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七零旺夫生活 > 审问、分秋粮

七零旺夫生活 审问、分秋粮

作者:月半要分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2: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苏月本来正在厨房里蛋布丁, 倒不是专门为了积分,而是嘴馋了,突然就想吃了, 所以趁着饭后有时间便做一点出来尝尝。

今天李小青有事去了,没人给烧火,韩爱国便主动坐到灶膛前给苏月烧起火来,一边烧一边说赵老太太今天用蛋糕威胁举报的事情。

苏月听完之后,脸色冷了冷。

韩爱国问“这事情你打算怎么办”

苏月手里的动作不停, 半晌后才深深叹了口气,忍着心痛说“还能怎么办, 镇上的生意必须得停了, 不能再做了。”

韩爱国心里对这个答案一点都不意外, 来之前就知道她会这么决定。镇上离村里太近, 现在赵家明显已经知道他们家在镇上卖糕点的事情, 要是真的因为得不到蛋糕方子而嫉妒去举报, 想抓证据,只要偷偷跟踪老四就能一抓一个准。所以他们不能再明目张胆在镇上卖糕点了。

苏月也知道这个事实, 所以才不得不放弃镇上的生意, 以后不能再让爱民去镇上各处家属院兜售糕点了,不然太危险。

看来这笔钱是不能再挣下去了。

但想到一个月要损失那么多钱, 苏月的心啊就疼得滴血。不过幸好还有城里的生意,送糕点去江姐家没什么问题,就算被别人看到,只要说是带给亲戚的就好, 别人也没法说什么,江姐那边也会替她圆谎的。

韩爱国想了想说道“以后送糕点去镇上,我让爱民不要在白天去了,改成晚上去,这样安全一些,不容易被人盯上。”

苏月想想也是,为确保万无一失,还是晚上避着人去送蛋糕更好,不过大晚上的去送糕点,黑灯瞎火的,一来一回走路要两个多小时,爱民一个半大孩子走在路上那么长时间也太不让人放心了,又总不能隔三差五地就去大队借骡车,不然也很容易让人起疑。

苏月这时候就又想起在镇上看到的自行车来,想买辆自行车的再次高涨,要是有辆代步的自行车,不光运糕点省力,送糕点的时候还又安全又快速,也不容易被人发现什么。

之前不能买是因为没钱没票,现在手里的钱是够了,但却没有票,这年头,有钱了也买不到东西,有票才是关键,像自行车这样的大票,一般人压根就弄不到,凭她现在的关系也压根弄不来。

苏月郁闷地叹了口气,暗自嘀咕“为什么买啥都要票,这啥制度啊。”

韩爱国耳尖,听到苏月说什么票,便问“你要什么票买什么”

苏月叹口气,“我想买辆自行车,出行方便,以后爱民去镇上送糕点也方便,不过我没有票,想买也买不着啊。”

韩爱国眉目一动,思量片刻,道“我明天要去镇上发个电报,顺便问问之前退伍转业去地方的战友有没有票,要是有我让他寄给我。”

那个战友专业去了公安局,这种部门过年的时候都会发这种票的,差不多能弄到。

苏月闻言眼睛一亮,韩爱国说话向来不会无的放矢,既然他说可能有,那八成就能弄到手。

这么说她能买到自行车了

“你怎么这么棒”苏月激动得凑上去在他脸颊上重重亲了一口。

韩爱国对苏月动不动就会突袭一下他的热情行为已经渐渐习惯了,并且内心很是闷骚地喜欢她这样的小动作,每次嘴角都会不由自主地翘上去,是人都能发现他的开心。要是被他手底下的兵看到,绝对会怀疑眼前这个时不时就要微笑的人还是不是他们的冷面面瘫营长了。

两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的时光总是很快,似乎还没说两句话呢,锅里的鸡蛋布丁就做好了,苏月拿了一个出来给韩爱国,“你尝一个。”

虽然不太爱吃这些小点心小零食,但苏月给的,他也不想推辞,像平时吃饭一样三两口塞进嘴里嚼吧嚼吧咽了。

苏月扶额,这人吃点心真的是囫囵吞枣的吃法,也不知道有没有尝到具体是什么味道,给他吃真是有点浪费了。不过他是军人,吃饭习惯大口快速了,苏月也不说他,用油纸包额外包了好几个布丁进去,让他带回去给韩老太太以及家里的几个孩子尝尝。

