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 > 第86章 086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 第86章 086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21:52:5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她的表情实在是太过震惊, 想让人不注意都难。

沈浪笑笑,没忍住揉了揉她的脑袋瓜“不是一次性付清, 每个月还点儿。”

林雨桐这才想起来,买房还有按揭贷款这回事儿, 后怕的拍了拍胸脯, “吓死我,还以为你干啥了。”

“那首付多钱一个月还多少”

“哪儿来的钱月供”

“肯定都没吃饭钱了吧”

小嘴巴机关枪似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少年揉揉太阳穴,一五一十应付, 末了“你没问,我也没想起来说。”

虽极力掩藏,但少年心性还是忍不住, 嘴角挂着志得意满。

想他沈浪, 从一无所有无家可归到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从全镇人人喊打的“杀人犯”到“别人家的孩子”,从颠沛流离到被人珍而贵之皆是因为她。

得知他在实验室是有工资的,足够付每个月的房贷, 雨桐的心才放下。“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知道以后会翻几十倍的涨, 现在投资房子是最保险最挣钱的路子, 可惜”

沈浪嘴角抽搐, 自动屏蔽前面几个字, “可惜什么”

“我不喜欢在大城市, 以后肯定要回家种地啊。”

“果真”

雨桐信誓旦旦“我要做有钱人,还是乡下的有钱人”

***

好在因为是新小区,附近卖家居用品的不少,花二十块钱买三套被褥铺盖,又买了两个洗脸盆、抹布、牙膏牙刷漱口杯。

知道不是租的,而是他自己的房子,雨桐忽然有种“自个儿东西得好好爱惜”的觉悟,硬拉着他买了一张地毯,小茶几,茶壶玻璃杯,还有两盆绿植。

当然,这么多东西他们是搬不回去的,正打算回去叫王小东来帮忙,谁知卖被褥的店老板居然主动帮他们送到家,一路上还对沈浪赞不绝口。

“上个月我店里灯坏了还是小沈帮忙修的。”

“去年卷帘门关不严,也是小沈鼓捣好的小伙子啥都会。”

林雨桐“”

敢情这家伙是个移动修理工啊,还是乐于助人的活雷锋。

到家,其他三人正蹲着玩扑克牌,没办法,桌子茶几啥都没有,只能将就一下。

看见他们买这么多,王小东打趣道“这桐桐来了就是不一样啊,会过日子。”

林雨桐累得要死,没空搭理,只白他一眼。

众人拾柴火焰高,没多久屋里被收拾得焕然一新。灰白色的沙发,原木色的茶几,被色彩斑斓的地毯平添了几分活力。沙发旁是两盆赏心悦目的绿色植物,茶壶里的水正“咕噜咕噜”冒,就连厨房也多了些锅碗瓢盆,有了烟火气息。

从房子到成为“家”,只用了两个小时。

原本狭小的杂物间收拾干净,换上新买的被褥先将就一下,再装上暖黄色的灯泡,挂上浅绿色的窗帘,勉强凑出一个卧室来。

这么一折腾,虽然还简单,但整个屋子看上去温馨不少。

沈浪躺在软乎乎的铺盖上,微微眯着眼,亲手打造自己的家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没看出来,雨桐还是贤妻良母啊。”王小东忍不住念叨一句,“以前只知道她会挣钱,啧啧啧”

某人不置可否,手背放额上,挡着微醺的光线。

“这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出门还挣得了大钱的绝世好女孩,浪哥可得抓紧了。”

沈浪翘起嘴角,废话。

***

第二天,吃过早饭,沈浪带他们上后世闻名的某关村。

看着曾经期待万分的高楼大厦,林雨桐心情复杂。

曾经的某关村被誉为华国的“硅谷”,是华国高科技产业孵化地,可直到她重生前两年,这儿已沦为骗子群居、黑心商贩横行的倒霉地儿反倒是她以前待过几年的深市华强北,蒸蒸日上。

“哥们儿光盘要吗十块三张。”挎着斜挎包的小哥问沈浪,见他们不说话,又伸出四根手指“十块四张怎么样”

王小东倒是新鲜,“都有啥光盘”

这年代很多人家都有dvd播放机,但大家只知道播香港电影,明星歌曲专辑无一例外,都是盗版的。

卖盘小哥打量他们一眼,“包青天便宜,搭真相忠诚长征给你怎么样”

林雨桐抿着嘴笑,这几部可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最火的电视剧,家家户户一到黄金剧场就守电视机前,白天路上遇到讨论的也是剧情,哪天要是因为停电或有事错过了一集半集的,恨不得捶胸顿足。

卖盘小哥却误会了,“妹子不感兴趣的话,我这儿有情深深雨蒙蒙,只是贵几块钱”

