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 第31章 穿书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31章 穿书

作者:胡六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7:20: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修路队日夜奋战, 一丝也不敢懈怠。

道路从山上开始一点点向山下推进,眼看着只剩下最后五里路,修路队队员们一个个主动加班, 延长工作时间, 恨不得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利用起来。

越是看得到希望,心情愈加迫切。

陶南风将茅草房修建工作交给胡焕新,反正制土砖、压茅草的技术他都娴熟, 自己则和萧爱云一起继续加入到修路队工作中去。

虽说当了基建科科长, 但陶南风更爱在施工现场工作。

摸得到、碰得着, 每一锄头都能锄出一方土;每一铁锤都能凿出一块石, 看着道路在眼前一点点成型, 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直到这一刻, 陶南风才真正理解父亲为什么总不在家里, 因为他也对这种感觉着迷吧

小时候父亲忙于工作, 幼小的自己与继母、陶悠朝夕相处,那个时候自己觉得被排挤, 对父亲生出一丝怨气。可是现在,相隔千里、书信相联,心中的那一点点怨气消散于无形。

夜里,煤油灯下, 陶南风会给父亲写信。

“您送来的山地建筑施工手册非常实用, 我照着设计图改良了一下, 现在茅草屋顶不会再被风刮走,也不会漏雨, 很有些野趣,附图于后。”

父亲回信“小图已转给此书作者秦为清,你秦叔叔听闻此书对你有用, 心中颇为欣慰。待此书修订之时会将小图补充进去。”

陶南风“道路设计不如建筑设计复杂,但考虑的问题一样不少。山路多曲线,如何适应地形、避让障碍,路线圆滑、顺畅、美观,每一样都得动脑筋。”

陶教授“寄来道路设计规范两本,望认真学习。基建科科长责任重大,需用心、尽力、尽责。”

陶南风“今年太忙,不知道家中一切可好如果能够在下雪之前通路、通车,或许能抽出时间回家过年。”

陶教授“家中一切正常,我依然经常出差。一年半没有见到吾儿南风,甚是想念,盼农场道路早日通车,我在家等你归来。”

看到父亲那一句“吾儿南风甚是想念,等你归来”,陶南风的思亲之情涌上心头,对着信纸怔怔发呆。

印象中父亲总是冷着脸,嘴角微微向下,显得十分严肃。只有当继母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陶悠拉着他衣袖撒娇时,才会无奈地笑一笑。

每当这个时候,陶南风就会躲得远远的。

仿佛父亲、继母、陶悠他们才是一家人,自己只是个借住的客人。

与陶悠换了工作安排,陶南风来到艰苦农场、陶悠去了清闲的图书馆,而这一切都是趁着父亲外出时继母擅自做出的决定。

父亲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对陶南风不再吝惜言语,将那份深藏于心底的爱与想念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父亲是爱自己的。

感受到这一点,陶南风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虽然母亲已不在人间,但自己与父亲的血缘牵绊却依然深刻。

想到这里,陶南风走到宿舍堆放行李的地方,打开暗红色藤箱,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光翻找着什么。

“找什么呀我帮你掌灯。”萧爱云举着煤油着灯走过来,豆大的灯光映照之下,藤箱深处有一点翠色闪过。

陶南风赶紧将玉扣收入手掌之中,应了一声,合上藤箱。

触手温润,这是母亲留给自己的一点念想。虽说戴着它会做恶梦,但每一个梦都在为陶南风助力。

第一个梦,提醒她茅草房会垮塌;

第二个梦,让她力大无穷;

第三个梦,送给她挖洞技能。

只是在第三个梦之后,因为在末世停留时间长让她有了心理阴影,这才将玉扣解下藏在藤箱之中。

现在

陶南风再没有半分犹豫,悄悄将玉扣红绳展开,再一次挂在颈脖之上。心中有爱,何惧末世

这一晚,梦境如期而至。

陶南风发现自己来到一个陌生世界,左右观察之后长吁了一口气还好,不是末世。

四下里一片白茫茫,只看到一本金光灿灿的书浮在空中。

走近一看,封面上有十个黑乎乎的大字穿书七零之我才是主角。

穿书、七零、我是女主这莫名其妙的文名让陶南风一头雾水。慢慢走近,无风自动,书页开始缓缓翻动。

“陶悠第一次见到陶南风,她穿着一条淡绿色泡泡袖连衣裙,裙角绣着一只小黄鸡的,漂亮得就像百货商店玻璃橱窗里的洋娃娃。

那个时候陶悠想,这一切都可以是我的。

大学教授陶守信,儒雅、有礼、温和、尊重人,见到陶悠时微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在她掌心放上一颗糖,微笑着说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那个时候陶悠就在想,这才是我想要的爸爸

