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371章 惊天动地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371章 惊天动地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不久,钟鼓司太监刘康引领了镇海统制周嘉谟奉诏入殿,周嘉谟身后带了一批外国人及传教士,有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也有意大利、法国的,不少大臣看得十分别扭。

听起来,臣子们你来我往地争论,全是国家大事,无形中就给了皇帝一种“我们人人都是忠心为国”的印象。

其实大家或多或少皆了解准备过国事情况,但,在有些人手中却成了斗争的工具和良好的掩护。

先前到现在,看似正常的辩论,实际暗藏机锋,有相当一部分人想贾琮尽快卷铺盖滚蛋,好好在家守孝,以后也别想出来,出来以后也别想上位了,做人不应该厚道点吗多少翰林进士眼巴巴盯着内阁的位子呢!

周嘉谟与贾琮擦肩而过,贾琮把位置让给他,两人虽不交换眼色,却早已心照不宣了。

驻扎海外多年的周统制一进殿叩见便老泪纵横,伏地感念天恩,许久也不能把话说畅,皇帝对这老头子的苦楚才没兴趣,而是看多国人来拜,顿生大国明君的骄傲自豪:“外邦使者可会我国华美语言乎”

黛芙妮身在其中,同是英国的还有詹姆斯、约翰逊,早年与贾琮有一面之缘,因雍乐朝驱逐,退居茜香国传教,现在跟来了,他们并不下跪,黛芙妮操着一路学会的流畅官话回道:“大英帝国的使者,愿和东方上邦通商往来,互利互惠。”

“大英帝国是《坤宇万国全图》西面,英格兰、爱尔兰两个蕞尔小岛汇合而成的小国么看起来不及朕的一省啊,怎么敢称大帝国呢”凌决袆不解。

黛芙妮笑笑,一身白裙套在身上,很有性感气质,见识广博的她对答如流:“英明伟大的东方君主陛下,想必东方大国对葡萄牙、西班牙并不陌生。他们不远万里率先来到这个遍地是黄金的地方,远涉重洋。而我大英相继打败了他们,国土囊括美洲、天竺,并不比您的国土小。”

皇帝沉思不语,却有一种开阔视野的感觉,黛芙妮再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他们的议会政体,大臣们顿时议论纷纷,面面相觑。议会对国王的限制,不是和我们东方的内阁制有相似性吗

如此一来,怎么能说除了我东方,其他尽是蛮夷呢而且就是先前几个所谓“小国”,都开到我们国门外来了,虽然是小打小闹,但有本事也开到别人家国门试试

贾琮虽一副病态,却站得不摇不晃,极有气度,这也是贾琮战略眼光要高于所有人的原因,他并不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斗争上,而是要让这个国家慢慢开放,发展和崛起。

顺便也带着家族崛起。

接着的是荷兰的克里斯托弗,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跪了,贾琮看得想笑,这倒不完全是荷兰没气节、或者骨子里认输的问题。以贾琮的了解,荷兰可以说是“第一个资产阶级的国家”,他们最先成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银行、股东,把殖民看作事业。

荷兰这个国家的根本,几乎是商业利益至高无上,为了利益、金钱、事业而下跪,他们觉得没什么。

反之,也因为如此,荷兰穷得只剩下金钱了,资产阶级的自我维护导致不能率先进入工业化,富裕让他们崩溃了。

不管怎么说,人家也进入过九个世界性大国之一,拿出来了解其先进性和劣根性,自然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们是第一个成立东印度公司的,尽管现在难以维持,但能到达这里,足以说明我们在经济文化上并不弱。”

皇帝对于他的下跪很有好感,兴致盎然:“你们能学习我华夏典章制度和官话,就算是有礼节的人了,何谓之华有礼,则谓之华,何谓之夷无礼、未开化者是也。你们外国真是国王投资航海事业从而坐享其成”

黛芙妮道:“是的,我们当初的伊丽莎白女王很有眼光,她用自己的钱投资,给予伟大的航海者以合法性。轻轻松松,便赚了几十万两白银。”

贾琮眼睛盯着靴尖,伟大的航海者不就是海盗嘛!英国从古至今都脱离不了强盗本质!

