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318章 妙玉的震惊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318章 妙玉的震惊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两淮都转盐运使司,俗称两淮盐法道,是朝廷直管盐政的衙门,除却三品的盐运使,下设副使、同知、通判、经历,各批验司有大使、攒典、斗级等吏员。两个副使分别住在仪征、淮安二批验司。 “两位老爷……”一个盐法道衙门的亲信,从大门口跑进来,就一股劲地奔到花厅门外,“刘公公兵分两路,到南北两个批验司查账了……” 阎铭、贾斯文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相视而笑,贾斯文哂笑道:“批验司的账目有好多门道,刘知远一介阉人,怎能查得出来” “不错,他纵使识得几个字,但批验司的私盐漏洞,要是这么好查,当年林如海还能上任到死哈哈哈……”阎铭也根本不担心,在他们看来,刘知远不仅是一介阉人,还是蠢人,不过是倚仗了皇家奴才的威风罢了,真要让他办事,他有那种手段 “但是,巡按御史大人的两个幕僚,都跟着去了,听说是刘公公借来用的……这两个受巡按御史大人的宠信,历来各衙门案卷,都是他们代刷,处理得有条不紊的……” “遭了!”阎铭拍案而起:“管潮生曾经是林如海的幕僚,论盐场的熟悉度,恐怕本官也不及他……这个贾琮,着实滴水不漏!他怕被弹劾越权,才故意‘送人’跟刘知远去的……原本他只是巡按,不能插手盐法道,现在有刘公公出面,我们还能怎么办而且,刘知远此人最是争强好胜,气量狭窄,贾琮拉拢沈三贯,得捐一千万,刘知远肯定忙着表功呢……” “莫慌!”贾斯文稳坐泰山,悠然道:“我这里查过前任巡盐御史衙门的旧账,林如海做事得过且过,从而得到为人宣扬的清名,那时各大盐商都依靠他,盐场和批验司的旧账,他并不清楚。管潮生和我是老乡,更不可能清楚……再说大家都明白,盐法道的帐,并不好查。” 报信人退下了,贾斯文的雷打不动,使得阎铭的心安下一半,心想贾斯文不愧是上面倚重的人,这份气度、翰林院清要,成为江左盟魁首怕不远了。 “贾琮有伤在身,又上了告病奏折,且他的巡按之名,可不能光明正大地插手我们的事务……失去了他协助的刘知远,绝对查不出来什么猫腻……”贾斯文优雅一笑:“本官听闻,扬州城东外一代河湖,号称小秦淮,艺工争奇斗艳,阎大人和本官,得好好庆祝一番,压压惊才好。” 瘦西湖、小秦淮、小金山,扬州的很多东西,似乎都是其他地方辐射过来的,南都金陵的繁华昌盛,因为运河的一衣带水,带起了扬州的风流。士大夫是最会享受的一个群体,有时候比皇帝都自在,阎铭自然乐意。 …… 仪征位于扬州的西南方,和瓜洲差不多一条平行线,地处长江北岸,有一条人工运河,全程直达甘泉。 仪征批验司,大体是盐政管理局分局,从这里出去的漕盐,都要经过批验司的验货,倘若盐票、盐引不符合规定,批验司有权扣押,并安上罪名,属于非法走私。 批验司衙门设立在运河口岸,占地一万平方米,临近河边的是一座牌坊,后面是官厅、阅货厅,北面一般的也有仪门、内宅、花园。 在仪征批验司的货厅内,副使忙前忙后地陪笑、端茶,刘知远笑眯眯地坐在门口旁边的太师椅上,心中急切地巴不得赶紧立下一份功劳来。 此次查账的总负责人是他,其实是管潮生、妙玉,个中细节刘知远确实不清楚,这种高智商的事情,刘知远再动脑筋又能如何要查不出来,就觉得丢了面子,因此贾琮肯“借人”过来,他心里着实欣慰的,不过他争强好胜,急功近利,贾琮已经受到表扬了,他急需一份功劳。 与贾琮的两个幕僚一起查账的,还有一些雇佣来的民间查账高手,阅货厅里面的珠算声,噼噼啪啪,络绎不绝,好像无节奏的乐声一般。 西面的楠木长案背后,妙玉手执毛笔地在记账,管潮生看见她的记账方法很繁琐,进来多少、出去多少,皆是按照相同的金额,查一个账目,就需要两张账单。 然而,这种记账方法即使繁琐,细看之下,漏洞却是一目了然! “这是……东翁说的复式记账法你果然聪明了得,这么快就学会了”管潮生惊讶地看着妙玉缓缓地在纸张末尾写下“某年某月某日,某次漕船实缺五引”、“缺五票”…… 妙玉的神色中也蕴含震惊,小声道:“一开始我也不知道管不管用,没想到一试之下,很多地方都能查出漏洞,批验司衙门的偷漏手段,也着实不可小觑,账目又堆积成山……” “看来他们的私盐都是分散的,或者是截留的官盐,有些地方只是暗号,不过东翁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手段不浅了……” 复式记账法,被认为是和蒸汽机一样,具有历史推动性的东西,尤其在商业、经济方面,它起源于西方,西方经济能够赶超东方,不得不说复式记账法有很大的功劳。 现代我国的会计依然是以它为基础,贾琮的这一法门,自然完爆古代的记账漏洞! 当然,批验司的人也不蠢,也有许多私盐过河,记下来就像密码一样,难以破解,或者根本说不上记。 贾琮的最终目标,是把两淮盐引彻底为朝廷控制住,才能实现把利益分散到平民之中,朝廷也得到好处,但这是长远目标,此时盐商势大,自己权力不够,晚清的盐票经验,还是有外来冲击种种原因,如果他做到首辅,说不定就彻底解决了。 过仪征的盐,大部分是沿着长江和部分人工运河进江西的,仅仅这几个月的账目,也够管潮生和妙玉喝一壶,因此刘知远等的是哈欠连天,过了好几日才收到总账。 “盐票和盐引不符过船次数啊,九江钞关这里也有记录,不论以前的盐票,还是现在的盐引,都是一百多斤,大多数漕船都缺……对比江西实到数额,那些算不算私盐呢哈哈哈……总算让咱家揪到了……”刘知远当仁不让地认为是自己的聪明,他有锦衣卫可用,去江西查还不是手到擒来。 “公公……”仪征大使浑身颤抖,好像得了急心病一般,但刘知远不看他,哼哼道:“走!咱们去看看漕船……”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