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躺赢的科举人生 > 第92章 差遣

躺赢的科举人生 第92章 差遣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7:03: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与靛蓝色的进士服不同, 状元袍是朱红色的,圆领绯袍,银光腰带,黑履朝靴, 一句话形容就是, 比进士服要亮堂威风许多。

而且这只有状元才有,榜眼与探花都是没有, 跨马游街的时候也依旧只能穿进士服。

刘琦一时有些心虚, 他心底觉得自己德不配位, 当日加试, 明眼人都知道赵云安才是第一。

只可惜赵兄竟用允诺换婚姻自主, 当日惹得陛下不喜, 才让状元旁落。

赵云安见状, 笑着说道“恭喜刘状元,还不快些换上状元袍, 好让我们见识一番新科状元郎的好风采。”

他早知道自己那一日放弃的是什么,自然不会为了主动放弃的东西,反倒是怨怪上别人。

红袍虽好,但蓝袍也不差, 这一身可是金氏亲自动手,帮他修改的分外合身的。

再者赵云衢也曾说过,状元郎的名头虽然好用, 但实惠少,他们永昌伯府如今不需要这个虚名。

相比起来,没有了赐婚的麻烦,那才是大好事儿。

故而此刻,赵云安说得分外情真意切。

刘琦见他言笑晏晏, 并无一丝勉强,心底又是一叹,对他的评价更好一些。

等他换上红袍出来,果然精神许多,惹得不少新科进士投来艳羡的眼神,其中不少又用怜悯讥笑的瞧着赵云安。

尤其是钱怀仁,他恨不得见赵云安因为错失状元痛哭流涕,谁让他不知好歹,仗着圣人喜欢肆无忌惮。

只可惜赵云安注定会让他们失望,不但没有失落,反倒是大声叫好。

刘琦也忍不住笑道“可惜我不如探花郎俊秀,待会儿怕是要被抢了风头。”

一甲三人上马,其余人却得在后头跟着,高下立现。

钱怀仁只排到了第十名,此刻不得不跟在赵云安的马屁后头,那龇牙咧嘴的样子,让他前后的进士莫名其妙,连忙离他远一些。

跨马游街向来是最最热闹的时候,京城的百姓们都挤上街头,将那条状元街围了个水泄不通,都是为了看一眼这位传说中的探花郎。

赵云安骑在马上,一开始还有心思朝着两边微笑。

但也不知道谁起了个头,频频朝着他投掷鲜花,里头还夹杂这钗环琅佩。

这些东西可锋利的很,一着不慎,怕是要砸情了脑门。

要不是赵云安身手好,一次次躲过,非得被砸一个满头包不可。

他一边让,一边心底嘀咕,这些人也不怕东西丢了。

不过再一想,似乎往年春闱也是如此,跨马游街这一日,这条路上还有专门的人负责洒扫,到时候会将扔下来的东西分门别类装好几个箩筐。

箩筐最后会放在礼部门口,等着百姓们自己认领,若是过了半月还无人认领,那就会直接充公。

刘琦见他身手矫捷,忍不住夸了句“赵兄好身手。”

赵云安笑道“彼此彼此。”

他们不想要,后头的钱怀仁倒是来者不拒,甚至还抓住一两朵花狠狠一闻。

他那相貌也还算端正,只是这动作略显猥琐,引得旁边的姑娘捂嘴偷笑。

偏钱怀仁还以为她们都中意自己,很是得意。

赵云安说完这话,又抬头往两旁的酒楼看,寻找母亲的身影。

皇榜出来之后,金氏便忍不住又大发赏赐,甚至还让人抬着一筐筐的铜钱去街上发,这一次连赵云安都拦不住。

永昌伯府已打算办上三天三夜的流水席。

赵云安曾问是不是太张扬了,赵云衢却说“我弟弟高中探花,永昌伯府若是太过低调,旁人还以为我们亏待了你。”

“再者,陛下也是不乐意见的。”

赵云安这才没有阻止。

此时赵云安跨马游街,金氏自然是不会错过,早早的已经买下了包间,带着丫鬟和侄媳妇们在楼上看热闹。

远远的听见动静,沈盼晴就探头喊道“二婶,七弟他们来了。”

“快让我瞧瞧。”

金氏也探出去半个人,只远远的看见车队,却已经激动的热泪盈眶,扯着嗓门喊“安儿,娘在这儿。”

赵瑾几个孩子都来了,这会儿有一个算一个,都挤在窗口处往外看,满口喊着七叔。

卢氏也跟着笑“瑾儿,你可得像七叔好好学习,将来也能高中。”

赵瑾使劲点头“那当然,我是爹爹的儿子,还是七叔的侄子。”

