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285章 王熙凤又遭殃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285章 王熙凤又遭殃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埽这种东西,七年前跟随到宛平,贾琮已经见识过,只是那时凡事不能做主,纯当历练。这是一种作物秸秆混合粘土,再用绳麻牵连起来的东西,乃是堵河常用备料。 贾琮摸摸凝结这方块的东西,好像是水泥,但是这种水泥和现代的不一样,要知道水泥成分简单,粘土、铁矿石、石灰、石膏,反应过程,一个中学生也能推出来,但是水泥生产过程是十分复杂、繁琐的,至少亲自上阵的话,贾琮自己都觉得困难。但是古代的工匠,着实不能小觑,他们只是没有知识指导,技术是不低的,看起来,使用水泥,比起仅仅使用粘土、石灰,粘性要更强、更稳固。 古代还有选择糯米来粘结城墙的,绝非玩笑,明长城大多数是夯筑,存在至今,明朝南京城也用过糯米,古人的智慧,是不低的。 他挥手叫仲尹过来,“你们凝结土方、砖石、埽的,叫做什么东西” 仲尹跪了又起立:“回大人,叫做水泥,草民也不知道怎么做,但淮安有几个厂,原先就做土方和砖石的,这种水泥,粘性可强呢,父辈们都没见过,好像出来几年了,一年比一年不同,以前没这么硬。” “你们这工钱是月月有怎么定的呢” 仲尹并不知道水泥是贾琮提出来的,上面的消息,他们所知甚少,贾琮的这个问题,让他不好回答,想了好久才道:“工钱没有一定的,有的时候全是民间摊派,家家户户都得种花柳、芦苇、屯土,拿出秸秆、土方来,有的时候给钱,有的时候不给钱……” 贾琮沉思,看来徭役向完全由政府出钱转化,还需要一段时间。 明朝治河很失败,就是因为政治的控制力不行,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尽管有潘季驯这样的大家也无力回天,相对来说,清朝这方面比较有成效。 但是清朝的贪污’腐’败也一如既往的严重,仅仅堵大王庙决口,就用掉八十万两,乾隆年间,政府为治河出的钱,突破一千万大关。 落到实处的银子有一千万吗没有,这个想都不用想,甚至不需要考证。 而今贾琮也见识到了,官场要清如水,是永远不可能的! 看到贾琮似乎很累的样子,仲尹试探地道:“大人要不要跟小民进去喝杯茶,这三伏天,晴的时候日头毒,要不就风雨大……” 贾琮摇摇头,举步上了牛皮、木板搭建的厢船,厢船不是用来乘坐,而是专门用来水上施工的,靴子踏上去,底下的水就浸到靴面上,孙福他们跟上来,仲尹举起脖子上的面巾,擦擦额头的汗,见御史大人已经走到石坝下面,顿生崇拜之情:“听说贾御史是个了不得的官,天杀星下凡,一来就把咱们淮扬道的道台给办了,那可是四品蓝色补子的道台……” “四品是大红哎,不是蓝色,那个道台杀官了。贾御史怎能不办他呢,前儿御史行辕传出告示,淮阴七州县赈灾,米粥得做到筷子插着不倒,毛巾裹了不渗,这是真正为咱们小老百姓的青天大老爷呢……” “我还听说他要自个儿掏腰包,放到这条河上,换做道台,哪肯呐……” 仲尹等一些河工民夫,于是就把崇敬而又敬畏的目光,看向远处这位年轻的大人。 贾琮却无心享受他们的目光,滚滚黄河,席卷了黄土高原、中原、苏北的河水,就在眼前,凶猛地朝东流去,那声音激烈、悲壮,那颜色浑浊、泛黄,他也没有心情高唱几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是看着减水坝里面的遥堤。 亲自巡视到今天,这才是他唯一满意的地方。 堵黄河的第一层是缕堤,一般不高,太高了会承受不住黄河汛期的冲击力。 第二层是遥堤,比缕堤高,缕堤和遥堤之间,留出数丈空地,这些空地是专门把泥沙截留下的。 黄河携带最多的就是泥沙,泥沙也把沿岸庄稼裹得没有样子,遥堤把你泥沙留住,还能使河岸的河床增高,既避免向外流,也能护住黄河。 当然,有这两层还是不够的,黄河泛滥,伏尸百万,另一个时空李自成决开黄河,整个开封城都淹没了,更何况淮安的里下河地区 故此还需要设计一层减水坝来减压,这减水坝按照古人的智慧,长宽高得按一比二比五来造,这种比例是经过实践的最坚固的一种。 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压,还必须开挖分流、引流的河道,经过实践,一般是“川”字形最合适。 当然,所有这些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人力物力财力,而是政治的控制力、运转效率。 文化是政治的外在表现,经济是内在表现,也是决定性因素,反过来,政治决定了经济生产力,在封建社会,已经注定了要根治黄河,是绝对不可能,道理很简单,封建政治决定了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支撑不起黄河这个负担,所以,只能治标。 再回首现代的水库,很多东西也是不会也不能公开的,必要时候让砖家出来辟谣一下,嗯嗯,然后砖家被事实各种打脸…… 贾琮思忖一番,回了岸上的中间堡房,这时鲁廉宪也到了,招来河道衙门的同知、通判、佥事等管,以及一部分河工代表。 河道衙门是按巡抚衙门的模型设计的,一层层官员相当于厅长、局长、科长、处长,差不多这个意思,区别只是他们专管河道,拨款大多数就进了这些人的口袋。 “咳……本巡按也不多说什么,这十三万,是本官的家底。”贾琮使个眼色,贾芸把一摞银票拿出来,贾琮道:“算是我的垫付,可勉强支撑数十天……” 众河道衙门的官员,有的贪婪地盯了几秒银票,这台州银票还是有信誉的,十三万银票,差不多也能换到十万银子了。有的则是羞愧的低头。 “贾巡按……这……”鲁廉宪欲言又止,且不说贾琮这是在明火执仗地说明他在受贿,就算把银子交出来,可这样当面做,便让这些官脸上不好看,这十几万,落到下面,又能有几万 “诸位大人和贾某人,和衷共济。”贾琮按下鲁廉宪的话,似乎并不在意,“贾某人这就回行辕写奏折,再请些银子。” 众官安下心来,贾琮带人走了,鲁廉宪突然想起贾琮整治巫舟的手段,心下一凛,笑道:“辜同知带我去办吧。” 同知是他的佐贰官,责无旁贷,辜同知一听,心花怒放:“多谢大人,下官一定办好!” 其他科长处长,不禁眼红起来,十三万啊,换成今天的人民币,少说六千万块。 鲁廉宪退居临时行辕的书房,那个幕僚又进来回禀:“老爷,那些小的们又探访得一位美人,是金陵王家的,才二十几岁,嫁过一次,美艳不低于原先那个姓秦的……” 并拿了图纸出来,鲁廉宪一看,果然是个美人!幕僚又说王子胜并非官家,没了王子腾,也是落魄了的,娶她为妾并不犯法,鲁廉宪稍稍开怀:“你下去打听打听王家的意思,若是成了,少不了你五千两……”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