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157章 大三元之乡试解元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157章 大三元之乡试解元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八月初八这一天,昼夜差不多等长,崇文门内的贡院大街,人流如蜂如蚁,秋风萧瑟,站在国子监贡生队伍的贾琮打了羊角灯,穿了拆缝棉袄,仰视龙门,目光渐渐坚定。 大观园建立之后,贾府的中兴鼎盛只是昙花一现,不到两年,贾政便会出任外省学政回来,性情大变,元春再未出宫,甄家被抄,贾府败象已现,时间很紧迫了。考中举人、进士是当务之急,至于是进翰林还是选外任,他都乐意,最低限度也要避免被家族连累,抄家不等于灭族,一旦他开府建衙,自己总有回旋之处。 “王鹏举高中经魁,甲戌会试不中,这几年回宛平苦读了。”匡沉思道:“你看到今年副主考是谁了吗” “还有谁邸报早明发一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大人。”张茂才羡慕嫉妒恨:“听说这位刘御史这几年升官特快,三年前他还是直隶学政,我在涿州就由他提拔的,要说癸酉、丙子两科的乡试门生,没人比刘御史的多,三年任满,就升都察院副官了子礼也是他提拔的,焉能不中” “不可大意,国子监有一位监生特别厉害,也不是生员入贡,府试都考不过,纳粟入监,进了国子监,据说国子学、书学、律学、算学,科科优异,贾子礼,那个人叫什么来着”匡在另一边队伍问,他们由宛平县衙派送,贾琮则是由国子监派送的。 “戴凤翔,是老内相戴公公的老乡,河间府肃宁县人”贾琮皱眉,有些人县府院怎么考也考不过,捐了监生,却能一鼓作气冲进金銮殿,这个戴凤翔是个劲敌,自身就有实力,里边又有司礼监的戴权。 在监临官董安国等人的旁观监察、顺天府衙门差役的搜检下,贾琮等众生员手提考篮、灯笼,由十八房官带领,鱼贯而入,进“开天文运”龙门、内龙门,按号至二进号舍。 守兵关了门,秋风飒飒地吹响窗外的文昌槐,置了火盆、烛台、笔墨纸砚,贾琮从考篮之内拿出麦饼嚼吃,不时就一口烧开凉下的水,今年的秋天干燥又冷,监狱般的号舍给人安全感,却又有一种枯坐的无聊烦躁,尤其这种枯坐还被人看着,目视窗外,明远楼、瞭望楼、过道都有官兵来回巡视。 当几个差役手执公告牌来回走,代表头场的三道四书题出来了。 第一题:不亦说乎,有朋,截搭题。 第二题:不以规矩,小题。 第三题: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连章题。 “第一题都出烂了,难写名作,第二题沈镐恰好给我出过,第三题又是大章”贾琮磨墨铺卷,和成千上万的秋闱考生一样,皱眉思索,搜肠刮肚,好在乡试每场的时间都足够,大不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睡,谁都能憋出三篇八股文来,但是乡试为大三元之始,乡试解元,贾琮也是有问鼎之心的。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贾琮思维悟性远超同龄人,在官兵进来,又关shangmen的时候,贾琮已经废掉三张稿纸,揣摩思路大纲,从史记、汉书、后汉书到朱熹集注,无数密密麻麻的文字略过脑海,那官兵也不打扰他,转了一圈,再检查被褥席子,又关门出去,守在外边。 少了一个人在内,贾琮就不觉得别扭了,心境如万籁俱寂的荒野,提起湖笔蘸墨,下笔如有神: “不亦说乎,有朋。” “说以学而深,即可决其朋之有矣。” “夫说生于时习,及生于学也。以学及人,而朋之有也,不可必乎” “且夫人果能说诸心而研诸虑,则亦何至朋从而思哉虽然津津有味,固足征闭户之功,而落落无徒,奚以集出门之义。勿云:系我愿兮遂不必言:与子偕簪也。” “斯其情不觉可厌,而觉可欣矣。孜孜于学问之途,而优焉游焉。自有无形之判渔,虽锡于朋贝,未若此衷情之愉快也。” “斯其意不觉其甚苦,而觉其甚甘矣。勤勤于行习之地,而怡然涣然。常多不尽之低徊,虽飨与朋酒,未若此意味之深长也。” “以朋而深言之以朋而浅言之” 条理分明,脉络清晰,第二题他略加思索,把以往作的加了改动: “不以规矩。” “大而言之,则天道为规,地道为矩,虽两仪离规矩而成形。小而言之,则袂必应规,袷必如矩,虽一衣不能舍规矩而从事” “孰为规矩而不可以哉” “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哉” 第三题的连章题比较难作,这才是真正的选拔淘汰,种子放进筛子里面,劣等的要被筛下去。 首先破题的综合性思维,就能刷掉大批考生了,尽管他们考前都训练过,古daikao生也和今人一样,会遗忘、离题,能一眼看透题目本质的,不仅要苦学苦练,还要有超高的悟性。其次涉及史料、治国,四书五经就能让人钻研一辈子了,还要精通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对于很多人真是强人所难。 贾琮开始作第三篇的时候,已经初十了,篇幅较长: “政学分而天下响乱,于是法家兵家者流,驱一世之忮,忍严酷之域。而纲沦、四维蠹、九流浊焉。于是三代德厚礼让之风,澌减尽矣。” “政学合而天响治,天子仁圣,朝有巨儒,淑一身以淑一世。于是提挈纲维,整齐流俗,而三代之风,稍稍复还旧观。” “孔子年十五入大学,十七而孟厘子属其而往学礼,三十而问礼于柱史,四十二去齐景,反乎鲁而召公薨、定公立” 这一篇连章题偏向严谨大气的风格,继承贾琮以往的中正平实,而且提二比、中二比、后二比的格式不大遵从,之所以如此,是连章题最忌讳用六比来写,反而有点像策问了。平常的八股格式,在连章题里面不通用,真是苦哉考生,省级kaoshi就这样玩弄人。 第二场十一进场,考经文五篇,第三场十四进场,考策问五道,贾琮的诗经题倒还中规中矩,唯独策问里面,对“摊丁入亩”做了深入分析,从大明的土地高度兼并而灭亡、张居正一条鞭法的中兴,汪洋恣肆一万多字,大谈取消人头税的利大于弊。等十六出场,贾琮等众生员,都觉得好像坐了三年牢一般,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 然后就陷入了焦急的等待,等待桂花飘香那天的龙虎榜。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