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366章 女王惊、扶桑动、回国路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366章 女王惊、扶桑动、回国路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茜香国政事堂内,满殿文武大臣、皇亲国戚正上朝奏请国事决策,尤其文官们的戏码上台了,得战功后的封号、礼仪正是他们所擅长,可殿上女王并无心听文官们的嘴炮。

便在先前,隶属她的精锐之师、京营总兵郭怀义已经返回,是捷报,在澎湖战役后,郭怀义采取了“龟甲战术”,汇合部分顺军,大败葡军于南边的马尼拉,也是葡萄牙这时比荷兰还要势危,这些海上马车夫渐次退出了航海时代的世界舞台。但无论如何,于茜香国来说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未久,回来掌管宫廷禁军的郭怀义又引一个驿站的驿卒进廷来报,众人目光齐聚驿卒一身,那驿卒用所剩不多的力气跪禀道:“报陛下、诸位大人,贾督师义军已攻下满喇加,并采取了接收和善后政策,荷兰东印度公司大部分已撤资……”

说完气竭而晕过去,但宫殿里无人在意他一小卒,而是立时争吵议论开来,茜香女王松一口气,又愁上眉头:“取满喇加海图来。”

当即工部尚书侍郎奉上本国四周海图,经先人几代勘测,倒也精密,大体准确,文武大臣静下来,须臾,只听女王幽幽一叹:“满喇加国土,二倍于我国,贾琮若能巩固此地,茜香国弹丸之地,岂在他眼中”

文武大臣们泛出悲戚之色,人心摇摆不定,患得患失起来,那心情表情极是复杂精彩。

“荷兰和葡萄牙本来就包藏祸心,一个在西,一个在南,窥我内岛,一日不去除,本王便如鲠在喉。而今澎湖为贾琮所占,又立兵宜兰,也实是一刺祛除,平添一刺,但为了免除耗费国帑之忧,也只能答应他了。说不定顺朝以后照样鞭长莫及,不顾此地,那依旧是我囊中之物。”

茜香女王作如是想,内部也着实吵了一顿,不愿臣服的、想立即与贾琮反戈相向的,什么意见都有,但原先的和亲派为首者陈华返回后,不再持激烈意见,反而说通商是大利,他与郭怀义是军权在握,归属大顺的调子便定了下来。

不日,女王与返程的贾琮、闽浙总督洪经在承天府举行了谈判,谈判持续了半个月之久,茜香国才答应奉上王室玉牒、改名台湾府、隶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并择日进京朝拜。

交换条件就是,台湾府四周商贸关税由他们自治,贾琮对此无奈,为免再起战端,只得暂时虚与委蛇地答应下来,但他又力争到另一条件,闽粤移民暂时开放为合法,拉动移民者以期完全同化海岛。偷渡移民本来每年皆不少,盖因沿海情况地少人多,台湾府方面答应了。

议定此类等项政策,贾琮说要转道倭国宁波航线,因为这样回京更近一些,洪经、丁启圣自无意见,且回要应迅速把关税提上来,待贾琮运回。

他们不知贾琮挟此次威赫战功,又到倭国宣扬了一通,此举短期看来是顺便赚一笔钱,海贸一本万利,贾琮岂有不趁机赚钱之理实则长期看来,未尝不能成为将来的又一大功

……

上下换新的府治万年治下,那处庄园赫然挂上由女王亲笔御书的“秦晋庄”,意为从此结秦晋之好,她常来“探视”秦可卿,发现这女人言行举止委实不像平常的官夫人,倒像顶级的贵妇,这天待贾琮离去,女王与她携手赏花:“秦夫人是宫中之人若是呢,我多向你请教些礼节,来日上京也好做得周全。”