克里斯托弗不甘落后、当仁不让地道:“我们荷兰的事业比英国更为先进,我考察过,类似于东方大国沿海城市的钱庄、票号,我们有更加先进而且效率极高的银行、公司。”

黛芙妮不屑地哼了一声,他们这边说完了并奉上礼物,群臣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下来,更多人在理解消化着这些外国人带来的一点点“西学冲击”,有些东西,对有些人来说还理解不了。

这个当口,周嘉谟对贾琮点点头,亲手捧上茜香国精心绘制的丝帛版图,再经过太监转手,皇帝抑制不住激动地起身道:“诸位爱卿,这是我大顺百年未有的开疆拓土之功,周嘉谟和贾琮都是大功臣。”

忠顺亲王凌决初变幻莫定,包括和他有关系、与他站在同一立场的人,以及和贾琮敌对的人,心里一下子很失落,很不好受,这一下子引进外国使者,进贡香料象牙等特殊奢侈产品;这一连串的变故、反击;这代表什么分明是贾琮在一掌一掌地打他们脸啊!

但是,眼前贾琮的这些翻转,能反驳么驳得倒吗答案是不能的!

众所周知,朝贡对于封建帝王来说,是一点都不亚于开疆拓土,不仅如此,对于大臣们来说也是一样,辅佐有功。甚至于说,天朝宁愿在朝贡贸易上吃亏,譬如奖赏、赐下给外国的东西,价值远远高于对方的,君臣上下都乐见其成。

这可以说是一种大国情怀,泽被万方,威压宇内。说难听点,是……煞笔,当然,这种说法纯粹从商人与商品贸易角度来说。而政治和商业,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等而论之。横竖以贾琮思维视之,国际贸易吃大亏,这种对家国没有任何好处、不能给百姓带来什么,拿纳税人的血汗虚夸地掩饰好大喜功,他是绝对不赞成的。

但眼下入乡随俗,他又不得不反过来利用这个东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忽然一下改天换地,忠顺亲王凌决初堆出笑容,第一个出来高唱颂歌:“陛下,臣兄也以为周、贾两位该赏,万不能寒了功臣之心。”

贾雨村眼珠一转,也赶忙改口:“忠顺王爷所言甚是,臣附议。”

“臣等附议,吾皇英明,烛照万方!”一时群臣无不附和,高文起一边高唱颂词,一边牙齿也几乎咬碎了。

皇帝大喜,兴高采烈,着有司商议封爵。下面的忠顺亲王温顺有礼,贾琮谦虚回应,无非抬爱谦虚之词。高文起、贾雨村已经又示意值班的刻道官,兵科给事中里面,有他们的打手,当即出来回道:“烛照万里、英明神武的圣上,荷兰国使者以我礼节三拜九叩,西班牙、英法、意大利等番使者,也理应如此。”

“不错。”

“是啊。”

附和的人占绝大多数,不独是政敌,也有很多大臣骨子里,都认为本国是世界中心的,外国都该下跪。

贾琮也表示理解他们这种心理,因为世界上大多只要有过一点文化文明的国家,都认为本国是中心,就连非洲部落也有此等思想。但,谈到政治上,未尝不是有人对他反击呢

“狗屁王爷,可别把我惹火了……”贾琮表面一副谦逊有礼的职业笑容,心里却在谋划着怎么整死一帮人和敌对势力,内心甚恨。

“无妨,朕龙潜之时,虽然没有时时学习礼,却也受过教导。”皇帝不知看清楚殿下制衡扯皮与否,观表情十分满意:“刚才几位阁老、司礼监奴才提醒了朕,江浙闽粤的巡抚总督,是一致同意开海开港。奏折,便积压在朕的龙案。朕瞧此事今日一并商议,批红谕令下去了。”

谈到政令,正是秦王叛乱敏感之时,忠顺亲王不好正面表决,却有人摇旗呐喊,很多人也对皇帝放松“礼”很不满了,贾雨村一脸忠诚:“先前臣已言明开海之国帑耗费,入不敷出,陛下,若涉及兵部调令,臣恐周转筹措不开,无法胜任。”

“海是必须开的。”贾琮站出来,淡淡道:“胡椒等香料、象牙等兽料,举国士绅,满堂诸公,并吾皇宫室,谁不用试问群臣,香料象牙等物,不开海,从哪儿来”

