衢笑着拍了拍弟弟的额头“现在自然是无用的,可到了关键时候,说不定真的能救你一命。”

“毕竟这些暗军中人, 想必也不愿意让陛下知道他们的身份。”

这话让赵云安心头一跳,忽然意识到虎符的另一种用法。

固然这块虎符现在的实用意义不大,想要凭借这铁疙瘩来控制暗军难上加难, 可就像是大哥说的,账册跟虎符一起,却能成为辖制暗军的好办法。

赵云衢见他明白过来, 笑着将虎符塞进他怀中“好好藏着吧,这也是珠玉郡主的一份心意。”

冰凉的触感透过衣裳传递到肌肤上, 赵云安一时感慨万千“大哥, 郡主她说马上就会离开京城, 从今往后都不会再回来了。”

赵云衢并不意外“听闻郡主上奏, 等王妃出殡之后,便要返回凉州。”

赵云安叹了口气“这样也好。”

“你将这本账册记下来,然后焚毁, 此事别再让第三人知道。”

赵云安点了点头,又道“那白不,汪家兄妹怎么办”

“既然给了你, 他们便不会泄露出去。”赵云衢说道。

兄弟俩商议完此事,很有默契的掩盖过去,没有告诉第三人。

永昌伯远在边疆,赵云衢怕来往信件容易走漏风声,也将这件事暂且压下,等着哪一日永昌伯回京了,再告诉他也不迟。

禄亲王妃死得不算突然,身后事置办的反倒是比太后与禄亲王加起来还要风光。

皇帝亲自给了赐封赏赐,足足停灵了七七四十九日,才由珠玉郡主扶灵,送往汪家祖坟入葬。

出殡这一日,天空洋洋洒洒的落下片片雪花,给这场丧事蒙上了一层白纱,又显得京城分外的干净。

永昌伯府也在路口搭建了棚子相送。

赵云安跟在大哥哥身后,瞧着送殡的队伍出城,心底忍不住有些奇怪。

“大哥,按理来说,她不是应该与禄亲王合葬,亦或者葬入皇陵吗”

赵云衢低声解释“听说是王妃临死之前的请求,她不愿意与禄亲王合葬,也不愿意葬入皇陵,只想回到汪家。”

长长的送殡队伍从城门口蜿蜒而出,珠玉郡主捧着灵位,在丁傲儿的搀扶下站在队伍的前头。

显然珠玉郡主并未遵守大魏的规矩,在禄亲王府没有男嗣的情况下,她宁愿自己捧灵,也不愿意让安宁伯来。

安宁伯依旧是那副单薄瘦弱的样子,他低着头跟着珠玉郡主身后,一如既往的没有存在感。

路过赵家灵棚的时候,珠玉郡主也并未多看赵云安一眼。

反倒是丁傲儿抬起头,忍不住打量着赵云安,遇上他的视线却又低下头。

吹吹打打的唢呐声慢慢消失,设下的灵棚也一个个被拆除。

赵云安忍不住叹息了一句“人死如灯灭,所以我们要惜取眼前人。”

赵云衢伸手敲了一下弟弟“别一副老头样儿。”

“我还得赶着去衙门,你自己回家,路上别乱走。”

因为赵云平实在是走不开,赵云昇倒是来了一趟,方才已经自己先行离开了。

赵云安只得自己回家。

城里头不好骑马,赵云安这一日是坐马车回去。

哪知道走了没多久,马车就停了下来“怎么了”

马贵上前一打听,回来便道“是顾家的马车坏了,正在修呢。”

“顾家是顾大将军家吗”

赵云安好奇问道,他对顾家不熟悉,但刚拿到虎符之后,赵云衢曾跟他分析过,当年汪家败落,汪家军也被拆解成两部分,其中依旧驻守在边疆的那部分军士,便是由顾大将军掌管。

顾家与汪家有这样的渊源在,禄亲王妃出殡,他们会路设灵棚也很正常。

不过赵云安记起来,顾大将军膝下的儿子基本都在边疆,留在京城的除了继室幼子,便是两个还未出嫁的女儿。

“去问问是否需要帮忙”

