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 188. 番外1 终于拥有,不再渴望。…

萧家五个孩子, 四女一儿,作为家中老三,萧爱云感觉自己是最不受重视的那一个。

毛巾厂的老房子只有两间卧室,大姐萧爱雪、二姐萧爱霜一张床, 萧爱云和四妹萧爱霞一张床, 四个女孩一间房。父母和五弟萧爱勇一间屋。

父亲萧刚白天上班,晚上和工友喝酒打牌;母亲裴淑芬上完班回来做饭、洗衣、收拾房间, 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双职工收入加起来六十几块钱, 住一套单位分的旧宿舍楼,抚养五个孩子真的是精力交瘁,只求他们吃饱穿暖不生病、乖乖听话不闹事就好, 哪还顾得上什么心理健康、什么情绪管理除了最小的儿子受宠一点,四个女儿都是放养。

家里资源只有那么多, 父母关爱只有一点点, 所以一切都得靠抢。

抢着上厕所、抢着洗澡、抢新衣服、抢鞋子、抢文具、抢爸妈的关注

大姐、二姐占着先出生的优势。那个时候父母年轻、双职工收入对比农村条件好, 家里伙食好,孩子营养充足身体好。只不过父母没有什么养孩子的经验,打骂是常有的事,因此萧爱雪、萧爱霜强势、冲动、脾气火爆。

到了萧爱云,连着三个女儿的出生让萧刚很烦躁,旁边工友指指点点说他们家没生儿子的命, 萧刚受不了闲言碎语对老三爱理不理,裴淑芬以泪洗面自然也疏忽了孩子。

萧爱霞是老四, 她的出生更不受待见。总是捡姐姐们剩下的,成了个小可怜。因此养成了沉默内向的个性。直到老五萧爱勇的出生,萧刚与裴淑芬腰杆终于挺直,这个家里才有了笑容。

萧爱云夹在中间, 与小妹萧爱霞睡一张床,她和小妹是这个大家庭里最弱小的存在。只不过萧爱霞好歹还有萧爱云关心爱护,萧爱云却孤零零一个,爹不疼、娘不爱、姐姐欺负。

萧爱云天生性格要强,看不惯大姐、二姐自私霸道、没事总喜欢使唤妹妹彰显存在感,平时没少在家里争吵,练成一张利索小嘴。

只是这份利索并没有受到父母喜爱,听得最多的地是呵斥。

吵什么吵烦死了

就你嘴巴多,一天到晚吵吵吵,安生点不行吗

为一点小事争争争,一辈子都没出息

萧爱雪、萧爱霜得意洋洋地叉着腰“你嘴皮子厉害又怎么样会讲道理又怎么样咱们这个家啊,根本就不是个讲道理的地方有本事就来抢啊,抢赢了、打赢了就算你狠。”

都说有理走遍天下,可这一套在萧家也没有用。父母没什么文化,讲究的是以力服人,家长掌握绝对权威,不听话就打,管你有没有道理。

都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可这一套在萧家没用。父母的偏心非常明显,在他们心目中,最爱的是给让他们找回自信的儿子,其次是老大、老二,至于老三、老四,那都是多余的。

萧爱云将这份被忽视的心酸化作读书的动力,在课本、教室、考试中寻找一份存在感。

学习的反馈是迅速、正向的。

课堂问题回答好,老师会表扬;

作业做得好,同学会夸奖;

考试成绩好,拿着奖状回家,邻居们都会竖大拇指。

即使是平时很少关心她的父母,听到旁人的夸赞也会真心实意地笑起来。

1973年,17岁的萧爱云高中毕业没有去处,知青办过来做工作让萧家出一个孩子上山下乡,父亲萧刚犯了难。

老大萧爱雪高职毕业运气好,正赶上毛巾厂招工,现在已经上班拿工资,肯定不能去。萧爱霜初中毕业之后没考上高中,待业几年之后天天在家里吵,没奈何萧母裴淑芬提前退休,让萧爱霜顶职进毛巾厂上班,今年刚刚进厂当学徒,也不能去。

老四萧爱霞、老五萧爱勇都还在读初中,年纪小,不顶事,去不了。

想来想去,似乎只有萧爱云合适。

萧刚还没张嘴,萧爱云已经主动开口“爸、妈,我去吧。”

家里五个孩子,儿子地位最高,父母不可能让他插队;两个姐姐已经是光荣的工人,绝对不会去当农民;小妹还在上初中,她受不住这样的苦。思来想去,似乎只有自己去才是最合适的。现在高考取消,高中毕业就待业,父亲不可能退休让自己顶职,留在家里吃闲饭肯定会被嫌弃,不如主动请缨,还能让父母多看一眼。

果然,当萧爱云主动报名,萧刚的脸色便轻松下来。

手心手背都是肉,他虽然重男轻女,但旧式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感还是在的,让他点名让谁去、谁不去,肯定会有负疚感。

