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高智商犯罪3 物理教师的时空诡计 > 第三十四章

高智商犯罪3 物理教师的时空诡计 第三十四章

作者:紫金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3-17 23:31: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警方经过几个昼夜的查监控,结果总算出来了。

设置石板杀害胡海平的男子在星期天离开单元楼后,出现在下一个监控中的他,依旧戴着帽子,还额外戴了个口罩,骑着一辆黑色的小型电瓶车,车头是白色的。

通过沿路的一个个连续监控探头追查,发现该骑车男子最后在小区三个路口外的一条名叫建业路的马路上消失了。

建业路的不长,大约就七八百米,东西两端的路口各有一个监控,中间并无其他小路通出。

所谓的消失,就是说电瓶车最后只在建业路西面的监控出现过,东面的监控却没记录到。

查电瓶车来时的记录也是如此,电瓶车最开始就直接出现在西面的监控里,东面的监控也没有记录到他。

这辆电瓶车就像凭空出现在建业路的中间,再凭空消失。

此外,骑车人在进出小区前后,都戴上帽子和口罩,并且从未抬过头,监控压根儿没拍到他脸部任何特征。

高栋起先对他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颇为不解,在实地来到建业路查看后,高栋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人是不可能凭空出现在马路上又凭空消失的。

马路的两侧是免费停车位,平日里泊着好多汽车。

凶手一定是先开汽车来到这条马路上,随后从车上拿下电瓶车,前去犯罪。犯罪完成后,骑电瓶回到建业路,再次把电瓶车放进汽车里,再开车离开。

凶手开的是哪辆车?

这点无法判断,可能是货车,也可能是家用轿车。

那辆电瓶车模样小巧,放到轿车后备箱里没有一点问题。看着重量也很有限,成年男子完全搬得动。

那么这个时候的调查又该如何继续展开?

专案组例会上,所有刑侦骨干都在看着高栋,等他给下一步的指示。

高栋扫视了所有人一眼,并没说话,而是点起了一支烟,抬头望着天花板。

江伟道:“老大,现在有一点很明确,凶手只有一种可能把电瓶车带到建业路上,又不经过监控,就是用汽车载过来。”

高栋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这个结论他去建业路上看了会儿就想明白了。

江伟继续说:“那么表明,凶手一开始是驾驶一辆汽车来到建业路上的,这辆汽车一定会被监控拍下。凶手犯罪完成,骑着电瓶车回到建业路后,把电瓶车放到汽车里,然后再开车离开。只要我们统计凶手来到建业路前一小时内,进入建业路的车辆;以及凶手最后回到建业路,此后一小时内,离开建业路的车辆,如果哪辆车两次都出现在监控里,那么可能性就非常大。我估计重复出现两次的车辆不会很多,只要一辆辆排查,很快能锁定目标。”

高栋点着烟,看了眼江伟,吐口气,依然沉默不语。

大家等了好久,高栋始终是这副表情,对江伟的判断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看得大家都心急如焚。江伟忍不住道:“老大,你看,这办法怎么样?”

高栋深深吸了口气,道:“凶手未必像你想得这么简单呢。”

江伟表情尴尬,不甘道:“那……那还能怎么样?”

高栋看了所有人一眼,道:“你们有没有注意一个细节,路上的监控显示,凶手在骑电瓶车时,他是戴口罩的。凶手进入单元楼时,单元楼门口的监控拍到他那时并没戴口罩,只戴着帽子,因为他没抬头,所以依旧没拍到他的长相?”

张一昂不解问:“这个能说明什么?”

“细心,极其细心!”高栋沉声道,“如果你从单元楼上下来,遇到一个人戴着口罩,你会不会多看几眼?一定会。咱们是南方地区,室内戴口罩会显得很奇怪,对吧?你多看他几眼,虽然不一定会记住他的外貌特征,但至少你注意到过这个人了。凶手不想被任何人注意,所以他进入单元楼时,宁可摘下口罩。这样一来,就算你下楼刚好遇见此人,你没有理由会去注意这个看上去一切正常的陌生人,更不会对他的外貌留下印象。就像你早上出门第一个遇见的人长什么样,此刻你百分百想不起来。”

高栋顿了顿,继续道:“所以,凶手对人的心理观察得很仔细,他知道进入单元楼后,不戴口罩反而更安全。但另一方面呢,他路上骑电瓶车为什么要戴口罩?因为这个季节,骑车上路戴个口罩太常见了,骑车时,你并不能保证一直是低着头的,比如对面来车,你要避让时,忍不住抬头了,此时,刚好前面有个监控把你拍下来,这不就完蛋了?所以,他骑车时,必须戴口罩。”

江伟道:“老大,或许凶手压根儿没想这么多,这只是他的习惯呢?”

