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 第98章 提亲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98章 提亲

作者:胡六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7:20: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陶守信一看, 来人是系主任黄家发,若有所感,快步迎上前。

“黄主任, 什么好消息”

黄家发喜笑颜开,微胖的脸庞带着汗, 他压低声音说“考研成绩出来了, 咱们进屋说话。”

陶守信一听,转头看向陶南风。

陶南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既然考研成绩出来, 那她肯定是考上了

先前说给她免试指标, 陶南风偏要自己考一考,天道酬勤,看来成绩还不错。

陶守信与黄家发并肩而行,陶南风小跑回家, 赶紧把院门、房门打开,提前泡好茶, 等着父亲与黄老师进来。

进到屋后,黄家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兴奋地说“陶教授, 你真是小看了南风。这回你猜她考了第几名”

陶守信试探着说“前十”

黄家发哈哈一笑“何止她是第三名,凭她的成绩, 妥妥录取。”

陶守信很高兴,却又不敢过分表露, 便抿着唇微笑“多谢、多谢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黄家发接过陶南风送过来的绿茶,轻啜一口, 有些诧异“这是今年的新茶,口感很好,还带着股桂花香, 从哪里弄来的”

陶南风笑着从橱柜里取下一个铁盒,里头装着大约二两今天明前茶。

“黄伯伯,这是院后村自产的桂山新茶,您拿回去尝尝。”

院后村北面便是桂山,山上多有野生的桂花树、茶树,村民自制的绿茶带着股甜蜜蜜的桂花香味,陶南风尝过之后便找村长买了一斤。

黄家发没有讲客气,笑着收了这份礼物。

“今年九月,南风就可以入校读研了,到时候把户籍关系也转回来,再不用去农场吃苦受累了。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当老师,接你爸的班,怎么样”

陶南风笑了笑“谢谢黄伯伯关心。”

寒暄了几句,黄家发咳嗽两声,终于把自己登门造访的目的说了出来。

“老陶,是这样啊,你看你家南风的成绩这么高,那个免试指标要不要让出来”

陶守信愣了一下“怎么,黄主任你有想关照的人”

黄家发搓搓手,显然对自己索要指标感觉有些惭愧。毕竟当初陶守信为了女儿请大家吃饭、喝酒,而且陶南风又有全国设计的银奖,拿下指标名正言顺。

现在将这个指标让出来,需要陶守信与他一起去学校招生办说明情况,还要打报告,麻烦得很。

黄家发叹了一口气,拿出一个厚厚的大号牛皮纸信封,信封上的毛笔字苍劲有力,一下子就吸引了陶守信的目光。

黄家发把信封放在茶几上,一边示意陶守信打开来看,一边解释。

“这是鄂西北边远山区的考生,在报考研究生之后寄给我的。他名叫范至诚,从小就爱好古代建筑,江城人,高一没读完正赶上运动,因为家里有个姐姐,所以主动报名上山下乡,被分配到边远山区当知青。”

陶守信打开信封,从里面抽出厚厚一迭信纸、还有一个自行装订的小册子。

“我事先声明啊,这名考生我并不认识,也不是什么亲戚,我想为他争取一个免试指标,真是惜才。你看看、你看看”

陶守信展开那一迭信纸。

全是手绘建筑图,线描建筑,线条优美、栩栩如生。

陶守信眼睛一亮“这孩子有绘画基础,透视感很强,线条稳,的确是个好苗子。”

得到陶守信肯定,黄家发也高兴起来,翻开那本小册子,拿到陶守信面前。

“你看,这是他利用工作之余到处走访记录,对鄂西北民居,包括土家吊脚楼、牌坊楼、明清古民居在内的相关资料。建筑平面、结构特征、风土人情均记录在这本册子上。”

陶守信很是惊喜,拿过小册子爱不释手“这是非常难得的资料啊,我前年就准备编写鄂西北民居实录,不错、不错这孩子是个非常好的科研人才。”

黄家发看陶守信对自己推荐的人才有些意动,便继续刚才的话题。

“这次的考研成绩出来了,范至诚的专业课分数很高,但是英语和政治完全不行,排名第七十七,根本录取不了。”

陶守信一边细细地看着范至诚的作品,一边倾听着黄家发的话,并没有马上表态。

“他毕竟只读了高一,基础知识不行。他今年27岁,去年报名高考,自己也知道没戏。后来打听到考研可以同等学历报考,便试着找单位推荐,报了名。

三月份收到我们学校寄过去的准考证后,他也收到高考落榜的消息,便全力备考我们学校的研究生。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打听到我的名字,精选自己的作品寄了过来,还附上一封非常诚恳的信,表达出自己从小跟长辈学书法、绘画,有良好的艺术基础,希望能够进我们江城建筑大学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

