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三只虫草 >

三只虫草 二

作者:阿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2-07 10:24:4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其实,桑吉还没有在野地里见过活的虫草。

但他知道,当自己侧过身子的同时也侧过脑袋时,竖立在眼前的那一棵小草,更准确地说是竖立在眼前那一只嫩芽就是虫草。

那是怎样的一棵草芽呀!

它不是绿色的,而是褐色,因为从内部分泌出一点点黏稠的物质而显得亮晶晶的褐色。

半个小拇指头那么高,三分之一个,不,是四分之一的小拇指头那么粗。桑吉是聪明的男孩,刚学过的分数,在这里就用上了。

对,那不是一棵草,而是一棵褐色的草芽。

胶冻一样的褐色草芽。冬天里煮一锅牛骨头,放了一夜的汤,第二天早上就凝成这种样子:有点透明的,娇嫩的,似乎是一碰就会碎掉的。

桑吉低低地叫了一声:“虫草!”

他看看天,天上除了丝丝缕缕的几丝仿佛马上就要化掉的云彩,蓝汪汪的什么都没有出现。神没有出现,菩萨没有出现。按大人们的说法,一个人碰到好运气时,总是什么神灵护佑的结果。现在,对桑吉来说是这么重要的时刻,神却没有现身出来。多布杰老师总爱很张扬地说:“低调,低调。”这是他作文中又出现一个好句子时,多布杰老师一边喜形于色,一边却要拍打着他的脑袋时所说的话。

他要回去对老师说:“人家神才是低调的,保佑我碰上好运气也不出来张扬一下。”

多布杰老师却不是这样,一边拍打着他的脑袋说低调低调,一边对办公室里的别的老师喊:“我教的这个娃娃,有点天才!”

桑吉已经忘记了被摔痛的身体,他调整呼吸,向着虫草伸出手去。

他的手都没有碰到凝胶一样的嫩芽,又缩了回来。

他吹了吹指尖,就像母亲的手被烧滚的牛奶烫着时那样。

他又仔细看去,视野更放宽一些,看见虫草芽就竖立在残雪的边缘,一边是白雪,一边是黑土,竖立在那里,像一只小小的笔尖。

他翻身起来,跪在地上,直接用手开始挖掘,芽尖下面的虫草根一点点显露出来。那真是一条横卧着的虫子。肥胖的白色身子,上面有虫子移动时,需要拱起身子一点点挪动时用以助力的一圈圈的节环。他用嘴使劲吹开虫草身上的浮土,虫子细细的尾巴露了出来。

现在,整株虫草都起到他手上了。

他把它捧在手心里,细细地看,看那卧着的虫体头端生出一棵褐色的草芽。

这是一个美丽的奇妙的小生命。

这是一株可以换钱的虫草。一株虫草可以换到三十块钱。三十块钱,可以买两包给奶奶贴病痛关节的骨痛贴膏,或者可以给姐姐买一件打折的李宁牌T恤,粉红色的,或者纯白色的。姐姐穿着这件T恤上体育课时,会让那些帅气的长鬈发的男生对她吹口哨。

父亲说,他挖出一根虫草时,会对山神说:“对不起,我把你藏下的宝贝拿走了。”

桑吉心里也有些小小的小小的,对了,纠结。这是娜姆老师爱用的词,也是他去借读过的城里学校的学生爱用的词。纠结。

桑吉确实有点天才,有一回,他看见母亲把纺出的羊毛线绕成线团,家里的猫伸出爪子把这个线团玩得乱七八糟时,他突然就明白了这个词。他抱起猫,看着母亲绝望地对着那乱了的线团,不知从何下手时,他突然就明白了那个词,脱口叫了声:“纠结!”

母亲吓了一跳,啐他道:“一惊一乍的,独脚鬼附体了!”

现在的桑吉的确有点纠结。是该把这株虫草看成一个美丽的生命,还是看成三十元人民币,这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但对这片草原上的人们来说,常常是一个问题。

杀死一个生命和三十元钱,这会使他们在心头生出纠结。

不过,正像一些喇嘛说的那样,如今世风日下,人们也就是小小纠结一下,然后依然会把一个小生命换成钱。

桑吉把这根虫草放在一边,撅着屁股在刚化冻不久的潮湿的枯草地上爬行,仔细地搜寻下一根虫草。

不久,他就有了新发现。

又是一株虫草。

又是一株虫草。

就在这片草坡上,他一共找到了十五根虫草。

想想这就挣到四百五十块钱了,桑吉都要哼出歌来了。一直匍匐在草地上,他的一双膝盖很快就被苏醒的冻土打湿了。他的眼睛为了寻找这短促而细小的虫草芽都流出了泪水。一些把巢筑在枯草下的云雀被他惊飞起来,不高兴地在他头顶上忽上忽下,喳喳叫唤。

和其他飞鸟比起来,云雀飞翔的姿态有些可笑。直上直下,像是一块石子,一团泥巴,被抛起又落下,落下又抛起。桑吉站起身,把双臂向后,像翅膀一样张开。他用这种姿势冲下了山坡。他做盘旋的姿态,他做俯冲的姿态。他这样子的意思是对着向他发出抗议声的云雀说:“为什么不用这样漂亮的姿态飞翔?”

