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78章 逆天的记录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78章 逆天的记录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王善保很是兴奋,可奈何不得大老爷、大太太一天一次地问他消息,来来回回地跑,累死他们了,他知道二老爷急切,只得气若游丝、呼哧呼哧地道:“琮爷中……中……中了院试案首!” “院试案首!”贾政后脚跟一个踉跄,手扶脑门,晕眩起来。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没错,秀才功名,以贾府主子们的自高自大、盲目安逸、盘根错节的家族利益联姻、官场关系权势,的确看不上! 但是,今年中秀才的贾琮才有九岁!是九岁!不是十九岁!顺朝开国一百多年,最年轻的秀才赵北斗那时已经十一岁了,贾琮破了全国中秀才最年轻的记录! 甚至往前推,张居正、冯梦龙、汤显祖他们,中秀才的时候,都是十几了,罕见敌手! 更何况贾琮连中小三元!简直是无敌之姿!天才!神童!比祥瑞还祥瑞! …… 贾府,阖府轰动。 如果这几年的贾府选一个曝光率排行榜,第一这个人,一定是贾琮。名人排行榜第一,也一定是贾琮。 贾赦仰天大笑,之所以大笑,是因为母亲偏心,他就像一个领养的,连荣国府的家,都要二房来管,贾政、王夫人坐镇正经大堂,他这个嫡长子只能躲在东路的黑油大门之内,凭什么 今时今日贾琮的所作所为,一等将军贾赦大老爷觉着扬眉吐气!谁才是天降祥瑞我儿贾琮才是天降祥瑞!你们睁大眼睛看看! 贾赦当即吩咐秋桐去唤贾琮过来,而后报子也来报喜过,惯例打赏了。 东路贾赦院,三层仪门内的正堂,贾琏、王熙凤无论心里愿不愿意,都得进来贺喜,平儿也在。 贾赦喜滋滋道:“琮儿,快,叫孙福打点行装,你换好衣服,马上去宛平拜见,院试过了就是秀才、就是生员,不是要举行簪花礼么当年你珠大哥、东府的老爷考中秀才,这些礼数规矩,我还是记得的,还要拜孔庙,学政还要安排你在哪儿就学……” 又转头对邢夫人道:“你叫人拿点银子,噢,不是……琮儿的那一千两银子不是取回来了么索性你拿去用,记得给三位座师送礼……” “去了你再回来,我们这边一定要大摆宴席!送贴请客!该请的、能请的,都请过来!”贾赦老怀大慰,把这项任务交给邢夫人。 乡下若是有人中了秀才,那家人必定大宴全村,杀猪宰羊地贺喜,贾赦也准备这么干,涨脸啊!风光啊!光宗耀祖啊! 邢夫人挪挪臃肿的躯体,陪着笑脸:“老爷,第一个该请的是南城的秦郎中,那才是琮儿正正经经的老师,还有学里的太爷。” 贾琏也有点不是滋味:我当初为什么不下决心去考呢不然也能风光一回,得父母心。 王熙凤笑脸之后,丹凤眼逡巡贾琮一圈,不满、妒忌、冷然,种种负面情绪,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真个是打翻了山西的老陈醋、酱、辣椒、胡椒,五味杂陈。 王熙凤从不拿正眼瞧过赵姨娘、贾环、贾琮这些人,生来就高贵,也自以为高贵,况且,她是个争强好胜、最爱争闲气的。 最近几个月的闲气,时常发在丈夫贾琏身上,连带着他们夫妻的闺中情趣,都没有以前那般快活了。看来贾琏、王熙凤的同舟共济,渐渐演变成同床异梦,最终的结果将是同室操戈:“一从二令三人木”是也! 平儿福礼恭贺,笑容洋溢,她穿金戴银、花容月貌,既有通房丫头该有的礼数,又不失成熟味道:“琮爷真是给咱们涨脸了,等再次回来,必封礼物赠送,我看礼物还是封上‘状元及第’才吉祥。” “平姐姐客气了。”贾琮还礼,他没有任何一点趾高气扬或者得意洋洋,平易近人。 平儿心道:“这个小爷早已大变样了。” 三春也齐齐过来大房这边请安、祝贺,先祝贺大老爷、大太太,再祝贺贾琮,都说等贾琮回来,定有礼物相送。 至于贾母、王夫人、贾宝玉那边的反应,贾琮暂时就不得而知了,估计要回来之后才知道。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贾琮得先去忙宛平那边的繁文缛节。 …… 出西便门,驱车登上官道,车厢颇闷,一直打着轿帘子,同知厅大门两座石狮子前,主仆三人下马。 贾琮头戴方巾,雀顶蓝袍,临时赶做出来的衣衫,尺寸小些,他虽不喜这身显眼的装扮,但院试案首得这么穿。 一路不乏宛平民众围观,“贾案首”、“贾神童”,呼声一片,经过河道治理、罗秀才两件事,贾琮在宛平民间的人气名望很高。 尚有新生秀才方巾蓝袍、三三两两地过来,要参加簪花宴,几个生员见了贾案首,过来打招呼,同辈序齿,称他师弟。若是不同辈,一般不序齿。八十岁的童生,见了十八岁的进士,也得称前辈,科场的论资排行观念挺重。 “贾师弟,恭喜拿下小三元了。”涿州张茂才酸溜溜地道。 “同喜同喜,张师兄不也进了秀才么。”贾琮还礼。 官场的关系网,常见的有政治联姻集团,明朝的王崇古、杨博、张四维是也,顺朝的金陵四大家族也是,此外就是师生、同年、同乡。同乡是最鸡肋的关系,随时可以抛弃。 同知厅大堂,高朋满座,新科秀才拜师傅、同年、同乡,头插簪花,自然免不了吟诗作对、高谈阔论。贾琮直接被推为生员首座,席间,刘东升对他道:“礼毕之后,到书房来找我。” 而后,在沈镐、樊林等五县的县官带领之下,五县生员浩浩荡荡、春风得意地出了同知厅,前往孔庙大堂金盆洗手、参拜圣贤孔夫子。 从此,布衣百姓脱去粗布麻衣,通过延续了一千年的科举制度,一跃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不用交税、服役、下跪县官,如何不喜 贾琮、匡等人礼毕,站在大堂,刘东升等人又少不了一番训诫、勉励。 考中秀才,要安排他们的就学之处,比如府学、县学,由教谕、训导教书,贾琮被安排在宛平县学,如果他今年八月与王应麟一起参加乡试,又是同年关系。当然,这只是一种挂名,经历过前世的学校束缚,贾琮不喜欢在官方学校就学,他有强大的自学能力,请求游学,刘东升考虑再三,便只是给他记名。 忙完这些繁文缛节,天已黑了,贾琮又表了彩礼奉送樊林、沈镐,再去同知厅书房,刘东升也有些疲倦之色,强打精神:“找你来,完全是因为你那份治河策论,在朝中掀起不小波澜,河南、苏北、山东的河道衙门,对离任责任制不满,抵抗不小。经内阁、部议,工部营缮司、都水司早已实验你那种水泥了,秦郎中和你二叔应该清楚……” 贾琮小小吃了一惊,刘东升又道:“当年的太子被废,降为义忠亲王,我朝规制,皇子都封亲王,这时太子之名未定。去年豫亲王出巡河南回来,河南的水患是最重的,他一眼便看中你的策论,只是碍于你那时不仅年龄小、功名未就、又是勋臣之后……”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