“可执行列朝列代的朝贡贸易,满足我等便够了,何必与民争利”户部侍郎道。

“开海能提供沿海四省、甚至加上山东海量的就业岗位,维持大局稳定,因为沿海多是地少人多、地狭人绸,海禁,禁得了一时,禁得了一世吗”忠靖侯史鼎跳出来声援贾琮。

皇帝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争论,贾琮正义凛然地环视道:“忠靖侯说得不错,仅仅朝贡贸易,怎么与民以利我看利的是一群小人的私心!开海之利已如上述,若不开海,宋明史书上斑斑血泪,一条一条记载着:海越禁、民越乱!海越禁、沿海穷民愈发无法谋生!海盗强商趁机崛起,倭寇屠戮我东南,纵横闽粤江浙,如入无人之境!马放南山,兵不能战,兵部四司难道不失职吗最后丢的不是我朝的体统吗禁海害的百姓如此,官商把持走私,一旦收为国有,群小沾沾,喋喋不休!究竟是谁,在与民争利!”

“反对开海者,难道是欲重演东南倭寇之乱百姓惨遭蹂躏之祸吗!是欲覆灭我东南吗是何居心!”

汪应元正担忧,怎么又说到老话题上了不想贾琮据理力争,一番话,驳骂得多少人不知如何回答!

声震殿瓦,酣畅淋漓!

贾雨村皱眉:“这不过是你片面之词,我生在浙江湖州,对沿情况比祖籍金陵的,还要了解。”

“好,贾司马调查过沿海四省今天的真实状况吗”贾琮反问。

“没有,此非本官之职司。”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贾琮一脸痛心疾首,泪流双颊:“你们又有谁知为何我国沿海骚扰不断礼部只知以虚浮礼节作为攻击手段,兵部只知首先考虑屁股上的位置,户部对经济又知之多少又可知道经济乃我国自古以来边境战乱的根本诱因”

贾雨村、忠顺亲王、高文起,甚至史鼎、水溶、汪应元、毕忠等,全都懵逼了!不是……正在争论开海禁海吗怎么又扯到经济经济是根本诱因,这……这是什么逻辑原因完全听不懂啊!

“自唐宋以来,我国一直在贸易顺差的位置,外国香料象牙虽受中上层欢迎,但是没有也没关系,这就是你们的思维思想。但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平呢是,你们可以不管,但战乱、民间教会为什么几千年来一直大行其道,亘古不变你们想过吗”

贾琮轻轻地道:“你们没有想过,外国一直在贸易逆差,只要贸易逆差不消失。就永远不会安宁!镇守驻扎永远势在必行!特别是西洋如今已有数个国家能环球航行,贸易一旦有高额利润,若不图强,外国侵略步伐永不停止。我说一个亲眼所见的事实:英国买我们的茶叶,他们有高额贸易渠道,甚至在南洋、天竺殖民地海量栽培。这还不够!他们把奴役病化我们举国男女的鸦片打进来!一旦上瘾,一旦高额兜售鸦片,那么,他们的贸易逆差就缓解了,那么,我们,就只能等死了!”

“所以,皇上,臣说户部、兵部都应该好好管管此事!好好厘清兵政经济!为国计!为民计!这是臣说经济兵政民生之所以重要,亦是沿海四省巡抚总督之所以赞成臣的奏章。臣丁忧在即,全身困顿,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后人哀秦而不自哀,亦复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贾琮言毕,泪痕未干。

政敌们,不知如何反驳,怎么反驳呢有他懂得多么甚至作为政敌之一的高文起也不禁佩服地想道:“贾琮不但大器已成、羽翼丰满,而且,独角戏也没人比他唱得好!”

户部尚书毕忠激动颤抖地胡子乱抖:“皇上,臣最熟悉不过户部事务,贾琮所言,全是惊世醒国、老成谋国之言!如此忠心,皇天后土,日月昭昭,滴滴可见!”

“没有人是小人!”皇帝激动地握紧拳头:“朕的眼睛没瞎,谁在养尊处优推诿搪塞谁在力挽狂澜不顾安危台湾府已归顺,女王不日要来拜见,昔日有陆上丝绸之路,造就强汉,今日开海上丝绸,成就千古一顺。为此尽心者,都是忠臣。”

贾琮仍旧眼睛含泪,其实密折来往,他与皇帝从相识开始就没有种下矛盾种子,这点非张居正可比,这就立于不败之地。

他虽年轻,虽精气神不是最好的,但背影却无数人仰望。外国使者们惊叹着贾琮对他们的心思一针见血,此刻虽然无声,却惊天动地!

: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