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229章 今朝把臂同怜调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229章 今朝把臂同怜调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作为高级秘书的鸳鸯,晚上也陪着老太太睡,方便传唤伺候,贾母穿中衣躺在里边:“鸳鸯,我恍惚听说,有人来问二姑娘的亲事了。” 鸳鸯寻思一番,道:“还没影儿,都是乱传的,婚姻六礼,纳采问名,那个孙家才登门两次,三次才准,还没定下婚书呢,做不得数。” “都瞒着我。”贾母的语气很不满。 鸳鸯无法回答,老太太本就是专门享福的,就因为没定下,她才不回,贾母道:“为什么是孙家而不是赵家钱家李家呢” “据说这位孙绍祖是世袭指挥,题本上了兵部,要升官的,大老爷如此安排,是有大用处。”鸳鸯回答。 肯定是利益联姻了,世家大族的姑娘,往往就是一颗筹码,贾母从史家嫁过来,王夫人从王家嫁过来,何尝不是门当户对,利益当先,贾母虽然心里不快活,但迎春不是宝玉、黛玉,自然由她父母做主。 内中缘由是贾赦欠了孙绍祖五千两银子,这一条贾赦自然不会透露出来,下人也不知,若是贾母知道这一点,情况或许不同,鸳鸯安慰道:“那个孙绍祖,传言祖上是我们贾府门生的,也是一家人,本来要成,又说害了大病,容后再议。” 贾母语重心长:“按府里的惯例,丫头小厮年纪大了,一般二十出头左右,都要婚配,子女留作家生奴才,鸳鸯,我这老太婆总有死去的一天,你要是看上了哪位爷,趁早和我说。” “老太太……”鸳鸯泫然欲泣:“当初大老爷要娶我做小,我就发誓不嫁,老太太一死,我就随老太太去……” 为此鸳鸯还当场铰发,刚烈无比,说大不了去做姑子,以明此志,她深深看清楚了这个大家族的没落腐蚀,不管是做谁的妾,下场都不好,平儿、赵姨娘就是例子,都说好人有好报,可平儿也是白白做了好人,当然有一个希望是琮爷,瞧瞧现状,比别的爷们要好,但琮爷已有晴雯一个妾了,未来不知有多少。 贾母答非所问:“宝玉你也看不上,琮儿如何呢年纪轻轻,功成名就,就是驭下也严。” “老太太快别说了,当心明儿犯困。”鸳鸯避而不答,给她拉被子,贾母也深知这丫头是很难劝的,下人也是人,她们的美,往往是用血和泪,绽放给所谓的主子看,这世上,无论却什么,都不缺底层人的挣扎。 …… “岫烟这事儿,我回过大老爷,成是能成的……”邢夫人话只说一半。 她们邢家说起来是比较穷的,可是娘家人一进京,哥哥邢忠竟然不向她哭穷,像薛家一般,吃穿自己出钱,邢夫人着实纳闷了一阵,旁敲侧击钱从何来,邢母口风严,虽不知他们近况,但这个事实让她心中大定,只要不使自私自利的她出钱,什么都好说。 “是怕琮儿年纪轻些,侍妾太多,为人议论”邢母看了出来。 邢夫人笑着面对这个嫂子:“就是,琮儿还算克制一些,琏儿小时候,这种胡乱的事不少,就是捧上天的宝玉,开脸袭人也比琮儿早,如今宝玉才有袭人一个妾。只能先定下,过几年再办婚事,横竖岫烟也不到二十。” 邢母想也只能如此了,眼神精光一闪:“定下就好,姑娘,我们进京多日,也麻烦你们多日,前儿出去灯市,京师的灯市果然繁华,购了不少东西,几样上好的茶叶、人参、貂皮,就算过节的礼吧。” 邢夫人心下大快,笑道:“一家子骨肉,嫂子何必见外。” 邢母却要显摆一番,叫人抬进来,邢夫人得了好处,自动无视嫂子的显摆了。 …… 邢岫烟翩然进了大观园东部的栊翠庵,拱形的山门外,几丛红梅开得正茂盛,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妙玉一身斑斓的水田衣,头束巾带:“你来告别的” “你怎么知道”邢岫烟檀口轻启。 妙玉迎她进了庵内,往桌案倒茶,用的是自己的杯子:“你面有惆怅不舍之色,看也看得出来。” “我不舍的是你,我一个姑娘家,与你在苏州玄墓蟠香寺,比邻而居十年,字是你教的,诗书也是你教的,没有当日的你,哪有今日的我。” 邢岫烟说完,妙玉打量她半晌,笑道:“你不舍的,恐怕不止是我,既然你父母做了决定,你也没怎么不满的,说开了岂不是好。当年吴越有一个奇女子,名叫黄媛介,以卖诗书字画为生,对丈夫忠贞不移,你也可以啊。” “我又哪里称得上奇女子。”邢岫烟告别:“你回苏州了,尽管来找我们,也有个落脚点。” “我过一久看看,你知道我在苏州为权势所不容,才有今日。不过也饿不死,卖那些古董茶杯,都有好些钱了。”亦师亦友的两个女人,在门口分别,颇有些今朝把臂同怜调、始信当年女校书的味道。 妙玉折回来,几个婆子在冲水扫地,妙玉皱眉:“邢姑娘不是外人,又不脏,何必扫。” 婆子们也是无奈,这个带发修行的妙玉,性子实在过于古怪,有洁癖,但凡有一个人进来过,她们就要冲洗,今天却一反常态,反复无常,真是难伺候。 邢岫烟往南走,走回缀锦楼的路,过了沁芳桥,香菱捧了一封请柬:“我们爷请邢姑娘参加元宵节前的诗会。” 邢岫烟暗暗惊喜,摸摸请柬的银箔,读完了,道:“他请的还有官场的人,我要是过去,怎么妥当呢。” “说了不必担心,官家夫人们在内堂,男人们在外边,也不用怕。”香菱打量这个老乡几眼,暗暗琢磨,琮爷叫她来送,不叫晴雯,这个邢姑娘和他,恐怕有故事,他也不怕奶奶吃醋。 不过香菱想想,宝钗怕不会吃醋,贾琮夜宿晴雯房间,也看不出宝钗有什么脸色。 …… “大太太说,要是嫌中路乱,索性搬回东路大房算了。”在堂屋吃早饭,薛宝钗把一沓帖子递过来:“这是年节的拜帖,都投在门房那里,有百十张,我都不认识。” 古时过年有送这个帖子的习俗,不管认识不认识,有时候就投了完事,图个热闹,当然投给贾琮的,有很多是顺天府的举人秀才,同年同门之类的,他的拜帖自然也封了,叫人去投各种老师、同年同乡,贾琮叫她坐了一起吃,道:“还是不要搬回去,东路那里有琏二哥和琏嫂子伺候。” 贾琮的话外音,宝钗听出来了,去了那里,薛宝钗王熙凤妯娌两个,恐怕也会出事,晴雯捧钵盂、茶水伺候,贾琮倒是想要她一起坐,但是规矩森严的贾府,这么做不现实,侍妾和正妻同坐的话,又要有人叨叨贾琮没礼数、没规矩了,再说这样宝钗怎么想都难说呢。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