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2083章 还预备了什么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2083章 还预备了什么

作者:雁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1-15 20:00:52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五阿哥与九阿哥都安静如鸡,更不要说舒舒跟瓜尔佳氏。

两人都低了头,准备着随时行礼。

倒是孩子们,年岁还小,不知皇权畏惧。

十八阿哥脸上带了笑,毫不掩饰的欢喜。

哥哥、嫂子们再体恤,也比不得父母亲近。

尼固珠瞪大了眼睛,有些纳闷,退后两步,小声问九阿哥道:“阿玛,汗玛法忙完了?”

都出来玩了,不当差了,那还能养家糊口么?

耳濡目染之下,尼固珠小小年纪,已经开始关心生计问题。

九阿哥点头,没有说别的,心中忍不住腹诽。

没想到汗阿玛是这样的汗阿玛,开始爱蹭席面了。

这样赶着饭口露面,得有好几回了。

五阿哥已经醒过神来,道:“汗阿玛,要不先去蒙古包里吧,外头日头晒。”

瞧着日头的位置,应该快到午初。

康熙没有回话,望向远处的临时校场。

摔跤跟射箭比试完了,可没有散场,还有人在那边较量。

因康熙穿着常服,没有往那边去,那边的侍卫还是如常。

康熙问五阿哥道:“你不是最喜欢摔跤么?怎么不上场?”

五阿哥老实道:“儿子摔了一回,不过没挑好对手,败在春林手下……”

说着,他指了指侍立在旁的春林,道:“是九阿哥府上的二等侍卫,能开十四力弓不说,这身上也练了硬功夫。”

康熙示意春林近前,有些印象,见他面嫩,忍不住问道:“多大了?”

看着像少年,还没有到盛年。

那就很厉害了。

再大几岁,弓力说不得更强。

春林是娃娃脸,不过年岁也确实不大,老实回道:“奴才二十……”

康熙对他有些印象,知晓是九贝勒府侍卫中的翘楚,只是因是独子单丁没有挑甲,点了点头道:“能胜了五贝勒,身手不错,当赏!”

说着,他望向旁边的梁九功。

梁九功拿了荷包上前。

春林双手接过,谢了赏赐。

五阿哥又介绍方才摔跤跟射箭比赛的魁首。

康熙认识色棱,对巴拉却没有印象。

看着这眉眼跟姓名,就是蒙古人。

只是蒙古人强壮虽强壮,可真要说起来个子反而不如满洲人高。

满洲中,海西四部的人比建州女真要高,东海三部比海西跟建州都高。

这个巴拉,算是蒙古人中的壮士了。

这样的身高,这样的体格,自己不该没有印象才是。

“你是今年刚补的侍卫?哪个旗的佐领?”

康熙问道。

巴拉恭敬回道:“是,奴才二月初补的侍卫,满洲正黄旗第一参领第十三佐领下人口。”

九阿哥在旁听着,多看了巴拉两眼。

要知道,能编入满洲八旗的蒙古佐领都是有数的,多是开国时的蒙古勋贵,基本上都是博尔济吉特氏,就是不知道是来自哪个部。

寻常旗丁,都编入蒙八旗。

康熙确实心里有数,道:“朕记得十三佐领是来自西拉木楞,那里的蒙古兵素来勇武。”

九阿哥听着这地名熟悉,低声问五阿哥道:“四子部的?我怎么没听说他们还有一支在京旗?”

五阿哥仔细想了想,道:“太宗时归附,随太宗出征有功,头领封了多罗郡王,划了游牧之地,还编了两个佐领进京。”

九阿哥想了想,就明白为什么四子部被拆分,如今还不显了。

这里原是林丹汗的右翼领地。

这些漠南蒙古的中部部落,跟满洲的关系不如东部各部亲密。

四子部人口还少,只有一个旗。

能得到封地,还能编入太宗名下佐领,这应该是在林丹汗生前归附过来的功臣。

不过到底曾为林丹汗属下,朝廷看重也有限。

巴拉也得了赏赐。

康熙爱才,又吩咐后头随行的领侍卫内大臣福善道:“看内班侍卫近日是否有缺?若是有缺,调巴拉入内班。”

所谓内班侍卫,既乾清宫侍卫,在御前听差的。

福善应了。

康熙又望向色棱,道:“这几年侍卫处的骑射都抓起来,你能得第一,不负这两年的辛苦。”

色棱是他安排补侍卫的,自然也晓得色棱进京后很是勤勉,每日里都要射百箭,一日不落。

色棱带了激动道:“奴才得皇上恩典进京当差,不敢懈怠,盼着能有一日尽奴才绵薄之力,为皇上主子尽忠。”

康熙点了点头,道:“晓得上进,不错……”

说着,也吩咐了福善一句,道:“色棱也候补内班侍卫。”