等韩爱国走后,苏月端着鸡蛋布丁回房间,正准备叫其他四个来吃呢,哪知道一进去就被四个人团团围住了。

吴晓晓径直拿走苏月手里的盘子,然后把苏月按到椅子上坐下,准备对她“严刑逼供”。

李小青一脸严肃“说,你是不是和韩爱国同志有什么不正当的关系”

吴晓晓也绷着脸,“不用问了,他两孤男寡女的待在厨房这么久,肯定不是纯洁的同志关系。”

李小青也这么觉得,试探着问“苏月,你是不是和韩大哥谈朋友呢”

苏月被她们审问得哭笑不得,但既然刚刚让韩爱国进来,她就没有想再隐瞒她们的意思,便主动承认“我承认,我的确和韩爱国同志处对象呢。”

见苏月真的承认了,其他四人面面相觑,心里都有点不得劲,主要是谁都没想到苏月会在农村谈对象,在所有女知青之中,苏月是长的最好看最有气质的一个,她的长相就算是放在城里那也是少有人能及,在她们看来,任何知青都有可能在这里扎根,就苏月不可能,因为她的未来似乎无限广阔,就算是想去城里找个有钱有势的男人似乎也是很容易的。

没想到,最不可能在农村扎根的人反而第一个在这里处起了对象。

吴晓晓咬了咬唇,问苏月“苏月,你难道不想回城了么”

苏月知道她是什么意思,很多女知青下乡受不了生活的磋磨,便在乡下找个男人结婚生子,也算是绝了回城的希望,但那些时时刻刻想回城的知青是不愿意在这里扎根的,因为不想让这里拖住自己的脚步,像李小青,虽然已经在这里待了好几年了,但愣是不愿意处对象,因为她心里还是想着有一天能回城。

吴晓晓她们也是不愿意在这里找个农村男人处对象的,在她们眼里其实是看不上这里的男人的,所以她们对她跟韩爱国处对象的事情不太理解。

苏月笑了笑,说“和韩爱国谈对象不代表以后没有回城的希望啊,相信以后政策会改变的,我们想回城里就能回城里。”

吴晓晓犹犹豫豫地接着问“那、那你要是能回城,你难道不想找个城里的人么”怎么就甘心找个农村的呢

苏月“农村的也好城市的也好,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好啦,自己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是幸福的,找农村的也不代表就不幸福啊,相反的,找城里的也不代表就能过的好啊,你们说是不是”

李小青几人沉凝了一下,觉得苏月说的也有道理,而且韩爱国长相俊朗,现在腿也能治好,还能回部队,听说人家还是营级干部,想想这条件也不比城里男人差多少,苏月找他也不会过的太差。

想通了这点,几人便不再纠结了,纷纷对苏月表示祝福。

如此过了两天,到了村里分秋粮的日子。

这可是村里的大喜日子,社员们各个情绪高涨,眼里神采飞扬,就连李小青几个也是激动异常,毕竟之前的粮食本就不够吃,这段日子要不是苏月常常接济她们给她们吃好的,恐怕她们早就饥肠辘辘了。

因为一个个早就盼着能发秋粮了。

这天全村的人都不用上工,全部集合到大队部跟前的场地上,生产队负责分粮食的人就在这里给社员们发秋粮。

大队让一家出一个代表人员出来,在场地前排队,一家一家来。生产队记分员和会计在最前面报分得的粮食数,另两个生产队的人在一边负责过秤,会计负责掌秤砣。

苏月她们来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了,韩老太太正站在队伍的不远处排队呢,看见苏月来了,连忙朝她招手,“月月过来大娘这边,跟大娘一起。”

李小青几个人揶揄地戳戳苏月的胳膊,小声地笑“苏月你快去,你未来婆婆叫你呢。”

苏月可不是害羞的小媳妇,被她们打趣也没觉得脸红,大大方方就过去了,跟韩老太太站在了一起。

韩老太太后面的婶子见状也没说什么,只是见韩老太太对苏月这么好,便笑着打趣道“韩家嫂子,你这是想收个干女儿了”

韩老太太意味深长地笑笑,心想这可不是我干女儿这么简单,这可是我们老韩家的长媳呢。

韩老太太拍了拍苏月的胳膊,说道“待会我让爱国他们几个帮你把粮食运回去,你这小身板可拿不了那么多粮食。”

