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回到古代当太傅 > 第20章 大魏通史

回到古代当太傅 第20章 大魏通史

作者:断山的轻宸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1 12:45:23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从牲口市场往回走路要远些,经过临湖路时一个妇人撞了田芙蓉一下,田芙蓉看了妇人一眼,妇人赶紧道歉:“不好意思大妹子,我这有事走得快了点,没看路,抱歉抱歉。”

王源看过去,一个小妇人长得容貌一般,但气质不错,身形窈窕,说话利索,走路也利索。

田芙蓉赶紧扶住不断屈身道歉的小妇人道:“无妨,碰了一下而已,不必在意。”

王源望着两个妇人相扶的样子,眉眼一挑,没想到还有和母亲一样穿着的妇人。

只是小妇人面相更年轻,行动更利索,穿着一身暗绿色的长褙子要比母亲好看了许多。

王源继续前行,没走几步就被田芙蓉叫住:“思远呀,明日就走了,娘再去添置些东西,你自己回去可行?”

王源脸上带笑:“娘说哪里话?儿子都十六了,这么两条街还能回不去?娘去吧,看中什么就多买些,儿子这里还有些银钱。”

田芙蓉道:“不用不用,娘前些年攒了不少钱呢,哪能用你的?读书可费钱了,娘都知道,你自己也别省着,有什么想要的就买。”

说完田芙蓉掉头就往横穿过去的路走去,王源看着田芙蓉熟悉地钻进灵水街,眉头挑了挑,继续带着的卢回家。

整个下午,王源都窝在屋子里看《大魏通史》,大魏朝到现在是第四代皇帝,前朝末年暴政频出,民不聊生。

大魏开国皇帝慕容席,本是小家族出身,不喜文喜武,没有多少文化,但天生性格豪爽,喜欢结交三教九流,被家族不喜。

那些年不太平,朝廷不断征兵,慕容席偷偷报名参军,几年没有消息,乱世乱的越来越乱,谁都以为慕容席不知道在哪个战场上或那个角落里死了,席家本就不是什么望族,乱世中也是越来越难以立足。

谁知十年后朝廷各处军队都接连败退时,北部出了个战神席将军,此人作战英勇,护卫同袍,战场上一马当先,与袍泽同生共死,且还一言九鼎,言出必践,爱民如子,被北部军民称颂,牢牢守住了北方匈奴族的进犯。

在前朝疆土七零八落的时代成了民众趋之若鹜的避难所。

朝廷**,却苟安与北方的小片安稳,一面加官褒奖,一面不断索取战后物资,不但不支出军费物资,还要席将军将物资运回京都供朝廷挥霍。

几年时间怨声载道,慕容席成了秉持天意的正义之师,军队不断壮大,民众逐渐增多,几乎可以与朝廷剩下的所有势力对峙。

前朝国君昏聩,一纸诏书道席将军“大逆不道,有谋反之心”直接激怒了所有向往好生活的军民,没几年就夺下了江山,拥立为帝,国号大魏。

只是多年征战身有暗伤,千疮百孔的世道连个养身体的好东西都没有,勉力支撑也只撑了十年,将将能把政权平稳地传给太子。

太子接受的教育五花八门,只记着父亲交代的富国强兵。在强兵方面孤勇冒进,对其他方面如农事、经济、政权的把控都不如意,百姓辛辛苦苦仅仅过上温饱的日子。

就这样,第二代皇帝也是呕心沥血了,知道自己才能不足,早早大婚,生了八个儿子,精心培养学问,争取出个满腹经纶的治世之才。

只是路子有些偏,学问一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好,皇帝决断不下谁堪任太子大任,结果几个儿子拉帮结派,斗的乌鸡眼似的,正事不做,全搞了内斗,本就很勉强的朝廷更是离分崩离析不远了。

经过不断角逐,有能力的不是死在兄弟手中,就是秋后被皇帝以各种各样的罪名圈禁、流放、遣送回封地。

剩下的就是最不长进的小儿子,文不太成,武不太就,还身体不好,却是硕果仅存。

三代皇帝的头冠落在头上他都还有些迷糊,好在还有老臣辅佐,自己什么都不行,但好在能听进去劝谏。只是谁的劝谏他都听,自己缺乏决断之力。

导致政务往往不通,朝令夕改时常发生,最要命的是皇帝身体不行,久久没有诞下皇嗣。

好在于壮年之时终于得了一子,一高兴,长久绷着的弦就松弛了,身体也就每况愈下,没坚持几年就撒手人寰了。

继位的没有二选,只有一个皇子,不到五岁就坐在了冰冷的皇位上,也就是现在的皇帝。

可怜的小皇帝连每日朝堂上说的话都听不懂,但是其母是先皇的皇后,皇后出生大魏的簪缨世家齐家,齐家是随开国皇帝打天下的忠臣,建国后封镇北侯,先帝选秀时齐家嫡女才貌出众,选为皇后,齐家一跃成为顶流勋贵,还手握实权。

皇帝年幼,齐家势大,直接让皇后垂帘听政,齐家更是占了朝堂三分之一的权势。

另三分之一在太傅手里,太傅一族也是随先帝打天下时,举全族之力倾囊资助物资的世家大族,建国后一直低调,做学问,领国子监祭酒一职,还世代相传,出了两代太傅,是先皇的托孤重臣。

还有三分之一在威远侯姬无良姬侯爷手里。姬侯爷是先帝时期以抵抗东面倭寇有功,以战功封侯的侯爷。

本来实力不显,但幼帝登基,朝堂势力你争我夺,反而能带兵打仗的舍不得己身,南面蛮夷来犯,朝堂谁也不愿意离开权利的争夺,就将抵抗蛮夷的重任丢给了没有后台的姬无良身上。

姬侯爷二话不说,点将出发,本朝第一件大事就是抵抗十万蛮夷,朝廷发兵十万,军械物资都跟得上,仗打得却有些艰难,历时三年才结束,国力变强,但百姓生活雪上加霜。

战胜的军队只剩五万,立刻失了朝廷供养,是姬无良念在众将士跟随自己一场的份上,将队伍打散编入了自己麾下的镇东军,吃镇东军的军粮,不但收服了南征军,还对南面驻地有相当权利的调配权限。

同时姬无良手里的兵马一下子跃到了十五万,力压镇北侯的镇北军十万,成为朝堂新生的一股力量。

好在姬无良本人不但能征善战,还有大义,一些好的举措基本五成以上出自姬侯爷之手,或是通过姬侯爷推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