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 第20章 卫生所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20章 卫生所

作者:胡六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7:20: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伴随着一群人的惊呼喧闹, 刚刚还略显冷清的农场卫生所顿时便忙碌紧张起来。

陈志路怀中抱着一个瘦弱的身影,一条纤细的胳膊软绵绵地耷拉着,鲜血自她指尖滴答落下。

陈志路身后还跟着几个修路队的队员, 扯开大嗓门喊“医生呢叫姜医生来有人摔下山崖,快救人呐”

姜坤是卫生所的外科医生, 专治跌打损伤、腰酸背痛。

刘丽丽从诊疗室走出来,看到情况危急也有些心慌“姜医生还没来,现在值班的只有我。”

陶南风与乔亚东听到修路队员熟悉的声音,赶紧跟着出来,陶南风守在门口, 留意着萧爱云的情况,乔亚东跑到陈志路面前“是谁怎么了”

陈志路的白色背心胸口血迹斑斑,面色焦灼“细妹给修路队送水, 路滑摔倒, 从山崖滚下来。”

怀中的瘦小身影动了动, 瘦得像根豆芽菜, 面孔煞白,衣服扯破多处,露出里面的棉花。

是细妹她额头破了一个洞,头发散乱, 浑身上下又是泥、又是血,看着很是吓人。

细妹一条腿扭曲成奇怪的形状,陈志路根本不敢碰触, 稍微动一动, 细妹便会痛苦的,显然疼痛难挡。

乔亚东面色一白“细妹是不是走的那条夺命路”

几个修路队队员一边派人去喊向北和姜医生,一边将人安放在病床, 安顿好了便开始骂那条该死的夺命路。

“就是那条破路一边是山崖一边是石壁,一条路统共就只有一米宽,每次走那段路老子都心惊肉跳,就怕掉下去。”

“去年向北带我们在这条路边密密地插上木桩子,做了个护栏,这才好了一些。”

“今天路面结冰,再加上风大,细妹人瘦,经不住,所以摔了。”

“好在这回细妹是和荷花一起来,荷花喊我们过去把她救上来。”

到了这个时候,知青们越发意识到修路的重要性。如果道路修通,细妹就不会摔倒。退一万步讲,就算摔倒也能及时送往曲屏镇中心医院,不至于在条件简陋的农场卫生所心惊胆战。

一阵兵荒马乱,姜医生和向北赶了过来。

姜医生检查之后,表面有些凝重“摔得太严重,小腿胫骨骨折有错位,轻微脑震荡,我要正骨、打石膏,你们赶紧补个挂号,把费用交了。”

向北一话不说掏了钱,配合姜医生正骨。

“咔嚓”一声脆响,昏迷中细妹痛得惨叫起来,吓得陈志路面色大变,以为姜医生把她的腿硬生生地掰断了。

姜医生的确有一套,不借助仪器设备只凭眼睛和手便能判断出骨头受伤情况,一推一拉再一转,错位的胫骨归位,打上石膏、用纱布缠上,再清理全身上下的伤口,该缝针的缝针,该消炎的消炎,该包扎的包扎,一直到中午才完成治疗。

萧爱云悠悠醒来,看到自己身在医院,双手包裹在一顶棉帽之中,身旁站着陶南风与乔亚东。

“我”她声音有些嘶哑。

见萧爱云终于醒来,陶南风终于松了一口气,凑到她跟前“你醒了”

“没事就好。”乔亚东微微一笑。

乔亚东的笑容落在萧爱云眼中,仿佛春风拂面。她抬起手,紧紧抓着棉帽,眼中噙着感激的泪水“谢谢你们。”

军绿色棉帽,内衬棕色毛皮,暖和厚实,萧爱云认得是乔亚东的帽子。

今天人虽昏沉,但并非完全没有意识,只是如同飘在海浪中的一艘小船,晃得她完全没办法说话、思考。陶南风背着她、陪着她,给她喂水、擦汗,她都知道。

乔亚东摆摆手,开玩笑地说“说什么客气话,我们革命友情深厚无比、坚不可破。”

“谢什么,我们是朋友。”陶南风挨着病床坐下,压了压被角。

萧爱云拉着她的手,眼中满是依赖“陶南风,多亏有你把我背到卫生所来。你不知道高烧的时候我好痛啊感觉骨头缝都在痛,痛得我只想哭。”

陶南风点了点头,她知道高烧是什么感觉,痛到在床上踡成一团,只有不断地喊着“妈妈”才能抵挡这种痛。

从七岁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将冯清娥娶回家,陶南风已经很久不敢触碰“妈妈”这个词语。陶悠很快就适应了继父的存在,热情亲密地喊陶守信为“爸”,但陶南风却只称呼继母为“冯姨”。

父亲和自己给予了冯春娥、陶悠最大的善念与尊重,可是换来的却不是温暖和感恩。陶南风有很多心事,一直藏在心底,因为她不喜欢激烈的冲突,担心让父亲为难。

旁边病床的细妹一直没有清醒,甚至开始呕吐。姜医生眉头紧锁,对向北说“脑震荡,我们这里治不了,赶紧送镇医院去拍片子,别耽误孩子病情。”

细妹的父亲范五福收到消息赶来,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拼命地磕头“向北,你救救她,你救救她,她还只有十一岁。医药费我会还给你的,将来有钱一定还。”