就是这样的身份,不好在内班侍卫上久待,可以在内班历练几年,放出侍卫处,资历有了,恩典也有了。

福善也记下。

同样是赏了色棱。

康熙扶了太后,带着一行人回蒙古包。

看着充满生活气息的蒙古包,康熙望向五阿哥。

他已经听禀告过,晓得都是五阿哥张罗的,倒是难得有这样仔细的时候。

太后居中上坐。

康熙坐在左手边,宜妃陪坐在右手边。

小辈就是坐在椅子上,东边是五阿哥跟十八阿哥、瓜尔佳氏、塔娜、尼固珠,西边是九阿哥、舒舒、丰生、阿克丹跟弘暄。

小孩子们之前不怕,如今进了屋子,却是会看大人脸色,也都安静下来。

一个个的,瞧着很是乖巧。

康熙正跟太后说起今年科尔沁部的亲人:“额涅要是想念亲人,就点人来朝。”

太后摇头道:“老一辈上了年岁,就别折腾了,小一辈没见过几回,见了也没有话说,三十七年能回去祭拜父母亲人,心事已了。”

康熙斟酌着道:“科尔沁距离京城太远,可是热河距离京城近,到时候额涅想要见人了,就去热河避暑,传召他们在热河朝见。”

太后点点头,道:“好,听皇帝的。”

见屋子里都安静下来,康熙望向众人。

跟儿子没有什么想说的,跟儿媳妇更不好说话了,他就看向几个小的。

眼见着十八阿哥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康熙问道:“出门做客,长了见识了没有?”

十八阿哥没有立时回答,而是想了一下,道:“九哥、九嫂说儿子过去,也是回家,不是客人,吃了两顿家常菜,比园膳房的菜式多,味道也好,甜口的菜也多,吃得儿子都撑着了。”

今早的早膳也好,卤牛肉真好吃,鸡蛋卷也好吃,这两样都是宫里寻常吃不到的。

康熙横了九阿哥一眼,担心他将十八阿哥给拐带歪了,轻哼道:“奢靡。”

九阿哥忙道:“儿子冤枉,我们平日里用膳,就是两荤两素,节俭着呢,昨儿那一桌子是儿子福晋专门给小十八预备的便席。”

康熙没有再说九阿哥。

这节俭有水分,又是买牛,又是畜猪羊,还养了鸡鸭鹅,这两年连鱼虾都开始养起来。

好像还新添了磨坊跟油坊。

谁家府里,也没有像他们这样折腾。

只是当着儿媳妇跟孙子、孙女的面,不好训九阿哥,康熙就暂时放下此事,问五阿哥道:“只预备了摔跤跟射箭,还预备什么了?”

五阿哥笑道:“还有乌日图道、潮尔史诗、安代舞跟马头琴……”

太后听了,露出意外,道:“京里有潮尔奇?”

潮尔奇就是说书人,伴着潮尔这个科尔沁部特有的乐器。

五阿哥道:“赶巧了,有个潮尔奇是个佛教徒,想要去五台山朝拜,正好现下逗留京城。”

太后望向康熙跟宜妃道:“那是先听书,还是先摆席?”

按照蒙古宴席的规矩,自然是边吃边听。

康熙就道:“先摆席吧……”

宜妃自然也没有二话。

五阿哥就吩咐身边太监下去传话,少一时就有人捧了一尺半长、一尺宽的餐盘进来。

每人面前一个餐盘,里面是大块的手把肉、两样蒙古炸果子、软硬奶豆腐、蒙古包子、跟蒸苹果。

还有一碗羊汤跟一碗奶茶。

这样的席面寒酸了些,却是科尔沁最常见的饭桌。

太后看着,带了缅怀,指了那蒸苹果跟康熙道:“小时候哪里有果子吃,一年到头,野果子都少见,我头一回吃苹果还是顺治八年,太皇太后赐给科尔沁的。”

当时是天使去科尔沁接她的堂姑母进京。

当时太后十来岁,拉着妹妹的手,看着送嫁的队伍浩浩荡荡的离开科尔沁。

可惜的是,两年之后,她的堂姑就被罢黜了皇后之位。

又过了一年,十四岁的太后被聘为妃,跟着妹妹一起离开了科尔沁。

想着顺治十三年就回了科尔沁的堂姑,太后不由生出几分羡慕来。

她到底是有福气还是没有福气呢?

要是顺治十五年那回,太皇太后没有拦着,她也被罢黜后位,是不是也跟堂姑一样,回到科尔沁了?

太后有些恍惚。

康熙道:“科尔沁今非昔比,不仅开荒农垦,种了麦子,也有果园了。”

太后笑着点头道:“是啊,都是朝廷恩典,给了科尔沁最好的牧场,人口也多了,开荒种地是好事儿,不怕白灾了……”

在漠南蒙古各部中,科尔沁归附满洲最早,也成为爱新觉罗家最忠诚的盟友。

因这个缘故,也得到了最大的收益。

占有六旗之地,不管是人口,还是牧场,都是其他部无法比肩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