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嫡子无双 > 第46章 大一统之志!

嫡子无双 第46章 大一统之志!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0 02:30:04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杨朋心中不乐意了。

秦豹的年纪比他都更小,怎么能成为他的长辈,怎么能跑到上面去呢?

不合适!

不合适啊!

杨朋又担心被大师伯呵斥,试探道:“大师伯,弟子有一事,不知道该不该说。”

孔颖达哼声道:“既然不清楚该不该说,就不要说。你不说话,没有人拿你当哑巴。”

杨朋顿时闭嘴了。

大师伯还是一如既往的严厉,开口让人无奈。

孔颖达继续道:“秦豹,你可愿意?”

宣武帝担心秦豹拜师,要跟着孔颖达离开。

可现在,孔颖达代师收徒,秦豹得到的好处也太大。

宣武帝压下担心,提醒道:“秦卿,孔公愿意提携你,是你的福气,磨磨蹭蹭的做什么?”

孔颖达一点都不着急,微笑道:“陛下不用催,让他考虑清楚。”

秦豹正色道:“孔公容禀,在下之所以迟疑,不是不愿意,是我生于凉国长于凉国,受陛下的大恩才有今日,自当留在凉国为陛下效力。”

“如果拜师后,要随孔公去周朝定居,在下不愿意。”

“在下之志,志在为凉国之崛起而奋斗。”

“如果为了拜师却要背离母国,无法在自己的母国奋斗,那不是我愿意做的事情。纵然有天大的好处,我也不愿意。”

秦豹拱手道:“请孔公明鉴。”

哗!!

殿内又是一片议论。

宣武帝看在眼中,心中欢喜,他果然没有看错人。

秦豹很好。

王采薇听到秦豹为凉国崛起而奋斗的话,也是心中一颤,眼中都多了一丝痴迷。

秦哥哥,真好!

慕容麟却是冷冷一笑。

孔颖达是天下儒宗,不管哪个读书人见到孔颖达,都得恭恭敬敬的。

如今,秦豹却不知好歹,还要和孔颖达谈条件。

以孔颖达的身份,注定不可能答应秦豹。

秦豹是作茧自缚。

一双双目光落在孔颖达的身上,在所有人的等待中,孔颖达点头道:“你拜师后,可以留在凉国。老夫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会待在凉国。”

秦豹不假思索道:“我愿意拜师。”

孔颖达笑道:“还不改口。”

“师兄!”

秦豹立刻开口。

孔颖达笑道:“你拜师的仪式,后续再补办。”

秦豹说道:“一切听师兄的。”

孔颖达的目光落在杨朋身上,吩咐道:“还不来拜见小师叔。”

杨朋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可是在孔颖达的目光下,他只能硬着头皮走上来,郑重行礼道:“小师叔。”

秦豹点头,也回了一礼。

宣武帝心中也欢喜起来,立刻吩咐人设宴,同时请孔颖达坐在左侧首位。

文武百官齐齐落座。

一道道膳食送来,更有无数的美味佳肴。

宣武帝亲自敬酒,孔颖达也是笑着回敬,宴席在热络中结束。

宴席结束,百官散去。

慕容麟带着胡谨气哼哼的离开,去谋划接下来的事情。

谢骏和杨朋向秦豹告辞出宫。

秦豹向宣武帝告辞,和王采薇致意后,才和孔颖达乘坐马车回到叠翠园。

秦豹喊来王十三,让王十三去收拾一座清净的院子,而他和孔颖达一路回了书房。

师兄弟二人落座。

孔颖达面色沉静,缓缓道:“师弟,你是不是很疑惑?”

“是!”

秦豹点头道:“我不明白,师兄为什么看上了我?以及为什么代师收徒。以师兄的身份和影响力,您要收徒,都有太多太多的选择,不一定非得是我,何况是代师收徒呢?”

孔颖达沉声道:“你太自谦了,却忘记了你本身就很优秀。”

秦豹说道:“师兄过奖了。”

孔颖达笑容收敛,不疾不徐道:“既然你询问,老夫就仔细的说一说。”

“之所以是你,有三个原因。”

“第一,老夫的好友玄机子,是周朝钦天监的监正。他夜观天象,发现周朝紫微星暗淡,西方客星明亮,预判天下一统的趋势在西方,还说凉国当有圣贤出。”

“有这个前提,老夫静极思动,才来了凉国。”

“第二,老夫在周朝,接到杨朋送回的三国演义。他是送给李瑜的,恰好老夫也在,看到了三国演义。”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判断,老夫深以为然。因为这本书是凉国人撰写,老夫更坚定了来凉国的决心。”

“第三,老夫见了你。”

“在凉国这个小地方,你的才华是锥处囊中,根本藏不住。你有匡扶凉国的决心,有报效母国的决心,这很好。”

“最主要的是老夫欣赏你。”

孔颖达说道:“这是老夫收下你的原因。”

秦豹正色道:“您要收下我,可以直接收为弟子,为什么是代师收徒呢?”

