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28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28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女人的曲径通幽处,古人说是:生我之门,死我之户。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女人也是分类型的,像王熙凤这种女人,强势、刚性,哪怕做错了事,也很难认错,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是错的,拈酸、要强、得理不饶人。 一般男人,镇不住这种女人,这种女人,在封建社会,如果长期不知收敛,管得丈夫太严,那么没有多少封建男人受得了,结果必然是分崩离析,大难临头各自飞。 如果在现代社会,王熙凤这种人就是女强人,可能会活得比较好。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聪明,是好的,但,聪明用在中饱私囊也就罢了,最不应该的,是用来作恶、欺压弱者、伤及无辜。 “王熙凤倚势霸成亲”一幕,她强行安排彩霞嫁给周瑞儿子,周瑞儿子赌博、喝酒,不学好,彩霞一家都不愿意,可是王熙凤为了她自己所谓的那张脸,前面拆散守备之子、张金哥一对鸳鸯,后面又霸道促成彩霞一家不愿意的亲事,红楼妇人为恶之甚,无出其右者。 彩霞,多么老实、细心的一个丫头啊,因为王熙凤的一句话,断送了一生的幸福。 小叔子贾琮发难之后,丢掉管家大权,灰头土脸,还要凭白忍受多少下人、妯娌、小姑子、丫头、堂兄弟们的笑话,虽然那些笑话是私底下,但她想得到他们说什么,这些议论更是她受不了的,对贾琮的那种恨意、毒意,始终压在心底。 原本想他不过屁大孩子、生母卑贱,是像赵姨娘、贾环一样,可以随意蹂躏的主儿,他却突然聪明犹如神童,读通四书、会做八股,心机不下于她,现在大老爷、大太太对他的态度,都比对自己要好,毕竟贾琮倘若成功了,嫡母大太太也脸上有光、相夫教子有功。神童,这种东西不多,但并不罕见,成日家各种勋贵家族应酬往来,她也听闻,全国科考那是几十万人啊,其中有多少神童她才不信贾琮能过五关斩六将,还想明年参加县试,自视太高了吧! 可眼下她全无办法,错处在她那里,所有下人都知道了她恶毒、贪婪的本性,这种家事,王子腾都帮不了。更何况,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她作为正妻的风评越来越不好了,原因是什么贾琏二十几了,没有子嗣!没有小妾(平儿只是通房,无小妾名分)!还不就是她妒忌封建贵族家庭,男人没妾,别人就会说正房妒忌,名声不好! 每每想到这些,王熙凤就把小叔子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像聂小倩的姥姥一样,把他的心掏出来,一口吃掉! 还从来没有人把她逼到这一步,所幸老太太还是喜欢她的插科打诨、活跃气氛的,《论如何讨老人家欢心》,她大概能作为论点人物,只要有老太太在,她就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早间吃过饭,贾琏要去请安,王熙凤推病不去,贾琏便自己去,到贾赦堂屋还遇到了贾琮。 贾琮在向父母回话,要去刘东升府上拜见,贾赦邢夫人欣然应允,贾琏讶然:“看来琮弟是学业有进了,不然人家刘御史怎会见他。” 这么一想,原先因为爱妻丢掉管家权力的不快,也不好引发出来了,从家族大局考虑,他分得清孰轻孰重。 贾琮知道贾琏王熙凤是不会长久的,王熙凤已威胁不到他,他和贾琏也没什么可说的,倒是有一事,他开始谋划,便是赚钱,与下人的感情固然重要,可是没有利益驱使,是办不成事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都不好谈。 当然,先把秦师姐的麻烦解决了,再赚钱也不迟。 