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121章 乡试完毕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121章 乡试完毕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最快更新红楼之公子无双最新章节! 阴凉的文昌槐树下,众考生悠然走过石子甬道,弯腰对着文昌槐大人的树根参拜:“文昌槐保佑啊!保佑我乡试高中,不必解元,一个五经魁也足矣!” “小生一个亚魁就够了,也不用五经魁。” 乡试第一名为解元,第二名亚元,三四五名为五经魁,第六名亚魁,余者皆称文魁。 作为糊里糊涂的穿越者,贾琮也不能免俗,也不是完全不迷信,瞧着文昌槐硕古沧桑,风吹而枝叶飘摇,树干要好几人才能合围过来,他便也作了一揖,王应麟、匡、魏无知都还正经,唯独张茂才滔滔不绝地念了一篇祷告文章,眼见监临官、提调官、外帘官过来巡视,才急急忙忙进号舍。 …… 八月十二日,乡试第二场的五篇五经题出炉,每个人所修本经不同,所以五经题实际上各有五题,一共二十五题,考生只需看准一经的五题即可。 贾琮修习的诗经题,其中有三题是截搭题,诸如“东门,有女”之类,不是截搭题的两题,又整篇整篇地出,诸如“硕鼠一章”之类。 “现在我也算熟悉乡试的一应规制了,就算不中,这种亲身体会的经验、感觉、八股文的磨练,总归是有所增益的。” 刚柔兼济的湖笔往歙砚黑墨一蘸,贾琮安安静静地琢磨思索,五篇五经题的馆阁体文字,随着时间流逝,慢慢从笔端吐出。 在监视老兵看来,时间流逝是异常的慢,他巴不得赶紧下班,而对考生之一的贾琮来说,一个时辰,毫无感觉地在琢磨、下笔中溜走了,直到瞧见窗外的树影方向、长短,他才知道过了好久。 “差爷,我要出恭。”贾琮放下笔。 “好,小相公跟我来罢。”老兵懒散地开门,带他往茅厕的方向去,贾琮并非不知茅厕在哪,盖因乡试需要全程监视。 …… 监临官、外帘官、提调官,都是维持考场秩序,总揽场规要务的。 至公堂内,坐着几个外帘官,监临官董安国一一吩咐另外几个都司、守备、千户、百户的武官,双手自然垂在膝上:“锁贡考试,重中之重的便是防火!尤其时下秋日,天干物燥,荆棘、木栅最易走水。” “我大顺京师贡院,建于永乐年间。天顺明英宗时期,贡院失火,烧死烧伤九十余人。后大学士张居正建议改造为砖石结构,才有今日的安然无恙。” “但,防火依然是你等首要。厨房、墙外鞭炮爆竹、火石等等之类,尔等必要细心探访,谁失职,本官惟谁是问!” “是!”一众武官轰然叫响,吼得几位外帘官一跳,大皱眉头。然后武官们单膝跪地地军礼起身,退后出去,这种场面,可让府尹大人董安国威严大增。 “诸位阅卷官也需防范呐,防微杜渐,这誊录、对读,马虎不得。”董安国尊敬地朝北抱拳拱手,又忽然笑呵呵道:“科考乃国家抡才大典,我等尽量杜绝差错,才不负于皇恩!” “董府尹说得是,我等先去取第一场墨卷,但有违反,绝不姑息。”外帘官们打着官腔,告辞。 外帘是墨卷存放处,乡试阅卷,不是考生的亲笔手迹,必须经过誊录、对读,如此内帘官看笔迹,万万不会看出考生是谁。 外帘,某间誊录室,李书吏常年在西城御史衙门办公书文,誊录的字迹清秀,一经他手,上百考生的书法都一模一样了。 待得找到并且誊录完贾琮的墨卷,李书吏摸摸墨卷糊名处的浆糊,他并不知道这一份是不是贾琮的,从袖中拿出一份山海书社印发的馆阁体稿子,微微对照,他才敢肯定,这份卷子一定是贾琮的,也是钱大人吩咐的那份。 前后左右地看看,一屋子的誊录、对读人员,悄无声息地忙工作,李书吏迟疑了一会儿,笔尖轻轻地写上号数:贰贰壹。 一个对读人员过来检查,乡试第一场墨卷,按府来分,李书吏“巧合”地分到了顺天府宛平县誊录,那对读人员是墨卷审核的第二关,他先逐字逐句地看看贾琮的墨卷,再看李书吏誊录的朱卷,一字不差,不过多了编号而已。 那对读闲聊道:“咱天子脚下果然出大家,八股我不怎么懂,不过墨卷的这一手字,比你我好多了。” 李书吏擦擦额头汗水,还好这对读不知端倪,松气道:“那是,人家毕竟是秀才,你我不过会写几个字罢了。” …… 八月十三,乡试第二场出场,八月十四,第三场进场,八月十五,命题出来,第三场考三篇时事政治策论。 与此同时,外帘的第一场墨卷誊录、对读完毕,在董安国派兵巡视下,外帘官进飞虹桥,移送内帘官,全程交接,不说一句话,外帘官退出,继续吩咐誊录、对读第二场墨卷。 内帘大堂,主考于成龙、副主考徐有贞,首位并排而坐,十四位同考官也就是房官,下首左右分坐。 于成龙对于此次任务高兴而又欣慰,抱着回报皇上信任的态度,他定要主持好,乡试主考收一大批门生,也是不言而喻的。 京畿道监察御史、直隶学政刘东升与他有过龃龉,而人称“大顺第一神童”的贾琮,是刘东升门生,但他不打算在上面计较,秉公处理。 “按府分派,你等同考官阅卷完毕,再荐来给我们主考、副主考,再定名次。”于成龙扫视,道:“落卷必须写明批语,不然到时考生闹事,谁担罪责各人负责的府县,也要记录好,到时好查。” “主考大人,那卑职定下顺天府的。”钱西红应声。 “卑职来天津府的……” “卑下来大名府吧……” “嗯。”于成龙点头:“各自就位吧。” 钱西红去了内帘顺天府考卷房,果然见到编号“贰贰壹”的朱卷,一口气读完,钱西红钠罕道:“这笔力果然老到天成,放在县府院是优异了,乡试,你还远呢……” “年轻就是年轻,年轻人需要挫折啊……嗯佛时贞观到底叫我找到了你的错处。”钱西红笑得颤颤巍巍,提起朱笔批阅道:“佛儒不分,三年再考。贞观何现太宗呜呼!” 哗啦! 钱西红把贾琮的朱卷丢进纸篓,是为落卷,书吏会在乡试之后,把落榜的朱卷、墨卷对名,发还考生。 第一场时文是最关键的,贾琮第一篇就被谪落,荐不到主考那里,更遑论定名次,而后面两场,仅作参考而已。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