马贵一会儿就回来了“说是车轴坏了,一时半会儿修不好。”

赵云安想了想便下了车,因下了雪,这天分外的冷,连带着路上也滑。

“我穿着皮靴,走回去也不远,顾家那边都是女眷,把车让给他们吧。”

“这”

马贵有些犹豫,显然不想让自家少爷因为别人吃苦受累。

赵云安笑着说道“走走也好,整日里待在家里头,我骨头都要生锈了。”

马贵这才应下,牵着马车过去了。

那边不知道如何交涉的,很快便从马车上下来三位女眷,看着应该是顾大将军那位继室和两个女儿。

“少爷,那位夫人过来了。”常顺低声道。

“赵七公子。”

顾夫人长着一张讨喜的圆脸,看着很是和善,走过来便拉住他的手夸“真是个好孩子,早就听说永昌伯府的少爷个顶个的出色,如今一看,果然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更难得还是个有善心的好孩子。”

她太过于热情,以至于赵云安都有些尴尬,只说“既然遇到了,顾夫人又是长辈,理应如此的。”

“若是别人,只笑话我顾家连辆好马车都没有,哪儿像赵七公子这般,为着我们这几个非亲非故的,倒是将自己的车都让了出来。”

她拉着赵云安,亲亲热热的说着话,倒像是热络的长辈。

赵云安也不好直接推开,一时有些尴尬。

“娘,今日天冷,还下着雪,不好让赵七公子在这儿久站的。”跟在最后头的姑娘忽然开口。

赵云安下意识的看了她一眼,却见还是个熟面孔。

他们两人在京郊码头,大佛寺下都曾遇到过。

顾季夏一开口,顾夫人眼底闪过一丝不悦,脸上却笑着说“瞧我,光顾着高兴了,倒忘了今日天冷。”

“赵小公子不如上车一起走,总不好让你走着回去。”

赵云安有些吃惊。

顾家这有两位未出阁的姑娘呢,怎么能邀请一个外男一起坐车,即使有长辈在也是不妥当的。

“多谢顾夫人,不过我脚程快,很快就能到家了。”

说完行了一礼,迅速带着马贵常顺两个走了。

顾夫人还朝着他背影喊道“赵七公子慢着点,改日顾家再登门道谢。”

赵云安回头行礼微笑,心底却觉得让出马车是不是做错了。

等他不见了身影,顾夫人才带着两个女儿上了车,一上车便瞪了眼继女“就你会做人。”

顾季夏显然不把她这点脸色放在心上,只默默坐着。

顾夫人见她不声不响,心底更是恼怒,又瞪了眼自己女儿“你也是个棒槌,多好的机会,都不知道开口说两句。”

她亲生的女儿顾兰秋才十三岁,此刻有些委屈“娘,不是你让我在外当个大家闺秀,不能随意说话吗。”

顾夫人心底更气“那可是永昌伯府的公子,年纪轻轻便中了举人,听说很得陛下青眼,高中进士只是早晚的事情。”

“虽是个遗腹子,也不是永昌伯嫡亲的儿子,可只要陛下喜欢,他的前程好着呢。”

顾兰秋眼睛滴溜溜一转,搂住她的胳膊说“真的吗”

“娘,那位赵七公子长得也好看,是我进京之后见到长得最好看的公子了。”

顾夫人也觉得赵云安长得未免太好了一些,这样的男人以后怕是一屋子的莺莺燕燕。

不过这又如何,达官显贵谁没有妾室通房。

再看岁数也合适,顾夫人心底便嘀咕起来,将他当做了储备的女婿人选之一。

搂着自己女儿,她分析道“他见我们只有女眷,还让出了自己的马车,可见还是个怜香惜玉的,改日我带你去永昌伯府道谢,到时候你亲自谢谢他。”

甚至还说“永昌伯府的门第不算高,但他若是出息,配我家兰秋刚刚好。”