1973年9月,萧爱云离开江城去往秀峰山农场。

秀峰山农场艰苦无比,修路队劳动强度大,萧爱云也曾深夜流泪,也曾埋怨过父母偏心,也曾恨过高考取消。但这一切,都在认识陶南风之后有了改变。

陶南风强大而不自知,体恤弱小;

陶南风沉默少语,看似冷清,却有一颗善良的心。

萧爱云与陶南风成了至交好友。

在陶南风那里,萧爱云平生第一次感觉到了安全,还有一份她一直在追寻的尊重与关注。

陶南风看出了萧爱云对她的依赖,主动询问“你想当老师吗有寒暑假,还能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萧爱云虽然心动,但却不敢离开陶南风。她害怕离开了陶南风,她又会变成那个被所有人忽视的小透明。

陶南风微笑着安慰她“我不是嫌弃你,只是觉得你总跟着我,没时间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当然想让你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一刹那萧爱云心中的灯被点亮。

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将知识传播给孩子们,这就是萧爱云最喜欢的工作。

顺利当上秀峰山小学的民办教师之后,1977年趁着高考恢复的机会一举考上大学,萧爱云成为江城师范学院的学生。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听到众人的恭喜,看到孩子们在讲台下为她鼓掌,萧爱云哭了。

她终于读上心心念念的大学,她终于勇敢一回,她终于有机会向父母证明自己谁说只有儿子才是父母的骄傲谁说我这一辈子没有出息

只可惜,这份自豪与快乐并没有维持太久,萧爱云很快就因为父母的偏心再次受到打击。

二姐萧爱霜结婚后公婆花钱给他们买了婚房搬出家里,大姐萧爱雪也心动了,找父母要钱买房。父母没钱,就把脑筋动到了萧爱云身上,一个电话把她从学校叫回来。

江城师范学院的住宿条件一般,六人间萧爱云在学校宿舍安下了家。农场待遇好,萧爱云的确攒了一些钱,但她还要供养被她一直带在身边读高中的小妹萧爱霞,还要读书、生活、孝顺父母,存折里只有一百多块钱。都给了大姐,她将来如果有什么事需要用钱怎么办

萧爱云拒绝了。

萧刚吼她“莫以为你读了几天书尾巴就上了天你就算当了大领导也还是我萧家的女儿。兄弟姐妹一条心互相帮助,这样才能把日子过好。你今天帮你大姐,哪天在外面受了气你大姐再帮你,这才叫一家人嘛。”

裴淑芬哀求她“爱云啊,你要是有钱就帮帮你大姐,这屋子真的是太挤了。你弟弟读书不行,你爸打算等他满了十六岁就退休让他顶职,那么大个子的一个男孩子,总不能一直跟我们住一个屋吧他将来结婚生子怎么住呢家里只有你一个人会读书、单位好,只能找你开口”

萧爱云一肚子的委屈没地方说。

一家人我需要帮助的什么你们不说一家人,我在农场吃苦受累的时候你们不说一家人,等到我好不容易立足有点钱你们就来说一家人

只能找我开口因为我努力、因为我混得好、因为我有钱,所以就应该贴补家里,这是什么道理

陶南风告诉大姐毛巾厂宿舍楼马上就能建成,不用花钱就能分到宿舍,这场争执才宣告结束,可是萧爱云心中的憋屈却没有消散。

等到过年时母亲愁眉苦脸地找她要钱,说家里钱都给了大姐、二姐添置新家,实在是周转不开,萧爱云的愤怒终于爆发。

她泪流满面,站在逼仄的旧宿舍楼客厅里,大声宣泄着她的情绪。

“爸、妈,你们能不能体谅一下我的困难从高中毕业我就插队下乡当知青,你们一根面条、一块蛋糕都没有给我寄过,我吃苦受累、差点死在暴风雨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关心过我我挑灯夜读、一边当民办教师一边复习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问过我我把小妹带到农场读高中,负担她所有学费、生活费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寄过一分钱

没有你们从来就没有真正关心过我

我在农场赚到十块钱都会托人送回来,八块给妈、两块给小妹;我逢年过节都会买东西孝敬父母,每个月都会给妈十块钱贴补家用,我真的尽力了。可是你们呢你们还在不断管我要钱,你们总认为我赚钱容易,就该拿出来给家里人共享。

你们眼里只有儿子,你们眼里只有大姐和二姐。他们三个才是你们的孩子,我和小妹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裴淑芬第一次听到萧爱云诉说委屈,心中不忍,哆嗦着嘴唇解释“你和爱霞也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我我也关心你们的。”

萧刚却嘴硬得很,一拍桌子“我是你爸生你养你,你一天到晚要我们关心你,你怎么不多关心关心爸妈我们这辈子也没享过什么福,为了你们五个勤扒苦做的,哪有那么多闲功夫”

