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3章 元宵节、南柯梦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3章 元宵节、南柯梦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既然要选择科举,不再像原贾琮那般浑浑噩噩地度日、坐以待毙。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在封建社会获得一块入仕的敲门砖,原主人的身份是必须加以利用的,科考亦不是人人都能参加,首先不能是贱民,其次要家世清白,最后,还要看脸! 看脸的潮流,并非现代专利,古已有之。 容貌不过关的人,在古代科考是非常危险的,极有可能被刷掉,因为古代做官还讲究“威严”,要有“官威”,国字脸就是最合适的。 所以,原主人的身份、条件,怎能丢弃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如此,在贾氏宗族中也不宜四面树敌,这是贾琮暂时的想法,虽说计划没有变化快,但那一世的成长使得他习惯了计划、目标,人若是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 荣国府的建筑布局,分为左、中、右三路,中路是大门、外仪门、向南大厅、内仪门、荣禧堂,左路是垂花门、穿堂、花厅、贾母上房、倒厅、凤姐院,右路的黑油大门是贾赦院,正房在三层仪门之内,小巧别致。在荣禧堂东耳房以东,是东跨院,乃贾政、王夫人的院落。 从格局、规模上看,荣国府十分接近清代的王公府邸,这时代的很多东西类似清朝,却不是清朝,没有“剃发易俗”。 贾母花厅建在一片小花园之旁,周围点缀湖石,是供人饮宴、看剧的休闲场所,落轿、入席,贾琮找了个偏僻的角落,与贾环、贾兰等共坐一桌。 元宵佳节,对面的戏台在唱戏,是一出《满床笏》,但换成了豫剧,不是秦腔,贾母在首席看得正乐呵,她极喜欢热闹、喜庆的场合,以及热闹、喜庆的戏剧,这出戏正合胃口,没注意到贾琮。 “琮弟,你怎么来了”旁坐的贾环贼眉鼠眼,看人的角度也是斜着的。 歪戴帽子斜穿衣,一定不是好东西。 贾琮道:“是大老爷叫我过来的,环哥不是也过来了吗” 贾琮的年龄比贾兰大、比贾环小,根据那点记忆,他实际上和贾环同龄,小了几个月。 贾环没接口,囫囵吞枣地吃东西,看不出多少“大家公子”的涵养,贾环跟宝钗丫头莺儿玩骨牌,都要耍赖哭闹。贾兰从小死了父亲贾珠,性格比较内向,只叫了一句“琮叔”,便安安静静地看戏。 这就是贾琮最好的两个玩伴,贾迎春除外。 “侄儿媳妇敬琮叔一杯。”同席的正对面,安然坐着一男一女,男的英俊,女的美极,那美妇优雅地拾起紫砂壶,倒了一杯酒在檀木杯中,再起身双手递过来。 云髻峨峨,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娴。 听她自称“侄儿媳妇”,观她容貌气质,贾琮便知她是秦可卿了,也站起来接过,微笑着一饮而尽,酒的度数不高,另一个英俊少年贾蓉也给他斟了一杯。 贾氏宗族的辈分,从高到低是水字辈、代字辈、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贾蓉是草字辈的,贾琮是玉字辈的,贾蓉秦可卿都要喊他叔叔,在大家族中,年龄小、辈分高的情况很常见。 贾琮大略浏览几眼,往上的几桌宴席,贾赦、邢夫人、贾政、王夫人、贾珍、尤氏、贾琏、王熙凤、李纨、林黛玉、薛宝钗、三春、贾宝玉都在,好热闹,没人大声说话,说话也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王熙凤过来拉秦可卿过去,说老祖宗要她伺候,秦可卿讨得贾府上下欢心,她便过去了,末尾这一桌只剩下几个不起眼的男人,宴席也就变成了男的各自同席、女的各自同席。 贾琮留心观察,见好几个人动筷了,自己才动筷子,小小年纪,这里饭菜又是最上等,赶紧补充营养。 戏台上的《满床笏》,讲的是唐朝郭子仪军功起家、儿孙满堂,后代高官林立的故事,其中有一后辈还娶了公主为妻,显赫无比,滇剧、豫剧、晋剧、川剧、河北梆子的《打金枝》,就是从《满床笏》脱化而来。 贾琮想:“这出戏和贾家的现状何其相似啊但这些人恐怕没有几个,能预想到贾家的败落不远了。” …… 几出戏唱完,贾母喜笑颜开,乐呵呵地合不拢嘴,她头戴镶嵌玉石的齐眉抹额,身体发福,靠在一把脑搭交椅上,她的大丫头鸳鸯细心地给椅子铺垫了引枕,贾母一手搂林黛玉、一手搂贾宝玉。 王熙凤不时在旁边插科打诨,贾探春、秦可卿等也极会迎合,贾母每每发笑,看着儿孙满堂,骨肉团聚,她开心极了。 贾母环视一圈,见到末席的几人,点头道:“环儿、琮儿、兰儿、蓉儿,都来了好!好!这才热闹!” 