不是那个一下班就喝酒吹牛的爸爸,不是那个一喝酒就发疯的爸爸,不是那个穿着满身机油味工装服的爸爸,也不是那个只知道扯着自己辫子骂赔钱货的爸爸。

终于,牵着母亲的手走进江城建筑大学教授楼,陶悠心里想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会比那个娇气的陶南风更爱爸爸、更懂事、更招人喜欢,我才是陶家的主角”

陶悠、陶南风、陶守信

这竟然是一本书我与家人的名字竟然出现在一本书里

一阵金光闪耀,陶南风眼前一花,整个人陡然被抛出这个白茫茫的世界。

窗外晨曦微露,天亮了。

一整天,陶南风都有些心事重重,在修路队干活显得魂不守舍。萧爱云担忧地看着她“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陶南风抬眸看向萧爱云“我们有没有可能生活在一本书里”

萧爱云愣了一下,忽然大声笑了起来“太虚幻境你是读红楼梦读糊涂了吧似梦非梦,似真似幻。”

萧爱云的笑声清脆,引来修路队队员的注目“笑什么呢,萧知青,说来也让我们开心开心。”

萧爱云白了他们一眼,“嘁”了一声。

修路队的人都哈哈笑了起来,挑的挑土、挖的挖泥,热火朝天中,有人领头唱起了劳动号子。

“太阳出来么,墩啊墩

小半边呀,火呀火火

挑起那黄土,墩啊墩

上山坡呀,火呀火火”

改编自湖北大冶方言民歌打硪歌

朴实的语言、简单的音律、嘹亮的歌声,给了陶南风一份真实感。

不管是不是生活在一本书里,至少眼前这个尘土漫天的热闹工地、认真劳动的人们都是真实存在的。

或许,这只是梦境的另一种提醒,告诉她要小心陶悠,她充满野心,觊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明明她本姓王,却还妄想成为陶家的主角呢。

我和父亲,都不是傻瓜,我们只是善良。

想到这里,陶南风微微一笑,撸起袖子,挑起一担黄泥,腰部微微发力,稳稳迈开步伐,加入到挑土的队伍之中。

泥尘飞扬,简单而重复的体力劳动让她的思想渐渐变得轻松,熟悉的暖流让全身上下充满力量感。因为五音不全,陶南风不敢扯开嗓子唱歌,只能悄悄哼着不成调的曲子,昂首走在这条渐渐平整的道路上。

接下来的日子,白天劳动,晚上做梦,书中故事一点点清晰起来。

1975年1月,寒气逼人。

当通往曲屏镇的道路最后一米铺成,与镇上马路相连时,所有修路队队员都扔开工具、帽子、外套疯了一样欢呼起来。

“修通了”

“我们的马路修好了”

“秀峰山的路修通了”

第一辆汽车披红挂彩开进秀峰山农场,停在场部空地,那长长的喇叭声引来所有农场职工的围观。

“我们秀峰山终于能通汽车了”

“以后邮递员直接开车上来,天天都能收信、寄信。”

“我们的玉米可以用车拖下山,多方便”

“再也不怕大雪封山了”

是啊,再也不怕大雪封山,过年可以回家了。

陶南风站在人群之中,听到向北大声宣布“三天之后,秀峰山与曲屏镇正式通车”

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响起。

陶南风双手背在身后,脑中闪过自己梦中所见。

陶悠是书中女主,而陶南风却是一名炮灰女配。

在报名上山下乡之后,陶悠察觉母亲意图,当冯清娥故意推她之时顺势摔倒,摔断锁骨。母女俩合演了一出戏,哄着涉世不深的陶南风同意下乡当知青,而陶悠顺理成章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管理员。

命运就从这里开始发生变化。

书中陶南风没有带走母亲留下的玉扣,而是将它放在父亲书房抽屉里。

因为身体柔弱,书中陶南风在农场吃了不少苦头,茅草房垮塌那一天被雨淋湿、受到惊吓,自此缠绵病榻,没有撑过第一个冬天,她死之时还没有满十八岁。

因为陶南风的早亡,陶守信沉默而自责,瞬间老了十岁。陶悠跪在他面前流泪、道歉,但陶守信依然冷漠,搬出宿舍独自居住,五年后溘然而逝。

陶悠很有韧性,当陶守信生病之时用心陪伴、照顾,得到所有人的夸赞与认可。而陶守信的人脉资源、一屋子字画古籍全由陶悠接手。

1977年高考恢复,陶悠顺利考上大学,在校园邂逅乔亚东。乔亚东自责在知青点对陶南风疏于照顾,将一腔情意转移到陶悠身上,两人相爱相知,一起读书、创业,成为九十年代著名的房地产商,自此走上人生巅峰。

她创业的第一桶金,便来自陶守信书房里的那一枚倾城玉扣。

由愤怒到平静,陶南风在梦境中渐渐成长。

是时候返家,看清楚那对母女的嘴脸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