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304章 睡鸳鸯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304章 睡鸳鸯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到应天府衙门查了刑名案卷回来,剩下钱粮没有查,贾琮在天昏未昏之际,才有闲暇时间去长干里。 长干里在秦淮河以南,雨花台以北,春秋战国时代,就是人口密集之地,时至今日,有一条经营粮食、副产品的大市,一条经营竹木炭薪的来宾市。 来金陵不去秦淮,正如到燕京不看长城,一路从贡院门前的石拱桥,步入到秦淮河边,画舫凌波,江枫渔火,进了秦家老宅,贾琮又静下心来看了几本书,仿佛一切朝堂争斗都与他无干。 他的那两本与还是在江南取得了不小的影响,奠定了他在书商界的地位,状元头衔与御殿诗更被人安上“天下文宗”的名头,不过,江南出版的书,贾琮没有得到半个铜板。 这不禁让他思考,假如有一天身居高位了,要不要开拓版权意识呢 不过想想,这些事还远,古代以写书为生的很多人,多半潦倒落魄,会饿死的。 赚钱最多的就是时文集,以及对时文的点评,因为读书人必买。 其次就是迎合大众的古代通俗小说,这在古代也是能赚到钱的,和今天的网文一样。 不过,这种小说只能暂时赚取暴利,得不到好名声,也不会流传后世,载入史册,建阳书坊就是一个例子。 秦钟看着这位师弟,边目睹窗外的盛世风光,一时有些感叹。 “朝廷取士,门路多样,尤其是灾荒年间,国库需要银子,捐贡生、监生的门路,就会大开龙门……”贾琮比较心烦地合上书本,“等到二十七个月的孝期一过,我觉得你最好的门路,无疑是捐一个贡生,到时朝廷如果有缺额,你再去候班补上,好的话也能抢到知县同知,再不济也是一个典史,这样你在金陵也好安身立命……” 科举取士在大顺还是主流,举人就有做官资格,秀才捐贡生,有时候也能得到实缺,特定时期,还能直接买官,当然这些被认为是旁门左道,为正途出身的人所不喜。 秦钟守孝过后,是还可以考,但他没有了父母,贾琮倒担心,没有拘束之下,反而消磨了他,秦可卿道:“我倒担心他做不好官,不像你,狠得下心。” “没人生来就会读书做官的,还不是自己慢慢努力实践,论理我是师弟,不能说什么,但师姐脾性软,不早提携起来,以后相隔万里,你们出了事,我也照顾不到你们……” 秦钟脸色微红:“就按师弟说的,捐个贡生,去吏部排班,纵使拿不到实缺,再不济回家里也是一方富户。” 说完他离开去书房了,其实秦业的死,对他打击还是很大,原著他被宝玉带坏,玩物丧志,并且搞废了身体,临死之前翻然悔悟,遗憾不已。 现在就算秦钟改变了许多,但是对于他的能力,贾琮没有多大把握,究其原因,司马匪鉴、王应麟他们,都是从县城历练出来,秦钟自小在官家,被秦业宠坏了,学习好,不代表能力好。 到时候有可能,拉他一把就是了,贾琮对此不抱多大希望。 秦可卿转移话题:“我看应天府出的评本,有几个人评判你的求,话还比较难听。” “写书的都这样,自古文人相轻,有些人是随口一骂,有些人怀了目的,哪能事事顾及,有时候只能当做是犬吠,若自己意志不坚定,事事顺从,那也不能出来了。” “那些不是有人拿说书的本子整合的么” “说书也得迎合听众,不然没赏钱,最后动笔写的,还是胸中有脉络,对史实了然于胸,而又融合说书特点写成的,这也算立言吧。” “那你不能立德了。” “立德不是我的追求。” 秦钟有两个远房的婶娘,但是她们并不敢和贾琮说话,也因为如此,贾琮在这里也不能和秦可卿怎样,只能另觅机会,此时瞅瞅这优雅曼妙的女人,他也不说出被弹劾的事,琢磨道:“师姐,栖霞山香火旺盛,到了中秋休沐,不如我们去踏踏青。” 秦可卿眼神静静地看了他几秒:“好啊。” 贾琮忍下心痒难耐,告辞回了贾家西跨院。 进了卧室,鸳鸯正在叠铺,不知为感恩还是为何。这丫头的年龄也比贾琮大,整个人犹如刚熟的蜜桃,前凸后翘,看他进来,有点不好意思地朝门边走:“琮爷回来了,我想着,要不叫个丫头过来……” “还是算了……”贾琮也不会看上一般的丫头,那还不如他自己来,“她们比不上你。” “爷说笑了……”鸳鸯扭头看看天上,“快下雨了,我得走……” “歇在这里好了……”贾琮一拉鸳鸯的手,晴雯是瘦美,这个鸳鸯是颇有点女人味的美,贾琮也不太过分,察觉到鸳鸯的反抗不是很剧烈,才不放手,因为他知道鸳鸯烈性大,完全用强的话,估计她会来个咬舌自尽。 “琮爷……”鸳鸯甚是慌张,却早被贾琮抱住,堵住了嘴巴,她只挣扎了一会儿,贾琮娴熟地解开了她背心纽扣,诱人的东西若隐若现。 “别怕,我会很轻柔的……”贾琮循循善诱。 鸳鸯甚是慌张,但她对贾琮,和对贾赦很不一样,常年在贾母身边,她看透了很多事实,当贾赦玩物,没有多少好结果,琮爷很厉害,但对丫头们还算有点良心,然而她毕竟发誓不嫁,因此处于矛盾之中,却早已被贾琮抱到了床上。 目视那又长又白的两条腿,贾琮呼吸渐重:“如果你不愿意的话,赶紧说啊……” “我……啊……” …… “四王爷府里的雒长府带了东西进来,说是张道陵的真迹……” “快,给朕传进来……” 东六宫的皇后寝室,雍乐皇帝凌承嗣露出胸口,衣冠不整地跑到里间门口,脸庞胀红,呼吸急促地接过一个楠木宝盒。 时间过了许久,雍乐皇帝犹如对待最爱的恋人一般,如获至宝,眼神痴迷,双手温柔地抚摸着泛黄而又字迹不清的,想也不想,就道:“决袆还惦记着朕呢,不愧是朕的儿子……” “万岁爷,雒长府传四王爷说,是贾御史公干之余,苦心搜索来的……” “传朕口谕,叫杨清和拟旨,贾琮加江苏监军权,传尚宝司和兵部印……” 凌决袆是张皇后接来养过的,躺在床上的张皇后也很高兴。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