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310章 茜香国与周温白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310章 茜香国与周温白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管潮生见贾琮无动于衷,知道东翁没有雅兴作诗,出面搪塞道:“翰林大人久居官署久矣,连月案牍劳形,风月诗词,末流之道,难免生涩,诸位还是谈点别的。” 何逸也就不敢为难,这一桌的人把贾琮推上主座,几乎人人都看贾琮的脸色行事,或者恭维,或者斟酒。 而另一边的江左文社,私下嘀咕起来,但也不敢把声音放大,贾琮自动无视了他们,一边欣赏丝竹管弦,一边斜视周温白,眯着眼睛道:“茜香国镇海守制周春周大人,往年我也听家下的长辈们谈起过,早年有过几次往来,令堂作为我国大使,镇守海外,劳苦功高……” “大人谬赞……”周温白苦笑道:“说来惭愧,晚生之所以能到金陵国子监进学,得周礼和诗书点化,全是仰仗了父祖辈的功劳,但……” “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哪个家族,不是几十上百年积累下来的……” 贾琮道:“茜香国与福建隔海相望,历年两地的货物运转,应该不少。” “当年南安郡王囤积茜香国不久,就随太祖领兵北上……后来,茜香国海岛被闾丘家族篡夺,百年下来,已成定势,现如今的闾丘氏国王与泰西总督常有往来……”周温白吞吞吐吐。 很显然,周温白这么热心地结交贾琮,不仅仅是四大家族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有死灰复燃的趋势,而且贾琮的官声名望在上升。从周家的角度来说,因为隔了海洋,大顺这边又皇帝已老,皇储未定,各个辅臣又面和心不和,很多奏折都得不到实际地处理,有外国人相助,不论从茜香国爆发的危险,还是对大顺这边的失责,都能够给周家带来灭顶之灾。 而贾琮愿意与他交谈,原因又有很多,第一无非是三姐姐探春,不论嫁给周家还是茜香国的国王,他都应该关心一下,再怎么说也是同族姐弟之间。 第二是茜香国的问题,宝岛台湾啊……这个世界的历史类似前世的中华,但很多东西已经不同了,毕竟是另一个时空,他倒想把茜香国控制住,可是权位不到那个级别…… 据周温白的只言片语,大顺这边在茜香国也是有镇守军队的,但如今不过是示威作用,很多军饷都得靠自己解决,自然而然搞起了走私海贸。 另外一个原因,朝廷比较保守,在福建的通商口岸只有泉州一个,而且,大顺的火器,已经落后给西方了。 闭关锁国与盲目自大,带来的,只有落后。 “浙江宁波通东瀛,福建泉州通茜香国,广东肇庆通马尼拉,这三个地方都有朝贡贸易,你们这些事情,福建总督那里,或许比较好处理。” “大人,朝贡贸易,历来都是我大顺获利最小,天朝只要一个面子,各国所得,反而是我朝所入的十倍百倍,再说浙江宁波那边,与东瀛人不是很友好。茜香国原本也是一片蛮荒之地,那里的教化,远不及天朝。依在下的浅薄之见,这教化低的地方,派系的争斗反而越少,越有利于他们武功的发展……” 贾琮开始正视这个周温白了,这些话说起来很简单,然而朝中看透的人,其实不多。 落后的满清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并且在另一个时空统治了中国两百多年是因为满清有个金国老祖宗的先例 不然,满清是生女真,不是金国留下的熟女真。因为明朝末期的政府已经弊端重重,无药可救了,整个官僚体系的运转,都不行了,这其中的派系斗争,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自己毁灭自己。所以里面说,封建时期的中国,几乎都是与世隔绝的,哪怕郑和下西洋再威风,四大发明再厉害,都没有用到实处,一直是自己人和自己人斗,你来我往,不亦乐乎,白白让关外的人捡便宜,岂不令人扼腕叹息 尤其是朝贡贸易,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做法,让贾琮十分的蛋疼…… 远的不说,因为万历时期的抗倭援朝,大明与东瀛公然断绝贸易关系,按理说断了也就断了,东瀛这个侵略性的岛国,是他们活该,可是结果呢结果就让荷兰东印度公司捡了便宜!他们居中转手给东瀛的中国特产,每年就几百万的利润!中国损失了多少可悲! 也可恨。 如果大明能够把持住海外贸易这条线,资本收过来,也许,情况就不同了。 事实上,当时的大明完全有这个技术条件,只不过,政策上行不通,很多搞海贸的普通人,都是违法的。 那帮官员,就会吹“我天朝地大物博,应有尽有”,除了天朝,其他都是蛮夷,地大物博个屁啊!拿着全国老百姓的血汗,和外国人做亏本买卖,还好意思吹 贾琮真不想目睹这种情况,因为很憋屈。 可要真正掌大权,就不得不踏上血雨腥风的、扫清一切阻碍的道路了。 “既然是世交往来,本官会记住的,但时下……”贾琮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周公子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有大人一言,晚生已心足了……”周温白虽然有些失望,本希望贾琮上书提一提的,但也知道急不得,搭上关系,也算达到初步目的了。 贾琮当然不会为此越俎代庖地上书,当初处理巫舟,都是一大堆麻烦的程序,再插手这件事,皇帝要忌讳他了,他是不是管得太宽了 酒过三巡,贾琮才告辞离开,柳采薇、陈阮还是很美的,如果仅仅论外貌、气质的话,因为名妓的培养,比大家闺秀更严厉,但贾琮时时有美人在侧,便无太多兴致了。 踏上石桥,天上与身后白云滚滚,桥下水道,小船穿梭,贾琮心道:“入阁之前,再加一笔资历吧,先回扬州再说……” 陈楼上,贾琮一走,他们的谈论就高声起来:“贾御史必定是江郎才尽了……” “名不副实啊……” 方无悔傲然道:“要论八股时尚之学,与琴棋书画,方某实不下他,不过方某宁折不弯罢了……” 言下之意,是说贾琮结交权贵与阉人,没他们有气节了,并颇为蔑视,但并无实际措施。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