小刘氏也难得笑得高兴,摸了摸儿子的脑袋,想着往后也有这样的风光。

“娘”

赵云安终于找到了金氏他们所在,使劲挥了挥手。

金氏激动不已,要不是沈盼晴拦着,差点没半个人掉出去。

赵云安朝着这边挥了挥手,忽然脸色一顿。

只见金氏那个包厢的隔壁,窗口前正站在一个人朝他看,正是新近册封的常乐郡主丁傲儿。

赵云安一时有些讪讪,心底是说不出的尴尬,很快收敛了神色继续骑马往前。

金氏不明所以,奇怪道“安儿怎么不往这边看了”

沈盼晴打趣道“八成是害臊了,七弟脸皮薄。”

“也是,这孩子从小就脸皮薄,他穿着那一身探花服可真俊。”

“二婶,咱等回去有的是时间慢慢看。”

金氏笑得合不拢嘴,等车队过去,她才踩着步子下楼。

结果出了包厢,便听见有隔壁的夫人在说“你们瞧见那探花郎没有,都说永昌伯府的少爷模样俊朗,今日可算长了见识。”

“我算知道什么叫陌上人如玉了,早知道赵七这般出息,模样又好,合该上门提亲才是。”

“现在也来得及,听说赵七还未定亲。”

“可惜我没有女儿,倒是娘家那侄女可以考虑考虑。”

金氏听着,笑得更加高兴了,只是一想到儿子在御前的话,一时又开始唉声叹气。

跨马游街也是体力活,主要针对于不断突发的情况,身手不好的走一趟下来,两条腿都磨得生疼,比如榜眼,这会儿走路都外八字了。

赵云安倒是熟练的翻身下马,哪知道还未等他松一口去,忽然有人近前。

“赵探花,可否一叙。”

“郡主。”

来人正是丁傲儿,她带着一个皂纱帷帽,衣着素净。

赵云安一想,才发现珠玉郡主死去距今还不到两年,丁傲儿还在为母亲守孝。

“赵七公子。”

“不知郡主找我有何事”

赵云安忍不住猜想起来,莫非珠玉郡主临死的时候,将虎符的事情告诉了女儿,亦或者丁傲儿跟在亲娘身边多年,略有耳闻。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丁傲儿的目光透过皂纱直勾勾的看着他,许久才问“你为何不愿意娶我”

“啊”

任是赵云安做足了准备,此刻也呆愣住了。

丁傲儿又问了一句“听父亲说,你回绝了陛下的赐婚,你为何不愿意”

顶着她的目光,赵云安只觉得头皮发麻。

在他印象中,珠玉郡主这位独女向来性情内敛,是个极为柔和婉约的人,性格可以说是懦弱,与张扬跋扈的母亲截然不同。

可是现在,丁傲儿的问题却简单粗暴。

赵云安顿了顿,很快回答“赵某不知公主的意思。”

“你为了拒绝赐婚,连状元的名头都不要了,难道你就那么讨厌我吗”

赵云安连忙解释道“郡主误会了,赵某请陛下允诺,只是想先做出一番事业来,与郡主毫无关系。”

“可是爹爹说,你们定是早就猜到陛下要赐婚,所以才先下手为强。”

赵云安心底有种古怪感,眼前的丁傲儿与他一直以为的有些不同。

“丁大人定是误会了,若是陛下要赐婚,哪里有臣子抗拒的份儿。”

丁傲儿似乎松了口气,又道“我也说只是巧合。”

“那你想娶我吗”

赵云安皱了皱眉。

丁傲儿自顾自继续说道“你若是娶了我,娘亲在九泉之下也会高兴的,她一直想把我嫁给你,如今也算得偿所愿。”

听了这话,赵云安反倒是松了口气。

幸好丁傲儿今日过来,堵着他说话,并不是因为情根深种,非他不嫁,反倒只是为了珠玉郡主。

听闻山匪袭击车队的时候,珠玉郡主原本是可以逃脱的,却为了救女儿丢了性命。

如此,倒是也不难理解丁傲儿会这么说。

赵云安心情复杂,低声道“我想郡主娘娘的愿望,是希望你过得好,过得开心,而不是贸贸然嫁入赵家。”

丁傲儿一愣,幽幽的看着他,半晌才笑了一声“也许吧。”

“你不愿意就算了,娘说过,不好强人所难的。”

说完这话,丁傲儿便直接上了车,马车离开,丢下一脸莫名的赵云安。

跨马游街的活动结束后,礼部会派遣专人,以备伞盖仪,将新科进士送回住所。

赵云安作为探花郎自然也不是里外,被仪仗队送回了永昌伯府。

金氏早早的回来了,一直等在前厅,见着儿子便道“安儿,方才你骑着马真是威风,有了这一日,母亲就是立刻死了也值得。”

