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342章 不可描述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342章 不可描述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扬州城东,一阵阴雨连绵之后,乌云散却,雨后的空气沁人心脾,混合着泥土与青草的味道。 山海书店分店的牌匾字号、幌子在斜阳的照耀下散发着一缕缕湿气。 方才尤家三姐妹,在迎接贾琮的时候,已经看过战船后面商船上的货箱了,看来贾琮此行,还是一路经商的 尤氏不由有此一问,边迎进甬道边道“坐在你这个位子的人,还需要亲自经商门下送给你的孝敬,恐怕就一辈子都花不光了” 许久未见,但贾琮和她们相处,没有多少生涩。 或者他骨子里,也是庸俗的人 “那些商船货物,不止是和我有关系的店铺的东西,还有其他王公贵族的,当然也只是他们的经营人,明面上不会说出来因为要下海,海禁一开,谁不想在海贸上分一杯羹” “造假钱,只是两三倍的利润。” “盐商,是二三十倍的利润。” “而海贸,能达到百倍。” “不过,海贸不是每个人都熟悉,对船只等技术的要求就极高。” “我不能一个人吃独食,也不想,我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只有很多人都得益了。我才能顺利收拾澳门、宁波、琉球、倭国的局面。” 说出来,觉得心里一松,其实,压在肩膀上的担子,贾琮一直觉得挺重的,效仿西方的开拓体制,能成功吗 他不知道。 但是心里也详细分析、估算过。 中国古代,其实与西方类似的东西非常多,比如西方国王对总督的驾驭,几乎和中国差不多。但,毕竟是有很大区别的。 “你脑子里怎么就想着那些”尤氏毕竟也在高门大户待过,自然也听过、接触过西方的一些东西。 但是,总体来说很陌生,并不是很了解脑海里想起外国人,就是化外蛮夷的印象 因为十六、十七世纪以来的中国天主教徒,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从士绅阶层渗透到民间明朝就有上十万教徒。 由于中国是统一王朝,西方才采取比较“柔和”的手段 如果古代中国不是统一王朝,那么,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命运,就会像美洲的土著一样殖民时期,美洲土著死了八百万 八百万 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背后是帝国统治者们的数不尽的无耻、肮脏、卑鄙说得好听的“劳役分派制”,其实就是那些人的奴隶制而已 弱肉强食,成王败寇。 贾琮摇摇头,不去想那些,手掌不老实地摸了尤氏后面一把笑道“谁说我脑子里只想那些这不是还有你们吗” “我们” “嗯你。” 尤二姐、尤三姐都习惯了都是坦诚相见的人了,没人脸红,一直走到堂屋,贾琮看了他的孩子,才生下不久,雇了奶妈管着,牙牙学语,还好很健康,母子平安无事。 只是这孩子有些胖,浑身、满脸肉嘟嘟的,非常非常稀疏的几根短发,飘在头上,贾琮临时起意道“不如叫贾西怎么样” 尤氏却不依,不忿道“得按贾家的字辈来” 贾琮也不在乎,按字辈就按字辈吧,封建社会对男人太宽容了,私生子也是可以带回家的,想必尤氏的顾虑正在于此。 她正想着与尤家三姐妹滚一翻床单,院子里的门房就递进了拜帖,尤氏也劝他公事重要,贾琮看了,收拾一番就去酒楼了。 送拜帖并请客的人,是贾斯文,老朋友了。 酒楼上,先是故人相见一般,互相敬了几杯酒,贾斯文很客气地请了姑娘,贾琮表示没想法,毕竟扬州城里的三个尤物已经很美了,还等着他呢。 挥手让那些跳舞歌唱的姑娘下去,贾斯文才从容地开口“大人去东南督师,说起来,对于泰西传教,我们南人还是比较了解的。有人接受了他们的布道,加入了天主教,有人斥为异端邪说,等等不一。” “下官对此疑问甚深,我朝并不需要西方的东西,所以就不需要开海,西方的东西,聊胜于无而已大人何必,惹得一些人不满呢” 贾斯文最后几句话,在贾琮看来,可谓说到点子上了。 没想到,敌人,才是最聪明的,也许,有时候敌人看得最清楚。 “不错,你有几句话说得很对。我对比过西方下海与郑和下西洋的信息,发现,不论是造船、指南针、火器,在明朝永乐年间,我们都完全胜过西方人。而我们没有继续开拓海境,就像你所说的一样,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大需要西方的东西,而西方对丝绸、瓷器、香料、作料等十分需求。” “嗯督师大人是说,还有其他原因” 贾琮平静地分析道“当然,因为在我朝,自古以来,皇帝是很少向平民或者官员以借钱的方式去开疆拓土。而西方的国王可以,开拓海境,需要的是钱,那些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官员也不愿意我们本来就不缺什么,何苦去和那些蛮夷捣乱呢” 事实上,中国完全有能力开辟大航海时代,而却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葡萄牙、西班牙,上述两个原因是最根本的一是西方处于贸易逆差,中国是顺差,没有这种需求。二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很固化的一面。 不管明朝、还是清朝,都有这种属性,明朝下海很大程度是在宣扬国威,都不懂得利用顺差的优势去为老百姓争取点什么就算不为老百姓,总要为统治考虑。 在封建社会,老百姓就是统治者的牧羊,被统治者圈养起来,慢慢地剥削和敲诈,吴思的潜规则已经说得非常明确了。 而葡萄牙、西班牙的成功,原因非常非常多,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还有一点就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这两个国家,几乎是从国王、主教、贵族、商人、平民,每个阶层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在支持。 在光复运动之后,他们也迫切地需要把国内的矛盾,转移到国外。 大航海时代,他们付出的代价也很大,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殖民的血腥、屠杀、传教等等,在必须谴责之时,他们对人才与科学的尊重、以及那种拼命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这让他们成为了强国,而这时候的中华就开始渐渐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既然坐在这个位子,贾琮当然得做点什么。 “那督师大人有几成胜算” “我并不是要打得多远,只是给我大顺开一个口子。第一,贵族阶层的急先锋,我可以拉拢一部分。和西方一样,我们很多地方都是儿子继承,贵族就有其他不能继承的人。” “第二,我们在琉球、马尼拉等地都有移民。” “第三,皇帝和一部分有能力的人支持我。” “所以,胜算在五成以上。” “贾某人先祝贺督师凯旋归来”贾斯文默默地不说话了,他属于那种首鼠两端的人,也许贾琮的勇气,值得敬佩吧。 贾斯文约他出来,没有再聊其他事,也没有说往日的恩怨,就这样平静地聊了一个傍晚。 回到扬州城里的院子,遣退家丁,天色已经黑了,两边厢房的门却都未关,贾琮靠近东厢房窗外,就听见二尤在说话。 尤三姐的嗓音有一股爽快泼辣味“赶明儿,我也要生一个。” “唉”尤二姐长长叹息了一声,沉默几秒,半幽怨半恻然道“这便是为达官显贵之妾的难处了,纵使生了,回不回得去还难说。不过终究是你我姐妹所愿意的,宁愿在宝马雕车里哭,也不愿在贫寒人家里笑” 贾琮又转回西边,直接进了门,和尤氏对饮了几杯,奶妈和丫头就退出去了,贾琮不由怀疑和奇怪“那个啥,你不喂孩子那啥么” “喂什么”尤氏也觉着奇怪。 陡然见到贾琮那不怀好意的目光,在她脖子以下不可描述的部位逡巡起来,尤氏风韵犹存的脸上,红了一下,啐了一口。 酒酣耳热,熄灯以后,一切都变得不可描述起来。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