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 > 081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 081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2:57 来源:就爱谈小说

陈家坪村民要修路, 方圆十公里都震惊了。

因为整个荣安镇十七个自然村里, 除了乡道周围的村子, 十三个村没有公路。这意味着进村只能靠走, 就算是十万火急病得只吊一口气也只能走路出村,顶多有辆摩托车算不错的。

而一旦修了公路,进出方便后, 村民们的农产品能带到市场上贩卖, 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外头的东西也能进到村子,譬如鲜肉嫩豆腐嫩豆芽, 都是改善村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

好处谁都知道,可修路不是挖几锄头就行,开山炸石,铲土填河, 都是大工程。一得有钱, 二得有技术,第三还得有工具。

陈家坪连续开了六次村民大会,技术和工具由林大伯出面找沈浪,沈浪请郭老再次伸出援手,只收他们工人的基本工资, 一日三餐和住宿就行。

这一块林家和张家承包了。

可钱才是最大的难题。全村唯一的共同财产就是白云山租金,目前为止算上利息也只有二十万,修一条保守估计十公里的路只能算杯水车薪。

可所有人眼前闪现的都是白云山的“腰带”,能推独轮,可骑摩托, 还能跑马车驴车,如果陈家坪也能有这么一条纽带光想想就让人激动。

张灵坤提议,不如上政府民政部门问问,有没有这方面的项目资金,即使是无息贷款,村民们也乐意。

村长人老了,这么多年走山路也习惯了,不爱出这个头。张灵坤叫上林大伯,和村里几个会说话又有意愿的年轻人,自己上政府求助。

也算他们运气好,正赶上县政府有一批高寒山区基建资金,陈家坪每一项条件都符合,村民们又锲而不舍,天天上门口守没半个月还真守下来了。

整整三十万,全是政府给的财政支持,不是贷款。听说是跟全县一百多个自然村竞争来的,全村欢呼雀跃,恨不得张灯结彩放鞭炮庆祝。

一下子凑出来五十万,林大伯又号召大家凑人头,按每人五百块的标准来,多退少补。

陈家坪是个大村子,全村一百九十多户人家,总人口达八百九十口之多,除去六十五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一共七百五十口。

虽然人头费太高,有些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得一次性拿五六千出来,但他们看见了林大伯家修路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带来的利好,所有人卯足了劲,凑

只要户口在陈家坪,就连王亚军他妈也得凑,不凑也行,以后不能走公路,不能坐车,走一次就给村里交过路费。

很快,村民们集资的三十七万到位,开工。

之所以要准备将近九十万,是因为陈家坪地势高,必须尽量降低坡度,公路只能盘山,里数增加的前提下,还会占用到村民土地,涉及到赔偿问题。

一面挖一面谈,一面谈一面赔,每天从早七点到晚七点算一个工,中午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全村老少纷纷出动,因为到后期如果钱有剩的话,可以补成工钱给大家。

郭老在前头测量,挖掘机在后头开路,村民跟着挖,首先把横亘在荣安和陈家坪之间的石头山炸掉,没半个月就露出一段宽约六米的公路,所有人精神大振。

有了路,可就有了机会,有了钱啊这半年村里墙上刷的石灰字都是“要致富,先修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

村民们热切的内心,可见一斑。

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到2002年4月中旬,通往陈家坪的公路终于全线通车所有在外头的旅人学生都提前接到消息赶回来,雨桐和阳子也头天晚上就赶到家,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事后几十年回想,林雨桐都觉着,这一天是陈家坪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天,不止是集体智慧集体力量的完美体现,还竖起一块里程碑从原始社会正式步入现代社会的里程碑。

