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狼行三国 >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身登九五 十五

狼行三国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身登九五 十五

作者:诸葛不要太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2 07:22: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马年即将到来,在这里给各位书友拜年了,大家新年快乐

燕王府刘毅与蔡琰的主院落之内,大堂中的木架上高挂着一件上绣百条金龙图案的黄袍,五日之后燕王便要率领文武百官在天坛祭祀,正式登基为帝,随后盛大的阅兵仪式亦将在北平城中展开。虽然此时战事尚未结束,各大主力军都在前线未及撤回,但月余的时间也给让他们足以快马往返与两地之间了。燕王的登基之礼非同小可,各军都有千骑回京相贺,加上驻守此地的青龙营及各部留守士卒,参加此次北平阅兵的人数将超过五万,无论场面还是规模都为大汉之冠。

本来除了在荆襄之地与孙曹联军鏖战的贾诩及徐晃等大将难以脱身之外,似太史慈、高顺、颜良、文丑等这般统领一级的战将皆有亲自回京之心,他们的部下暂时没有作战任务,燕军两年方略之间的整军又对中层军官的领导能力进行了有力的整训,因此即或一众大将不在军中对其战力并不会有致命的影响,可燕王却言眼前一切还是要以战事为重,各军大将身负重任不可擅离,自会有旨与众人同贺。

对刘毅而言这登上帝位绝不是他目标的终结而恰恰可说是一个开始,之后他还有更多的理想和抱负要借此而行,从起兵之时到位尊九五让他更加享受的是其中的过程,至于这个仪式如何倒并不太过在意,一切自还有规定的礼数。眼下最为重要的还是加紧对南方三雄的消耗牵制,原本他给自己定下的一统天下之期乃是十年,如今只不过过了三年,可随着这场战役的大胜刘毅已然有把握将这个过程大大缩短,三年,再有三年他就能将曹刘孙三雄一一扫平。这当然不会是他的一种臆想,而是通过详细分析论证之后方才得出的最后结论。

曹军的战力刘毅向来最为了解,而扬州军经过此次过马一战以及之后的那场追击亦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虽亦是操练精良士气不俗但终因成军时间过短在战力上和百战燕军对比还有着一段差距,唯有关羽麾下的丹阳精兵方可与之一争长短,但兵员数量终究是刘备软肋表面上看刘玄德诸葛孔明这番渡江前来有些劳师袭远一无所得更还折损不轻。可在此战之中刘毅不会否认自己占据了运气,过马一战就是明证,而之前扬州军的种种惑敌之计声东击西以及之后撤退之中的决绝果断都将刘备诸葛的用兵之能显露无疑,也堪为燕军劲敌。

当然相比曹操根基不稳或者是沉淀不够厚实始终是扬州最大弱点所在,今后有甘宁的飞虎军坐镇**水寨且水军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之中朗生绝不会似两年方略那般再给刘玄德平稳发展的机会,在实力悬殊面前纵使孔明陆逊有千般妙计,万般奇策怕亦难有用武之地前番兴霸亲自作书与大哥,一来言兄长登位自己定要亲到北平为贺,飞虎军有士元轩郎等人坐镇定不会坏了兄长大事,这其二便是要对扬州水军发动不间断的袭扰,逐步消耗对方的力量,周瑜水军在大战之后退回荆南,飞虎军单独面对扬州水军便是处在绝对的优势之上。

十八年前三人与虞山山林之中结义,之后联手闯荡天下,而今刘毅已成大汉最有实力之人,而甘赵二人亦是手握雄兵坐镇一方的大员,这个变化不可谓不大,在其中兴霸子龙皆对大哥感激不尽,倘若没有刘毅,他们都很有可能只是一勇之夫而绝无今日的地位风光眼下大哥称帝登上大汉的权力巅峰,亦是二人多年心中所愿,怎能不亲临现场与生死兄弟共襄盛举当然以甘宁与赵云的为人绝不会不顾大局,豫州燕军三大主力正在休整,太史子义高亭轩高敬方皆是不可多得的良将,而扬州方面经大战之后已然无力北犯,不与荆南水军形成合力长江一线燕军都可稳如泰山,二人这才有联袂北上的决定。

