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红楼之公子无双 > 第61章 小三元之县试案首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61章 小三元之县试案首

作者:司马匪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1: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四书题的一两句或者一小节,称为小题,若是好几节或者不关联的几句截搭起来,称为大题。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县试一般考小题,往后府试、院试会越来越难,淘汰率非常之高。 各地县试皆由知县命题、主考。 考棚搭在孔庙县学左下方,县试没有乡试、会试那般严格,没有单独的房间分开。考棚是用树木、茅草临时搭建起来的,考生人数多,县学可容不下,再说县学的生员也要在里面做功课。 好在宛平占了地利之便,毕竟是京县,缺桌子板凳、日晒雨淋的情况足以避免,云贵、两广的考生就没这条件,进县城山路难行不说,桌子板凳还要自备……考棚设施不好,天气影响他们考试,也是有的…… 他们进来时,尚且是鸡鸣、蒙蒙亮,等到走完程序,阳光已经从考棚的木板缝隙斜射进来了。 贾琮先吃了个饼子,这时试帖诗(五言八韵诗)也出来了,写在牌子上,衙役抬着,从桌子间的两排过道,来回走一圈,确保人人看到。 “这题目不难,就是难以写出新意……” “对,这题目我还做过呢,只是以往做过的,不合今日的时尚。” 考生开始窃窃私语,八股文之所以叫时文,就是时尚之文,不说明朝的文笔不符合顺朝,就是去年的,也未必符合今年的时尚了,也就是说,它随时期而改变,你要把以前题目相同的文章抄过来,考官会找借口打回去。 秦钟紧张地从前座回望过来,贾琮报以和煦温暖的微笑,秦钟便也开始充饥、磨墨、思索。 贾琮不急,考试时间有几个时辰呢,他有打腹稿的习惯,边喝水,边暗自琢磨,将近一年来,他可谓经历了八股文式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拟”,这种简单的题目,当然做过,但他有博取名次的雄心,不会照搬照抄:按照樊知县的文章脾胃,此人不喜欢华丽的铺陈、词藻,所以他准备在炼字、论证上下功夫。 “咳咳……肃静!”马典史双手背后,不近人情道:“县尊大人说话了,科考乃国家抡才大典,选拔能人异士,胆敢携带夹带、舞弊者,枷号示众、免除三年考试资格!绝不轻饶!需要出恭者,提前与衙门差役说……一应规矩,才刚县尊已说过了。” 马典史也不敢与贾琮打招呼,颇为严肃地出去,贾琮正想着“点,尔何如”,出自《论语》,是孔子问曾子的志向,啃烂四书的必要性出来了:曾子的回答必须知道,否则无从下手。而曾子在此的回答是很飘渺的,不是为国,也不是为民,而像是隐士了。 旁边一位十几岁的仁兄,忽然拔掉笔尖,从里面抽出一张卷起来的小纸,对照纸上文章,忙忙抄起来,笑道:“贾神童,宽容宽容则个。” 贾琮无语:惩罚再严厉,也不缺作弊的啊,乡试会试都有人作弊,更何况县试这种最低级的考试了。 他就当看不见,片刻,几个皂服的衙役如狼似虎地冲进来,“你!出去!枷号示众!” 有这么多人巡逻,如何看不到,这位仁兄如丧考妣,嚎啕大哭,立马被衙役套上枷锁,马典史写了一张纸贴上,纸上是:“此人舞弊!枷号示众!以儆效尤!” 拉去给考棚的人参观一圈,丢尽脸面,不少考生面色大变,也有幸灾乐祸的。 大约一刻钟,贾琮已经想好如何提出论点、再论证了,这时樊知县进来巡查,走到他桌旁,但见稿纸上没有只言片语,樊知县不满地敲敲桌子:“赶快写!” 贾琮点点头,樊知县不解地走往批阅房:“题目不难,怎么好像难住贾琮了呢” 匡这人他看不到,倒是“幽燕第六子”祁佳,奋笔如飞,文思泉涌,刷刷刷写完草稿,再刷刷刷腾过来,不到一个时辰,就去交卷了。 祁佳走时傲然地俯视全场,虽然他才七岁,身高俯视不了,但心理上就是俯视全场,幽燕第六子不是白叫的。 很多考生羡慕嫉妒恨,没法,抓耳挠腮,继续想,继续写。 贾琮却心无旁骛,在稿纸上破题道:“随所遇而志在焉,圣人之所与也!” “夫点志何异乎春风沂水之间有化机焉,子故用叹夫点耶……” “……勋业者,君相之遇合也,禹、皋、伊、旦当时若无此遭遇,岂遂淹没以终老……” “……景物者,达士之功名也,黄、农、虞、夏今日岂异此风期,安见熙昊之难再……” 洋洋洒洒写完,再看五言八韵诗,这就不值得说了,为何试帖诗就是歌功颂德的,中规中矩、不犯错误便可,贾琮敷衍一首,还过得去,再检查检查,确定不犯皇家庙号、本朝历代皇帝姓名年号等,才重新誊写,一手楷书清秀、沉稳、有力。等县衙监考人员糊名、交卷。 一切,就等几天之后的放榜了。 …… 临时腾出来的考官房,积案如山,五天,五场考试,这需要好几天的批阅,纯属脑力的工作。 樊知县吃饱喝足,挺胸叠肚,大肚皮耷拉在椅子上,他身材壮实,做官几年,搜刮民脂民膏,人也吃胖了,一般椅子还容不下他屁股,拂拂青色的六品鹭丝补服,手执朱笔,碰到文章犯忌讳、卷面污秽的,直接被县令大人丢进垃圾桶了。 几个书办还要去捡回来,万一考生闹事,他们才好说话。 “文章是好,然破题、四比不明确,铺陈华丽、华而不实!这卷子……只能判第二了。”樊知县一个念头,神童祁佳屈居宛平癸卯年县试第二名。 祁佳这篇文章文采飞扬,他极喜欢华丽的铺陈、词藻,仿照汉唐诗赋、宋代名家,极力赞扬曾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然而,樊知县就不喜欢华丽,考官心理,有时候很重要。 “好!”翻了几份,樊林拍案叫绝!这份卷子不仅论点巧妙、史料翔实、毫无破绽,拿去府试院试都绰绰有余,最最重要,太对他胃口了:语言凝练、中心明确。 樊知县陶醉地念出承题:“尝思人生俯仰甚宽,而恒郁郁焉忧志之不遂者,何为乎异日之经纶,虽实亦虚,何也以其有待也;当前之寄托,虽虚亦实,何也以其无待也!” 卷子已经糊名,这篇会是贾琮的么字迹也给人好感,试帖诗也无差错,樊林又想起去年贾琮、罗国奇登高作诗,同样语言凝练,诡谲一笑,登时把这一份卷子定为案首,几天后批阅完,再吩咐人出去按名次张榜公布。请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277600208(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