“高看了,家父江南新贵,与夫君有师生之谊,如此我才无怨悔地来这儿。”秦可卿不卑不亢道。

“难怪,若非江南人杰地灵,也生不出你这样的美人儿。”女王交口称赞。

……

东面的宜兰,丛林茂密,野兽肆虐,一队顺军在山下平原操练、安营扎寨、修筑城堡、关隘。

又有一部分狼兵,熟练地仿佛丛林就像他们的家,不断穿梭、跳跃,利用当地深山资源,捕杀野兽、采集药材。

临近港口则是不断接应偷渡者来开垦。

西面澎湖、满喇加也是如此,南面马尼拉则是让给了茜香国,一队队华人军官在吕宋唐人街示威。

而各地战役死去且于海中尸体无法觅得的士兵,应贾琮吩咐,纷纷树立起衣冠冢,应节而拜。

一切商贸又回到了正常运转,且交接的变成了英国人,他们得知了远东几次战役威的风,驻台大使馆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

……

熟悉航线的贾琮商贸队,携带货物,顺应季风北上,不日到达了东瀛江户湾要冲蒲贺近海。

东瀛此时为“江户时代”,又称“幕藩体制”,自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颁布对天皇、大名各藩的严酷“法度”之后,幕藩体制巩固了将近两百年。大顺弘德之时,江户为“宽政”年间,掌权将军是德川家光。

江户时代闭关锁国,但是,与大顺的通商并没有断绝,相反,是呈现出一种比较矛盾地欢迎,这是东瀛封建政体在做最后几十年的垂死挣扎罢了。

因此贾琮才敢大摇大摆地来到江户湾耀武扬威,此刻他坐在船头品酒,麾下是经历几次生死搏杀剩下来的精锐之师,甫一上岸,便开始了军事演习。

眼见贾琮帆船在近海三横三列地摆开,大炮、火枪、火箭加起来,不下万枝,炮火枪响之后,浓烟翻滚,气势骇人,江户湾的警卫官兵惊呆了!惊得目瞪口呆!

而后回禀此地最近的最高长官“老中”浅野火炬,老中是辅佐将军的最高官员,不亚于各地大名藩主,急忙从烟花楼穿衣出来的官员浅野火炬,登岸一看这架势,吓得跳脚:“八嘎呀路!我大日照神国,全队也不过八万,而且好久才能召集,这是要和我们江户京都开战吗”

不过,作为要员与武士阶层的代表,浅野火炬是有傲气的,并不怕死,鬼子武士道培养出来的人,不都这变态吗

浅野火炬一挥本土神道教的宽大衣袖,带领警卫官,效死他的武士,昂然以矮小的身体无畏无惧地仰视贾琮:“贵国在我沿海演习,意欲何为”

“鬼子一直这么嚣张的吗”贾琮俯视这帮人,暗暗鄙视了一番,淡淡道:“本官是官方派来通商的,阁下不欢迎吗不请我进去坐坐吗”

因为浅野常与华人交往,且倭国中上层阶级是精研华夏儒文化的,所以浅野一口华夏官话很流利,他们低声商议一番,手按的倭刀不由松了下来:“欢迎!欢迎!请入司代府!”

于是在贾琮听不懂的一阵鬼子鸟语列队唱歌欢迎之中,贾琮带人翩然上车,驶向了江户京都司代府。路上,身边的周温白翻译道:“大人,这是一首欢迎歌:希望你们渡大海如平地,居船上如坐船,不日平安归航!”

“原来如此。”贾琮点头沉吟,一面打量东瀛官道沿途风景,市肆罗列,米夫奔走,一片繁华景象,大概因这种自给自足,才给了鬼子闭关锁国的信心,他对秦钟道:“你在此开个大使馆,我会奏请朝廷,以后有大用之处。”

“好,还是姐夫待我好。”秦钟进了城内就移不开眼。卫若兰、周温白几位公子也是如此。

浅野火炬不敢马虎大意,一面上奏京都的德川家光将军,一面好酒、好菜、女人招待贾琮一行,并且派人与贾琮商队交接货物、卖出货物,大顺奢侈品在这里很有市场。

次日的京都司代府客厅,贾琮早起,倭国女人们精心伺候,他却不大看得上,只与黛芙妮睡了一晚,浅野火炬进来见礼,倭国女人奉茶,却不小心倾斜了点茶水,浅野火炬面目一阴,一拔倭刀,当场手刃了女人,继而如杀了只鸡一样,若无其事:“怠慢贾大人了,谁叫她如此粗心!”

