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325章 入阁、新的征程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325章 入阁、新的征程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雍乐十六年冬,雍乐皇帝凌承嗣驾崩,遗旨皇四子豫亲王凌决袆继位,大赦天下。张皇后懿旨下令东西六宫哭灵,朝廷各个部门,尤其是负责礼仪的部门,忙得不可开交。与此同时,内阁与新皇还得负责军国重策的批阅。 其中诏令巡按御史贾琮回京述职,正是凌决袆的一项旨意。 按照朝廷的惯例和规章制度,如果凌决袆特旨召贾琮入阁,并没有什么不合理、不合法的,有的只是不合长久以来的惯例。 但就是这种惯例,在官场上早已根深蒂固,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习俗,所有官员都以为廷推才正常,皇帝特旨,是不正常的。 为何如此呢因为辅臣是最接近丞相的,每个辅臣都有希望成为首辅,有的时候,首辅权力已经超过丞相,没有丞相之名,实有丞相之权。 不管首辅还是辅臣,最重要的就是威望、能服众,不要求所有人都诚服,至少得有人支持。 一个辅臣,倘若同时失去了这两项,那就离下台不远了。 哪怕这个辅臣是皇帝支持的,也不行,皇帝支持,大部分官员不支持,随便蹦出来一个科长处长都能喷阁老,没有威望,决策不能通行,政府不能运转,辅臣还有何作用 所以说,廷推制度是官员们与皇帝斗争的一种结果,某种程度上能避免皇帝的意气用事,所有不经过廷推的辅臣,都会受到舆论的攻击。 即使廷推的入选名单,最终还是由皇帝决定的,但不得不说,官员们至少争取到了一部分“皇权”,那些入选的阁臣,他们背后的势力,岂能没有共同利益 因而,皇帝并不能够完全地“为所欲为”。 如此一来,凌决袆要召当初的老师入阁,必须经过这样的程序:叫贾琮座师汪应元拟出贾琮来,贾琮进入名单,然后三公九卿之中,得有人支持,都察院、户部、刑部的堂官都大力支持,已经有三分之一了,其他部门的意见就不需要了……好嘛,这已经证明贾琮是有威望、能服众的,程序完毕,贾琮不是朕特旨的,而是廷推的,你们说话可不能用这个借口…… 当然,这仅仅是贾琮入阁斗争的一个开始……政敌不能找这个借口,也有其他的借口…… 事实上,当知道是豫王登基,大家都明白讲官贾琮入阁,是无法避免的,甚至是必定的…… 只不过,先帝驾崩,安葬之事才是首要的,其他两王的不甘与暗流涌动,敌视贾琮的官员的担忧与报复,尤其是内阁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与“换班”,种种杀人不见血的斗争,注定了会爆发出来。 而贾琮本人,从旨意传到那天开始,登舟北上,苏州的布政使、按察使、知府、二知县、士绅等联袂相送,到了金陵,又是知府、知县、守备等人相送,到了扬州,各大盐商又热烈相送,到了淮安也是如此,有羡慕的、嫉妒的、复杂的。 不管他们内心怎样,许多人都选择了巴结,送礼、送特产、搞欢迎活动、传贾御史的清廉名声,真可谓是“一路繁花相送”、“半个江苏齐迎”,浩浩荡荡,声震几省,无数官员都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 当然,贾琮能否在内阁站稳这个谁也无法肯定。 …… 从高空俯瞰的凸字形的京城内,一辆轿子停在右安门外,此际的大道两旁杨柳,已有丝丝生意。 这时已经是次年春天,年号建德,本年是建德元年。 远离了上一任比较任性的雍乐皇帝,贾琮意气风发起来,心里有一股热血在涌动,他大概是大顺开国以来,最年轻的阁臣。 给守门的羽林卫、锦衣卫递了牌子,贾琮畅通无阻地进了城门,宽大的衣袖随着走动飘扬,没走完前殿之前,引得许多进出的官员侧目。 京城皇宫是“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也就是说,皇宫前方是处理政事的各种朝堂,后方是皇帝的寝室,其中皇宫之前,左方是太庙,右方是社稷坛。 走到大明宫西暖阁,贾琮只见凌决袆百无聊赖地坐在案后,一只手抬着脑袋,旁边伺候的太监,正是原先豫王府的赵康,看他品服,已经进司礼监了,贾琮暗暗留神,看来这位外表忠厚的凌决袆并不蠢,已经开始换班底了……只是看起来,他好像不怎么喜欢政务 “贾爱卿回来了你回过家了吗”凌决袆看见他一脸风尘仆仆之色,笑着对赵康道:“你看看,贾先生才是我凌顺王室的忠臣……” 赵康点头哈腰地附和,眼神闪烁地看着贾琮,贾琮行礼过后,得到口信才起身,余光看见凌决袆的眼睛布满血丝,是因为皇帝之死吗服饰上还有辑边孝服,按例带孝登基的。 “微臣马不停蹄赶来,以奉诏令,并不曾回家。” “哎呀,皇上,这堪比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赵康看似拍马屁。 贾琮心里一沉,把他比作大禹,是说自己有三皇五帝的遗风了是夸人还是害人呢贾琮急忙道:“皇上,赵公公言过其实了,微臣不过谨遵皇命。” “无妨,无妨,一个比喻罢了。”凌决袆不介意地挥挥手,坐下来嘟起嘴,沉思道:“贾爱卿,不如先去一转内阁,再回家歇息几日。” 贾琮才放下心来,同时琢磨起该选择司礼监的哪个人做内应他试探道:“臣谢皇上关怀,但臣姐几年在宫中,骨肉情深,臣……” “你是说贤德妃吗这事朕问过母后,贤德妃贤良淑德,选个日子,朕叫礼部给她加个太妃……” 贾琮告退,心思定了许多,有皇帝讲官这层身份,又入阁了,他就可以办很多事了…… 从大明宫出来向南走,到仁华殿,杨清和、汪应元、张分宜、于成龙四个阁老都在,贾琮一一拜过前辈,杨清和、汪应元都笑眯眯点头,后面两个的态度就不好了。 张分宜颐指气使道:“贾翰林才进京述职归来,南北水土不一样,务必养身为要,这几日的国丧事务,就不劳操心了,你还年轻一些……” “多多学习。”于成龙也以长辈的口气教训道。 虽然同是辅臣,可也有个先来后到不是再说官场最大的习俗就是“论资排行”,一旦杨清和下野,他们两位老资格才是合适人选,怎能轮到贾琮又怎会放他骑到自己头上来 杨清和、汪应元也不说什么,官场的论资排行就是这样,后面两位摆明想把贾琮架空。 这就像黑社会拜码头,性质和形式都差不多,意思就是,小弟你上来了啊先伺候好咱们几位大哥再说…… 也类似职场。 “是,阁老们说得对。”贾琮不动声色,心里却冷哼,且不说张分宜早就不待见他,如今要争内阁的权力,不把这两个拉下马,他怎么上位 张分宜早就进入贾琮的黑名单了,迟早把他赶回江西老家! 不过,这些都需要好好的谋划,一手好棋,不能打乱了。 在他们谈论如何把陕西的秦王,召进宫来的时候,贾琮已迈步出仁华殿了,离家已经一年多了。 不知道西城贾家的情况怎么样了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