顾兰秋脸颊泛红,搂着她撒娇道“娘。”

她想起赵云安面如冠玉的好模样来,心底也扑通扑通直跳。

“娘,赵公子长得好看,还是读书人,不像他身边的那个小厮,五大三粗的,看着就凶,跟爹和大哥一个样儿,我喜欢读书人。”

“是啊,读书人会体贴人,不像你爹。”顾夫人也抱怨了一句。

顾季夏眼观鼻鼻观心的坐在一旁,眼底闪过一丝讽刺。

这对母女还真敢说,永昌伯府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家底丰厚,赵云安自身又分外出息,备受皇帝青眼。

再加上他性情好,模样出色,这样的人什么样的贵女挑不上,怎么可能要她这傻妹妹。

顾季夏心底冷笑,自己这位继母真是学不乖,眼底只以为将军府是天大的荣耀,殊不知入京之后,那些夫人小姐居高临下的眼神,压根看不上他们这一家泥腿子。

赵云安回家的路上,还特意饶了一段,去点芳斋买了一些新鲜的点心果子。

一到家,金氏见他大氅上都带着雪花,连忙让他换一身衣裳。

“不是坐着马车去的吗,怎么会来还淋着雪了。”

赵云安笑着将方才的事提了提,又说“娘,点芳斋出了新品,是用海棠果做的酥饼,外头焦脆,里头是海棠果做的馅料,你尝尝喜不喜欢。”

金氏又是窝心,又是无奈“就你瞎好心。”

但拿心尝了一口,又夸“好吃,难得这样子做得好。”

又吩咐“翠玉,你记下来,等过年的时候多买一些,用来祭祖也是好的。”

说完了,金氏看向儿子,低声说了句“顾家别的都好,就是那位顾夫人总让人笑话。”

“娘,你见过顾夫人吗”

金氏摇头“我没见过,但你大伯母见过,她回来曾提过一句。”

赵云安点了点头,不过是萍水相逢,他也没放在心上。

哪知道过了两天,顾夫人居然真的带着女儿上门拜访了,这一次她只带着亲生的顾兰秋。

刘氏带着金氏见了人,她惯常会做面子工夫,即使是心底嘀咕,面子上也是热热闹闹。

顾夫人见状,便以为自己极为受欢迎,说话的嗓门都大了一些。

她笑意盈盈的问“怎么不见赵七公子,那日多亏小公子心地善良,才免了我们母女三人挨饿受冻,今日合该当面谢谢他的。”

刘氏微微挑眉。

金氏只淡淡笑着回答“可是不巧,安儿得准备科考,今日出门拜访先生去了。”

顾夫人连声哀叹“哎呀呀,早知如此,我就该早一日晚一日再来。”

刘氏微微笑道“若是顾夫人提前下了帖子,我也好让安儿留下,拜见一番夫人。”

顾夫人只是懊悔“可不是吗,谁知道就这么巧呢。”

就像是没听明白刘氏话里头的意思,按照礼数,上门拜访之前是要先打个招呼的,这般贸贸然直接上门十分不妥。

见她东拉西扯的说着话,金氏便道“顾夫人言重了,不过是一桩小事,哪里值得夫人亲自登门道谢。”

顾夫人笑道“对赵七公子是小事,对我们可是大事儿。”

“我这女儿回了家,心心念念的说要上门致谢呢。”

“兰秋,还不快来见过你两位伯母。”

顾兰秋扭扭捏捏的站出来,行礼道“兰秋见过伯夫人,赵二夫人。”

“我这女儿最是知恩图报,那日受了赵七公子的恩惠,回去便亲手绣了一个帕子以示感激。”

“你们瞧瞧这绣工,满京城都找不出一个再好的。”

金氏脸色微变。

刘氏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见顾夫人没反应,又说“你们有心了。”

身后的丫鬟站出来,将一个锦囊递给顾兰秋。

“这也是我当长辈的一点见面礼。”

