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在英伦当贵族 > 第432章 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关于传媒,在亚瑟小时候,大部分人可能都觉得作为第三产业中的行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殊不知背后传媒的力量和各行业的融合度。

时尚潮流引领,主流价值宣传也是传媒业的用途,好的宣传可以左右人们的判断,有了互联网之后,现如今传媒业通过点击率也有很多盈利手段,对现代人思想影响也愈加厉害,而逐渐辩证思考和批判xing学习方法成了现代人必须需要培养的习惯,否则全盘接受下,传媒力量太可怕了。

因为随便一个断章取义的新闻都会被传的铺天盖地。开始信以为真,经过各方评说,人们就变成了吃瓜群众,不知真假,然后各方指责。会给人们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消息都是经过媒体宣传才得到的消息。很多事情,只知道其中的一个片面,人们就给人家盖棺定论了。

然后就可能是冤枉好人,然后发生反转,然后被打肿脸,然后冲着其他吃瓜群众竖起大拇指,再一口老痰吐在草地上,骂骂咧咧的退出群聊。。。

好吧,手中掌握了媒体的力量,除了有了自己的喉she,有了舆论武器外,对于亚瑟来说,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让他可以更加真实的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感觉自己活在‘别人’营造的虚拟世界里。

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意识到,人们其实是活在一个由信息构建的虚拟环境世界中。这不是亚瑟危言耸听,或者是看黑客帝国看傻了,而是一个事实。

当世界走入了一个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成千上万的信息以每秒上亿条的速度充斥着人们的生活,面对“客观的信息”时,人们早已失去了选择的能力。

闭塞视听意味着灭亡,而接受的结果便进入了一个媒体加工过的“拟态环境”之中。

在现实的世界里,人们用虚拟的观点改造着生活,而普通人的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又形成了虚拟的观点。在虚拟和现实的互动里,人们用现实映射的虚拟思想创造着整个世界。

所谓的“拟态环境”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xing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在这个“拟态环境”中人们可以得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一切信息,并通过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每个人又用行动,语言等将这些观点表达出来并作用于现实的世界。

比如人们从传媒那里获知,从而自己幻想出的各种明星的所谓‘人设’,比如扶老人,先问问自己家有没有矿之类的,由传媒营造出的现实环境。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人们在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各种“新闻提供机构”去了解。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细思极恐!

在这种意义上说,人们的行为是控制在大众传播的信息环境中的。媒体通过“议程设置的功能”,树立“意见领袖”,营造“意见环境”等等等等的手段来影响和制约舆论,从而影响和制约人们的思维和行动。这种影响造成的结果有时是无法预知的。

在互联网世界没有彻底发展起来之前,制霸世界的是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介中传播模式是“沙漏式”的,即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

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此,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些信息放在何版面,位置刊登,设计多大版面报道,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而与此不同的网络传播中受众看似是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似乎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

但是,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当然,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

似乎这样看来媒介对于人们的控制似乎是减小了,人们在这种新的传媒方式下可以更自由的选择信息而不受记者和编辑主观的影响,而人们在作用于现实社会时拟态环境对他的影响也就变小了,信息环境的环境化趋势似乎也不那么明显了。然而可事实并非如此。

别忘了,网络的信息虽然受媒介的主观xing减小了,可是却是处在一种信息超载的状况下。。。绝对数量多的惊人,零散的,表面化的,无组织的,筛选变得非常困难。

而面对这种新的信息形式,有些人能够很好的接受,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并加以整理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而大多数人却并没有做好接受这种新信息形式的准备。

互联网确实是允许人们随意自由的“拉出”信息,看上去,人们对自己在网络中的信息接收是有主动权的。但是,人们怎样才能利用有限的时间,从多如牛毛的信息中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些呢

无非是两种结果,一种是人们长期依赖于少数几个固定的网站来获得信息,其实还是把选择权交给网站。另一种结果是,人们在网上漫无目的地点击,看到什么算什么,也不管真假,拿来就用,随便评论,错了也不怕,反正到处是假信息。。。

所以说,实际上,网络信息数量的增多只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能性,但这并不会必然增强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力,反而是对选择力的削弱。

有时选择不但不能使人摆脱束缚,反而使人感到事情更棘手,更昂贵,以致于走向反面,成为无法选择的选择。一句话,有朝一日,选择将是超选择的选择,自由将成为太自由的不自由。

这也是为什么亚瑟看重传统纸媒的原因,亚瑟相信,面对各种信息轰炸,会有人和他一样,需要有实实在在的载体,帮自己来分辨那些难免真假,多如牛毛的信息的。

而亚瑟也需要手中的报纸,记者,编辑们来告诉他,这个真实世界的样子,而不是活在虚拟的环境中,受到别人的思维摆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