陶守信从那迭信纸里抽出两页。

黄家发说“对,这就是他写的信。老陶你看一看,再做决定。”

陶守信点点头,认真读了起来。

看完,他长叹一声,将信递给陶南风“南风,你也看看。这孩子是真的很喜欢建筑,难得的赤诚求学之心啊。”

陶南风站在一旁听父亲与黄主任说话,也很好奇这个范至诚是何许人物。她接过信,第一眼便那隽秀的书法所吸引。

难怪说是从小修习书法,这是童子功啊。

如果不是那一场运动,恐怕他早就读完高中,读大学,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了。

范至诚在信中先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热情洋溢地把自己对建筑、尤其是古建筑的喜爱写在纸面,最后诚恳地说了自荐的话。

尊敬的黄教授,我是江城人,这是一座有历史的城市。高山、名楼、小巷、老屋、滔滔的扬子江,还有那早点、名小吃、美食

离开江城的这十二年里,我没有一天不在思念着江城的山水、家人,还有街坊、里弄、石板路。

我在鄂西北农场从事基建工作,闲时亦会四处搜寻有趣的老宅、古楼、居民。也是这份热爱支撑着我快乐、充实地生活着。

希望能够有幸成为江城建筑大学的研究生,跟着老师们系统学习建筑专业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建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看到这里,陶南风也动容了。

这个范至诚竟然在农场当知青当了十二年

从1966年到1978年,这漫长的十二年里,他的青春、他的汗水,都洒在那一片艰苦的山区农场里。

即使是这样,他对建筑的热爱依然不改。

她抬起头,与父亲目光相对,从对方的眼神里都看到了赞赏。

陶守信对黄家发说“你看他的报考信息吗,一切属实”

黄家发点点头“的确是鄂西高川县泉山农场的考生,祖籍江城。他的字、画、书册,这些都作不得假的。”

陶守信站起身“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范至诚是个人才,这个免试指标就给他吧。”

黄家发兴奋起身“老陶仗义,走”

两个四、五十岁的教授,顾不得正是吃饭的时间,收拾好桌面上的资料,勾肩搭背地出门,去找招生办的负责人。

看着他俩边走边说,为发现一个建筑人才而欢欣鼓舞的模样,陶南风内心暖暖的。

到食堂随便吃了点儿,陶南风坐在窗边给向北写信。

“房子主体结构修缮已经完成,最近准备刷墙、铺木地板。我和爸今天到信托商店买了全套家具,下周周日送来。那个时候地板安装已经完工,只剩下院子慢慢修整了。”

信刚刚开始写,便听到院子外传来向北的声音。

“南风南风”

陶南风以为是自己幻听,放下笔仔细听了听,顿时心花怒放,急急地奔了出来。

夜色里,院门外。

向北高大的身影就站在那里。

陶南风笑得眉眼弯弯,跑过来打开院门,强忍着要投入他怀抱的渴望,问道“怎么今天来了也没发个电报告诉我。”

向北低头看着这张焕发着喜悦的脸庞,心里仿佛有粉红色的泡泡在往外冒。

陶南风额前碎发一直在向北的眼前飘,绕得向北心里痒痒的,他抬起手将那缕调皮的挽到耳后,柔声道“我爸妈一起过来,上门提亲。”

陶南风忙朝他身后张望“你爸妈来了,人呢”

向北道“我先把他们安置在招待所,我妈说一路风尘仆仆,一定得换洗身新衣服再来,毕竟是第一次上门,他们有点紧张,怕失礼。”

陶南风咬了咬唇,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哪来那么多礼节,在农场的时候我和我爸不知道在你家吃了多少饭。”

向北叹了一口气“老一辈人讲究,由他们吧。我妈坐我的车有点晕,吐了两回,先在招待所休整一下也好。”

让长辈舟车劳顿,陶南风有些过意不去“我爸出去办事,我先过去看望一下你爸妈,你等着。”

不等向北说话,陶南风已经翩然转身进屋。

她换了身连衣长裙,对着镜子整理妆容,觉得看上去还不错,便准备出门。

刚刚走到门口,却被向北一把抱住,热烈而深长的吻铺天盖地而来,那滔天的温柔与深情让陶南风脚有些发软。

待得这个吻结束,向北看着陶南风,声音带着一份沙哑。

“这些时间你辛苦了,屋子装修很累吧”

陶南风将头埋在他的胸膛,嘴角带笑“还好,我喜欢盖房子,何况这是我们俩的房子。”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