赵云安忙道“娘,你还要看着儿子成家立业,可不能说这丧气话。”

金氏连忙又笑,拉着儿子去如意园给老太太磕头。

如意园里,赵老夫人早早的置办下席面,就等着他们回来高兴一场。

赵云安都被破例允许喝两杯酒,多的不行,明日就是琼林宴,还得打起精神来。

是夜,赵云衢将几个弟弟都叫到了跟前,连常安也没拉下。

几个人围坐在桌前,喝了一盏清茶,赵云衢笑道“恭喜七弟今日高中。”

“多谢大哥哥。”

赵云安以茶代酒,一杯饮入。

赵云平用力拍着弟弟的后背,笑着说道“早就知道七弟是读书的料,不像我,从小看见书就头疼。”

“往后我出门,告诉那群兵蛋子老子家里头哥哥弟弟都是进士出身,定是把他们羡慕的一二哥哥眼红。”

他心态也是极好,知道自己不爱读书,早早的便去参加武举。

虽说现在不打仗,武举人前途有限,但赵云平自己高兴。

赵云安拦住他的手“三哥,我怀疑你趁机报复,有你这么用力的吗,弟弟我背都要青紫了。”

“安儿,不是三哥说你,如今可算考完了,你可别总待在屋子里练字看书,好歹多练练,要不然将来成了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赵云安立刻道“大哥,三哥嘲讽你。”

赵云衢挑了挑眉,赵云平立刻斟茶赔罪。

常安瞧着他们一家兄弟和睦,眼底也带着笑意,勋贵人家,少有兄弟之间感情如此和睦的。

想到这里,他目光落到旁边的赵云昇身上。

果然,赵云昇脸色实在是不算好,一时也插不进嘴,就坐在那边喝闷茶。

常安咳嗽一声,开口问道“七弟,如今殿试结束,你往后有何打算”

不等赵云安回答,赵云昇便道“他是探花及第,不用再考便能直接入翰林院编修,自然不用我们操心。”

赵云平扫了眼二哥,冷笑道“可不是,七弟出息,自己便能进翰林院,不像是有些人还得大哥上下打点。”

赵云昇脸色一黑。

赵云平可不理他,继续道“七弟,往后你进了翰林院,可千万记得与人为善。”

“翰林院虽是个清水衙门,却是皇帝面前的红人,都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得罪了人到时候还不得大哥帮忙。”

即使他这话是对着赵云安说的,可赵云昇心知肚明,这就是冲着他来的。

他气得脸色发青,骂道“赵云平,我还是你哥哥。”

赵云平在兵部待久了,脸皮越发厚了,还笑嘻嘻的说“我的好二哥,你好歹在翰林院待了快三年了,等咱七弟进去了,你可得好好护着他。”

“你要是不行,那就让六姐夫来,反正咱六姐夫比你人缘好。”

眼看两人又要吵起来,赵云衢敲了敲桌面“行了,都少说几句。”

常安也出来大圆场“今日是专为七弟贺喜,来来来,喝茶。”

赵云衢心底叹了口气,二弟是个小肚鸡肠的,本事不大,心眼却小,偏偏三弟又是个得理不饶人的,这两人撞在一块,每次都是天雷勾动地火。

目光落到赵云安身上,赵云衢含笑道“七弟,你心底是怎么想的”

赵云安开口道“大哥,我不想进翰林院。”

这话一说,在场几人都是皱眉,只有赵云衢神色未变“为什么”

赵云平急忙道“七弟,你可别听我胡说,翰林院最是清贵,民间都说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可见翰林院那就是文臣的圣殿。”

常安也问“七弟有什么顾虑”

甚至赵云昇也压着脾气说了句“你怕什么,左右进了翰林院有我跟你六姐夫看顾,不会让人欺负了你。”

赵云安却道“正是因为二哥和六姐夫都在翰林院,所以我才不想去。”

“翰林院才多大的地方,咱们一家倒是进去三位,到时候有劲没处使。”

赵云昇笑道“这有什么,多少清流人家父子都是翰林。”

赵云衢却领悟过来,赵云安的意思是,永昌伯府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他们三个人都在翰林院,相互之间也会有尴尬的竞争关系。

再者,永昌伯府在翰林院已有了人脉,赵云安进不进,关系也不那么大。

“不想进翰林院,那你想去哪儿”赵云衢问道。

赵云平一看大哥的脸色,挑了挑眉“你想去户部还是兵部总不能是礼部吧”