话未说完,蔡星月和何秋菊的眼睛就亮了,“真的吗”

“多少钱”

“全集吗”

“那金粉世家有吗”

卖盘小哥乐了,“我这儿可是整个中关村最齐全的,就是想看毛哎哟,瞧我说啥呢。”说着打开一个巨大的白色泡沫箱,一堆白膜包着的光碟映入眼帘。

只见他熟练的从最底下翻找出几张来,“喏,六块钱一张。”

何秋菊犹豫,六块钱可是够她半个星期的伙食费了。

蔡星月正要爽快的掏钱,雨桐按住她的手,“老板便宜点吧,咱们买得多。”

“这可是全城最低价,就是要十张也没法儿便宜我的质量好,不花不卡不伤影碟机,你瞧瞧”

“我们买五百张。”

“啥”小哥眼珠子掉地上,“五五百”

女孩小小的脸蛋白里透红,眼里像星星揉碎的模样,闪闪发光。沈浪眸光微动,接口道“不止五百,要质量好,价格也公道的话,可能上千。”

这小伙子虽然口才不错,可在这条街上只是光盘利益链最下游,一天顶多能卖三四十张,一口气五百可能还上千他激动得面红耳赤,语无伦次。

“有有有,哥哥不,姐你开个价,要多少有多少。”

沈浪不置可否,看向雨桐。

林雨桐大致了解了一下,都有些啥品种,平均下来每张最低两块三毛,决定先往里看看再说。

“诶妹子等等,价格咱好商量,两块二怎么样”

蔡星月又犹豫了,拽着好友的袖子摇了摇。

林雨桐老僧入定,这才刚进市场门口呢,越往里走越多,说不定还能更便宜。

果然,走了二十来米,又有个大姐凑上来,都是问要盘吗,十块钱三张,女生爱看的琼瑶剧五块一张,还自诩“我这儿最便宜”的模样。

接下来又连续看了十几家,盘是一样的盘,价格也差不多,对比下来反倒是门口小哥的便宜。

见他们转回来,小哥乐得见牙不见眼,屁颠屁颠带他们去取光盘。当然,路上又被雨桐砍到两块钱一张,不止有最近几年大热的连续剧、琼瑶剧、歌星专辑,还有宝岛偶像剧,h国偶像剧。

简直意外之喜

林雨桐大手一挥,直接订了两千张,小哥手里没这么多存货,说好先付一千五百块订金,剩下两千五待东西全到后再付清。

通过一番交流知道,小伙子名叫刘华,居然是华都大学本科毕业。要知道,能考上华都大学的外地考生,可都是各地高考前十名,甚至省市状元啊

想不到他平时在外贸公司当白领,周末和下班后还能来中关村卖盘这不就是妥妥的未来某电商大佬雏形吗林雨桐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要说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最大的改变是什么,那就是电脑网络普及带来的电商异军突起,以及随之带来的支付方式改变。她真怀念当年只带一部手机就能出门的日子。

嗯,好像想到什么。

接下来几天,雨桐又主动要求沈浪带他们上卖手机、电子产品的地方逛了逛。华都不愧是华都,在荣安只有座机,拿部小灵通都是土豪的年代,华都已经有了真正的手机支持华文的翻盖机,想用手机不用再学英语。

能拍照

而且还是彩屏的

带蓝牙的

虽然不是所有功能同时出现在同一部手机上,但也足以让她欣喜手机时代就要来了。

除了保住奶奶的身体,林雨桐从未如此时一般激动和庆幸过,自己的重生是如此的及时。

这几年随着荣安教学水平的飞跃式提升,优质生源涌入,别的县镇甚至来荣安租房陪读的,高素质人口增长不少。同时,书屋一间,图书馆一座,全镇民众文化水平大大提高,又有沈浪卖出去的“小锅盖”帮助大家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大家手里有了钱,对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也就上来了。

她敢肯定,只要能带回去,卖盘绝对能在荣安兴起一股热潮。而手机镇上有信号也能用,只是村子大多数用不了。

陈家坪能用,是因为地势高,正对对面的信号塔。

第二天,收获满满。两部摩托罗拉,三部三星,五部g,因为沈浪有师兄就在内部工作,以2300的均价拿到这批“奢侈品”。

买了手机,沈浪又带他们上华都大学经管学院转了一圈,先来认认地儿,下个月就要过来了当然,没人认为她会考不上。

沈浪实验室离不了人,已经请假陪了他们一个多星期,大家两地玩了半个月也该回家了带上五百张光盘和十部手机,先到省城转一圈,知道在省城没有三千块以下的手机,心里有了底儿,再转回阳城。

大家也不忙着回家,先在市里找买家,一口价3300,卖出三台净赚三千块,毕业旅游的一切花销就赚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