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93章 幽燕第一人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93章 幽燕第一人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京城的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脉,这些余脉统称西山,实则乃一片广阔的山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递减。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太行山纵跨南北,余脉西山处于京城西郊,多为阔叶林、灌木丛,海拔千米以上则有草甸。 历史上燕京是辽、金、元、明的都城,金国完颜家族曾于西山建立八大水院,而后王公贵族、权臣名流,渐渐看重这一块风水宝地,西山又挨近京城,亭台楼阁便与日俱增起来。 毕竟时空、历史改变了,大顺的西山,不是历史上哪一个时期的西山,其中的“潢海铁网山”便在群山之中。质而言之,秦汉之黄河,与元明之黄河,是一个样子吗不一样,河道轨迹都大变样了。 交处暑之日前后,天气闷热,林荫于初秋尚未见黄,平缓山地有麦浪、高粱、粟、番薯。 贾琮匹马在前,眺望山势,心中舒朗,一扫宅府之闷情、科场之抑郁,两脚踩蹬、左手握缰、右手执鞭地返回秦业马车外,朗声道:“老师勘测的吉壤地点是在哪座山” 秦业掀帘,方正脸上一片迷茫,取出匣子打开,架上一副眼镜,大顺在山东博山已经有产玻璃、东南沿海有眼镜作坊,只不过没有全国普及,仅流于上层社会。 他年老昏花,古代读书人和现代读书人差不多,但凡苦读几十年而后公文繁忙的,无不近视,秦业是近视、远视兼备,不大看得清,他手指前面山下市镇密布的那一座山,“就那,潢海铁网山,左右临近有皇庄,山上有百年樯木,此山坡度、风水经工部堪舆,是上上之选,当年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圣祖仁皇帝,三代圈此地为皇庄,自有妙处……于皇庄左右建造佛寺,避免扰民,料来圣上亦会同意的。” 古代风水、堪舆家并非仅仅故弄玄虚、迷信骗人,这些人真有两下子的,如贾琮在固安所见的陈敬夫牌坊,下面就有矿石。只是,堪舆家的技艺渐渐失传,据现代科技考证,很多风水堪舆家选择的地方,排除迷信的龙脉,地下的矿物质真是不同寻常的。 这和古代炼丹家一样,炼丹的道士除了炼制毒药,还精通中医,当然,他们最精通的是房中助兴药物。 “潢海铁网山呐……”贾琮低头寻思,“学生不想耽搁老师公务,刘学台给学生的拜帖写明,星拱先生(赵北斗)的讲学之地在西山的一座妙真山,应该能找到的。学生还约了几个族兄、友人明日打猎,待得老师忙完,咱们再汇合回去。” “你经史子集未熟,打什么猎”秦业哼道。 “老师,骑射是四书五经六艺之一。”贾琮把秦业噎住,秦业挥手道:“罢了,罢了,不便深管你,打猎记得小心,不要侵犯皇庄。赵北斗是由内阁大学士下野,学问、城府都是不浅的,你要小心应对。秦通,你跟着小爷去。” 秦业俨然把贾琮当作儿子对待,说来奇怪,这种师生之情,使得贾琮比西府的父母更重视珍惜。秦业早年抱养一子一女,养子夭折,对他是个打击,因此后来的亲子秦钟,未免宠溺,若是秦钟出事,秦业真能气死。因而这次外出,秦钟不来,“头悬梁,锥刺股”,在家苦读了。 贾琮瞧着秦通身材较为粗壮,作为秦府的唯一管家兼守门人,护卫还是过得去的,但比起龙傲天,还是逊色。 贾府现有奴仆还会武艺的,估计只有焦大一人,焦大曾经与宁国公贾演出兵打战,当马前卒,救过贾演一命。不过,焦大已经老了,行将就木,谩骂主子,一般人指使不动他,贾琮也不想打他主意。 …… 苍翠绵延的西山,众峰林立,飞禽走兽、山涧清溪、青苔瀑布,京城的朱门酒肉臭之外,尚有这一处世外桃源,山下盆地烟火人家,渐行渐远则亭台楼阁点缀,俨然仙家宝地。 