萧爱雪撇了撇嘴“这年头哪一个过得容易你读书辛苦,难道我在毛巾厂当工人就轻松我和你姐夫窝在这一间屋子里,和老二、老四拉道帘子隔开住,你姐夫连翻个身都不敢,你以为我们是在江城享福啊”

萧爱霜哼了一声“老三你也别怪爸妈,手掌伸开五个手指头也有长有短,哪能整整齐齐一般长你日子过得好了帮衬一下大家很正常啊,有什么委屈的你现在读了大学,一毕业就能当上光荣的人民教师,每个月工资四、五十块,这是好事啊,怎么还哭上了”

萧爱勇有些茫然“三姐你为什么要哭不想给钱就不给嘛,反正钱在你手里也没人抢是不是”

萧爱云不知道还要怎样才能让父母、姐姐明白,从小被忽视的她,哪怕现在过得好了,依然心有不甘。

她想要的是公平,是父母发自内心的关爱是兄弟姐妹发自内心的尊重

不要把她的成功认为是幸运,不要把她的辛苦看作是矫情,不要把她的付出与奉献当作是理所当然。

可是,家里没有人懂她。

妈妈说“好了好了,你不给钱就算了,我去找隔壁张婶家借点儿。”

爸爸说“我们养你还养错了人要知道感恩。”

姐姐们说“老三现在不给钱还有理,又哭又闹的,真是搞不懂。”

萧爱霞悄悄对她说“三姐,你以后别老给妈钱,你给得多了他们总以为你有钱,你得学会哭穷。”

萧爱云看着脚背陷入沉思。

为什么自己过得好了就想给妈钱呢为什么自己没有小妹这么通透呢

因为她一直渴望从家里获得温情。

人越缺什么,就越想得到什么。

萧爱云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她就怕被忽视。她想让父母看到她的成绩与努力,她想让姐妹们看到她的付出与孝顺,她想让弟弟看到女儿比儿子更有用

可是,为什么不管她用什么方式,都得不到她想要的温情呢

这一份内心情感的缺失,直到她与郭俊智谈恋爱,才渐渐得到弥补。

郭俊智,人送外号“郭妞”,郭俊智是文化局子弟,从小学绘画、钢琴,极有艺术天赋,难得的是他性格柔和,说话轻言细语,当年和萧爱云一起报名,成为秀峰山小学的美术、音乐老师。

郭俊智从小受宠,父母用心培养,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他想学什么,就送他去学什么。他想画画,就帮他找美术老师;他想学琴,就送他去学钢琴。他不想学,也不强迫,总之一句话,你开心就好。

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多数都自信、阳光、随和。

郭俊智与女孩子打交道有些腼腆,平时很少和萧爱云说话,后来两人一起在小学上课,渐渐熟悉起来。不过萧爱云那个时候心里只有乔亚东,只把郭俊智当普通朋友。

郭俊智却上了心。

萧爱云外表看上去热情、爽朗、活泼,实际上却自卑、软弱、依赖性强。她的努力郭俊智都看在眼里,她对亲情的渴望郭俊智也感受得到。

当萧爱云来找他诉说心中苦闷时,郭俊智小心翼翼地问她“萧爱云,你要不要试着接受我,我们一起建一个家,一个你想要的那种温馨、温情、温暖的家”

萧爱云心动了。

如果没有办法从原生家庭获得,那自己亲手重建一个。

丢下对乔亚东的幻想,萧爱云终于接受了郭俊智的追求,和他谈起了恋爱。郭俊智的温柔、体贴、浪漫让她内心缺了的那一块渐渐填满。

公公婆婆都是文化人,说话轻言和语,从不干涉孩子的生活,这份尊重让萧爱云感觉到舒适而自在。

毕业后两人分配到江城十四中当老师,住进学校分配的住房,看到陈设简洁而温馨的小屋,刚刚怀孕的萧爱云落泪了。郭俊智知道她为什么掉眼泪,抱着她亲吻着她的眼皮,柔声安慰“你放心,我们会是好父母,我们会让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家。”

萧爱云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郭宁,她就是萧爱云的宁馨儿。

作为独生子女,郭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关心、爷爷奶奶疼爱、外公外婆喜欢,她自信、快乐、有礼貌,最喜欢抱着萧爱云的胳膊撒娇“妈妈,我最爱你呀。”

萧爱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贴心温柔的丈夫、一个懂事阳光的孩子,心满意足,面对渐渐老去的父母,对他们的埋怨烟消云散。

原生家庭受过的伤,有些人要用一生去愈合。

萧爱云无比庆幸,她有陶南风这个朋友,鼓励、引导她寻找到努力的方向。萧爱云也无比庆幸,她有郭俊智、郭宁相伴,一起搭建梦想中的家园。

终于拥有,不再渴望。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