新科进士除了三甲能直接入翰林院外,其余人等去处,还得再次参加考试,就等同于大学毕业了就业,还得再参加一次面试。

赵云安开口道“大哥,我想外放出去。”

听了这话,反应最大的是赵云昇。

他拧着眉头道“七弟,你不要人性。”

“别以为外放出去轻松,要知道大魏各地这几年灾情不断,若是去了地方,拿不出好的政绩来,只怕是一辈子要在穷乡僻壤里头打转。”

“论晋升,论前程,自然还是留在京中最好。”

常安也反对道“七弟,二哥说得极是,外放容易,可到时候再想要回来就难了。”

倒是赵云平并不那么反对,这些年留在京中,一直在这一个地方打转,他心底也腻味的很。

只是武将与文臣不同,他想要外调难上加难。

“你想去哪儿”

赵云安摇了摇头“那倒是暂时没想好,只是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大好河山。”

“我年纪小,浪费几年也无妨,再者若是留在京城,便要从翰林院熬资历,还得在陛下面前伺候,我怕自己一时说错话。”

说完便无辜的看向大哥。

赵云衢眯了眯眼睛,冷哼一声“你还真想去北疆不成。”

赵云安站起身,走到他背后帮他捏肩“这不是有我家大哥在吗,要是弟弟我混得太差,在地方上待不下去了,就指望着大哥把我捞回来。”

赵云昇皱眉道“七弟,别瞎胡闹,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七弟怎么就是胡闹了。”赵云平说道,“难道像你似的,在翰林院待了三年又三年,连点水花都没有才好吗。”

“老三,现在说七弟的事情,你老扯我做什么。”

“谁让你瞧不起人。”

“我哪儿瞧不起他了。”

“行了”

赵云衢喝止了两个弟弟,捏了捏眉心“你们能不能学学七弟和六妹夫,光长年纪不长脑子,整日里吵吵嚷嚷。”

大哥发话,这当弟弟的都安静下来。

常安开口道“七弟,你还是深思熟虑再做决定才好,等离开京城,你便知道这天底下的地方,还是京城最为繁华。”

“再者,地方多有豪强,即使你成了当地的父母官,只怕也不能随心所欲,反倒是处处受制。”

常安是从云州来的,反倒是知道父母官才难当,怕这妻弟兼好友一头热的扎进去,到时候遍体鳞伤。

赵云安却早已想过这些,他只说“这些我都想过,但还是想去试一试。”

赵云衢点了点头,忽然扔下了另一个炸弹“其实今日我找你们过来,也是想商量此事。”

“大哥,你同意七弟外放”

赵云昇奇怪道,他还以为家里头这么疼爱七弟,肯定舍不得他外放吃苦头的。

谁知赵云衢却说“不只是七弟,还有你与六妹夫。”

“什么”

赵云昇脸色一沉“大哥,我在翰林院干得好好的,你,你不能为了七弟,就把我打发出去吧”

常安倒是没急着质问,不知想到什么,低声问道“可是京中有变”

赵云衢摇了摇头,只说“这是父亲的意思。”

“父亲”赵云昇还要抱怨,但听着是永昌伯的意思,又把一肚子的抱怨压了下去。

“父亲的意思也是,你们已经在翰林院待了几年,继续待下去效果也不大,倒不如外放出去历练历练,反倒是能搏一搏。”

常安一听是老丈人的意思,心底先愿意了三分,他并未追问原因,只是说“可是去哪儿”

“这个再议。”

赵云衢扫了眼二弟,又说“太子年幼,如今朝中看似稳定,实则暗潮不断。”

“陛下连连发作,就连程大人也吃了挂落,你们留在京中反倒是不稳。”

赵云昇是不愿意外放的,但看着大哥的脸色,他还是沉默下来。

常安倒是说道“全凭大哥做主。”

赵云衢点了点头“如果你们都不反对,此事我来办。”

“三弟,你带着三弟妹回家多走动走动,若是沈家愿意帮忙,外放也不是不行。”

赵云平果然心动起来。

赵云安原本想着外放,这会儿听了赵云衢的话,心底又有些不安起来。

他下意识的打量着大哥,但见他脸色平静,似乎并无隐情,便问道“大哥,那你呢”

“我自然那是要留在京城的。”

赵云衢打趣了一句“如果大哥都不在,到时候你惹了祸,谁能伸手将你捞回来。”

他是永昌伯府的嫡长子,亦是世子,皇帝是不会放心让他离开京城的。

赵云安哈哈一笑“大哥放心,弟弟外放后一定好好干,等将来大哥觉得累了,便来投奔弟弟也不错。”

这时赵云安还不知道,自己这句玩笑话,竟是一语成谶。

赵云衢打定了主意,第二天,折子便到了皇帝跟前。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