金氏也朝翠玉点了点头,给了见面礼,口中却说“我家安儿最是心善,出门在外总是怜恤老弱,这点小事顾夫人不必放在心上。”

“可见二夫人教得好,所以赵七公子人品才好。”

顾夫人见她们都给了见面礼,说话的声音更是热闹了“就像我这女儿,自小也是女诫读着,最是知道贤良淑德,如今才十三岁,这上门提亲的人都要踏平门槛儿了。”

“不过一般般的人家,我是万分瞧不上的,我这金尊玉贵养大的女儿,自然是要嫁一个好人家。”

“最起码得门当户对,男儿出息,长得好还知道体贴,但凡有一样差了,我定是不答应。”

刘氏那么好的修养,此刻也差点没笑出声来。

金氏忍着不耐,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打断了顾夫人滔滔不绝的夸奖“顾夫人,您还有什么事儿吗”

顾夫人一顿,可算明白金氏的不欢迎了。

她挑了挑眉毛,说了一句“急什么,我还没说完呢。”

“实在是抱歉的很,年底事忙,我那边还堆着事情。”

顾夫人脸色也淡了下来,瞥了她一眼,转身看向刘氏“伯夫人,伯府这么忙吗”

刘氏淡淡笑道“不瞒夫人,年底事情多,今日夫人突然到访,我们也是抽出空来招待,心底很是抱歉,就怕招待不周。”

就算有空,她为什么要听一个不着四六的人夸女儿,还夸得让人啼笑皆非。

就是是人人称赞家教好的孔家,也不敢当着外人的面这么夸自家的女儿。

顾夫人被下了逐客令,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那张圆脸也不笑呵呵了,拧着眉头道“罢了罢了,我好心好意的上门致谢,谁承想永昌伯府压根不稀罕。”

“指不定礼让马车,也不过是在外头做个面子。”

说完这话,竟是直接拉着女儿走了。

人一走,金氏就憋不住了“她这是什么意思。”

刘氏反过来安慰她“弟妹别生气,怪不得人人都说这位顾夫人不知所谓,今日一见,可算是大长见识。”

原本是一件好事,你要上门道谢,自然是想要打好关系的。

刘氏心底觉得,就算顾家母女瞧上了赵云安,想要他当女婿也正常,可你上了门还高高在上,话里话外抬高女儿,贬低伯府算什么样子。

金氏还是生气,甚至骂道“什么贤良淑德,她女儿就算是公主,我也是不稀罕的。”

刘氏笑道“还不是咱们安儿玉树临风,这才引得旁人春心萌动。”

听了这话,金氏倒是不知该生气还是高兴了“真没见过这样的人,说话也太没分寸了。”

若真的瞧上了赵云安,想要说亲,今日便该和声和气的来,哪有这样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上门结仇来了,感情他们家女儿是宝贝,她的儿子便要上赶着了

金氏忍不住说了句“安儿将来娶谁,都不会娶顾家的女儿。”

刘氏倒是笑起来“要我说,弟妹你该高兴才是。”

金氏不明所以。

刘氏打趣道“咱们安儿长得好,将来你看准了谁家的女儿,人家若是不同意,就直接带着安儿上门拜访,这未来老丈人丈母娘一瞧,见安儿一表人才仪表堂堂,定是一口答应了。”

金氏一听,果然被逗乐了“哪儿那么容易。”

刘氏却说“三郎那会儿不就是如此,沈家一开始也瞧不上平儿,后来怎么样。”

“咱们永昌伯府的少爷都长得好,京城里都是有名头的。”

金氏被这么一打岔,倒是忘记了生气,惦记起儿子的婚事来“嫂子,我认识的人少,安儿的婚事还得你跟母亲多操操心。”

“不拘家世多好,我只求未来媳妇是个可心人,只要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好。”

“这有什么,包在我身上吧。”

另一头,顾夫人拉着女儿气冲冲的往外走。

这还没离开永昌伯府呢,顾夫人便忍不住骂道“什么玩意儿,不过是个伯府罢了,还是个二房的寡妇,她身上有诰命吗竟还骂到我面子上来。”

