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 > 21、021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 21、021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2:5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多数时候, 法律要审判一个人,往往不是一刀给个爽快, 而是将刀悬在头顶, 不知何时落下。

沈浪的判刑,从中秋到重阳,镇上一句准确消息也没有。大多数传言都是以讹传讹,什么“枪毙”,什么“关五十年”, 一听就不科学。

但却吓人。

至少, 小镇青年打架斗殴概率大大降低, 老师和家长管教孩子都有了现成的反面教材。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城

王晓东因为这些传言跟人打了几次架,鼻青脸肿半个月,连蔡星月也感慨:“沈浪啥时候能回来上课就好了,

但我爸说可能会判两三年……到时候咱们都初中毕业,做不了同学了诶。”

蔡爸爸在乡林业站, 他的话大家都信。

林雨桐看着空荡荡的书桌,心情复杂。如果坐牢两三年, 那等他出狱都十九岁了, 所有同班同学上了高中, 他是继续念初一?还是就此辍学?

成年后的三年时光,一晃而过。

青少年的三年,不仅是学习基本知识的重要阶段, 还是三观塑造、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期,关乎成长。

心事重重间, 第三次月考悄然而至。这次雨桐特意隐藏“实力”,故意做错两个选择题,把每一门分数都控制在90以上,95以下,尽量不做出头鸟。

谁知班上其他人都发挥失常,她又考了第一。

这次,终于没有老师再怀疑。毕竟,考场和座位是随机调配的,她每一门都跟不同的同学坐一起,要抄也没地方抄啊。

于是,所有人不得不相信,林雨桐是真的进步了。

杨乔顺将她作榜样,鼓励大家向她学习。别说,效果还挺不错,从倒数第二逆袭到全班第一,这碗浓浓的香喷喷的鸡汤,大家干了。

拿着成绩单,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情难得愉悦。

“妹高兴啥?”阳子又冷不丁从身后冒出来。

“哥不是说学习紧张不回来了嘛?”

“我姐呢?”

“喏,后面。”

山路的另一头,大伯弯腰背着个巨大的纸箱子,大梅唧唧喳喳不知说啥,把他逗得哈哈大笑。

“咱爸买了电视机,晚上就通电了。”

雨桐也高兴,陈家坪通电比前世早了整整两年。有了电,能看新闻,能听广播,能看节目,外界大门终于向这个落后的小山村敞开。

“啥时候来电?我灯泡都装好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城

“你家多少瓦?我的45。”

“哟,45那照得就跟白天一样……”

男女老少,家家户户,都在等着电流来的那一刻。

见他们买了电视机,整个村都沸腾了。强子不知从哪儿跑出来,一路追着叫“电视”。村里孩子听见,也一个个看大熊猫似的跟着他们回家。

三兄妹配合大伯,按照说明书把电视机组装好,坐等通电。伯娘把饭菜做好,摆上桌,大家才恋恋不舍离开电视机前。

土豆炖牛肉,番茄炒鸡蛋,臭豆腐烧茼蒿,全是好菜。强子吃得满头大汗,生怕别人跟他抢似的。

雨桐记得,上辈子她在外打工后,听姐姐说强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出去走街串巷做小生意,没两年自己买个门面,在荣安高铁站,虽不至于大富大贵,但绝对是兄妹几个里过得最好的。

正想着,忽然听见一阵欢呼,“亮啦!”

强子比谁都快,迅速拉了墙边的绳子,“卡塔”一声,堂屋巨亮无比,跟白天似的。习惯了煤油灯的萤火之光,林雨桐一瞬间还没反应过来。

“呀,一百瓦的大灯泡原来这么亮!”

大伯得意道:“雨桐做作业就得用亮的,不然伤眼,刚才说是又考第一了……丫头快把成绩单给你伯娘开开眼。”

其他几间屋子都是三十瓦的,毕竟这时候电费可贵了。

雨桐眼眶发酸,大伯伯娘待她,真是恩重如山,她何德何能受这种好?

大梅和强子也不吃饭了,说明书早看过几遍,伸手在电视机右下角按一下,荧光屏闪了下,由黑到灰,再到深蓝……大家屏住呼吸,几秒钟后,电视机自动接收到村委会的信号,传来熟悉的一男一女声音。

雨桐从未觉着万年不变的新闻联播竟如此美好。

这年代条件不差的都有电视机,林家人虽然也在别的村见过,但看着自家的新彩电,仿佛比别家的好。乔大花爱惜的摸了摸,“哎哟,以前谁能想到能看见别人活生生的脸啊!”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创造幸福,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村里老幼都来凑热闹,强子争着帮大人换台,一会儿换一个,不是看电视剧,而是看电视机。