云雀不理会他,又落回到草窠中,蓬松着羽毛,吸收太阳的暖意。

在这些云雀看来,这个小野兽一样的孩子同样也是可笑的,他做着飞翔的姿态,却永远只能在地上吃力地奔跑,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像一只笨拙的旱獭。

这天桑吉再没有遇见新的虫草。

他已经很满足了,也没有打算还要遇到新的虫草。

十五根,四百五十元啊!

他都没有再走上山坡,而是在那些连绵丘岗间蜿蜒的大路上大步穿行。阳光强烈,照耀着路边的溪流与沼泽中的融冰闪闪发光。加速融冻的草原黑土散发着越来越强烈的土腥味。一些牦牛头抵在裸露的岩石上舔食泛出的硝盐。

走了二十多里地,他到家了。

一个新的村庄,实行牧民定居计划后建立起来的新村庄。一模一样的房子。正面是一个门,门两边是两个窗户,表示这是三间房,然后,在左边或在右边,房子拐一个角,又出来一间房。一共有二十六七幢这样的房子,组成了一个新的村庄。为了保护长江黄河上游的水源地,退牧还草了,牧人们不放牧,或者只放很少一点牧,父亲说:“就像住在城里一样。”

桑吉不反驳父亲,心里却不同意他的说法,就二三十户人家聚在一起,怎么可能像城里一样?他上学的乡政府所在地,有卫生所,有学校,有修车铺、网吧、三家拉面馆、一家藏餐馆、一家四川饭馆、一家理发店、两家超市,还有一座寺院,也只是一个镇,而不是城。就算住在那里,也算不得“就像住在城里一样”。因为没有带塑胶跑道、有图书馆的学校,没有电影院,没有广场,没有大饭店,没有立交桥,没有电影里的街头黑帮,没有红绿灯和交通警察,这算什么城市呢?这些定居点里的人,不过是无所事事地傻呆着,不时地口诵六字箴言罢了。直到北风退去,东南风把温暖送来,吹醒了大地,吹融了冰雪,虫草季到来,陷入梦乡一般的人们才随之苏醒过来。

桑吉不想用这些话破坏父亲的幻觉。

他只是在心里说,只是呆着不动,拿一点政府微薄的生活补贴算不得像在城里一样的生活。

每户人家的房顶上,都安装了一个卫星电视天线,每天晚上打开电视机都可以看到当地电视台播出翻译成藏语的电视剧,父亲和母亲坐下来,就着茶看讲汉语的城市里人们的故事。他们就是看不明白。

电视剧完了,两个人躺在被窝里发表观后感。

母亲的问题是:“那些人吃得好,穿得好,也不干活,又是很操心很累很不高兴的样子,那是因为什么?”

桑吉听见这样的话,会在心里说:“因为你不是城里人,不懂得城里人的生活。”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大城市来的游客就会在草原上出现,组团的,自驾的,当驴友的,这些城里人说:“啊,到这样的地方,身心是多么放松!”

这是说,他们在城里玩的时候不算玩,不放松,只有到了草原上,才是玩。但他不想把自己所知道的这些都告诉给父亲。他知道,父亲母亲让自己和姐姐上学,是为了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让他们回到家来显摆自己那些超过父母的见识。

父亲想不通的还有种打仗的电视剧:“那些人杀人比我们过去打猎还容易啊!杀人应该不是这么容易的呀!”

“那是杀日本鬼子呀!”母亲说。

父亲反驳:“杀日本鬼子就比杀野兔还容易吗?”

这时,他也不想告诉父亲说,这是编电视剧的人在表现爱国主义。他在电视里看到过电视剧的导演和明星谈为什么这样做就是爱国主义。

父亲是个较真的人,爱刨根问底的人,如果你告诉他这是爱国主义,说不定哪天他想啊,想啊,冷不丁就会问桑吉:“那么,你说的这个主义和**,还有个人主义是不一样的吗?还是原本是一样的?”

他不想让父亲把自己搅进这样的纠结的话题里。

现在,这个逃学的孩子正在回家。他走过溪流上的便桥,走上了村中那条硬化了的水泥路面。

奶奶坐在门口晒太阳,很远就看见他了。

她把手搭在额头上,遮住阳光,看孙子过了溪上的小桥,一步步走近自己,她没牙的嘴咧开,古铜色的脸上那些皱纹都舒展开来了。

桑吉把额头抵在奶奶的额头上,说:“闻闻我的味道!”