苏月转头一看,就见韩家四个儿子都在不远处等着呢,连韩爱国也在,看见苏月望过来,他的眼里带上笑意。

苏月朝他快速挤了下眼睛,然后便转过头和韩老太太小声聊起了天。

这是苏月第一次经历分秋粮的场景,十分好奇,便问韩老太太“大娘,这秋粮怎么分的啊一个工分能换多少斤秋粮啊”

韩老太太听到这话摆摆手,道“咱们分粮食也不是每次都按照工分来算的,那也太麻烦了,像这次分秋粮,就按照人口来分,像高粱这样的粗粮,今年大队的规定是大人一人分七十斤,十岁以上的孩子分五十斤,十岁以下的孩子每人分三十斤。等到年底统一结算的时候再算一年的所有工分,到时候一次性跟大队结清,多退少补。”

原来是这样啊,苏月恍然。

两个人说着话很快就轮到韩家了,会计看韩老太太一眼,找到属于韩家的那部分记录,看到韩家是六个大人,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四个十岁以下的孩子,会计便再次举起手里的算盘,当着韩老太太的面在算盘上面拨来拨去,好一会儿才报出数字“高粱一共是五百六十斤,细粮是二百四十斤,大豆”

过称员便按照他报的数字去称粮食,而韩老太太怕他们过称的时候动手脚,眼睛死死地看着秤砣,不给他们缺斤少两的机会。

苏月看韩老太太这么仔细的盯着秤砣看,心里哭笑不得,这光看秤砣也不太管用啊,源头的帐就算错了呀,韩家分的高粱应该是五百九十斤,不是会计说的五百六十斤啊。

看来会计是算错帐了。

这件事情苏月肯定是要管的,三十斤粮食可不是少数,这可是一个十岁以下孩子的口粮呢,可不能因为算错就少给了。但在场这么多人,要是当众说会计算账不精,会计肯定下不来台,这不是得罪人嘛。

眼珠子转了转,苏月便对会计说“哎呀会计大叔,你把韩大娘家的人口弄错了,韩大娘家可是六个大人,一个十二岁少年以及四个小孩子呢。”

会计一头雾水,他知道韩家是六个大人一个少年以及四个孩子啊,他就是这样算的,没错啊。

会计正想说自己没弄错呢,就听苏月凑上来小声说“韩家的高粱应该是五百九十斤吧会计大叔,你肯定是把韩家的人口数给弄错了,您快补上吧。”

会计心里一突,赶紧在算盘上仔仔细细拨打了一番,结果还真的是五百九十斤,他刚刚给算错了。

抬眼看了苏月一眼,会计心里转了转就知道苏月的意思了,这丫头是故意说他把人口弄错了,就是为了给他面子,免得让他下不来台。

这丫头还怪会做人的。

会计便顺着杆子说道“哎呀,瞧我这脑子,把韩家的人口数错了,我赶紧给加上,韩家的高粱是五百九十斤。”

韩老太太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抓住苏月的手紧紧握了握,心里庆幸苏月在这里发现了这问题,不然她可没想到会计会算错帐,她跟大部分社员一样不太会算这些复杂的帐,都是会计说多少就是多少的,哪里想到打算盘还能弄错呢。要是这次没发现,那可就生生少了三十斤粮食啊,想想就心疼。

苏月这丫头也太聪明了,不用算盘就能把帐算对了,还能不动声色地提醒会计。她家爱国这是把从小到大的运气都用来找媳妇了吧。长这么大爱国的运气就一直很差,她以前老担心以后他找对象运气也不好,现在看来,他找对象的运气好着呢,谁也比不上。

韩老太太想着想着心里就乐开了花,拉着苏月的手笑着道“今天分秋粮,咱们家吃顿好的,月月你等会把粮食运回去之后就到大娘家来吃饭,大娘今天割肉了。”

苏月也没有推辞,点头答应。

接下来就没有再出错了,韩家的粮食分好之后就被韩家的人拉到了一边,等苏月的粮食也分好之后,韩老太太让韩老二和韩老三将家里的粮食运回去,而韩爱国和韩爱民两个人帮着苏月把粮食运回知青点。

苏月的粮食不多,韩爱国和韩爱民两个人一趟就把粮食给运到了知青点,还顺道帮着把李小青她们的粮食也给运了回来,让李小青她们几个在背后大呼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粮食运完之后,苏月将跟着韩爱国一起去韩家吃饭,到了韩家之后才发现,韩家已经分开开火了,老太太还是用原来的灶,而韩老二和韩老三在后面另外起了灶,单独开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