孔颖达继续解释道:“你问到了关键。”

“恩师有诸多的弟子,有的人在北燕,有的人在南陈,也有人在周朝。无一例外,都没有学到恩师最根本的学说。”

“恩师最核心的学说,是大一统学说,是要定九州囊四海,天下一统。”

“可惜,师弟们或是隐居,或是效力一隅之地,都没有这样的气魄和志向。”

“老夫也不行。”

“你的一首诗,说王师问鼎中原日,家祭无忘告老翁,说出了恩师的心声。”

“恩师一直认为天下虽大,绝不会一直分裂,应该天下一统,结束这纷乱的天下,让天下百姓免于灾难。”

孔颖达自信道:“你有这样的大志向,老夫岂能不满足你呢?加上老友的天象证明,所以老夫代师收徒。”

秦豹彻底明白了,心中也感佩不已。

这是天大的运道。

拜师后,他不再是孤家寡人,有了真正的底气。有这些支持他的人,他一定能实现凉国的崛起。

秦豹郑重行礼道:“多谢师兄。”

“不必谢我。”

孔颖达轻笑道:“这是你应得的。”

“你拜师,以及老师收你为徒,这是双向的,也是相互成全。老夫相信,恩师的志向一定会由你发扬光大,我们这一门会名耀当世。”

秦豹点了点头,询问着老师诸葛通的情况。

诸葛通是周朝人,曾担任周朝的太学正,后担任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到最后辞官卸任,创办书院著书立说,传道授业。

诸葛通在周朝有着极高的名望,是一代儒宗。

诸葛家本身也是名门望族。

这些情况,秦豹都要知道。

孔颖达也拿出了恩师诸葛通的画像,对着画像拜师行礼。

礼节结束,孔颖达继续讲述师门的清空,秦豹越是了解,心中越是震惊。

老师诸葛通是儒宗,师祖以及往上的历代祖师,也都是一代大儒。

师门关系太硬了。

师门的人太多了。

有师门的人,他去任何一地都能立足。

许久后,孔颖达正色道:“师弟,你要兴盛凉国,接下来凉国的国策是什么?”

秦豹没有隐瞒,开门见山道:“不介入周朝、燕国和陈国的争斗,现阶段会致力于解决内部的问题,避免太上皇掣肘。”

“第二步,扫荡凉国西面的羌人,以及其他的胡人,打造一个稳定的后方,确保有足够的土地和百姓。”

“第三步,才是东出。”

秦豹正色道:“这是定下的国策,是陛下也同意的。”

孔颖达惊讶道:“你没有任何官职,皇帝都和你商议了国策?”

“是!”

秦豹点头回答。

孔颖达赞许道:“难怪说天下一统的大势在凉国,你身份不显,宣武帝却敢用你,更用你的策略。如此胆魄,的确不凡。”

秦豹解释道:“陛下胸襟广阔,礼贤下士,又励精图治,有鲸吞四海之志,的确是圣主。”

孔颖达对宣武帝也很满意。

没什么需要孔颖达操心的,他就吩咐人取了一摞书过来,递给秦豹道:“师弟,这里面的书籍,是老师亲自撰写注释的。”

“有兵法韬略,有治国之术,更有行军战阵。”

“你多看一看。”

“年轻人脑子转得快,聪明、敏捷,这是很常见的。可是聪明敏捷的年轻人,却需要沉下心读书。不能把聪明转为学问,那就是小聪明。”

孔颖达正色道:“勤奋踏实,才是真正的捷径,明白吗?”

“明白!”

秦豹郑重回答。

师兄弟两人一番交谈,不知不觉到了傍晚,两人准备吃晚饭的时候,王十三进来道:“公子,杨朋求见。”

“请!”

秦豹吩咐一声。

王十三去通知,不一会儿,杨朋走了进来,站定后规规矩矩的向孔颖达行了一礼,才面向秦豹,行礼道:“小师叔。”

秦豹点头道:“不必多礼。”

杨朋说道:“大师伯、小师叔,弟子完成了四国文会的事情,准备回周朝复命。”

孔颖达沉声道:“你要回周朝了?”

“是!”

杨朋再次回答。

孔颖达正色道:“你爹那个木头,老夫让他辞官,他却不愿意。”

“偏偏周朝的官场乌烟瘴气,小皇帝年幼,权臣又当道,奸佞横行。他一直留在朝中,又不愿意和光同尘,人人都看他不顺眼。”

“这样的周朝,你确定要回去?”

杨朋也皱起了眉头。

家族在周朝,他必须要回去,这是躲不掉的。

孔颖达继续道:“天下大势虽然不明朗,可是明知道朝廷混乱,没必要卷进去。你这些年四处游历,该做点事了。依老夫的意思,可以留在凉国试一试。”

秦豹眼前一亮。

杨朋的才华,是很不错的,绝对比很多的凉国人好。

这是挖墙脚的机会。

不能辜负师兄的提点。

秦豹神色热切,保证道:“师兄,陛下礼贤下士,不拘一格用人才。”

“如果你愿意留下,一定能在凉国一展所长。”

“不论你要兴教育传道授业,还是要去地方,亦或是留在朝廷中枢,我都可以代表陛下答应你。”

“我建议你试一试。”

“如果尝试了觉得不满意,再回周朝,或者辞官就是。对你来说,反正没什么影响。你,意下如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