妙真山登顶亭阁,贾琮几人挥汗如雨地上来,便见两位秀才吟诗作对,转身见他,王应麟笑道:“山海老叟来了。” 另一个却是张茂才,身量与贾琮等高,张茂才得意道:“我早就料定,贾子礼必来西山拜访星拱先生,鹏举(王应麟),我说中了吧” 王应麟,字鹏举。张茂才,字青松。 “原来是鹏举、青松,匡兼达怎么不见,你们怎么来这里了”贾琮和煦攀谈。 县学、府学、国子监并没有从属关系,贾琮是学政允许游学,可以说是裙带关系。王应麟、张茂才、匡都是宛平县学的生员,其实想不受县学束缚,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贿赂教谕、训导。 教谕、训导俸禄低,他们是乐意收钱的,并在考勤上照样记录,蒙骗学政,官场的潜规则,无处不在。 “兼达也来了,在山上草屋,星拱先生久闻‘山海老叟’的大名了,怎么样,你这位大顺第一神童贾山海,有没有结盟的打算你自己不结盟,赵星拱就要把你拉进燕社了。”王应麟当先引路,几人边走边谈。 王应麟、匡是宛平人,张茂才是涿州人。 古人交谈在名、字、号上有讲究,同辈一般称字,长辈称呼晚辈姓名,号则是人人可称,也可以随便取。贾琮写《儒林外史》署名“山海老叟”,从此他的号就是“贾山海”了。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有些前辈不计较,称呼他字也不是不可以,赵北斗,字星拱。古人也有拿号扬名的,比如湖州贾雨村,贾雨村姓贾名化,与贾代化只差一字,表字时飞,号雨村,认识他的人都称呼“雨村”,反而不知他本名了。 结社的风气在明末日趋严重,东林、复社之类,甚至影响朝政,党争误国,贾琮对此思量已久,“我不是没打算过,算上青松、兼达,也才四人,而且,我只打算结盟成为时文、学术集团,这时可不敢妄论朝政……” “本该如此,今年乡试,明年公车会试,以你的名望,登高一呼,宛平、大兴、涿州、固安等几县,响应的举人、秀才必然不在少数。国家养士百年,立言、立功、立德,万万不可错过这建功立业的机遇!”王应麟折扇一收,眼神狂热、阴冷:“子礼只要一号召,王某必第一个响应加入。此外,子礼兄得罪了考功司罗郎中,此事焉能善罢甘休,迟早是棵火药线!” “大丈夫立世,但求一快哉,若要结盟,也算我一个,干脆咱们就在这里来一个桃园三结义好了”张茂才哈哈一笑。 贾琮盯了王应麟半晌,突然笑道:“会有那么一天的。” 说着到了山头,映入眼帘的是一间茅屋,此处平地背靠大山,远处有学院讲堂,山道不时有挑夫、打杂的行走其间。 但见茅屋呈南北向斜立,匡捧壶,有一老翁手执花剪,童颜褐发,着粗布麻衣、木屐,头发插古木,清雅矍烁,正在修剪梅花,听到声音,这位老人看过来,一眼盯着当中的贾琮,仿佛要把他看穿。 贾琮也看着这老人。 这就是赵北斗,直隶省顺天府大兴人,乙卯科会试前十、殿试二甲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讲官、国子监司业、礼部祭祀司主事、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吏部侍郎、内阁大学士。 赵北斗还历任几届全国会试主考官,门生满天下。 前几年义忠亲王被圈禁,作为内阁辅臣,赵北斗等人首当其冲的陷入了“国本之争”、“立太子风波”,因他支持豫亲王,被秦王党派寻到“密揭”把柄,即是与皇上亲密交谈、不由六科抄发的个人折子。秦王派系的怒火、矛头攻向赵北斗,赵北斗从此引咎辞职、正式下野,但他名望太大、门生太多,在内阁贡献不小,清名依旧,被推为“幽燕第一人”,在时术上造诣高深,与江左三大家、徽州桐城派、娄山派、泰州派、浙东派,分庭抗礼。 这在北方,是不多见的人物,燕社首领、西山书院讲师,慕名而来的读书人曾经浩浩荡荡、轰动西山,传说级别的大佬人物!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