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41章 卢沟晓月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41章 卢沟晓月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去卢沟桥,也不是单纯的看风景,因为卢沟桥就修在永定河上面。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其实在古代,卢沟桥就已经是燕京八景之一了。 卢沟桥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不过,后世看到的卢沟桥,已经被多次翻修了。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从这里进京,他称赞这座华北最大的拱桥,卢沟桥闻名欧洲,欧洲人称它是“马可波罗桥”。 至于永定河,以前称无定河,唐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在另一时空,永定河是康熙年间改名的,顺朝是先帝康靖年间。古人称它为小黄河、浑河,无定,无定,永无定日,可见泛滥灾害之大。 现代是不必担心了,因为,人koubao炸,地下水开采过度。现代的永定河,多处已经干涸。 …… 观赏卢沟桥,最好的时辰是黎明之前。 下旬月、西山、薄雾、行人稀少,星光也稀少,微冷的晨风。 贾琮带秦可卿,漫步在这两百多米的拱桥,永定河水,穿桥下而过,两边望栏、石狮子,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不一。 “果然美极了,这些小狮子好可心。”秦可卿绽放出舒朗、爱意的笑容,出来宛平,她所有的愁思、担惊受怕皆荡然无存,修长玉指一一抚摸过两边的小石狮子。 几百年的历史痕迹、沧桑的河水、古桥、美人、黎明,这些,给两世为人的他,又是一种复杂难言的感情,几百年后,此地还会发生卢沟桥事变吗他眺望苍翠西山:“是啊,师姐,咱们这个民族,太伟大了,你看这桥孔、河流、狮子,多么希望它们能永存。” 卢沟桥的狮子是有四五百的,有雄、雌、大、小,秦可卿倾腰往桥下一看,因为是夏季,雨水多,河流显得浑浊了,她叹息:“可惜,美中不足。” “嗯,不过我相信河道能治好的,我朝不缺能人异士、治世能臣,缺的只是……官员的运作而已。”贾琮道:“想想,永定河并无河道衙门,单靠地方治理、朝廷拨款,而不至于灾民baoluan,这就是有成效了。” “不错,我虽不懂国家大事,但爹爹就是专司水利、建设的,还有那批工官,他们应该有办法的。”秦可卿回眸,贾琮还在那目测卢沟桥、河道,似乎在算计什么,她只知道这个小师弟人小鬼大、聪明机灵、行事沉稳、读书厉害……可不敢想他事事都懂。 她很喜欢师弟这样子,不叫苦连天、怨天尤人,好学、上进、勤奋、很积极地入世,心里的观感……她自己也不知道,反正他们家,是把师弟当做很好、很紧密的人了。她一介女子,帮不了他什么,也就无以答谢恩情,便只能和他探讨八股、打理生活,使他有所进益罢了。师弟存了苦心,想开解她,淡忘和离后的流言蜚语,她又怎会不知呢。 “我翻过这个时空的《明史》、《大顺会典》,这个世界没有治河专家潘季驯、靳辅……而永定河是和黄河类似的,同样是黄土高原的泥沙堆积,河道淤塞,在上游还不严重,主要是华北平原,他们使用过束水冲沙的法子和双层闸门么如果没有,我就有了用武之地……” 虽然喜爱文史,贾琮前世却是地地道道的理科生,化学、物理知识还是有一些的……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南稻北麦格局的改变,北方大幅度种植稻谷了吗天津南部有没有开发小站稻形成了吗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即使他现在没有权力,但还有秦业,刘东升也会来的,正可以当作回报刘东升的恩情。 “师姐,天快亮了,咱们折回去,到小摊吃点东西,也不知道鲸卿起床了没有,哈,大懒虫!”