林大伯和张灵坤早三个月前抽空考了驾照,昨天买了一辆面包车,一辆皮卡,公路一通,就从荣安开回来,一路畅通无阻开到家门口。

正好赶上樱桃熟了,几十亩樱桃林可不是小打小闹,光请村民帮摘的工钱都花了三千多,恰好交通工具派上用场,头三水都是摘了运去市里,按框卖的“奢侈品”。

经过四年持续不断的宣传,白云山樱桃已经打出名气。都说外来和尚好念经,可水果贩子从外省运来更大更红的,也卖不上白云山的价。

这时候,大家懵懂意识到,“白云山”似乎成了牌子,有口碑有固定客户的牌子。

没卖几天,后头几水产量更大,价格卖不上了,索性也不运出去,让水果贩子自己来摘,摘多少批发多少。大伯和舅舅偶尔骑摩托车巡山,看着别让他们扯坏树枝就行。

这样省时省力,挣的不比以前少。

一传十,十传百,白云山的品牌越来越响亮,全市水果贩子得提前预约才能批发到,甚至把接下来的提子、西瓜、黄桃、梨子、柿子都预约了。

不用走出陈家坪就能做成生意,所有人都没想到钱这么好挣。到雨桐高考前,最后一年的租金就提前还清了。

尝到甜头,两家人又把白云山隔壁的小团山租下来,村里人闻风而动,有样学样半年时间,陈家坪四面八方所有荒山都被租光了。

这些年,他们怎么开荒怎么养土,大家都看在眼里,现在租过来照着干就成。第一步,买果苗诶,等等,怎么他们两家没买果苗

原来,小团山没有再种果树,而是改种花。按照山上不同海拔的气候条件,林大伯买了不少玫瑰、郁金香、百合花苗回来,用大棚秧在山脚。

村民们一看,愣了。

果子能卖钱,花能干啥

当然,两家人对外的说法是种来观赏的,反正他们家满院子和屋顶都是花,大家也没多想。这人有钱了啊就是不一样,租个山头种花,跟闹着玩儿似的。

***

兴奋了一天,雨桐洗个热水澡,浑身舒畅,躺床上不想动弹。外头张灯结彩,半大孩子在村口骑自行车,围着大榕树下绕一圈,骑到白云山下,又折回榕树下,换下一个孩子骑。

有的胆子大,为了多骑一会儿,居然离了白云山,往外多骑了几百米,排队等候的孩子一个个急得哇哇叫。

“叮咚。”

她闭着眼睛,嘴角慢慢翘起来。

“睡了吗”

淡蓝色的光晕里,纤细的手指翩飞,“还没,你回到宿舍了吗”

“嗯。下星期要进实验室,提前祝你高考顺利。”

林雨桐咬着嘴唇,这是又要闭关修炼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来。他们虽然靠手机联系,可他一个月里有二十天都在封闭式实验室,很多时候早上起床,发现他凌晨三点发来的短信。

无关风月,有时是实验室里的灵光一闪,有时是刚看到的诗句,有时又是某个头疼的公式。

她一般都会在第一时间回他,告诉他早饭想吃香菇包,不想喝豆浆二人仿佛有一夜的时差,说的也是牛头不对马嘴,但就是乐此不疲。

很少有联系这么及时的时候。

“好,别忘了拿件外套。”她抱着睡衣,滚进床里,头发还有点潮,但就是不想擦。

她一会儿拿手机看一眼,看了好几次,手机都没新消息。估计是又忙去了吧科研狗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但一想到这样的人才,未来的栋梁,居然是自己的好朋友上天让她何其有幸。

***

家里刚把花苗秧好,林雨桐就进了高考考场。

因往年高考常遇南方雷暴、洪涝、台风等天气,从2003年开始,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林雨桐他们这一届,是最后一届7月份高考的学子。

整整三天,整栋教学楼安静如鸡,除了翻动试卷的声音,楼道里一点儿动静也没有。活了两辈子,这是林雨桐第一次参加高考,考语文的时候手心还有点儿冒汗。

但好在人不算笨,又有小花的“黄金一口”,记忆力超群,复习得很充分,试题全是记忆内的。

出考场整个人都轻松不已。

基本整个雏鹰班表现都不错,出了考场不再讨论试题,每一个同学脸上洋溢的都是自信。

她刚走出教室,雨薇就迎上来,“考得怎么样”

“还行吧,你呢”

林雨薇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也很好,谢谢你帮我补习哦。”

这还算是句人话,雨桐笑笑,准备跟星月、秋菊出门逛街。

雨薇哒哒哒跟上去,“你要去哪儿我跟你去吧”

就是再好的兄弟姐妹,也得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包括不想跟人分享的好友。而蔡星月和何秋菊就是雨桐的“私人好友”,她跟林雨薇本来就是好不容易才“破镜重圆”的,根本没达到亲密无间的地步。

“不用,你先回宿舍吧。”不待她追来,赶紧走了。

三个女孩沿着学校门口的大街,走到第二个路口左转就是“荷花池”。

荷花池是阳城市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所有衣服都是南方大城市来的新款,价格低廉,质量欠佳,但胜在款式新颖。林雨桐不喜欢上商场,反正夏服,一年一种时尚,能撑过一个夏天就行了。

蔡星月的小钱包胀鼓鼓,一口气买了两条连衣裙一双凉鞋,并一个米白色带蝴蝶结的小挎包。

能让何秋菊喜欢的挺多,从街头到街尾,眼睛就没闲过。可最终还是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雨桐快买吧,买了咱出去吃凉皮,我请客。”

林雨桐知道她没多少钱,笑眯眯地把她拉到刚才恋恋不舍的红裙子跟前,“这个你穿肯定特漂亮,是吧星月”

蔡星月点头,“秋菊又高又瘦,穿这个有气质。”

“这连衣裙挑人得很,小姑娘个子高挑,穿起来肯定好看。”

何秋菊被她们夸得蠢蠢欲动,可想到囊中羞涩,还是按下了,“我们走吧,肚子饿了。”

雨桐直接让老板娘找了适合她的号,装起来就走。

“诶雨桐你干嘛我不要,我不喜欢。”

“你不喜欢我喜欢,魔都这几天可热了,长衣长裤会捂出痱子的。”

原来,几个人约好了高考结束就去魔都玩的。

何秋菊一想也是,要玩就要玩得痛快,穿得美美的,“行,那三十块算我借你的,以后勤工俭学还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