这几天王熙凤的经期来了,女人就是麻烦,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有时候还不固定,弄得琏二爷无处泄火,贾赦高乐去后,贾琏就和贾赦丫头眉目传情起来,公然在堂屋揉她小手:“秋桐,二爷想死你了。” “哎呀,好不要脸,你一般的也有老婆丫头,找我们做什么”秋桐欲拒还迎,嘴上不悦,心里却欢喜得紧,大老爷老不死的,不给力,岂不是浪费她的青春! “唉……”贾琏谆谆教诲,在她屁股捏了一把,拿到鼻孔陶醉地闻:“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妙,没听过吗” 贾琏在诉说男人“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心理。 “呸!大老爷知道了怎么办呢” “过几年我向大老爷求你,妾嘛,老子送儿子也没什么。” 他还没有胆大包天到在此苟合,一心遗憾地回来,没了娇妻王熙凤滋润,琏二爷便郁郁寡欢地,瞧着小厮昭儿模样不错、皮肤也好,便命他脱了裤子,在厢房大战三百回合,昭儿提臀回身:“二爷,钱又赌光了。” “放心,少不了你的。”贾琏大开大合:“我不爱你别的,就爱你这白白的屁股……” 琏二爷表示:王熙凤不让我玩女的,我玩男的还不行吗 …… 如果是吃喝住行、拜师求学的钱,贾赦tigong的也够用,可贾琮不是安于现状的人,八股,科考,不过是他获取权势的工具,当对国学的热爱转化成工具之后,那点兴趣,便不足为道了,他总要在期间办事,做点该做、想做、能做的事情,特别是在这种家庭,自己有财路来源,省了多少掣肘。 晚清四大讽刺之一《guanchang现形记》,开头便道出:科举能当官、能发财、能坐堂打人。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古人早已看得明明白白,读书是为了:钱财、美色、吃饭。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总结出来咱们中国人几千年最看重的东西:住房、穿衣,吃饭。至今都适用。 亲情一类的东西,贾琮不指望,生母早已不在人世,他也没觉得这样活得累,大概前世的家境与此类似,虽是出身在农村,爷爷奶奶是民国走过来的,父辈兄弟姐妹七八人,为了一亩三分地、分界线的一条路、山林的几棵树,叔叔伯伯能够六亲不认、大打出手,因此这方面的,他不祈求,早已习惯了,人心、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美丽如林meimei、宝姐姐,假使她们落魄了,叫她们嫁一个平民,她们不愿也不会。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炼狱般走过来,而且是孤独的。 他当然相信世间有温暖,但有阳光就有黑暗,人是一个多面体,所看到的人,不过他的一面或者几面,感情、世事,不外如是。 …… 兴隆街,刘府,大抵雍乐一朝物质水平还不错,贾府这种中等人家也排场奢华,秦业、刘东升的家宅都自称府邸,挂上牌匾。有后台有背景的京官,家宅都是官家的,由工部tigong,建设部和水利部嘛,先建设自己,再建设他人。 孙福先下马,欲把两匹马拴在路边杨树,刘府门房出来道:“去去去!你们干什么的” 贾琮对孙福使个眼色,拿出刘东升的贴身玉佩,孙福见势递上二两九分九厘碎银,那门房本想多收几分的,见了自家老爷玉佩,只得作罢,露出笑脸,叫他们牵马匹到前院马厩,孙福腹诽:“嘿嘿,就是不给足你三两,恶心死你。” 他主子自然不知晓他的这点心思,门房通报,留他们到书房用茶,片刻刘东升才过来。 古人接客的地方是有讲究的,按照亲近程度从低到高,一般是:客厅、书房、花厅。 刘东升先问他学业怎样,下人上茶,谈了一阵,刘东升道:“宛平县令樊林与我有些交情,子礼若是县试过关,而被黜落,我会盘查,若是不过关,我也绝不会徇情的。” 他说话时,脸上疤痕真有点瘆人,估计上面也就是看他这点,认为没有威严,才迟迟没高升吧,当然主要是没关系,也许是吏部文选司送礼不够。刘东升的性情与秦业类似,但有区别,听他谈话,这人更注重政绩一些,而秦业比较清,刘东升这种人,适合当御史,上面倒没看错。 贾琮答了声“是”,估摸差不多了,便自然而然拿出贾珍罪名的卷宗来,一条条、一桩桩,清清楚楚。 刘东升看毕,奇怪道:“子礼,这贾珍是你堂兄,你为何不顾及……” “象新先生,实不相瞒,于公于私,晚辈皆不该隐瞒,家兄如此作为,是置晚辈家族于不顾,这是私。家兄这些不法之事,愧对列祖列宗,愧对天恩皇粮,这是公。”