贾琮面无波澜,心下却不大舒服,黛芙妮更是恨恨地盯浅野一眼。

两人不知道的是,江户幕府时代的倭国,武士随手杀死农民、商人、底层女人,是街头巷尾都最常见的事情,何况仅次于将军府的京都司代府

当时与大顺相比,倭国的等级残忍制度还更变态,实在是变态中的变态。

“呵呵,浅野大人当真是……嗯,勇猛非常……呵呵……”贾琮不知是嘲笑揶揄还是怎么着,总之是无语了,开门见山道:“前几年我国宁波府发生了一场倭寇打砸烧抢运动,极其恶劣,你们知道吗”

“啊”浅野火炬一愣,喝茶时人中的黑胡须蠕动:“这实在是误会了!倭寇并不是我国人,对于外出的人,早有法令,归来也不承认户口的!”

“那我昨天提议在江户开大使馆的事情……”

“这个我可以应承下来,将军也会答应的。”浅野火炬有些踌躇不安:“贾琮君但可放心,嗯,不知昨夜我国女郎伺候的可好舒服滴不舒服比之贵国女人如何”

“还好,还好。”贾琮尴尬,不直视黛芙妮,心道:“我看上谁,也看不上你们这种矮个子。”

“大大滴好!大大滴好!”浅野火炬竖起大拇指,倭国武士道提倡“重文倡武”,此时剖腹自杀已是武士莫大荣誉,另外朱子学、王阳明心学在这里很吃香,明末绘画在倭国演变成“浮世绘”,风靡一时,因此长谈下来,浅野火炬倒觉得贾琮对他胃口,但贾琮停留两天,见倭国果然开出大使馆、领事馆,就放心地携带货物回宁波了。

他预料到,但不参与,接下来倭国内部大名藩主们,因为贾琮这次叩关,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给了他们危机感,颇像十九世纪米国对其实行的“佩里叩关”,从而让倭国火速进入明治维新,那是吸取了清朝失败教训,此刻未必有那好机会了。

而返程的贾琮,风暴也必然伴随着他进入大顺,以及四大家族。

……

宁波沿海。

贾琮问黛芙妮道:“你记得莎士比亚这些巨匠写的故事么能不能翻译过来”

正怀着憧憬之情一睹大顺风光的黛芙妮诧异道:“你居然知道莎士比亚是啊,伊丽莎白女王很喜欢他,他的戏剧一上场,伦敦尽是欢笑,我记得一些情节,不过要翻译过来,我一个人不行,还得配合传教士们,毕竟我一个人学识有限。”

这么久下来,贾琮也渐渐探明白了黛芙妮的出身来历。

原来她父亲是英格兰的一位公爵,属于上议院,而且是英国著名托利、辉格两党中的辉格党一派,此时正得势。

自文艺复兴、工业化初显以来,英国贵族场合以出海经验、知晓各国风情、谈论世界各地文艺商品为荣耀,所以,出身贵族的黛芙妮会点儿汉语,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此外,马可波罗掀起东方热之后,应传教士的翻译以文化入侵需求,欧洲各地都力求把宗教典籍翻译成汉语,既是入乡随俗,晓得了东方士大夫重视书籍,也是为了入侵做准备,以及显摆显摆。

“曹雪芹就没莎士比亚的好运气了。”贾琮嘀咕一句,想道:“也好,我守孝期间,可以传播一些外国先进的东西,可以博个名声,又可以警醒一批人,扩大势力。另外,薛宝琴一家也是曾各国经商的,薛家有皇商的经验,让一些人对倭国文化入侵也行得通。”

……

苏州太湖边,一位出尘飘逸的修行者,还有其西北巷弄、姑苏城外的小家碧玉,都在等着离别日久的情郎回来。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