“不不不,”高栋摇摇头,“犯罪时人都有一种害怕的心理,想寻找遮掩物掩饰自己。犯罪时戴口罩不奇怪,奇怪的是他犯罪前戴了口罩,真正执行犯罪时,反而敢脱掉口罩。换成一般的罪犯,进入单元楼时,内心会比在路上更惧怕,更担心被人记住长相,决不会摘掉口罩。从上一回的玻璃胶上我就看出这凶手格外细心了,会想到五楼粘玻璃胶干扰我们的判断。这次他脱、戴口罩的细节,虽然很不起眼,但更说明对手不是一般罪犯。”

江伟点点头,他相信高栋说的凶手是个极度细心的人,但转念一想,又有不解:“可是,老大,他戴不戴口罩和我们查监控的汽车有什么关系?”

“你刚才分析的,只是凶手把电瓶车运到建业路的一种可能,而且是最简单的可能性。”

“难道还有其他可能?”

“你能肯定杀胡海平的凶手是一个人?”

“这……我们只看到这一个人啊。”

高栋道:“所以我们的结论只能是至少一个人。有没有其他帮凶?不得而知。如果有同伙呢?那么把电瓶车运进建业路的汽车可能有两辆了。把电瓶车运进建业路是一辆车,犯罪后同伙开了另一辆车,把电瓶车运出了建业路。这种情况怎么查?”

高栋继续道:“此外,就算凶手只有一个人,他也未必就按照你说的做了。他驾驶着装有电瓶车的汽车,开进建业路,未必在接下来的一小时内就会拿出电瓶车,开进胡海平小区吧?他有可能在路上停了几小时,也有可能是他前一天,或更早几天把车开进来停在路上,直到星期天才动手。离开建业路时,也是同样道理,他甚至可以把电瓶车装进汽车里,换下工作服,然后步行走出建业路,过些时间再回来开走车。”

江伟顿时吸了口气,鼓着腮帮子说不出话。

凶手确实可以这么做,这么做显然也安全得多。但这样一来,凶手把电瓶车弄进建业路的方式就多种多样了,你不可能把几天内经过建业路的车辆全部排查,况且排查也未必能找出嫌疑人。如果你有本事把几天内经过建业路的车全部调查一遍,你还不如抓了全县每个人审一遍,凶手肯定是其中一个。

听了高栋的分析,所有人脸上都写着“沮丧”两个字。

高栋咳嗽一声,道:“从嫌疑人做其他几件事上看,他很细心,绝对的细心。江伟说的那种可能,很容易暴露身份,我个人猜想凶手同样不会在这个环节上疏漏。不过大家也不用灰心,先按江伟说的可能查一遍,这个工作量也不大,如果凶手偏偏在这节上马虎了,那算他倒霉。如果查不出,再想其他的办法。会就先开到这儿,都去干活吧。”

散会后,高栋留下了张一昂,问:“怎么样,最近几天跟踪叶援朝,有没有被他发现?”

张一昂很有信心地说:“没有,几个人都是您钦点的老队员了,大家跟得都很小心。”

“他举止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暂时没看出来。对了,老大,叶援朝我也见过两次,他走路有点瘸的,胡海平案子里那个男人走路很正常,不可能是叶援朝吧,而且感觉上此人的年纪不会太大,至少不会像叶援朝一样五十来岁。”

高栋道:“我知道,监控看了这么多遍,胡海平案子的那个人肯定不是叶援朝。”

“那你是觉得王宝国案子是他做的?”

高栋不置可否:“两个案子手法上太多不同了。王宝国案下手极度凶残,社会影响很大,那案子倒不是说凶手反侦察能力多强,只不过凶手挑了个停电的好日子下手。相反,胡海平案子凶手要厉害得多,白天在众目睽睽之下杀人,还要弄得像一出意外,胡海平被杀五分钟内有上百个目击者,却没有一人知道谁是凶手,并且凶手在所有细节处理上无可挑剔,暴露出反侦察能力极强。两起案件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干的,依旧无法判断。现在第二起案件最后的希望就在监控是否拍到凶手用汽车把电瓶车弄进弄出建业路这环节了,但我感觉不太理想,只能把注意力回顾到王宝国案子上来。王案最显著特征是一刀割喉,踢出一脚,有这种心理承受力和动手能力的人,不多的。现在我所有已知的可能人选里,只有叶援朝符合。可是他有不在场证明,鞋子尺码也不合,而且都是旧鞋子,和你们的谈话表现正常,杀人动机也不够强烈,只有跟踪他才能进行最后的彻底排除了。”

张一昂撇撇嘴,道:“叶援朝这几天一切都和过去一样,下班后,街边小店里吃点东西,然后回家,有时会买点酒。怎么看都不是犯罪的状态。”

高栋想了想,道:“综合来看,他有犯罪动机和犯罪能力,王案有不在场证明,胡案更排除了是他的可能。”他叹口气,道,“也许真是我太多疑了,这样吧,三班倒跟踪也很累,跟完这个星期,如果还是一切正常,那就不用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