“今日若不是给那伯夫人面子,看我不撕了她的嘴。”

顾兰秋见周围丫鬟异样的脸色,有些害臊的拉了拉她的衣角“娘,别说了。”

“我们快走吧。”

她好不容易扯着顾夫人出了门,上了马车,心底才松了口气。

顾夫人却更来气了“你啊你,要不是为了你我用得着受这个委屈。”

“她瞧不上我,要不是听说赵云安受陛下青眼,我还瞧不上他一个永昌伯府二房的遗腹子,谁知道他会不会命硬克妻。”

“哼,都说寡妇娘最难对付,这赵云安千好万好,有这么一个老娘也是麻烦。”

“连我家女儿都瞧不上,我看他将来娶一个天仙。”

“娘”

顾夫人撒了气,又拉着女儿说“你是顾大将军的嫡女,要找什么样的人找不到,我能瞧上他是他的福气。”

“哼,他那寡妇娘还装腔作势,瞧着吧,有她后悔的时候。”

“兰秋,娘一定会帮你找一门好亲事,以后她就算磕头认错,我也不带搭理她的。”

顾兰秋心底还有些惦念着赵云安,毕竟那日一眼,她便觉得赵云安长得真真好看。

但她年纪小,还记得在老家的时候,因为顾大将军的面子,她们向来是备受尊敬的,她跟顾夫人更是被所有人捧着。

哪知道到了京城,顾夫人如今出门,别说被捧着了,时常要被笑话。

顾夫人心底憋着气,心底也瞧不起那些个矫揉造作的贵妇人,觉得她们不过是捧着祖宗当饭吃的软蛋,压根比不上顾家。

顾兰秋心底其实也这么想,她可是大将军的女儿,只有她挑剔别人,哪有别人挑剔她的。

发作了一通,顾夫人气顺了,忽然瞥见角门那边的人影“咦,那不是赵七身边的小厮吗。”

顾兰秋抬头一看,确实是那个小厮,真的五大三粗的一脸凶相。

顾兰秋分外不喜欢这样的长相,总觉得他们下一刻便要发怒喊打喊杀。

就跟她远在边疆的亲爹和两位哥哥一样,看一眼便让人做噩梦,在家也脾气暴躁,对她们母女说话做事都要求的分外严苛。

顾夫人一瞧见他更生气了“好啊,果然在骗我。”

“人明明在家,却骗我不在,这就是伯府的教养。”

她眼神一动,忽然拉过丫鬟嘱咐了两句。

丫鬟跑下车,迅速追过去“小哥,请等等。”

常顺停下脚步。

丫鬟拿着荷包便要塞过去,谁知道常顺身体一抖,迅速将荷包拍飞了“你做什么。”

他说话粗声粗气,跟打雷似的。

丫鬟见他长得凶,又是一身的腱子肉,站在那边跟铁搭似的,哪里还敢说什么,捡起荷包就跑回去了。

常顺抓了抓后脑勺“真奇怪。”

等他进门,门房打趣道“常顺小哥,那顾家的丫鬟跟你说了什么”

“什么都没说就跑了。”常顺一五一十的回答。

门房压低声音说“那家子不是东西,方才说二夫人坏话呢。”

“什么”常顺听了,拧眉朝马车瞪了一眼。

门房又笑问“常小哥今日不是跟着少爷出门了吗,怎么自己先回来了。”

“少爷让我回家拿样东西。”

“那您快忙,我不耽误您办差事。”

马车上,顾夫人抓住丫鬟“打听到没有”

“夫人,我,我没打听到,那小哥瞪着眼睛要吃人似的,我不敢问。”

“没用的东西。”

顾夫人骂了一句,转头去看,却正好瞧见常顺虎视眈眈的那一眼,吓得连忙放下了帘子“行了,快回顾府。”

心底却想着法子,想要出了这口恶气。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