向北将这个才四十几岁就被苦难压得苍老的庄稼汉子扶起,道“范叔你放心,我一定救。”北坡与南坡虽然通行不易,但两边的村民沾亲带故,论起亲戚来向北得称呼细妹的父亲一声“叔”。

范五福千恩万谢,哽咽难言,黑瘦的脸上满是泪水,蹲在墙角捂住脑袋,自责与担忧让他整个人看着老了十岁。

看到这个为女儿生死揪心难过的父亲,陶南风心里很不是滋味。

细妹为什么会滚落山崖说到底还是细妹感谢修路队开通隧道,想把最甜最清的罗汉泉水送给修路队员们喝。

若是刁钻之人,恐怕早就哭闹不休我家细妹是因为你们摔下去的,那就得你们管可范五福是个老实人,明知细妹是因为给修路队队员送水而受伤,内心却对大家全无埋怨,提都不提送水一事,反而对大家送来看病感激涕零。

这样的村民,让陶南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原来这世间有冯春娥、陶悠那种得寸进尺的小人,更多的却是知恩图报的好人。

知道范五福家里困难,陶南风取出两块钱递给范叔“叔,这钱你收着,给细妹补营养。”

其余人看到陶南风拿钱出来,纷纷翻口袋找钱。一毛、两毛、五毛、一块零零碎碎的钞票送到范五福手中,他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你们都是好人,都是好人咧。”

接下来,向北安排一副担架,由四名体格健壮的修路队队员轮流抬着,在范叔的陪同之下将细妹送下山去,嘱咐了一句“看这天气,马上就会下雪。你们快去快回,如果大雪封山恐怕难得回农场,只能等雪化。”

听到这话,陶南风心中一惊,明眸清澈,认真地看着向北“大雪封山”

向北还没回话,几个修路队队员抢着说话。

“你们这些新来的知青还不知道吧秀峰山海拔高,十一月底就会下雪。一旦下雪山路难行,只能困在山上,这就叫大雪封山。”

“前一阵子不是让你们储藏土豆、玉米吗就是冬天缺蔬菜,要存口粮啊。”

“不过你们也别怕,下雪也不是只有坏处。按照农场惯例,只要一下雪就会杀猪分肉。”

听到这里,几个江城来的知青不知深浅,眼中带出丝兴奋“真的有肉吃”

向北点点头“后勤科已经开始做准备。”眼前这些都是孩子,光知道有肉吃,却没有想过养猪场那十几头猪能够顶多久到后来食物匮乏、严寒难挡,秀峰山的冬天真的非常难熬。

陶南风问“下雪了,还能修路吗”

向北摇头“不能,所有工作都得停下。等到下雪你们就会知道,山上的风雪非常大,根本没办法出门。”

陶南风定定地望着向北,从他的眼中看到隐忧。如果连门都出不了,那得是多大的风雪

刚刚还期待着分肉吃的知青也明白过来,开始紧张起来。

“只能呆在屋里吗那我们得多备些柴火。”

“农场会按时给我们发米粮吗”

“邮递员不能上山了吧那我怎么和家里人联系”

“完了完了,我得赶紧下山跟家里人说一声。谁知道这雪要下多久,要是我爸妈一直收不到我的信,连年都过不好。”

听到知青都在担忧与家人的联系,陶南风抿着唇、双手紧握。到底为什么,写了几封信回去都没有回音不会是父亲出了什么变故吧

越想越怕,双手越攥越紧,指节开始泛白。

向北的目光落在陶南风的手上,若有所思“这样,明天放大家的假,你们一起到曲屏镇去一趟,邮局、供销社、布店想寄信的寄信,想买什么就买,赶紧安排一下。如果要预支工资的,等下去财务室打个条领钱,我来签字。”

听到向北这话,所有知青都欢呼起来。

“好耶向场长真是我们的好领导。”

“回去就写信,多写点,让家里人放心。”

“快点快点,领钱买鸡蛋糕,哦不,鸡蛋糕不经放,还是多买点发饼存着。”

发饼是当地一种零食,发酵的面饼,烤得硬硬的,小麦香混着碱味,风味独特,很扛饿,还耐保存。

一时间,刚才因为萧爱云发烧、细妹摔伤而沉郁的氛围渐渐消散,就连萧爱云都恨不得从病床上爬起来赶紧回去写信。

因为有姜医生拦住,萧爱云只得眼泪汪汪地拉着陶南风的手叮嘱“你帮我领钱,等下带信纸和钢笔过来,我把信写好你明天记得帮我把信寄出去啊。”

思乡心切的知青们此刻一颗心全在如何与家人联系上,刘丽丽笑眯眯对陶南风说“你放心去吧,这里有我呢。”

陶南风点头离开,与众人一起到财务室预支了下个月的十六块钱补助,给萧爱云送去纸笔之后,匆匆赶回知青点。

李惠兰和叶勤还没下工,屋里只有陶南风一个人。

寒风在窗外呼啸,陶南风却觉得胸口似有一团小小火焰在燃烧。她坐在桌前,铺开信纸,拿起钢笔,提笔写下一行字。

“爸,你还好吗”

眼前的字迹变得有些模糊,陶南风抬眸看向木窗。浅色窗帘轻轻扬起,仿佛在温柔地安抚着她。

“爸,我在农场挺好的,天气渐冷,眼见得大雪将至,可能会有一段时间不能给你写信”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