贾琮对秦可卿放心了,从她发自内心的笑容看到的。 “嗯。”秦可卿看什么都是新奇的,十七八年,一直窝在府里,也就小时候逛过庙会,现在换个方式,能够抛头露面,自是无比开心的了。 晨曦躲在薄雾后面,那些云雾,橙、青、黑、蓝,群山起伏,雄伟的卢沟桥横跨永定河,东面是雄伟的宛平、雄伟的民族。 货郎的叫卖声、城内垃圾粪桶的滚动声,包子馒头的味道,又是新鲜的一天。 …… 顺治门外市集,小凉棚下,秦可卿吃得矜持,“原来师弟喜欢吃酸的……” “是啊,大热天吃酸的才爽快。”贾琮吃完酸梅汤和阳春面,付了铜板,秦通、孙福在远远一旁站着,自然不放心xiaojie、公子独自外出了。 石砖地上,呜啦啦过来一片人群,行人纷纷让开,他们由穿戴官服的衙役、三班六房的人带领,往西面永定河而去,这些人有民壮、乡勇、囚犯,听人议论说是去疏通河道。 贾琮又见到那位“道长”贴了胡子眉毛,在路边摆摊算卦,weizhuang得仙风道骨的。请他吃饭,匡见无人算卦,收了幌子过来,二人攀谈,秦可卿默然别望。匡自我介绍:“在下姓匡名,表字兼达,宛平人氏。因自幼家穷,不得不算卦为业……” “可读过四书”贾琮知道苦命人多,他前世也是苦命人,若不值得帮助,他就不会帮助,世上苦人多了,若将来有能力,当然要去做,他的理念很简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匡才不过十几岁:“四书读通了,学过八股,苦于家中拮据,老母卧病,躬亲伺候,囊中羞涩,不得其门。” 贾琮试探他几句四书,是有真才实学的,自有计划,又问:“你说那幽燕七子,还有幽燕第一状罗国奇,很出名么” “是直隶省年轻后进之辈,最有名声的七人,罗国奇排行第五,这是好事者排的……罗国奇名声很响亮,民间也有耳闻,宁惹阎王,莫惹大器。他也是宛平人,取了一等廪膳生,但两次乡试不中,专职干讼棍,获取钱财无数,他肯定有后台的,不然宛平县学怎能坐视他当讼棍,而不革除功名呢”匡边吃边说,贾琮没计较他昨天骗钱,让他生出好感。 贾琮默默思忖,幽燕七子幽燕第一状好牛逼啊,别的不说,这幽燕第一状,他得会会了。招手叫孙福过来,贾琮慷慨解囊,赠送匡二十两,叫他温习四书,明年县试。匡推辞,贾琮温言劝解,匡感激而去。 “我自幼衣食无忧,可出来才知,世人有不少,是艰难的。”秦可卿扇风道。 “更艰难的还有呢。”贾琮擦汗:“我不过顺手为之,如果他是可造之才,说不得,要为我所用了。师姐,我很迫切想要得到功名,没有功名,我什么都做不成。” “你一定行的。”秦可卿温柔道:“你也别过于压迫自己,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是官家女子,那罗国奇不敢怎样的。” 正说着,街道忽然大乱,迎头一个五大三粗的平民撒脚狂奔,后面,宛平县衙的马典史,带了好几个衙役在追,那壮汉来去如风,竟然不跑城外,跑进顺治门,守门小官都惊呆了,还没反应过来,马典史大怒:“你们是猪啊疏通河道的贱民逃跑,你们怎么不抓” “四爷,人还没看清就进去了……” 典史是县衙的四把手,职责是刑狱、缉捕,人称四爷,上面还有县令、县丞、主簿。 秦可卿瞪大眼睛,真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着什么都稀奇。贾琮惊叹:“那壮汉好快的身手!孙福虽然机灵,到底不会武艺,我要是有这么个保镖就好了!” …… 固安,永定河沿岸的驿站,一个总旗军官道:“余爷,探清了,固安知县李凤翔,没啥作为,就等着朝廷拨款呢,那个宛平县令倒是好些,不过,该糊涂还是糊涂。” “当官不就这样思危、思退、思变,民心、民意永远是最后一位,对他们来说,政绩、三年小考、六年大考才是最重要的。咱们好好查,查他个底朝天,办好了这趟皇差,没准万岁爷龙颜大悦,小旗升总旗,总旗升百户,老子也能干一回千户了!”余彪细心地拿丝帕擦绣春刀,眼神,充满对生命的漠视,即便刀上没有灰尘,他还是吹了一吹。 …… 回去聚宝轩客栈,秦业说樊知县回来了,便领贾琮去县衙三堂拜见,可巧,那“幽燕第一状”的罗讼棍也在堂内。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