贾琮谈吐清晰,语气不高不低:“而且,家兄觊觎儿媳,那秦氏便是晚辈老师之女……” “畜生!”刘东升拍案而起,勃然大怒,脸庞伤疤的扭曲,看起来更加丑陋:“刘象新若是早知贾珍是如此毫无廉耻之辈!怎会等到今天!” 贾琮大喜,听秦业之言,观刘东升举止,他料定刘东升必是嫉恶如仇的人,虽然,刘东升某些方面苛刻了些,但不失为一个好官,他来时心里是有点把握的,不过guanchang之事牵涉太多,刘东升会不会冒险,他不知道,但只要有希望,他就会去做。 没有什么事,能百分百成功,对贾琮来说,有希望就够了。 贾琮道:“晚辈毫无办法的是,家兄觊觎秦氏,根本无法告官,如何拿出凭据其二,如果拿出凭据,秦氏贞节有损,还有什么颜面活在世上其三,晚辈又有何面目去见老师岂不愧对老师教育之恩” 忽然站起来,贾琮长长作揖:“象新先生,您老是西城的巡城御史,是都察院的风宪官,是朝廷的三法司表率之一。未上任京畿道之前,象新先生有权审查西城官员勋贵,所以晚辈只能来求您,晚辈绝无戏弄之心,实在不想老师伤心、家族蒙羞。” “你戏弄不了我,但你聪慧不假,求我是求对了。”刘东升没有一口答应,沉吟道:“你先回去,此事我自有分寸。” 贾琮告退出书房,突然,刘东升又出来叫住,细细观察他,须臾,拍拍他肩膀:“子礼,我听秦郎中说,你要与他一起去永定河学业不能废,行万里路也是对的,我刘东升蹉跎半生,作为寥寥,你来日即便不是清流,若是为官,即便也不是好官,也要为民,就算是今天对我的报答,你能答应吗” “晚辈谨遵教诲。” “好,去吧。” 四大家族的权势根深蒂固好多年了,又互相联姻,他们不仅仅是四家,像王子腾,有好多门生,贾政也是,贾雨村是贾政转交王子腾举荐的,贾政未来还有傅试、赖尚荣等门生。 guanchang的关系网,很少有一个人、几家什么的,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可怕。 是否动本是否弹劾 刘东升早过了气血一冲,就上奏折的年纪,那种人,一般是年轻的御史、给事中,也有嫉恶如仇的人,他们不必顾及前途,宁愿一死。 古代有些人就是这样,名誉比性命还重要,以一死换来青史留名,他们愿意,而且乐不可支,抓住皇帝的错处,喷得那个使劲。 明朝有位官员遭受廷杖,引以为荣,把锦衣卫打下来的一块屁股肉,风干,挂在自家门上,期盼流芳百世…… 嘉靖帝被海瑞喷过,海瑞声名大震,万历皇帝被喷成“酒色财气”,一点脾气都没有。 但刘东升不是,年纪不小了,考虑得多,他想,要怎么样写,对手才不会报复他,如果,他奏折一上,贾珍丢掉爵位,对他的名声,是有好处的,关键是雍乐皇帝的脾性,他知道一点,这位皇帝陛下生猛、暴戾,人证物证俱全,把握还是有的。 还有一关,是司礼监的戴权,其实戴权这种太监没有男人的能力,所以变态地攫取权力、金钱,廷臣越看低,他们越变本加厉,非要凌驾外廷之上,像送礼这些,贾珍不过其中之一,关系良好,完全谈不上,只要不涉及戴权本身,内阁票拟了,司礼监都会批红呈上去。 大顺的御史言官,权力很大,哪怕是一个巡城御史,七品小官,也有风闻参奏之权。反之,如果是不经查实胡乱弹劾,言官罪加一等,所以刘东升吩咐西城兵马司的人,查证贾珍的这些情况多半属实之后,才心思笃定。他往日在同僚和皇帝面前有“忠直”之名,宁府的土地兼并大可以扯到陛下的新政上去…… 考虑了方方面面,刘东升才引经据典,重新翻了朱熹集注、四书五经、圣祖的《圣谕广训》,文采飞扬地写了一篇奏折,自己大为满意,把贾珍说成了藐视王法、辜负天恩、仗势欺人、强抢民女、虐待佃户的十恶不赦之徒,而且都不带一个脏字的。 刘东升首先顾及的肯定是自己的名声,内阁首辅杨清和是他会试座师,由杨清和出面,无论成不cd没事,可是他历来不受重用,如此做,杨清和反而认为他胆小怕事了,便打消这个计划,至于卖贾琮人情,那是末等的原因了,贾琮现在还达不到他卖人情的程度,不过有多个未来关系的可能,聊胜于无。 奏折先呈通政司,通政使高文起是忠顺亲王的人,他先通报亲王,商量之后,见奏折没有不合规制的,呈上内阁,内阁次辅、首辅、阁臣认真看了一遍,加上票拟,多少心思埋在肚里,转交司礼监,司礼监批红通过,再呈给雍乐皇帝。 刘东升在等,贾珍忙完了,得知被参的消息,焦躁不安。 贾琮却没有等,他还在办另一件事,他的手段,不仅仅如此。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