贾蓉偷瞄父亲贾珍、嫡母尤氏一眼,赶忙站起来,给同桌几人使眼色,却发现贾琮早已第一个走过去了,贾蓉愣了一下,跟着过去,贾环撇了撇嘴,贾兰则是安安静静的。 鸳鸯、琥珀捧垫子过来铺下,四人齐齐下跪:“给老祖宗请安。” 贾母的笑容从嘴角蔓延到眯成一条缝的眼睛,虽是老人家,但早年从史家侯门嫁过来,从重孙媳妇做起,过到了自己也有重孙媳妇,有几十年的豪门阅历,晚年享福,那笑脸上的皱纹也不是很多,牙齿还洁白,叫他们起来。 贾赦道:“母亲,趁着热闹,不妨考考孙辈们的蒙学,不然上学也是白上,儿子也帮着他们,向母亲讨个彩头。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贾琮,近来倒是上进。” 他言语落下,贾母一瞅贾琮、贾环几个,再看看怀中的贾宝玉,皱了皱眉。 贾琮、贾环等年轻的几个,未曾娶妻的,都在族学念书,由贾代儒教书,只是现在是正月里,放年学,所以闲居家中,贾宝玉不同,贾母宠爱,他去不去都行,由此还有一条规矩,闺阁女子在正月不能做针线。封建社会的规矩,也是够了。 一言落下,四周之人有看过来的,也有毫不关心,找人说话的,贾母摇头,问:“你那儿子怎么就上进了又来哄我!成日家我看着,可不是这样。” “该是天降机缘,宝玉生来有一块‘通灵宝玉’,琮儿也有他的福气,病了一场,梦醒之后,才思大进,儿子准备给他请一名老师。”贾赦解释。 他这样郑重其事,旁边讨好贾母的王熙凤,丹凤眼陡然含着意味深长的味道,第一次正视她的小叔子。 贾政、王夫人也向贾琮投来审视的目光,人群此时安静了下来,贾琮成了焦点。 贾母的表情变得好奇,问贾琮:“什么梦你来说。” 贾赦看了过来,贾琮站立,答道:“南柯梦。” 贾母怀中的林黛玉,举起粉帕抿嘴一笑,贾宝玉悄悄问她笑什么,林黛玉哼道:“不笑什么,只是看到琮弟的模样儿,少年老成,有人年纪比他大,却白长了。” 别人听不到,贾母却听到了,心里愈发不悦,道:“是汤显祖的《南柯梦》么这梦不吉利!” 贾母精通戏曲,谈及《玉簪记》的《听琴》、《续琵琶》,薛姨妈都说没听过的,这是人家的阅历。 “老祖宗说的是,但琮儿另有一番想法。孙儿病了之后,进入梦中,梦见自己变成了淳于棼,任南柯太守,因军功官拜左相,娶公主为妻,显赫当朝,却又因为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不懂得当家,家中有人仗势欺人、恃强凌弱,犯下了许多案子,最终引发内忧外患,家破人亡,却是大梦一场。” 贾琮想到曾一世经历,内心亦不禁感慨,斟酌道:“孙儿认为,这梦虽荒诞不经,又不吉利,却有警醒世人之用。因是孙儿亲身梦见,那等经历非言辞能表,直入人心,所以,醒来后,我便认为发奋读书才是正理,不能步淳于棼的后尘,这才会有父亲的那段话。” 贾母板起脸,一句话也不说了。 贾珍很不喜欢贾琮的这些话,尤氏对他笑道:“好聪明的孩子。” 秦可卿也沉吟不语,贾探春也是这般,薛宝钗心想:“这贾琮有意还是无意他这年龄,应该是无意的。”转念一想,恃强凌弱仗势欺人薛蟠在金陵为了丫头香菱,打死冯渊,一件人命案子,屁事没有,这是说她哥哥薛蟠吗 贾赦大悦,儿子说得好啊,浑然不觉得他自己和淳于棼的后代有相同之处,人都是这样,对于无关自身的事情,还能公正判断,一旦涉及自身,就未必了。 贾政接口道:“母亲,儿子也认同琮儿,他的话是有几分道理的。” 贾政,字存周,这位贾存周虽然办事能力不强,但能从黛玉的灯谜,感触到危机。 贾琮想道:“贾宝玉生来就有通灵宝玉,这时代是迷信的,王熙凤看似不信神鬼,女儿病了,她还叫彩明看《玉匣记》、送花神,我这番话比起来,实在小巫见大巫,完全说得过去,看样子,他们也没有多少怀疑。在外要读书应考,那么在家族中,必须要站住脚,取得贾赦信任还在其次,关键是这位门儿清的老人家哪!” 贾母看似有所感慨,并不责骂,贾政便提议由他提问,贾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贾政清正儒雅地一捋胡子,好像一个道学先生,道:“琮儿,大哥说你才思大进,想必蒙学已读通,《论语》读通了么” 贾惜春年纪最小,她看到二姐姐贾迎春有点紧张,咯咯娇笑起来。 王熙凤虽然认得几个字,但才情、文化素养远远不及黛、钗、三春,对于喜欢出风头、摆威风的她来说,这个小叔子的突然变化,是她不希望看到的,但她脸色也一般的春光明媚,心中所想,并不写在脸上。这时王熙凤想道:“环儿、琮儿都是奴几辈生的,庶出儿子,上不了高台盘!” 读通和读懂、背下来不是一回事,不仅要记牢,还要灵活运用,八股文的题目,极度苛刻刁钻,尤其是截搭题,姑且不说五经,四书是必须滚瓜烂熟的,不然你“破题”都破不了。 贾琮前世不过兴趣使然,记得一些,读通、精通,还要花费时间,他应答道:“读通不敢,略微记得一些,二叔请问吧。”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