一直熬到凌晨一点半,啥台都没节目了,村人才恋恋不舍离去。大伯是厚道人,也不催他们,还打着手电筒将几个孩子安全送到家。

林雨桐被吵得睡不着,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又被村里小孩吵醒。她忍着一肚子起床气把电视关掉,“强子回家帮你妈干活去,要看晚上再来。”

强子撅着嘴,知道奶奶大伯都听姐姐的,只能不情不愿起身。

几个孩子愤愤不平,“小气鬼,不就看会儿电视嘛……”

林雨桐也不跟几个小屁孩计较,得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客随主便。

“雨桐起了?我让他们小声些,他们爱看就让他们看会儿,人大人知道了还说咱小气呢。”

雨桐可没忘记,刚才一群熊孩子争台都打起来了,不止吵人,万一不小心摔坏电视,或者触电,这责任算谁的?更别说从昨晚就乱摸乱按,看着就心疼。

这可是一家子起早贪黑挣来的。

但她也不跟伯娘顶嘴,只是甜甜一笑,“我大伯呢?”

“去拿红籽了,天气好种下去,好育苗。”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城

林雨桐一顿,总觉着“红籽”有点耳熟,在哪儿听过似的。

伯娘捏捏她白里透红的脸颊,“红籽就是三七籽,你们年纪小,没见过那颜色。”

雨桐恍然大悟,她以前一直以为三七跟土豆红薯一样,是用根茎培育出来的。后来打工时曾遇到一个“三七之乡”出来的同省老乡,才知道上规模的三七种植都是选籽育苗。

诶……“等等,大伯要种三七?”

“对呀,你爸说这两年三七价涨得厉害,给咱们拿了红籽来,过几天还送一本专门教人栽培的书呢。”

雨桐挑挑眉头,“林老二会这么好?”

伯娘脸色严肃下来,“他是你爸爸,纵然有不对,你也要给他基本的尊重,这种话以后不许说了,知道不?”

“知道了,下次都不说,他咋这么好心?”有致富点子不藏着自己搞。

伯娘无奈的揉揉她后脑勺,自己带大的孩子终究是舍不得说重话,“他们在城里没地,种子和栽培技术他提供,以后种出来分他一半的利,你大伯今年也寻思着搞个经济作物,这不……”

“一半?真会狮子大开口。”

伯娘也有点不赞成,但男人决定的事,她也不好背后议论,“随他们吧,那是大人的事,你好好学习就行,别瞎操心。”

雨桐却没办法不操心,实在是林老二无利不起早。难怪上次能忍住被她挤兑,原来这才是“正事”。

光提供点种子,图书馆借本书来,就要瓜分走一半的利润。这成本投入几十块钱,要种成了收益就是几千上万块。要没种成?也没关系,反正田地不是他的,汗水不是他流的,起早贪黑伺候的也不是他,几十块就当打水漂罢了。

林老二这颗心,可真够黑的。

而且,林家田地本就不多,又要养三个“吃穷老子”的半大孩子。田地全拿来种三七了,那明年的口粮从哪儿来?

据她所知,三七光育苗就得两三年,真正挂果出笼怎么也得四五年。周期太长,未知因素太多。

这四五年林家靠什么过活?要是几年后三七卖不出去,或者中途失败……雨桐不敢想象。

“伯娘,这三七咱不能种。”

张灵芝以为她说孩子话,随意敷衍几句忙别的去了。

上辈子明明没有这茬,从没听谁说要种三七,林老二这鬼主意到底是咋来的。如果她没记错的话,世纪之交,受日本三七的冲击,华国本土三七价格低廉,无数药农血本无归。

林家的家底,根本扛不住。

对,家底。

她忽然心头一动,“伯娘,我爸他们知道咱卖鸡枞的事吗?”

张灵芝往猪槽里盛满猪食,“知道呀。”

“不是说好不说出去的嘛?”

原来,这事还真不能怪林大伯。

他天天在菜市场卖鸡枞,人来人往的大地方,不知怎么就被陈丽华看见了,当场自然是不可能去相认的,让朋友知道自己有个卖菜的大伯子多丢人呐。可回去就给丈夫吹枕头风,鸡枞是稀罕物,他们在城里要吃都得花钱买。

既然大伯子家就有,还花那冤枉钱干啥?

林老二深觉有理。

连着上菜市场拿了几次,每次半斤八两,也不多。林大伯心胸阔达,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会特意跟家里人说,大家自然都不知道。

自个儿吃不算,陈丽华还给几个领导送了不少,借花献佛她最拿手。

没几天,伯娘发现每天带回来的钱好像少了十来块,跟大伯提了一嘴巴。

第二天,陈丽华再连吃带拿,他就委婉的告诉她,这鸡枞并非自家白捡,而是花钱从村人手里收来的。

刚好当时有陈丽华领导在,深觉大伯子不给自家留脸,就记恨上了。又让林老二旁敲侧击打听,林家到底靠这买卖挣了多少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