奶奶摸摸鼻子,意思是这个老鼻子闻不出什么味道了。

桑吉觉得自己怀里揣着十五根虫草,那些虫草,一半是虫,一半是草,同时散发着虫子和草芽的味道,奶奶应该闻得出来,但奶奶摸摸鼻子,表示并没有闻到什么味道。

屋里没有人。

父亲和母亲都去村委会开会了。

他自己弄了些吃的,一块风干肉,一把细碎的干酪,边吃边向村委会走去。这时村委会的会已经散了。男人们坐在村委会院子里继续闲聊。女人们四散回家。

桑吉迎面碰上了母亲。

母亲没给他好脸色看,伸手就把他的耳朵揪住:“你逃学了!”

他把皮袍的大襟拉开:“闻闻味道!”

母亲不理:“校长把电话打到村长那里,你逃学了!”

桑吉把皮袍的大襟再拉开一点,小声提醒母亲:“虫草。虫草!”

母亲听而不闻,直到远离了那些过来围观的妇人们,直到把他拉进自己家里。“虫草,虫草,生怕别人听不见!”

桑吉揉揉有些发烫的耳朵,把怀里的虫草放进条案上的一只青花龙纹碗里。他又从盛着十五只虫草的碗中分出来七只,放进另一个碗里:“这是奶奶的,这是姐姐的。”

一边碗中还多出来一只,他捡出来放在自己手心里,说:“这样就公平了。”他看看手心里那一只,确实有点孤单,便又从两边碗里各取出一只。现在,两边碗里各有六只,他手心里有了三只,他说:“这是我的。”

母亲抹开了眼泪:“懂事的桑吉,可怜的桑吉。”

母亲和村里这群妇人一样用词简单,说可怜的时候,有可爱的意思。所以,母亲感动的泪水、怜惜的泪水让桑吉很是受用。

母亲换了口吻,用对大人说话一样的口吻告诉桑吉:“村里刚开了会,明天就可以上山挖虫草了。今年要组织纠察队,守在进山路上,不准外地人来挖我们山上的虫草。你父亲要参加纠察队,你不回来,我们家今年就挣不到什么钱了。”

母亲指指火炉的左下方,家里那顶出门用的白布帐篷已经捆扎好了。

桑吉更感到自己逃学回来是再正确不过的举措了,不由得挺了挺他小孩子的小胸脯。

桑吉问:“阿爸又跟那些人喝酒了?”

母亲说:“他上山找花脸和白蹄去了。”

花脸和白蹄是家里两头驮东西的牦牛。

“我要和你们一起上山去挖虫草!”

母亲说:“你阿爸留下话来,让你的鼻子好好等着。”

桑吉知道,因为逃学父亲要惩罚他,揪他的鼻子,所以他说:“那我要把鼻子藏起来。”

母亲说:“那你赶紧找个土拨鼠洞,藏得越深越好!”

桑吉不怕。要是父亲留的话是让屁股等着,那才是真正的惩罚。揪揪鼻子,那就是小意思了,又痛又爱的小意思。

阿爸从坡上把牛花脸和白蹄牵回来,并没有揪他的鼻子。他只说:“明天给我回学校去。”

桑吉顶嘴:“我就是逃五十天学,他们也超不过我!”

“校长那么好,亲自打的电话,不能不听他的话。”

桑吉想了想:“我给校长写封信。”

他就真的从书包里掏出本子,坐下来给校长写信。其实,他是写给多布杰老师的:“多布杰老师,我一定能考一百分。帮我向校长请个虫草假。我的奶奶病了。姐姐上学没有好看的衣服。今天我看见虫草了,活的虫草,就像活的生命一样。我知道我是犯错了。我回来后你罚我站着上课吧。逃课了多少天,我就站多少天。我知道这样做太不低调了。为了保护草原,我们家没有了。我们家只剩下五头牛了,两头驮牛和三头奶牛。只有挖虫草才能挣到钱。”

他把信折成一只纸鹤的样子,在翅膀上写上“多布杰老师收”的字样。

父亲看着他老练沉稳地做着这一切,眼睛里流露出崇拜的光亮。

父亲赔着小心说:“那么,我去把这个交给村长吧。”

他说:“行,就交给村长,让他托人带到学校去。”

这是桑吉逃学的第一天。

那天晚上,他睡不着。他听着父亲和母亲一直在悄声谈论自己,说神灵看顾,让他们有福气,得到漂亮的女儿和这么聪明懂事的儿子。政府说,定居了,牧民过上新生活。一家人要分睡在一间一间的房里。可是,他们还是喜欢一家人睡在暖和的火炉边上。白天,被褥铺在各个房间的床上。晚上,他们就把这些被褥搬出来,铺在火炉边的地板上。大人睡在左边,孩子睡在右边。父亲和母亲说够了,母亲过来,钻进桑吉的被子下面。母亲抱着他,让他的头顶着她的下巴。她身上还带着父亲的味道。她的怀抱温暖又柔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