飞虎军小规模出击利用战船的优势对扬州水军进行连续不断的打击乃是凤雏庞统和徐元直细商之后向甘宁提出的建议,此战术也是建立在燕王不断对南方三雄施加压力,使之无法全力发展的基础之上。刘玄德渡江而来虽是未对战局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可在庞统心中还是有着一份自责,对方的行军布阵以及种种安排定是出自孔明之手,而自己判断出他的意图所在还是晚了一步,亏得燕王当机立断方才有此大胜,否则说不得战局还要再起波澜对此刘毅倒是并不在意,出于对大局的顾及庞统用兵不得不以稳正为主,孔明此次却险到了几处,凤雏未曾料及他自己还不是一般无需在此有过多的想法。

在南阳进行的这场会战以徐晃龙骧军为中心箭头,白马并州二营侧翼为辅,其余各军亦为后援,此乃一个局部战场的局势,而整体战局也与之极为相似。倘若沿着长江将曹刘孙三雄的防御线比作一字长蛇阵,汉中张虎率十数万精锐陈军葭萌关下乃是看死了蛇头,贾诩郭嘉二人将主力集中在荆襄之间就是拦腰一刀要将蛇身截断,假使此战被燕军拿下荆州数郡不但孙策直接面临强大的威胁,刘曹二人亦会被分割开来,这种态势极其利于刘毅各个击破。以燕地如今的实力荆襄之战并不求速胜却是最为关键之处,身处徐南的飞虎军也应该给予一定的配合,庞统徐庶提出此番建议的出发点就在于钉死这条蛇尾

甘宁赵云都表达出了要联袂回京亲观兄长登上帝位的强烈心愿,刘毅也不会在此拂了二位生死兄弟的心愿,当年三人结义之时的誓言犹在耳边,如今自己身登九五之位也必然要对他们做出适当的安排。今世朗生乃是家中独子没有亲生兄弟,即使有恐怕也比不上三人纵横战阵同生共死十数年下来建立的这份深厚感情,有时候刘毅也会问自己,倘若另一个时空之中关羽的遭遇落在甘赵二人身上,他是否也会像刘玄德一般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亦只有他本人才能清楚知晓。

刘毅登上帝位,作为他的兄弟甘赵二人最合适的位置便是封王,高祖刘邦在平乱之后曾有白马之盟约定非刘姓不王,但吕后执掌大权却将此盟破坏殆尽虽说再没有出现过异姓为王的先例可刘毅只要想就总能找出合适的理由,在他心中可没有非刘姓不王的概念,分封同姓王也未必见得就那般保险,真正要顾及的还是对后世的影响。

从一县之长走到现在天下一人的地步,朗生靠的是百战百胜的沙场武功以及令世人不得不服的战略眼光与用人之能,只要他在就无人能对他的权威构成任何威胁,燕军对他的忠诚度更是毋庸置疑且以三兄弟之间的交情甘赵二人又岂会为不利于大哥之事问题并不在眼下,假若刘毅不在了,也许刘桓刘信与甘平赵统等人还能亲爱有加但他们的子女呢这份感情随着岁月的交替是会越来越淡的,其余似张虎贾诩郭嘉等人亦与甘赵二人相似,要如何才能使之长治久安

或许在华夏历史上多有出现的王朝更替之后便大杀功臣的根由便在于此,开国之君能凭借着自己的威望震慑一切,他们的后辈却未必做的到,尤其是那些与皇帝一同打江山的老臣。为了保护后辈的利益不受损及,自己的功业能够传承下去,老皇帝就对跟随他一起出生入死建立无数功勋的老臣子们举起了屠刀当然在这之中也有着臣子把握自己位置不正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家天下的观念在作祟。

刘毅的确希望他一手建立的强大帝国可以长久的传承下去,在华夏的历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使得百姓免遭另一个时空之中将来更多的灾难,这个传承未必就是只有刘家来独享,而应该是有德者居之有能者居之可身在这个时代很多事情是难以凭借他一人之力加以改变的,即使他身为皇帝也是如此。试想一下假使朗生此时提出民主的观念将会是何等结局怕是以他的力量与威势都难以掌控住局面,这个观念太过超越时代了,绝对不可能为当今之人所接收,强行推之只会使得天下乱局再现,说不定还会给华夏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

这亦是在刘毅心中最为为难的问题,历史上的王朝兴替他看的太多了,想要大汉得到全面的发展胜过另一个时空就必须要有一个大一统的长治久安的王朝出现,而在此时亦只有家天下这独一无二的道路可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后世埋下一些改革的种子,其中关键之处就在限制皇权,换言之便是限制如今他自己的权力,这绝非天方夜谭,两世为人的经历决定了刘毅具备这样的眼光与气度。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